輪船色漆漆膜厚度控制方法及覆膜工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船體噴漆工藝及工局。覆膜工具包括機架,機架設有拉柄、真空產生器、保護膜卷支撐架、刮管和行走輪,刮管的一側上設有沿刮管軸向延伸的保護膜吸附縫、另一側上設有粉塵吸附孔,真空產生器的進氣端同刮管相連通,拉柄同機架鉸接在一起。輪船色漆漆膜厚度控制方法為在良品船體上對應檢測點的部位固定貼制作良品船體所用的鋼板而其它部位用保護膜遮擋住進行噴涂色漆而測試漆膜厚度、并根據公式B1=B2+(H1-H2)*B2計算新批次色漆的噴涂流量,B2為色漆預設噴涂流量,H1為船體生產時所需要的色漆漆膜厚度,H2為鋼板表面的色漆漆膜厚度。能有效控制色漆漆膜厚度和提高覆蓋保護膜時的方便性、不會導致良品船體報廢。
【專利說明】輪船色漆漆膜厚度控制方法及覆膜工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輪船生產工藝及生產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種輪船色漆漆膜厚度控制方法及覆膜工具。
【背景技術】
[0002]輪船是一種常用的使用于水上運行的交通貨運工具。在中國專利申請號2010101468434、
【公開日】為2010年8月15日、名稱為“風電輪船”的專利文件中即公開了一種輪船。輪船包括船體和安裝于船體上的部件。為了提高輪船外表的美觀度和防止銹蝕,輪船船體的表面都會附上色漆以形成色漆層。船體表面的顏色(即色漆所反映出的顏色)會隨同色漆漆層的厚度的變化而變化,只有噴涂在船體上的色漆漆層的厚度控制在油漆廠商提供的范圍內時,船體的顏色才能符合設定要求。現有的使用沒有使用過的批次(以下稱為新批次)的色漆時控制色漆漆層厚度的方法為:第一步、以一個預設的色漆噴涂流量將色漆噴涂到報廢的船體上;第二步,將報廢船體烘干,第三步、再對報廢船體上設定的色漆漆膜厚度檢測點處的色漆漆膜厚度進行檢測;第四步、如果檢測到的色漆漆膜厚度大于設定值則重復第一到第三步且第一步時降低色漆噴涂流量,如果檢測到的色漆漆膜厚度小于設定值則重復第一到第三步且第一步時增加色漆噴涂流量,如此反復,直到色漆漆膜厚度達到要求并記錄下對應的色漆噴涂流量;然后以獲得的新批次的色漆噴涂流量對良品船體進行噴涂色漆,使得色漆漆膜的厚度也即顏色符合要求。現有的控制船體色漆漆膜厚度的方法通過報廢船體進行試驗,存在不會導致良品船體報廢的優點,但是存在以下不足:因為報廢船體經過多次噴涂色漆,其表面已經附著了很厚的油漆且該厚度不一和未知、同需要噴色漆的良品船體上的油漆的厚度有未知的差量,位于色漆以下的油漆厚度會導致以相同的噴涂流量進行噴涂時、色漆膜厚有差異,從而導致按照試驗數據所得的色漆噴涂流量對良品船體進行色漆噴涂時色漆漆膜厚度與所需要的值不符合,導致成品船體的色差、測量數據失去參考意義。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既能有效控制色漆漆膜厚度又不會導致良品船體報廢的輪船色漆漆膜厚度控制方法,解決了現有的輪船色漆漆膜厚度控制方法會導致成品船體色差的問題。
[0004]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在船體表面覆蓋保護膜的覆膜工具,能夠提高在船體上覆蓋保護膜時的方便性。
[0005]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輪船色漆漆膜厚度控制方法,首先通過以下步驟獲得新批次色漆的色漆噴涂流量:
第一步、在良品船體的對應色漆漆膜厚度檢測點的部位貼制作良品船體時所用的鋼板;
第二步、在所述良品船體的表面上覆蓋保護膜; 第三步、將所述良品船體貼有所述鋼板部位上的保護膜割掉;
第四步、使所述良品船體進入噴漆線并按照色漆預設噴涂流量將所述新批次色漆噴涂到所述鋼板上;
第五步、將所述良品船體上的所述保護膜撕下;
第六步、將噴涂在所述鋼板上的所述新批次色漆烘干而形成位于鋼板表面的色漆漆膜;
第七步、測量出所述鋼板表面的色漆漆膜厚度;
第八步、根據公式B1=B2+(H1-H2)*B2計算出所述新批次色漆進行噴色漆時所需要的色漆噴涂流量,其中:B1為新批次色漆進行噴色漆時所需要的色漆噴涂流量,B2為第四步中的色漆預設噴涂流量,Hl為船體生產時所需要的色漆漆膜厚度,H2為第七步中所測出的鋼板表面的色漆漆膜厚度;
然后在將所述新批次色漆噴涂到良品船體上時,使色漆噴涂流量為BI。
[0006]由于是在良品船體上對應檢測點的部位固定制作良品船體所用的鋼板而其它部位用保護膜遮擋住進行噴涂色漆的,既能夠保證在流量值相同時檢測階段所得到的色漆漆膜厚度同實際噴涂時的色漆漆膜厚度一致、使得成品船體的顏色符合要求,又不會導致良品船體的報廢、且能夠降低試驗階段的色漆用量;由于總結出了色漆漆膜厚度和流量的關系式,使得只需要一次測試即能夠得出所需要的色漆噴涂流量值,較之現有的反復試驗的方法而言,不但節省了測試時間、而且極大地降低了測試成本。
[0007]—種覆膜工具,包括機架,所述機架設有拉柄、真空產生器、保護膜卷支撐架、刮管和行走輪,所述刮管的側壁的一側上設有沿刮管軸向延伸的保護膜吸附縫、另一側上設有粉塵吸附孔,所述真空產生器的進氣端同所述刮管相連通,所述拉柄同所述機架鉸接在一起。使用時,行走輪和刮管都支撐在船體表面上,通過保護膜卷支撐架對保護膜卷進行固定,將保護膜的端部經刮管的設置有吸附縫的一側繞過刮管后固定在船體表面上,使刮管設有粉塵吸附孔的一側朝向船體,啟動真空產生器,真空產生器使得保護膜以平置狀態吸附在刮管上的同時并將船體表面的粉塵吸走,通過拉柄拉著本工具在船體上移動,從而在將船體表面清潔干凈后使得保護膜及時覆蓋到船體被清潔過的部位上,實現對船體進行包裹保護膜。行走輪的設置,使得使用時省力。拉柄通過鉸接的方式進行連接,角度可以調整,使得不同高度的使用者都能夠以舒適性的角度的進行使用,提高了使用時的方便性和適應性。
[0008]作為優選,所述機架還設有水箱,所述刮管設有吸附孔的一側設有同所述水箱連通的灑水孔,所述灑水孔位于粉塵吸附孔遠離所述拉柄的一側。在刮管將船體表面的粉塵吸走后、灑水孔中的水灑在清潔過的部位、然后保護膜覆蓋在灑過水的部位。保護膜能夠更可靠地吸附在船體表面上,防止保護膜浮起而影響保護效果,使得相鄰的保護之間的搭接距離小時,保護膜也能夠可靠地將船體包裹住,起到降低保護膜用量的作用。水箱里的水可以通過重力或其它設備如泵而輸送到灑水孔。
[0009]作為優選,所述刮管設有吸附孔的一側設有擦布,所述灑水孔位于所述粉塵吸附孔和擦布之間。能夠提高噴灑在船體上的水的均勻性,均勻性好則能夠使得保護膜的各處都能夠可靠地吸附在船體上。
[0010]作為優選,所述機架還設有水泵和驅動水泵的電機,所述水泵設有水泵進口和水泵出口,所述水泵進口同所述水箱相連接,所述水泵出口同所述灑水孔相連接。通過水泵供水,能夠提高供水時的可靠性。
[0011]作為優選,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水泵的上方,所述水箱設有出水口和回氣口,所述回氣口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所述水泵進口有兩個,所述兩個水泵進口中的一個水泵進口通過進水管同所述出水口連接在一起、另一個水泵進口通過回氣管同所述回氣口連接在一起。需要使用時,將水裝到水箱中,然后開啟電機,電機驅動水泵,水泵將水箱內的水輸送到灑水孔而將船體表面打濕。初始狀態時,水從水箱流向水泵的過程中,能夠將連通水泵和水箱的進水管中的空氣經氣管和回氣口排到水箱中,能夠省卻水泵起動時排出進水管中的水的時間、使得排水的及時性好且能夠杜絕打不出水的情況產生。如果水泵只設置一個水泵進口或所有的水泵進口都同出水口連接在一起,則在向水箱內注水后,進水管中會殘留有空氣柱,使得水泵起動后的出水不及時,甚至產生抽不出水的現象,尤其是進水管管徑較小時該現象尤為嚴重,從而不利于實現本工具的小型化和保證出水的及時性。
[0012]作為優選,所述水泵包括泵殼和位于泵殼內的齒輪,所述齒輪將泵殼分割為進口腔和出口腔,所述水泵出口設置于所述出口腔,所述水泵進口設置于所述進口腔,所述齒輪同所述電機相連接。進水過程中能夠自動將進口腔中的空氣完全排出,能夠進一步縮短水泵出水的響應時間。
[0013]覆膜工具還包括水閥,所述水閥設有水閥進口和水閥出口,所述水閥進口同所述水泵出口連接在一起,所述水閥出口同所述灑水孔相連接,所述水閥包括閥芯、設有液流通道的閥體和在水泵停止時使閥芯從水閥出口端朝向水閥進口端移動而封堵住液流通道的關閥彈簧,所述液流通道連通所述水閥進口和水閥出口,所述關閥彈簧的開啟力小于所述水泵的出口壓力。能夠在水泵密封性差的情況下實現灑水的可控,能夠避免暫停時水過渡流淌到船體上。能夠以低成本實現節約用水和導致船體上的水量過度。在水泵開啟時,水泵的水壓使閥芯開啟,當水泵停止時,在關閥彈簧的作用下水閥關閉。無需外加控制機構即實現了對水閥的控制,且水閥的開啟是在水泵開啟時機械式自動開啟的,控制出水時方便且同步性好。
[0014]作為優選,所述灑水孔內設有節流增壓器,所述節流增壓器包括柱形主體,所述主體的周面和所述灑水孔密封固接在一起,所述主體設有至少兩個連通灑水孔位于主體兩端的空間的斜通孔,所述斜通孔從所述主體的軸向一端的端面貫穿至另一端面,所述斜通孔的進口端距離主體中心線的距離大于斜孔的出口端距離主體中心線的距離。使用時水流經水泵出口流向灑水孔,水流到節流增壓器時只能經斜孔從出水管流出而到達船體,水流經過斜孔時流量變小壓力增大,從而對水流起到增壓、節流、散開的作用,能夠起到節水的作用。增壓效果好。散開效果好。
[0015]作為優選,所述機架還鉸接有壓膜輥。使用時壓膜輥起到將保護膜按壓到船體上的作用,包裹保護膜時的效果好。
[0016]作為優選,本發明還包括加油裝置,所述加油裝置包括儲油罐、出油通道、破膜桿和腐蝕液儲存箱,所述出油通道的一端設有進油斗、另一端設有同所述拉柄和機架的鉸接處對齊的出油嘴,所述儲油罐包括至少兩個依次套設并固接在一起的腔體,所述腔體的下側壁設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密封連接有密封膜,所述破膜桿沿豎直方向延伸且位于儲油罐的下方,所述破膜桿、以及所有的腔體的出油口都位于同一條豎直線上,所述腐蝕液儲存箱內設有定期腐透式浮筒,所述定期腐透式浮筒包括下端開口的耐腐性外殼和若干由可被腐蝕液儲存箱內的腐蝕液耗費設定時長腐蝕破的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外殼分割出若干浮室,所述浮室的數量同所述腔體的數量相等,所述隔板沿上下方向分布,所述儲油罐通過所述浮筒浮起在所述腐蝕液儲存箱內的腐蝕液上,每一個所述浮室都能夠獨立地將所述儲油罐浮起;腐蝕液儲存箱內的腐蝕液每腐蝕破一個浮室而導致儲油罐下降一次的過程中、所述破膜桿僅能戳破一個腔體上的密封膜。能夠對拉并和機架的鉸接處進行定期自動潤滑,能夠降低該處的磨損以延長使用壽命。
[0017]本發明具有下述優點:測試時既不會導致基板的報廢、又能夠保證所得數據的準確性;方便易行;測試時的耗時短且消耗的油漆量少;工具能夠提高將保護膜包裹到基板時的方便性,且使用時的舒適性和通用性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中的覆膜工具的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的C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20]圖3為節流增壓器的俯視示意圖。
[0021]圖4為圖3的B—B截面不意圖。
[0022]圖5為實施例一中的覆膜工具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3]圖6實施例二中的水閥的使用狀態剖視示意圖。
[0024]圖7為實施例三中的加油裝置的放大示意圖。
[0025]圖8為加油裝置腐蝕破一個浮室時的示意圖。
[0026]圖9為加油裝置腐蝕破二個浮室時的示意圖。
[0027]圖中:機架1、拉柄11、保護膜卷支撐架12、電機13、行走輪14、壓膜輥2、擺臂21、水泵3、泵殼31、進口腔311、出口腔312、齒輪32、第一水泵進口 33、第二水泵進口 34、水泵出口 35、進水管36、回氣管37、水箱4、出水口 41、回氣口 42、真空產生器5、抽氣管51、刮管
6、保護膜吸附縫61、粉塵吸附孔62、灑水孔63、節流增壓器631、主體6311、斜通孔6312、擦布64、保護膜卷7、保護膜71、水閥8、水閥進口 81、水閥出口 82、出水管83、閥芯84、關閥彈簧85、彈簧支撐架86、液流通道87、錐形段871、柱形段872、閥體88、加油裝置9、儲油罐91、腔體911、出油口 912、密封膜913、出油通道92、進油斗921、出油嘴922、破膜桿93、腐蝕液儲存箱94、壓浪板941、定期腐透式浮筒95、外殼951、隔板952、浮室953、導向桿96、連接塊97、連接桿98、導向套99、良品船體10。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9]實施例一,一種輪船色漆漆膜厚度控制方法,首先通過以下步驟獲得新批次色漆的色漆噴涂流量:
第一步、在良品船體的對應色漆漆膜厚度檢測點的部位貼制作良品船體所用的鋼板; 第二步、在所述良品船體的表面上覆蓋保護膜;
第三步、將所述良品船體貼有實施鋼板部位上的保護膜割掉;
第四步、使所述良品船體進入噴漆線并按照色漆預設噴涂流量將所述新批次色漆噴涂到所述鋼板上;
第五步、將所述良品船體上的所述保護膜撕下;
第六步、將噴涂在所述鋼板上的所述新批次色漆烘干而形成位于鋼板表面的色漆漆膜;
第七步、測量出所述鋼板表面的色漆漆膜厚度;
第八步、根據公式B1=B2+(H1-H2) *B2計算出所述新批次色漆進行噴色漆時所需要的色漆噴涂流量,其中:B1為新批次色漆進行噴色漆時所需要的色漆噴涂流量,B2為第四步中的色漆預設噴涂流量,Hl為船體生產時所需要的色漆漆膜厚度,H2為第七步中所測出的鋼板表面的色漆漆膜厚度;
然后在將所述新批次色漆噴涂到良品船體上時,使色漆噴涂流量為BI。
[0030]在第二步中是通過覆膜工具在船體表面上覆蓋保護膜的。
[0031 ] 參見圖1,該覆膜工具包括機架I和壓膜輥2。
[0032]機架I的左端設有拉柄11和行走輪14。拉柄11通過鉸軸15同機架I鉸接在一起而形成拉柄和機架的鉸接處16。機架I的中部設有真空產生器5、保護膜卷支撐架12、水箱4、水泵3、驅動水泵的電機13和水閥8。機架I的右端邊緣設有刮管6。行走輪14只有一排。
[0033]壓膜輥2的軸向(即圖中垂直于紙面的方向)兩端各設有一根擺臂21。擺臂21和機架I鉸接在一起。
[0034]水箱4設有出水口 41和回氣口 42。出水口 41設置于水箱4的底壁。回氣口 42設置于水箱4的上端。
[0035]水泵3包括泵殼31和位于泵殼內的齒輪32。齒輪32和電機13連接在一起。齒輪32將泵殼31分割為進口腔311和出口腔312。進口腔311設有第一水泵進口 33和第二水泵進口 34。出口腔312設有水泵出口 35。第一水泵進口 33通過進水管36和出水口 41對接在一起。第二水泵進口 34通過回氣管37同回氣口 42連接在一起。
[0036]真空產生器5的進氣口設有抽氣管51。
[0037]刮管6位于壓膜輥2和保護膜卷支撐架12之間。
[0038]水閥8設有水閥進口 81和水閥出口 82。水閥進口 81同水泵出口 35連接在一起。水閥出口 82連接有出水管83。水閥8為電動閥。
[0039]參見圖2,刮管6的側壁的上側設有保護膜吸附縫61。保護膜吸附縫61沿刮管6軸向延伸。刮管6的側壁的下側設有粉塵吸附孔62、灑水孔63和擦布64。粉塵吸附孔62同保護膜吸附縫61是連通的。粉塵吸附孔62同抽氣管51連接在一起。灑水孔63位于粉塵吸附孔62遠離拉柄11 (參見圖1)的一側。灑水孔63位于粉塵吸附孔62和擦布64之間。灑水孔63同出水管83連接在一起。
[0040]灑水孔63中設有節流增壓器631。節流增壓器631包括主體6311和設置于主體的斜通孔6312。主體6311為塑料制作而成的。主體6311為圓柱體。主體6311的周面和灑水孔63密封固接在一起。斜通孔6312有兩個。
[0041]參見圖3,斜通孔6312均勻分布在主體6311的上端面上。
[0042]參見圖4,斜通孔6312從主體6311的軸向一端的端面貫穿至另一端面。斜通孔6312的上端(即進口端)距離中心線距離大于下端距離中心線的距離。
[0043]參見圖5并結合圖2、3和4,通過覆膜工具進行覆蓋保護膜的具體方法為:
通過保護膜卷支撐架12對保護膜卷7進行轉動支撐。
[0044]使水閥8處于關閉狀態,將水注入到水箱4內,水箱4中的水經出水口 41、進水管36、第一水泵進口 33而進入進口腔311并填充滿進口腔311和進水管36,進水的過程中進水管36和進口腔311中的空氣經第二水泵進口 34、回氣管37和回氣口 42流到水箱4中。
[0045]將保護膜71的端部從保護膜卷7上抽出后再從刮管6的上側繞過并固定在良品船體10的表面上。使刮管6的下側朝向良品船體10且僅刮管6和行走輪14都擱置在良品船體10上,保護膜71位于壓膜輥2和良品船體10之間、即壓膜輥2壓在保護膜71上。
[0046]起動真空產生器5,真空產生器5使得保護膜71以平置狀態吸附在刮管6上。
[0047]使拉柄11以鉸軸15位置轉動到傾角能夠適應使用者的舒適性需要。通過拉柄11拉動機架1,啟動電機13、開啟水閥8。電機13驅動齒輪32轉動而將進口腔311中的水依次經出口腔312、水泵出口 35和水閥8而流向灑水孔63。
[0048]機架I移動的過程中良品船體9表面的粉塵經粉塵吸附孔62被吸附走而到達清潔的作用,隨后灑水孔63將水灑在被清潔過的部位、擦布64將良品船體9上的水擦均勻,最后保護膜71以平置的狀態覆蓋在良品船體9上并被水吸附著。
[0049]實施例二,參見圖6,同實施例一的不同之處為:
水閥8包括閥體88、閥芯84、關閥彈簧85和彈簧支撐架86。閥體83設有液流通道87。液流通道87包括錐形段871和柱形段872。錐形段871和柱形段872同軸。錐形段871的小徑端同水閥進口 81相連接。柱形段872的一端同錐形段871的大徑端對接在一起、另一端貫通至閥體88的外表面而形成水閥出口 82。閥芯84位于錐形段871內。閥芯84為錐形。閥芯84的錐度同錐形段871的錐度相同。彈簧支撐架86螺紋連接在水閥出口 82內。關閥彈簧85的一端同閥芯84抵接在一起、另一端同彈簧支撐架86抵接在一起。當水泵3(參見圖1)停止時,在關閥彈簧85的作用下,閥芯84封堵在錐形段871內而使水閥8關閉;當水泵3 (參見圖1)開啟時,水泵的出口壓力推開閥芯84而使得水閥8開啟。
[0050]實施例三,同實施例二的不同之處為:
參見圖7,還包括加油裝置。加油裝置包括儲油罐91、出油通道92、破膜桿93、腐蝕液儲存箱94、定期腐透式浮筒95和導向桿96。
[0051]儲油罐91通過連接桿98同定期腐透式浮筒95連接在一起。連接桿98和定期腐透式浮筒95之間通過螺栓可拆卸連接在一起。儲油罐91包括至少兩個本實施例中為4個依次套設并固接在一起的腔體911。腔體911中裝有潤滑油(潤滑油圖中沒有畫出)。腔體911的下側壁設有出油口 912。出油口 912密封連接有密封膜913。4個腔體的共計4個出油口 912位于同一條豎直直線上且位于破膜桿93的正上方。相鄰的密封膜之間的距離相坐寸ο
[0052]出油通道92的一端設有位于儲油罐下方的進油斗921、另一端設有同拉柄和機架的鉸接處16 (參見圖1)對齊的出油嘴(圖中沒有畫出)。儲油罐91高于出油嘴。出油灌91同機架連接在一起。
[0053]破膜桿93沿豎直方向延伸。破膜桿93的下端連接在進油斗921內。破膜桿93位于儲油罐91的下方。
[0054]腐蝕液儲存箱94位于儲油罐91的下方。腐蝕液儲存箱94設有導向套99。腐蝕液儲存箱94通過連接塊97同進油斗921固接在一起。
[0055]定期腐透式浮筒95位于腐蝕液儲存箱94內。定期腐透式浮筒95包括下端開口的耐腐性外殼951和四塊隔板952。隔板952為鋁板。隔板952沿上下方向分布。隔板952將外殼951分割成4個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浮室953。相鄰的隔板之間的距離相等。相鄰的隔板之間的距離等于相鄰的密封膜之間的距離。
[0056]導向桿96沿豎直方向延伸。導向桿96的一端同儲油罐91固接在一起。導向桿96的另一端可滑動地穿設在導向套99中。
[0057]加油裝置進行加油的過程為:
參見圖8,當要啟動加油裝置時,將腐蝕液90注入到腐蝕液儲存箱94中,腐蝕液90將定期腐透式浮筒95浮起而實現出油箱91的浮起,當儲油箱91浮起到破膜桿93和位于最外層腔體中的密封膜之間的距離小于相鄰的密封膜之間的距離時停止加入腐蝕液。每一個浮室953所產生的浮力都能夠獨立地將儲油罐91浮起。本實施例中腐蝕液90為氫氧化鈉溶液。通過控制腐蝕液90的濃度或/和隔板的厚度,使得隔板在設定時長內被腐蝕液90腐蝕破,該數據可以通過試驗得知。
[0058]當倒入腐蝕液90的時間達到一個設定時長時、隔板952中位于最下方的隔板被腐蝕破,腐蝕液進入浮室953中位于最下方的浮室中,儲油罐91下降到通過浮室953中從下而上數的第二個浮室浮起,下降過程中位于最外層腔體中的密封膜913-1被破膜桿93戳破、腔體911中位于最外層的腔體中的潤滑油由對應的出油口流到出油通道92中而流到第二電機轉軸的軸承對該軸承進行一次自動加油潤滑。
[0059]參見圖9,當倒入腐蝕液90的時間達到二個設定時長時、隔板952中位于次下方的隔板也被腐蝕破,腐蝕液進入浮室953中位于次下方的浮室中,儲油罐91下降到通過浮室953中從下而上數的第三個浮室浮起,下降過程中位于次外層腔體中的密封膜也被破膜桿93戳破、腔體911中位于次外層的腔體中的潤滑油由次外層腔體上的出油口和最外層腔體中的出油口流出后滴落到出油通道92中而對第二電機轉軸的軸承進行再一次自動加油潤滑;依次類推,本實施例中可以進行四次自動加油潤滑,然后更換自動加油裝置再進行自動加油潤滑。
【權利要求】
1.一種輪船色漆漆膜厚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過以下步驟獲得新批次色漆的色漆噴涂流量: 第一步、在良品船體的對應色漆漆膜厚度檢測點的部位貼制作船體所用的鋼板; 第二步、在所述良品船體的表面上覆蓋保護膜; 第三步、將所述良品船體貼有所述鋼板的部位上的保護膜割掉; 第四步、使所述良品船體進入噴漆線并按照色漆預設噴涂流量將所述新批次色漆噴涂到所述鋼板上; 第五步、將所述良品船體上的所述保護膜撕下; 第六步、將噴涂在所述鋼板上的所述新批次色漆烘干而形成位于鋼板表面的色漆漆膜; 第七步、測量出所述鋼板表面的色漆漆膜厚度; 第八步、根據公式B1=B2+(H1-H2)*B2計算出所述新批次色漆進行噴色漆時所需要的色漆噴涂流量,其中:B1為新批次色漆進行噴色漆時所需要的色漆噴涂流量,B2為第四步中的色漆預設噴涂流量,Hl為船體生產時所需要的色漆漆膜厚度,H2為第七步中所測出的鋼板表面的色漆漆膜厚度; 然后在將所述新批次色漆噴涂到良品船體上時,使色漆噴涂流量為BI。
2.一種覆膜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所述機架設有拉柄、真空產生器、保護膜卷支撐架、刮管和行走輪,所述刮管的側壁的一側上設有沿刮管軸向延伸的保護膜吸附縫、另一側上設有粉塵吸附孔,所述真空產生器的進氣端同所述刮管相連通,所述拉柄同所述機架鉸接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還設有水箱,所述刮管設有吸附孔的一側設有同所述水箱連通的灑水孔,所述灑水孔位于粉塵吸附孔遠離所述拉柄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覆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管設有吸附孔的一側設有擦布,所述灑水孔位于所述粉塵吸附孔和擦布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覆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還設有水泵和驅動水泵的電機,所述水泵設有水泵進口和水泵出口,所述水泵進口同所述水箱相連接,所述水泵出口同所述灑水孔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覆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水泵的上方,所述水箱設有出水口和回氣口,所述回氣口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所述水泵進口有兩個,所述兩個水泵進口中的一個水泵進口通過進水管同所述出水口連接在一起、另一個水泵進口通過回氣管同所述回氣口連接在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覆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泵殼和位于泵殼內的齒輪,所述齒輪將泵殼分割為進口腔和出口腔,所述水泵出口設置于所述出口腔,所述水泵進口設置于所述進口腔,所述齒輪同所述電機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覆膜工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閥,所述水閥設有水閥進口和水閥出口,所述水閥進口同所述水泵出口連接在一起,所述水閥出口同所述灑水孔相連接,所述水閥包括閥芯、設有液流通道的閥體和在水泵停止時使閥芯從水閥出口端朝向水閥進口端移動而封堵住液流通道的關閥彈簧,所述液流通道連通所述水閥進口和水閥出口,所述關閥彈簧的開啟力小于所述水泵的出口壓力。
9.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覆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灑水孔內設有節流增壓器,所述節流增壓器包括柱形主體,所述主體的周面和所述灑水孔密封固接在一起,所述主體設有至少兩個連通灑水孔位于主體兩端的空間的斜通孔,所述斜通孔從所述主體的軸向一端的端面貫穿至另一端面,所述斜通孔的進口端距離主體中心線的距離大于斜孔的出口端距離主體中心線的距離。
10.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覆膜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還鉸接有壓膜輥。
【文檔編號】B32B37/16GK104162497SQ201410199049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曹金亮 申請人: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