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水養護膜自動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保水養護膜自動生產線,包括無紡布進料裝置、涂液裝置、聚合反應裝置、貼膜裝置、熱熔膠噴頭、熱壓合裝置和成品卷,所述聚合反應裝置包括氮氣發生機、聚合反應箱、傳送帶、加熱器,所述聚合反應箱內部設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上方設有加熱器,所述聚合反應箱外部設有氮氣發生機,所述聚合反應箱出口附近設有熱熔膠噴頭,所述熱熔膠噴頭右側設有熱壓合裝置和成品卷。本發明突破了現有的物理方法制作保水養護膜,采用全自動聚合反應生產線,生產效率高、制得的保水養護膜質量高、性能好。
【專利說明】保水養護膜自動生產線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保水養護膜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采用化學反應方法生產保水養護膜的自動生產線。
【背景技術】
[0002]在公路、機場和水壩的建設中,早期保水養護水泥膠凝結構體是工程施工的一個重要環節,水泥膠凝結構體的保水養護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混凝土澆灌后通常有7天到28天的養護期,混凝土的收縮以及由此產生的開裂,是混凝土工程質量的一個頑癥,也是學術界和工程界一直關心的問題。
[0003]在農業生產方面,許多大田在農作物播種后或在生長期,都需要保濕保溫,過去通常在耕作地覆蓋一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塑料薄膜,這類塑料薄膜本身并無吸水和保水性能,農業上主要利用其通透性較差的特點來阻礙土壤中水份的蒸發。但由于氣密性有限,這類薄膜只能用于那些雨量相對較為充裕的地區或具有一定灌溉條件的耕作區,而對那些降雨量較小以及灌溉條件較差的地區則難以得到理想的保濕效果。
[0004]專利號為201020561308.0的一種水泥混凝土保水養護膜生產裝置,其裝置的結構是:植絨膜卷裝筒和塑料薄膜支架筒分別固定在機臺的兩頭,植絨膜卷裝筒與電機連接,震動篩設置在機臺的中部,水箱設置在靠近塑料薄膜支架筒的機臺上,并由滴定管或水管與布或泡沫塑料連接,震動篩與水箱之間的機臺下設置靜電場。這種裝置采用靜電吸附的物理方法生產保水養護膜,生產出來的保水養護膜存在吸水性不強、保水量不足、不具有粘膠性、施工時需要另外涂雙面膠等缺點。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采用化學方法生產保水養護膜的自動生產線。
[0006]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保水養護膜自動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無紡布進料裝置、涂液裝置、聚合反應裝置、貼膜裝置、熱熔膠噴頭、熱壓合裝置和成品卷,所述無紡布進料裝置包括兩個放卷輥和一個無紡布卷,所述兩個放卷輥設置在無紡布卷下方并可帶動無紡布卷旋轉;所述涂液裝置包括聚合液儲存箱、聚合液槽、上液輥、支承輥、壓液輥,所述聚合液儲存箱的正下方設有聚合液槽,所述聚合液槽與上液輥相接,所述上液輥下方設有支承輥,所述上液輥右側設有壓液輥;所述聚合反應裝置包括氮氣發生機、聚合反應箱、氮氣入箱通道、傳送帶、加熱器,所述聚合反應箱內部設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上方設有加熱器,所述聚合反應箱外部設有氮氣發生機,所述氮氣發生機通過氮氣入箱通道與聚合反應箱內部相連,所述聚合反應箱頂部設有排氣孔,所述聚合反應箱出口附近設有熱熔膠噴頭,所述熱熔膠噴頭右側設有熱壓合裝置,所述熱壓合裝置包括塑料膜卷、上熱壓合輥、下熱壓合輥,所述塑料膜卷右下方設有一對熱壓合輥,所述熱壓合輥由上熱壓合輥、下熱壓合輥組成,所述上熱壓合輥位于下熱壓合輥正上方;所述熱壓合裝置出口附近設有用來計量和收卷的成品卷。
[0007]進一步的,所述壓液輥和上熱壓合輥兩端均設有用來調節壓力的氣缸。
[0008]本發明工作原理如下:無紡布通過進料裝置輸送到涂液裝置,聚合液儲存箱內的聚合液流入到下方的聚合液槽,通過與聚合液槽相連的上液輥將聚合液均勻地涂覆在無紡布上,再經過壓液輥擠壓后,進入聚合反應箱,在聚合反應箱的加熱器高溫作用和氮氣的保護下發生化學聚合交聯反應,經過聚合反應干燥后的無紡布被傳送帶不斷送出,經過熱熔膠噴頭噴涂熱熔膠后,進入熱壓合裝置,熱壓合裝置的塑料膜覆蓋在噴涂了熱熔膠的已發生聚合反應的無紡布上,經上熱壓合輥、下熱壓合輥進行熱壓合,使之融合為一體,即得到具有黏膠性的聚合反應生產的保水養護膜產品,再收成品卷進行了計量收卷。
[0009]本發明突破了現有的物理方法制作保水養護膜,采用全自動聚合反應生產線,生產效率高、制得的保水養護膜質量高、性能好,其吸水保水性遠優于現有保水養護膜產品,保水養護膜的吸水層厚度較大,吸水性能顯著,是同類產品吸水量的1-3倍,使用壽命是同類產品的2倍以上;采用本生產線制取的保水養護膜表面具有的粘膠性,能吸附在混凝土表面,不必象現有同類產品那樣用雙面膠鋪設,施工更為簡單,而且可以防止養護膜被風吹跑。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中:1 一放卷棍,2—無紡布卷,3—聚合液儲存箱,4一聚合液槽,5—上液輥,6—壓液輥,7—支承輥,8—氮氣發生機,9 一聚合反應箱,10—氮氣入箱通道,11 一傳送帶,12—排氣孔,13—加熱器,14 一熱熔膠噴頭,15—塑料膜卷,16 一上熱壓合棍,17—下熱壓合棍,18—成品卷。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僅是對本發明作出更清楚的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0013]如圖1所示,一種保水養護膜自動生產線,由無紡布進料裝置、涂液裝置、聚合反應裝置、貼膜裝置、熱熔膠噴頭14、熱壓合裝置和成品卷18組成。
[0014]無紡布進料裝置由兩個放卷輥I和一個無紡布卷2組成,兩個放卷輥I設置在無紡布卷2下方并與無紡布卷2緊密接觸,當放卷輥I轉動時可帶動無紡布卷2旋轉。放卷棍I和無紡布卷2均由不銹鋼管制成,直徑為180mm。
[0015]涂液裝置包括聚合液儲存箱3、聚合液槽4、上液輥5、支承輥7、壓液輥6。聚合液儲存箱3的正下方設有聚合液槽4,所述聚合液槽4采用厚度為6mm的不銹鋼板制作,聚合液槽4的出口與上液輥5緊密相接。上液輥5下方設有支承輥7,上液輥5右側設有緊密相接的壓液輥6,所述壓液輥6兩端為連接在用來調節壓力的氣缸的推桿上。當無紡布通過進料裝置進入到涂液裝置時,聚合液儲存箱3內的聚合液流入到下方的聚合液槽4,通過與聚合液槽4相連的上液輥5將聚合液均勻地涂覆在無紡布上,再經壓液輥6進行擠壓。
[0016]聚合反應裝置包括氮氣發生機8、聚合反應箱9、氮氣入箱通道10、傳送帶11、加熱器13。聚合反應箱9采用薄鋼板折彎焊接而成,長約4m,寬約約3m。內部設有傳送帶11,傳送帶11上方設有加熱器13,加熱器13可采用紅外加熱裝置、電阻加熱裝置、微波加熱裝置中的一種或多種。聚合反應箱9外部設有氮氣發生機8,氮氣發生機8通過氮氣入箱通道10與聚合反應箱9內部相連,聚合反應箱9頂部設有排氣孔12。當涂覆有聚合液的無紡布進入聚合反應箱9時,加熱器13進行加熱,氮氣發生機8產生的氮氣進入聚合反應箱9進行保護隔離,涂有聚合液的無紡布在高溫作用和氮氣的保護下發生化學聚合交聯反應。
[0017]聚合反應箱9出口附近設有熱熔膠噴頭14,熱熔膠噴頭14有多個,均勻排列在無紡布上方。所述熱熔膠噴頭14右側設有熱壓合裝置,所述熱壓合裝置包括塑料膜卷15、上熱壓合輥16、下熱壓合輥17。塑料膜卷15右下方設有一對用來進行熱壓合作用的熱壓合輥,所述熱壓合輥由上熱壓合輥16、下熱壓合輥17組成,上熱壓合輥16位于下熱壓合輥17正上方。上熱壓合輥16、下熱壓合輥17均由直徑為180mm的不銹鋼管制成,上熱壓合輥16兩端均安裝在氣缸上,所述氣缸用來調節壓力和熱壓合縫隙。
[0018]熱壓合裝置出口附近設有用來計量和收卷的成品卷18,成品卷18也是由不銹鋼管制成,中間裝有轉動軸,轉動軸與電機和計量器相連。
[0019]本發明突破了現有的物理方法制作保水養護膜,采用全自動化學聚合反應生產線,生產效率高、制得的保水養護膜質量高、性能好,而且保水養護膜表面具有的粘膠性,能吸附在混凝土表面,不必象現有同類產品那樣用雙面膠鋪設,施工更為簡單,還可以防止養護膜被風吹跑。
【權利要求】
1.保水養護膜自動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無紡布進料裝置、涂液裝置、聚合反應裝置、貼膜裝置、熱熔膠噴頭、熱壓合裝置和成品卷,所述無紡布進料裝置包括兩個放卷輥和一個無紡布卷,所述兩個放卷輥設置在無紡布卷下方并可帶動無紡布卷旋轉;所述涂液裝置包括聚合液儲存箱、聚合液槽、上液輥、支承輥、壓液輥,所述聚合液儲存箱的正下方設有聚合液槽,所述聚合液槽與上液輥相接,所述上液輥下方設有支承輥,所述上液輥右側設有壓液輥;所述聚合反應裝置包括氮氣發生機、聚合反應箱、氮氣入箱通道、傳送帶、加熱器,所述聚合反應箱內部設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上方設有加熱器,所述聚合反應箱外部設有氮氣發生機,所述氮氣發生機通過氮氣入箱通道與聚合反應箱內部相連,所述聚合反應箱頂部設有排氣孔,所述聚合反應箱出口附近設有熱熔膠噴頭,所述熱熔膠噴頭右側設有熱壓合裝置,所述熱壓合裝置包括塑料膜卷、上熱壓合輥、下熱壓合輥,所述塑料膜卷右下方設有一對熱壓合輥,所述熱壓合輥由上熱壓合輥、下熱壓合輥組成,所述上熱壓合輥位于下熱壓合輥正上方;所述熱壓合裝置出口附近設有用來計量和收卷的成品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水養護膜自動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液輥和上熱壓合輥兩端均設有用來調節壓力的氣缸。
【文檔編號】B32B37/12GK104175698SQ201410386064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7日
【發明者】袁江, 李武, 馮玉柱 申請人:長沙水能量新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