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面罩,包括外層和內層,夾設于所述外層和內層之間的中間層,所述中間層具有與所述外層和內層相固定的邊緣部及由邊緣部圍成的中空部,該面罩通過設有中空部,從而能夠阻斷面罩的外層受外界沖擊后形成的椎體向內傳遞到內層并對內層造成二次沖擊,從而可以使得面罩在具有同樣或者較輕的重量下具有更好的防護效果。而且,即使在低于零下10℃的條件下,面罩材料變脆時,該面罩仍然具有較高的防護性能。
【專利說明】I 1111
面卓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面罩,尤其涉及一種防護性能較好的面罩。
【背景技術】
[0002]面罩是一種安裝在頭盔上,用于抵御人員面部受到打擊傷害或其它潛在的傷害的裝具,尤其是安裝于防爆頭盔或防彈頭盔上的防爆面罩或防彈面罩,是警務或其他執法人員在反恐反暴斗爭中為保障自身安全必備的防護用品。
[0003]現有面罩采用多層不同材質的塑料膠合而成,在低于零下10攝氏度的低溫條件下使用時,面罩材料會變脆,導致防護性能降低。以防爆或防彈面罩為例,當面罩在低溫下受子彈沖擊時,雖然子彈被擋住,但子彈沖擊對面罩造成一個剪切沖力,使面罩朝外的外層向內形成一個脫離面罩外層的椎體,椎體受子彈沖擊的剩余能量的影響繼續向內沖擊面罩的內層,從而造成對面罩內層的二次沖擊,導致面罩的防護性能變差。
[0004]現有技術中要提高面罩的防彈性能,尤其是在低溫下使用的防彈性能,勢必要增加面罩的厚度或者研發新材料,增加面罩的厚度會導致面罩的重量加大,舒適性降低,而新材料的研發一方面會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需要較長的研發周期,具有較大的風險。
[0005]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面罩,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護性能較好的,并在低溫下仍然能夠抵擋外界沖擊的面罩。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面罩,包括外層和內層,所述面罩還包括夾設于所述外層和內層之間的中間層,所述中間層具有與所述外層和內層相固定的邊緣部及由邊緣部圍成的中空部;所述外層、中間層及內層固定在一起后,所述中空部內為空氣。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間層的厚度保持均勻或一致。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間層的厚度介于1皿?20111111之間。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面罩的外層、中間層和內層呈弧度相同的弧形狀。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面罩具有貫穿所述外層、中間層和內層的固定孔以及與固定孔配合使用的固定件。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中間層與外層或內層中的任一層一體成型或粘合形成復合層,所述復合層具有開口朝向另一層的中空部。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面罩還具有連通所述中空部與外界的至少一個通孔,以使得所述中空部內的空氣與外界空氣可以進行交換。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面罩通過設有中空部,從而能夠阻斷面罩的外層受外界沖擊后形成的椎體向內傳遞到內層并對內層造成二次沖擊,從而可以使得面罩在具有同樣或者較輕的重量下具有更好的防護效果。而且,即使在低于零下101:的條件下,面罩材料變脆時,該面罩仍然具有較高的防護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層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面罩的主視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2中六-八向剖視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圖2中8-8向剖視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面罩的右視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面罩的另一實施例中[八向剖視圖。
[0021]圖7是本實用新型面罩的又一實施例中8-8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23]請參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面罩100,包括外層10、中間層20和內層30,所述中間層20夾設于所述外層10和內層30之間。面罩100受到的外界沖擊由外層10,經中間層20傳遞到內層30后,沖擊的能量被大大減弱,因此該面罩100具有較好的防護效果。所述外界沖擊有爆炸物、子彈等,以下將以該面罩100受到子彈沖擊為例,來進一步說明該面罩100的結構及其較好的防護性能。
[0024]所述面罩100的外層10、中間層20和內層30呈弧度相同的弧形狀,具體弧度大小根據不同的人臉定制或者采用醫學中定義的標準人臉弧度進行設計,以能夠全方位起到防護作用。
[0025]所述外層是由聚碳酸酯和有機玻璃兩層材料膠合而成的復合層,使面罩100的整體防護性能更佳,增強了對子彈沖擊的抵抗力。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層10由厚度為1皿的聚碳酸酯和12皿的有機玻璃復合而成,但所選材料與厚度不限于此。
[0026]所述中間層20具有與所述外層10和內層30相固定的邊緣部21及由邊緣部21圍成的中空部22。所述外層10、中間層20及內層30固定在一起后,所述中空部22內為空氣。所述邊緣部21寬度越大,中空部22的面積越小,中空部22對外界沖擊的緩沖及分散的能力較弱,使得外界沖擊到達內層30時仍然具有較大的沖擊力,防護性能相對較弱;而邊緣部21寬度越小,所述中空部22的面積越大,中空部22對外界沖擊的緩沖及分散的能力較強,使得外界沖擊到達內層30時的沖擊力較小,防護性能高,但卻使得外層10、中間層20和內層30相固定部分的面積較小,從而使得面罩100結合的穩固性較差。因此所述邊緣部21的寬度介于3皿?20皿為佳,本實施例中所述邊緣部21的寬度采用6皿。
[0027]所述中間層20的厚度介于1臟?20111111之間,其厚度過低,一方面會使面罩100的防護性能較差,另一方面會導致加工難度加大;其厚度過高,雖然防護性能較好,但對固定件的要求較高,另外,還會影響用戶的穿戴舒適感。本實施例中,中間層20的厚度為所述中間層采用亞克力板材制成。
[0028]另外,所述中間層20的厚度保持均勻一致,可避免光由外層10經中間層20向內層30傳播時發生畸變,以免影響該面罩100的使用者的視線。
[0029]本實施例中,所述內層30的材料為聚碳酸酯,厚度為6111111,進一步地,為防止用戶呼吸在內層材料上形成霧珠而影響視線,內層30的材料可進行防霧處理。
[0030]所述面罩100具有貫穿所述外層10、中間層20和內層30的固定孔40,及與固定孔40配合使用的固定件(未圖示\通過固定孔40與固定件配合來固定面罩時,所述中空部22內的空氣還可以與外界空氣通過縫隙流通。所述面罩100具有上邊、相對上邊設置的下邊、連接上邊與下邊的兩個側邊,所述上邊、側邊和下邊交匯形成4個角。所述固定孔40的數量為至少2個。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孔40為6個,其中4個分別位于面罩100的四個角,剩余2個分別位于側邊和上邊交匯成的兩個角;使得外層10、中間層20和內層30穩定地固定在一起。當然,所述固定孔40也可以位于面罩100各邊的中間部位,所述固定孔40的位置和數量均可以根據需要做相應的變化。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通過黏貼或卡合等方式將外層10、中間層20和內層30固定在一起,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0031]所述面罩100還具有連通所述中空部22與外界的至少一個通孔(未圖示),使得在所述外層10、中間層20和內層30固定在一起時,所述中空部22內的空氣與外界空氣可以進行交換。從而使得在所述面罩100的外層10受到沖擊時,所述中空部22內的氣壓仍然與外界相同,避免面罩100由于內外氣壓不同而造成損害。本實施例中,所述通孔設于所述邊緣部21的下邊上,所述通孔的直徑小于或等于所述中間層21的厚度,且所述通孔貫穿所述邊緣部21使得所述中空部22內的空氣與外界空氣進行交換。而于其他實施例中,所述通孔也可以開設于所述外層10或內層30上,已達到同樣的效果。
[0032]請參閱圖6、圖7所示,區別于上述實施例,所述中間層20可與外層10或內層30中的任一層一體成型或粘合形成復合層,所述復合層具有開口朝向另一層的中空部22。本實施例中,外層10與中間層20—體成型為復合層,所述復合層與所述內層30以上述固定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具有中空部22的面罩100。或者,所述內層30與中間層20粘合形成復合層,所述復合層與所述外層10固定在一起形成具有中空部22的面罩100。
[0033]所述面罩100的防彈原理為:當外層10受子彈沖擊后,向內形成脫離所述外層10的椎體,所述椎體受剩余能量的影響,繼續向內移動并對中間層20和內層30造成沖擊。此時所述中空部22內的空氣與椎體的接觸面積大,對椎體向內的沖擊起到緩沖作用,并將沖擊能量在中空部22內擴散,使得椎體到達內層30時的沖擊力大大減弱甚至消失,從而使得面罩100具有較好的防護性能。
[0034]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面罩100的制造方法,所述中間層20具有與所述外層10和內層30相固定的邊緣部21及由邊緣部21圍成的中空部22,以下結合實施例進行進一步的描述。
[0035]一般該面罩100的頂部通過螺釘、卡扣或夾子等固定于頭盔(未圖示)上,便于佩戴且能夠大范圍地保護用戶。該面罩100還可以相對頭盔上下移動或翻轉,因此在溫度低的環境下不需使用面罩100時可以向上移動,防止面罩100上產生霧影響視線。當然,該面罩也可以摘下,方便使用者選擇,以在不需要面罩100時,減輕頭盔重量。
[0036]一種用于制造上述面罩100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7]51提供外層板材、中間層板材及內層板材,并加工成型為所述外層10、所述中間層20及所述內層30。在加工成型過程中,所述外層10、中間層20及內層30可以獨自成型為一層;或者所述中間層20為與外層10或內層20中的任一層一體成型或粘合形成復合層,所述復合層具有開口朝向另一層的中空部22。
[0038]32將外層10、中間層20和內層30通過固定孔與固定件相配合、或粘合、或卡合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并根據與防彈頭盔的結構,自行切割成適于與頭盔安裝的結構和大小。
[0039]另外,上述面罩100的方法還包括在52前的彎曲步驟:將所述外層10、中間層20和內層30通過熱彎工藝形成弧度相同的弧形狀,便于將外層10、中間層20及內層30固定在一起。其中彎曲工藝需進行加熱處理,使其軟化,并通過壓制模壓制使其形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弧形狀,加熱的溫度介于1001:?3001:之間,本實施例中選取的加熱溫度為2401。
[0040]本實施例中,當所述外層10、中間層20及內層30通過熱彎工藝進行熱彎,其中,所述中間層20與所述外層10或內層30中的至少一層一起在2401:條件下進行熱彎形成弧度相同的弧形狀;通過制孔技術或激光切割技術將中間層20加工成中空部22 ;通過至少4個固定件將所述外層10、中間層20及外層30固定在一起并進行切割形成一個整體。
[0041〕 于另外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中間層20與外層10 —體成型為復合層,所述復合層具有開口朝向內層30的中空部22。圍成所述中空部22的中間層20的邊緣部21形成有至少一個通孔,所述通孔連通所述中空部22與外界。將所述復合層與所述內層30通過固定件或黏貼的方式固定在一起。當然,也可以將所述中間層20與內層30—體成型為復合層,再與所述外層10固定在一起形成面罩100。
[0042]以上制造方法的步驟并非一定按照說明書實施例中陳述的順序,任何僅做變換順序的制造方法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004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面罩100通過設有中空部22,從而能夠阻斷面罩100的外層10受外界沖擊后形成的椎體向內傳遞到內層30并對內層30造成二次沖擊,從而可以使得面罩100在具有同樣或者較輕的重量下具有更好的防護效果。而且,即使在低于零下101的條件下,面罩材料變脆時,該面罩100仍然具有較高的防護性能。另外,該面罩100的結構及其制造方法簡單,易于實現工業化生產。
[0044]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面罩,包括外層和內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還包括夾設于所述外層和內層之間的中間層,所述中間層具有與所述外層和內層相固定的邊緣部及由邊緣部圍成的中空部;所述外層、中間層及內層固定在一起后,所述中空部內為空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的厚度保持均勻或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的厚度介于lmnT20mm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的外層、中間層和內層呈弧度相同的弧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具有貫穿所述外層、中間層和內層的固定孔以及與固定孔配合使用的固定件。
6.根據權利要求1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還具有連通所述中空部與外界的至少一個通孔,以使得所述中空部內的空氣與外界空氣可以進行交換。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層與外層或內層中的任一層一體成型或粘合形成復合層,所述復合層具有開口朝向另一層的中空部。
【文檔編號】B32B27/06GK204202489SQ201420467783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9日
【發明者】曹元
申請人:浙江美盾防護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