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適于梳棉機的棉網清潔器。
背景技術:
梳棉機的工作原理是將前道工序送來的棉(纖維)卷或由棉箱供給的油棉(化纖)層進行開松分梳和除雜,使所有呈卷曲塊狀的棉圈成為基本伸直的單纖維狀,并在此過程中,除掉清花工序遺留下來的破籽、雜質和短絨,然后集成一定規格棉條、儲存于棉筒內,供并條工序使用。
梳棉機的一個主要任務是除雜,在普通的梳棉機中除雜任務主要是由刺輥、除塵刀、小漏底及活動蓋板來承擔。而通過在梳棉機上設置棉網清潔器,以去除雜質和短絨,具有較好的除雜效果,提高了生條質量。
現有的棉網清潔器,根據所紡原料和適應不同情況下對工藝除雜要求的不同,將除塵刀與錫林之間的隔距設置成大小可調節的,如從增加纖維分梳作用來看,除塵刀與錫林之間的隔距小些有利;當梳棉機產量高時,除塵刀與錫林之間的隔距應大一些,因為產量高,纖維層變厚,故此時隔距應大一些以避免纖維損傷。當除塵刀與錫林之間的隔距較小時,落棉量較多。而吸塵罩的吸塵口的開口大小一定,導致風量不可調,若落棉量增多,吸塵罩的吸塵口處的風量不能滿足快速除雜的要求,影響除雜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梳棉機的棉網清潔器,目的是提高除雜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棉網清潔器,包括吸塵罩、除塵刀、導板和可旋轉的設置于所述吸塵罩的側壁上所設的進風口處的導流板,所述除塵刀包括刀架、可移動的設置于刀架上的刀座和設置于刀座上的刀體,刀座與導流板通過聯動裝置連接且刀座在攜帶刀體移動時通過聯動裝置使導流板旋轉,以使進風口的開口大小隨刀體與錫林之間的隔距減小而增大。
所述聯動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刀座上的導向軸和與導向軸為滑動連接的連接桿,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導流板固定連接,連接桿的另一端設有讓導向軸嵌入的導向槽。
所述導流板的一端通過轉軸與所述吸塵罩轉動連接,所述進風口位于導流板的另一端與所述導板之間。
所述導向槽為在所述連接桿上沿長度方向延伸的長槽,所述轉軸與所述導向軸的軸線相平行且導向軸的軸線與所述刀座的移動方向相垂直。
所述的棉網清潔器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刀架上且用于對所述刀座提供使其做直線運動的驅動力的驅動裝置。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刀座上的齒條和與齒條嚙合的齒輪,齒輪的軸線與所述導向軸的軸線相平行。
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可旋轉的設置于所述刀架上的蝸桿和與蝸桿嚙合的蝸輪,蝸輪與所述齒輪為同軸固定連接。
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與所述蝸桿連接的手柄。
本發明的棉網清潔器,通過在進風口處設置導流板和通過聯動裝置連接導流板和除塵刀,使進風口的開口大小能夠隨除塵刀與錫林之間的隔距減小而增大,進而增大經進風口進入吸塵罩的風量,以適應落棉量較多的工藝除雜要求和不同種類的原棉,便于落棉快速通過吸塵口進入吸塵罩中,提高除雜效果。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發明棉網清潔器的使用狀態圖;
圖2是本發明棉網清潔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錫林的旋轉方向;
圖3是刀座與驅動裝置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蝸輪蝸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錫林;2、導板;3、導流板;4、刀體;5、刀座;6、刀架;7、導向軸;8、連接桿;9、導向槽;10、轉軸;11、進風口;12、固定蓋板;13、吸塵罩;14、吸塵口;15、齒條;16、齒輪;17、蝸輪;18、蝸桿;19、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梳棉機的棉網清潔器,包括吸塵罩13、除塵刀、導板2和可旋轉的設置于吸塵罩13的側壁上所設的進風口11處的導流板3,除塵刀包括刀架6、可移動的設置于刀架6上的刀座5和固定設置于刀座5上的刀體4,刀座5與導流板3通過聯動裝置連接且刀座5在攜帶刀體4移動時通過聯動裝置使導流板3旋轉,以使進風口11的開口大小隨刀體4與錫林之間的隔距減小而增大。聯動裝置位于吸塵罩13的外側,導板2、除塵刀和固定蓋板12處于同一圓周上,錫林位于導板2、除塵刀和固定蓋板12的同一側,而且除塵刀位于固定蓋板12與導板2之間,除塵刀的刀體4用于錫林附面層氣流進行切割,排出短纖維和雜質,并經吸塵口14和吸塵罩13吸走。導板2的作用實際就為雜質和短纖維上浮到空氣附面層提供了必要的空間和時間,除塵刀與導板2之間為吸塵口14且該吸塵口14與吸塵罩13的開口端連通,吸塵口14并處于錫林與吸塵罩13之間,被刀體4切割的短纖維和雜質可通過吸塵口14進入吸塵罩13中。
具體地說,如圖1和圖2所示,刀架6和導板2均可設置成與吸塵罩13為固定連接的,吸塵罩13具有一開口端,刀架6和導板2分別位于吸塵罩13開口端的一側。刀座5為可移動的設置于刀架6上,刀架6上設有讓刀座5嵌入的滑槽,刀體4為固定設置于刀座5上且刀體4上靠近錫林的一端為用于切割的刀刃。刀座5的移動方向與錫林的軸線在空間上相垂直,且刀座5在刀架6上為傾斜移動,刀座5的移動方向與刀架6的長度方向之間具有夾角且該夾角為銳角。當刀座5攜帶刀體4朝向靠近錫林的方向移動時,刀體4與錫林之間的隔距減小,而且在刀座5和刀體4移動的同時刀座5會通過聯動裝置帶動導流板3旋轉且使導流板3朝向使進風口11增大的方向旋轉,從而可以及時增大進入吸塵罩13中的風量,更有利于除雜,吸塵口14和吸塵罩13不容易堵塞。
如圖2所示,聯動裝置包括固定設置于刀座5上的導向軸7和與導向軸7為滑動連接的連接桿8,連接桿8的一端與導流板3固定連接,連接桿8的另一端設有讓導向軸7嵌入的導向槽9。導流板3的一端通過轉軸10與吸塵罩13轉動連接,進風口11位于導流板3的另一端與導板2之間,進風口11與吸塵罩13的內腔連通。連接桿8為長桿,導向槽9為在連接桿8上沿連接桿8的長度方向延伸設置的長槽,且導向槽9的寬度與導向軸7的直徑大小相同,避免刀座5靜止時連接桿8隨意擺動,進而使導流板3也保持靜止狀態,使進風口11的開口大小保持恒定。轉軸10與導向軸7的軸線相平行且導向軸7的軸線與刀座5的移動方向相垂直,導向軸7和轉軸10的軸線并與錫林的軸線相平行。轉軸10為可旋轉的設置于吸塵罩13上,轉軸10并與導流板3的端部和連接桿8的端部固定連接。在刀座5移動時,通過導向軸7與導向槽9的滑動配合,刀座5帶動連接桿8擺動,進而由連接桿8帶動導流板3繞轉軸10同步旋轉,實現進風口11開口大小的調節,進而實現進風量大小的調節。
如圖2所示,當刀座5攜帶刀體4朝向靠近錫林的方向移動使刀體4與錫林之間的隔距減小時,刀座5通過聯動裝置使導流板3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導流板3與導板2之間距離增大,也即使進風口11的開口大小增大,進風量增大。相反,當刀座5攜帶刀體4朝向遠離錫林的方向移動使刀體4與錫林之間的隔距增大時,刀座5通過聯動裝置使導流板3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導流板3與導板2之間距離減小,也即使進風口11的開口大小減小,進風量減小。即使棉網清潔器可根據梳棉機所紡原料和適應不同情況下對工藝除雜要求的不同,將通過進風口11進入吸塵罩13的風量設置成大小可調節的,有利于除雜。
如圖2所示,導流板3的作用一方面是用于調節進風口11的大小,另一方面是為了在氣流進入吸塵罩13時減少阻力以更好的導向,因此導流板3優選為圓弧形結構且朝向進風口11凸出。
如圖2至圖4所示,本發明的棉網清潔器還包括設置于刀架6上且用于對刀座5提供使其做直線運動的驅動力的驅動裝置。該驅動裝置主要包括設置于刀座5上的齒條15、與齒條15嚙合的齒輪16、可旋轉的設置于刀架6上的蝸桿18和與蝸桿18嚙合的蝸輪17,齒輪16的軸線與導向軸7的軸線相平行,蝸輪17與齒輪16為同軸固定連接。蝸輪17與齒輪16安裝于同一軸上且該軸為可可旋轉的設置于刀架6上。蝸桿18與蝸輪17、齒輪16與齒條15分別相配合構成傳動機構,蝸桿18旋轉,驅動蝸輪17旋轉,蝸輪17帶動齒輪16同步旋轉,齒條15固定設置于刀座5上且齒條15的長度方向與刀座5的移動方向相平行,齒輪16驅動齒條15移動,進而使刀座5在刀架6上沿移動移動。通過改變蝸桿18的旋轉方向,可改變刀座5及其上的刀體4的移動方向。
上述驅動裝置采用蝸輪17和蝸桿18構成的傳動機構,由于蝸輪17和蝸桿18相配合具備自鎖功能,因此在驅動刀座5及刀體4移動后,可以防止刀座5及刀體4自行移動,以使刀體4與錫林之間的隔距保持恒定,從而無需再單獨設置鎖止機構,提高了可靠性。另外,如圖4所示,驅動裝置還包括與蝸桿18連接且用于驅動蝸桿18轉動的手柄19,便于操作。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發明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