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造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造紙機烘缸尾氣回收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烘缸為造紙工業必備的部件,其作用是將加工后的紙張烘干,一般采用通入高溫氣體進行烘干,供應高溫氣體為連續過程。通常烘缸尾氣具有高溫高濕的特點,一般的造紙廠會將尾氣作為工業廢氣稍作處理后排出,造成能源浪費。
部分烘缸設備采用了尾氣回收裝置,例如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造紙機烘缸的尾氣熱量回收結構,申請號:201520098076.2,申請日:2015-02-11,烘缸上設有用于將烘缸內蒸汽排出的排氣管,還包括利用排氣管內蒸汽的溫度對常溫空氣進行預熱的熱交換器。
上述技術方案的不足在于:1)結構復雜,通過熱交換器會使得部分熱能無法被利用;2)只利用尾氣的熱能,沒有利用尾氣中蒸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設計一種充分利用烘缸尾氣的回收利用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造紙機烘缸尾氣回收利用裝置,包括預濕倉、烘缸、排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缸尾部設有用于排出缸內蒸汽的排氣管,所述排氣管連接預濕倉,所述預濕倉為圓柱形倉體,預濕倉內底部設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推桿朝上設置,所述推桿頂部設有配合預濕倉內徑的升降臺,所述升降臺上均勻設有若干通孔。
其中優選的技術方案是,可在液壓缸和推桿外側設置耐高溫防水塑膠套環,所述耐高溫防水塑膠套環頂端連接升降臺底端連接預濕倉底部,其作用是防止高溫高濕蒸汽損壞液壓缸以及推桿。
其中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可在預濕倉頂面設置配合預濕倉頂面的頂蓋,所述頂蓋通過轉軸與預濕倉一側連接,其作用是通過頂蓋使得預濕倉內的蒸汽不容易逃逸出預濕倉。
其中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轉軸通過傳動裝置連接有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為電機、柴油機、汽油機、水輪、蒸汽機中的一種,其作用是便于打開頂蓋。
其中優選的技術方案還有,所述升降臺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其作用是防止高溫蒸汽腐蝕。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烘缸烘干紙張所不斷產生的高溫高濕蒸汽引入預濕倉,原先需要專門噴淋浸泡的造紙原料可以轉入預濕倉內進行預濕,由于高溫蒸汽的滲透能力遠遠高于常溫液態水,故本實用新型不但充分利用了烘缸的尾氣,而且提高了造紙的品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預濕倉;2、烘缸;3、排氣管;4、升降臺;5、液壓缸;6、推桿;7、耐高溫防水塑膠套環;8、頂蓋;9、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如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造紙機烘缸尾氣回收利用裝置,包括預濕倉1、烘缸2、排氣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缸2尾部設有用于排出缸內蒸汽的排氣管3,所述排氣管3連接預濕倉1,所述預濕倉1為圓柱形倉體,預濕倉1內底部設有液壓缸5,所述液壓缸5的推桿6朝上設置,所述推桿6頂部設有配合預濕倉1內徑的升降臺4,所述升降臺4上均勻設有若干通孔。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是,可在液壓缸5和推桿6外側設置耐高溫防水塑膠套環7,所述耐高溫防水塑膠套環7頂端連接升降臺4底端連接預濕倉1底部,其余結構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實施例3
在實施例2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還包括,可在預濕倉1頂面設置配合預濕倉1頂面的頂蓋8,所述頂蓋8通過轉軸9與預濕倉1一側連接,其余結構與實施例2完全相同。
實施例4
在實施例3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還包括,所述轉軸9通過傳動裝置連接有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為電機、柴油機、汽油機、水輪、蒸汽機中的一種,其余結構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
實施例5
在實施例4的基礎上,所述升降臺4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其余結構與實施例4完全相同。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