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包裝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日用品、五金用品上的高光澤度硬挺包裝紙。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紙張在包裝等領域的大量應用,需求量越來越大。特別是白卡紙在包裝領域的應用包括藥品、保健品、化妝品、電子產品、手提袋、服裝盒、玩具盒、香煙包裝、紙杯、方便面盒、漢堡盒、糕點盒等食品包裝大量的應用白卡紙,導致白卡紙需求急劇增長。目前電子商務、物流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紙箱、紙盒等包裝紙產品的需求激增。
由于傳統紙漿紙的生產弊端與木漿用紙的資源矛盾,使其不能滿足種類繁多與需求巨大的包裝產業,更不能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特別是目前傳統紙為了滿足包裝的需求,需要進一步表面覆膜處理,加大了包裝紙的成本。
目前的紙張用于制作紙箱、紙盒、紙袋時表現為挺括度低。使用部分礦物纖維用于制備石頭紙可以改善石頭紙的挺度,但由于石頭是由熱塑流動加工而成,礦物纖維的網狀結構難以充分保留,因而使得礦物纖維在石頭紙中難以發揮纖維的網狀支撐性,從而導致石頭紙用于包裝紙時存在挺括度低的缺陷。此外為了提高包裝紙表面的光澤度需要在其表面進行覆膜處理,增加了工藝步驟,提高了加工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供一種高光澤度硬挺包裝紙,增加紙張纖維的內聚力,使其獲得硬挺和高光澤度的效果。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光澤度硬挺包裝紙,以廢紙為原料制漿,廢紙為辦公廢紙,工藝流程包括:浸泡,沖水碎槳,制漿,凈化,磨槳,勻漿,抄紙,烘干,分切;在磨槳過程中加入2.0~3.0wt%的濕強劑、2.5~5.0wt%的akd施膠劑,和0.05~0.6wt%的柔軟劑,在勻漿過程中加入0.1~1.0wt%帶長鏈烷基的有機硅季銨鹽和0.2~1.6wt%三聚磷酸鈉,在勻漿結束后加入0.08~0.1wt%的聚二有機硅氧烷二醇和0.02~0.1wt%水溶性聚磷酸銨,其中烘干溫度采用三階段溫度梯度式增加。
優選地,所述有機硅季銨鹽選自3-(三羥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銨或3-(三羥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銨。
優選地,所述烘干溫度第一階段的烘筒溫度為55℃、60℃、65℃、70℃,第二階段的烘筒溫度為65℃、70℃、75℃、75℃,第三階段的烘筒溫度為80℃、85℃、90℃、90℃,最后吹冷至室溫。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本發明勻漿過程中加入有機硅季銨鹽,其分子端鏈上的甲氧基與纖維上的羥基之間形成吸附,相當于增長了纖維長度,對纖維有效留著,增強纖維的內聚力,使獲得硬挺的效果;在勻漿過程中加入聚二有機硅氧烷二醇,其與體系相容性好,在抄紙操作過程中能夠趨于在表層排列,從而達到提高紙張光澤度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以廢紙為原料制漿,廢紙為辦公廢紙,工藝流程包括:浸泡,沖水碎槳,制漿,凈化,磨槳,勻漿,抄紙,烘干,分切;在磨槳過程中加入2.0wt%的濕強劑、2.5wt%的akd施膠劑和0.05wt%的柔軟劑,在勻漿過程中加入0.1wt%帶長鏈烷基的3-(三羥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銨和0.2wt%三聚磷酸鈉(均化體系),在勻漿結束后加入0.08wt%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醇(聚二有機硅氧烷二醇)和0.02wt%水溶性聚磷酸銨,其中烘干溫度第一階段的烘筒溫度為55℃,第二階段的烘筒溫度為65℃,第三階段的烘筒溫度為80℃,最后吹冷至室溫。
實施例2
以廢紙為原料制漿,廢紙為辦公廢紙,工藝流程包括:浸泡,沖水碎槳,制漿,凈化,磨槳,勻漿,抄紙,烘干,分切;在磨槳過程中加入2.5wt%的濕強劑、4wt%的akd施膠劑和0.3wt%的柔軟劑,在勻漿過程中加入0.5wt%帶長鏈烷基的3-(三羥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氯化銨和0.2wt%三聚磷酸鈉(均化體系),在勻漿結束后加入0.09wt%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醇和0.06wt%水溶性聚磷酸銨,其中烘干溫度第一階段的烘筒溫度為60℃,第二階段的烘筒溫度為70℃,第三階段的烘筒溫度為85℃,最后吹冷至室溫。
實施例3
以廢紙為原料制漿,廢紙為辦公廢紙,工藝流程包括:浸泡,沖水碎槳,制漿,凈化,磨槳,勻漿,抄紙,烘干,分切;在磨槳過程中加入3.0wt%的濕強劑、5.0wt%的akd施膠劑和0.6wt%的柔軟劑,在勻漿過程中加入1.0wt%帶長鏈烷基的3-(三羥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銨和1.0wt%三聚磷酸鈉(均化體系),在勻漿結束后加入0.08wt%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二醇(聚二有機硅氧烷二醇)和0.1wt%水溶性聚磷酸銨,其中烘干溫度第一階段的烘筒溫度為70℃,第二階段的烘筒溫度為75℃,第三階段的烘筒溫度為90℃,最后吹冷至室溫。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一種較佳實現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原則范圍內所做的非根本性修改、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