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體噴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液體噴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一直以來,作為這類的液體噴出裝置,提出了一種如下的液體噴出裝置,S卩,其具備印字頭,其噴射油墨;油墨te,其對油墨進行收納;第一油墨流道,其用于從油墨te向印字頭的歧管供給油墨;第二油墨流道,其用于將油墨從歧管回收至油墨罐;油墨循環用泵,其被設置在第一油墨流道上;開閉閥,其被設置在第二油墨流道上;抽吸蓋,其用于覆蓋印字頭的噴嘴面;抽吸用泵,其經由抽吸管而與抽吸蓋相連接,并且,當向印字頭填充油墨吋,通過由抽吸蓋來覆蓋印字頭的噴嘴面并且開放開閉閥且對油墨循環用泵進行旋轉驅動,從而使油墨在由第一油墨流道、歧管、第二油墨流道組成的循環流道中進行循環(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在該裝置中,當為了向印字頭填充油墨而使油墨在循環流道中進行循環時,通過使油墨循環用泵的旋轉方向僅在短時間內變更為反方向,從而使去除循環流道內的氣泡變得容易,且抑制了油墨、氣泡在循環流道內逆流。在上述的液體噴出裝置中,雖然能夠不使油墨或氣泡逆流,但是在油墨向順方向流動時循環流道內存在氣泡容易停留的位置(例如,循環流道的各個構成要素的接合部等)的情況下,有時無法充分地去除循環流道內的氣泡。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0-33714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向噴出頭填充液體時能夠更加切實地去除循環通道內的氣體(氣泡)。為了達成上述的主要目的,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采用了如下的方法。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的要g在于,具備噴出頭,所述噴出頭具有噴出液體的多個噴嘴,所述液體噴出裝置還具備貯留部,其對液體進行貯留;循環通道,其以包含所述噴出頭的方式而構成,且ー個開ロ端部和另ー個開ロ端部均被配置在所述貯留部內;壓送単元,其被設置在所述循環通道中的所述噴出頭的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且能夠對液體進行壓送以使液體在所述循環通道內進行循環;填充時控制単元,當向所述噴出頭填充液體吋,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執行第一循環控制,且在執行該第一循環控制之后,執行第二循環控制,其中,所述第一循環控制為,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所述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所述一個開ロ端部側經由所述噴出頭而向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為,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単元的驅動而使所述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經 由所述噴出頭而向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在本發明的該液體噴出裝置中,當向噴出頭填充液體時,執行第一循環控制,并在執行第一循環控制之后,執行第二循環控制,其中,所述第一循環控制為,對壓送單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壓送単元的驅動而使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ー個開ロ端部側經由噴出頭而向另一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以下,稱為向順方向進行循環),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為,對壓送單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另ー個開ロ端部側經由噴出頭而向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以下,稱為向反方向進行循環)。因此,由于使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在循環通道內向順方向循環之后,使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在循環通道內向反方向循環,因此即使在液體于循環通道內向順方向循環時循環通道具有氣體(氣泡)容易停留的位置的情況下,也能夠更加切實地去除循環通道內的氣體。在這種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中,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具備開閉閥,所述開閉閥被設置在所述循環通道中的所述噴出頭的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且能夠進行開閉,并且,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如下的単元,即,在所述開閉閥開啟的狀態下執行所述第一循環控制之后,對該開閉閥進行控制以使所述開閉閥關閉,并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所述循環通道中的所述開閉閥的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即預 定部分的液體向一個開ロ端部側被壓送,且在對該開閉閥進行控制以使所述開閉閥開啟之后,執行所述第二循環控制。根據此方式,由于當在循環通道內存在氣體時,在能夠通過降低預定部分的壓カ而使循環通道內的氣體(氣泡)膨脹的同時,還能夠提高開閉閥開啟之后的流速,因此能夠容易將氣體排出至貯留部。在該方式的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中,也可以設定為,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如下的単元,即,在所述第一循環控制執行之后且開啟了所述開閉閥之后,所述填充時控制単元各執行預定次數的短時間第一控制和短時間第二控制,之后執行所述第二循環控制,其中,所述短時間第一控制為,以與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的執行時間相比更短的時間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液體從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被壓送,所述短時間第二控制為,在執行該短時間第一控制之后,以與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的執行時間相比更短的時間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液體從所述一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被壓送。由此,當循環通道內存在氣體時,能夠通過使該氣體向另ー個開ロ端部側或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移動,從而使氣體易于被排出至貯留部。此外,在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中,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在執行所述第一循環控制之后,各執行預定次數的短時間第一控制和短時間第二控制,之后執行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的単元,其中,所述短時間第一控制為,以與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的執行時間相比更短的時間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液體從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被壓送,所述短時間第二控制為,在該短時間第一控制的執行之后,對所述壓送單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液體從所述一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被壓送。由此,當循環通道內存在氣體時,能夠通過使該氣體向另ー個開ロ端部側或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移動,從而使氣體易于被排出至貯留部。并且,在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中,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具備高度調節單元,所述高度調節單元能夠對所述循環通道中的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和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中的至少ー個的、重力方向上的高度進行調節,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如下的単元,即,在使液體從所述一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時,對所述高度調節單元進行控制,以使所述ー個開ロ端部低于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在使液體從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時,對所述高度調節單元進行控制,以使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低于所述一個開ロ端部。由此,能夠抑制氣體從貯留部侵入到循環通道中的現象。而且,在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中,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所述循環通道被形成為,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和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在重力方向的高度相同。此外,在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中,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具備密封単元,所述密封単元能夠分別獨立地密封所述多個噴嘴,并且,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如下的単元,即,在通過所述密封單元而使所述多個噴嘴被分別獨立地密封的狀態下,至少執行所述第ー循環控制以及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由此,能夠抑制在執行第一循環控制或第二循環控制時液體從噴嘴被排出(漏出)的現象。在該方式的本發明的液體噴射裝置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即,具備能夠對所述貯留部進行加壓的加壓單元,并且,所述填充時控制単元為,在執行所述第二循環控制之后,執行如下的密封解除控制的単元,所述密封解除控制為,對所述加壓単元和所述密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在通過所述加壓單元而使所述貯留部 被進行加壓的同時解除由所述密封単元對所述多個噴嘴的密封。此外,在該方式的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中,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在執行所述第二循環控制之后,執行如下的密封解除控制的単元,所述密封解除控制為,對所述壓送単元和所述密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在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液體在所述循環通道內進行循環的同時解除由所述密封単元對多個所述噴嘴的密封。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通過執行密封解除控制從而排出噴嘴內的氣體。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液體噴出裝置具備噴出頭,其具有噴出液體的多個噴嘴;貯留部,其對液體進行貯留;循環通道,其以包含所述噴出頭的方式而構成,且ー個開ロ端部和另ー個開ロ端部均被配置在所述貯留部內;壓送單元,其被設置在所述循環通道中的所述噴出頭的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且能夠對液體進行壓送以使液體在所述循環通道內進行循環,并且,所述液體噴出裝置的控制方法為,在向所述噴出頭填充液體時,執行第一循環控制,并在執行該第一循環控制之后,執行第二循環控制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循環控制為,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所述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所述一個開ロ端部側經由所述噴出頭而向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為,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単元的驅動而使所述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經由所述噴出頭而向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在該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的控制方法中,在向噴出頭填充液體時,執行第一循環控制,并在執行第一循環控制之后,執行第二循環控制,其中,所述第一循環控制為,對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壓送単元的驅動而使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ー個開ロ端部側經由噴出頭而向另一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以下,稱為向順方向進行循環),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為,對壓送單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另ー個開ロ端部側經由噴出頭而向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以下,稱為向反方向進行循環)。因此,由于使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在循環通道內向順方向進行循環之后,使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在循環通道內向反方向進行循環,因此,即使在液體于循環通道內向順方向進行循環時,循環通道內存在氣體(氣泡)容易停留的位置的情況下,也能夠更加切實地去除循環通道內的氣體。
圖I為表示噴墨打印機20的結構概要的結構圖。圖2為表示油墨循環系統50的結構概要的結構圖。
圖3為表示壓蓋裝置40的結構概要的結構圖。圖4為表示對多個噴嘴23進行密封的狀況的說明圖。圖5為表示初期填充時控制程序的一個示例的流程圖。圖6為表示初期填充時控制程序的一個示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接下來,使用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I為表示作為本發明的ー個實施方式的噴墨打印機20的結構概要的結構圖,圖2為表示油墨循環系統50的結構概要的結構圖,圖3為表示壓蓋裝置40的結構概要的結構圖。如圖I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噴墨打印機20具備打印機機構21,其從形成于印刷頭24上的多個噴嘴23向在壓印板36上被輸送的紙張P噴出油墨滴,從而實施印刷處理;壓蓋裝置40,其被配置在壓印板36的右端附近,井能夠分別獨立地對印刷頭24的多個噴嘴23進行密封;控制器90,其對裝置整體進行控制;操作面板97,其具有用于向用戶通知各種信息的顯示部98、和用戶輸入各種指示的操作部99。打印機機構21具備送紙輥35,其通過驅動電機33而被驅動,從而在壓印板36上從圖中縱深側向近前側輸送紙張P ;滑架22,其被安裝在滑架帶32上,并沿著導向件28而在左右方向(主掃描方向)上進行往復移動;線性編碼器25,其對該滑架22的位置進行檢測;印刷頭24,其被設置在滑架22的下部,且形成有多個噴嘴23 ;油墨循環系統50a 50d(以下,有時統稱為油墨循環系統50),其使藍綠色(C)、品紅色(M)、黃色(Y)、黒色(K)的油墨分別經由印刷頭24而進行循環。在此,滑架22被安裝在滑架帶32上,且由于滑架帶32通過滑架電機34a而被驅動,因此該滑架22沿著導向件28而在左右方向上往復移動,其中,所述滑架帶32被架設在,安裝于機械架39的右側的滑架電機34a和安裝于機械架39的左側的從動輥34b之間。此外,印刷頭24可以為采用如下方式的印刷頭,即,通過對內置的壓電元件施加電壓,從而使壓電元件變形進而對油墨進行加壓的方式,印刷頭24還可以為采用如下方式的印刷頭,即,通過對加熱電阻器(例如,加熱器等)施加電壓從而對油墨進行加熱并利用所產生的氣泡而對油墨進行加壓的方式。如圖2所示,油墨循環系統50具備主罐52,其貯留油墨;副罐53,其臨時貯留油墨;供給通道54,其一個開ロ端部(以下,稱為供給源ロ)55被配置在主罐52內,且另ー個開ロ端部(以下,稱為供給ロ)56被配置在副罐53內;供給泵58,其被設置在供給通道54上,井能夠對液體進行壓送;循環通道60,其以包含印刷頭24的方式而構成,且ー個開ロ端部(以下,稱為前進通道ロ)69和另ー個開ロ端部(以下,稱為返回通道ロ)73均被配置在副罐53內;循環泵76,其被設置在循環通道60中的印刷頭24的前進通道ロ 69側(以下,將該部分稱為前進通道62),且能夠對液體進行壓送;開閉閥78,其被設置在循環通道60中的印刷頭24的返回通道ロ 73側(以下,將該部分稱為返回通道64),且能夠進行開閉;壓カ調節裝置80,其能夠使副罐53向大氣開放,或對副罐53進行加壓;高度調節裝置82,其能夠對循環通道60的前進通道ロ 69和返回通道ロ 73中的至少ー個的重力方向上的高度進行調節。另外,當在重力方向上觀察時,副罐53、循環通道60中的前進通道ロ 69以及返回通道ロ 73被配置在,低于印刷頭24的位置處。
供給泵58被構成為齒輪泵,且該供給泵58能夠通過向預定方向(例如,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以下,將此稱為向正轉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從主罐52側向副罐53側壓送油墨,并且能夠通過向與預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以下,將此稱為向反轉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從副罐53側向主罐52側壓送油墨。循環泵76與供給泵58同樣地被構成為齒輪泵,該循環泵76能夠通過向預定方向(例如,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以下,將此稱為向正轉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從前進通道ロ 69側向印刷頭24側壓送油墨,并且能夠通過向與預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以下,將此稱為向反轉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從印刷頭24側向前進通道ロ69側壓送油墨。另外,該循環泵76以在驅動停止時不閉塞循環通道60的方式被構成。如圖3所示,壓蓋裝置40具備蓋42,其為上方開ロ的大致長方體;抵接部件44,其由例如橡膠等形成,并被配置在蓋42的內部,且能夠與印刷頭24的、形成有多個噴嘴23的面(以下,稱為噴嘴形成面23a)抵接;排出通道46,其連接蓋42的底部和廢液罐45 ;升降裝置48,其為了實施抵接部件44與噴嘴形成面23a之間的抵接和對該抵接的解除,從而使蓋42升降。當印刷頭24與滑架22—起移動至壓蓋裝置40上的位置(所謂的初始位置)處時,該壓蓋裝置40通過利用升降裝置48來使蓋42上升以使抵接部件44抵接在噴嘴形成面23a上,從而能夠密封全部的噴嘴23 (能夠對多個噴嘴23分別獨立地進行密封)。在圖4中圖示了通過壓蓋裝置40而密封多個噴嘴23的狀況。此外,在該壓蓋裝置40中,當在噴嘴形成面23a與抵接部件44稍微(數mm等)分離從而通過噴嘴形成面23a和蓋42而形成有密閉空間的狀態下,從多個噴嘴23噴出油墨時,該油墨將經由蓋42與抵接部件44之間的間隙和排出通道46而被排出至廢液罐45內。如圖I所示,控制器90被構成為以CPU92為中心的微處理器,并且具備儲存了各種處理程序的R0M93、臨時對數據進行儲存的RAM94、實施與外部設備之間的信息的交換的接ロ(I/F)95、和未圖示的輸入輸出端ロ。在RAM94中設置有印刷緩沖區域,并且在該印刷緩沖區域中儲存有,從用戶PC100經由I/F95而被輸送過來的印刷數據。在控制器90中,通過輸入端ロ而輸入有來自線性編碼器25的位置檢測信號、來自浮子開關59 (參照圖2)的開關信號、來自操作面板97的操作部99的操作信號等之外,通過I/F95而還輸入有來自用戶PC100的印刷任務等,其中,所述浮子開關59在副罐53的油墨的液面位置(高度)在預定位置Href以上時導通,并且在副罐53的油墨的液面位置(高度)低于預定位置Href時斷開。在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預定位置Href設定為,副罐53的油墨的液面與噴嘴形成面23a之間的高低差(水頭差)AH成為預定值AHl的位置,即,與噴嘴形成面23a相比僅低預定值AHl的位置。預定值AHl以當副罐53向大氣開放時,作用于噴嘴23內的油墨的壓カ成為如下的預定負壓(例如,-IkPa或者-0. 8kPa等)的方式而被規定,其中,所述預定負壓被規定為,能夠抑制空氣從噴嘴形成面23a側向噴嘴23侵入且能夠抑制油墨從噴嘴23漏出的壓力,例如,能夠設定為90mm、IOOmm和IlOmm等。從控制器90中,在經由輸出端ロ而輸出向印刷頭24的控制信號、向驅動電機33和滑架電機34a的控制信號、向壓蓋裝置40的升降裝置48(參照圖3)的控制信號、向供給泵58、循環泵76、開閉閥78和壓カ調節裝置80 (參照圖2)的控制信號、向操作面板97的顯示部98的顯示控制信號等之外,經由I/F95而還向用戶PC100輸出印刷狀態信息等。在以此方式構成的本實施方式的噴墨打印機20中,在從印刷頭24的多個噴嘴23噴出油墨滴從而在紙張P上實施印刷處理時,通過對高度調節裝置82進行控制,以使得在重力方向上觀察時循環通道60的前進通道ロ 69位干與循環通道60的返回通道ロ 73及供給通道54的供給ロ 56相比更低的位置處,并且對供給泵58、循環泵76和開閉閥78進行控制,以使供給泵58以及循環泵76在開閉閥78被開啟的狀態下均向正轉方向進行旋轉,從而將主罐52中的油墨向副罐53供給,并從前進通道ロ 69側向印刷頭24供給副罐53中的油墨,且使其一部分經由印刷頭24而從返回通道ロ 73側返回至副罐53中。在此,通過設定成循環通道60的前進通道ロ 69位于低于循環通道60的返回通道ロ 73和供給通道54的供給ロ 56的位置處,從而在實施印刷處理時,抑制了空氣(氣泡)從前進通道ロ 69向循 環通道60侵入從而到達印刷頭24的現象。由此,能夠更加適當地實施印刷處理。另外,作為在副罐53內所產生的氣泡,具有經由供給通道54而從主罐52被壓送至副罐53的油墨中所包含的氣泡、以及從循環通道60的返回通道ロ 73被排出至副罐53的油墨中所包含的氣泡等。接下來,對以此方式構成的本實施方式的噴墨打印機20的動作,尤其是,向印刷頭24填充油墨的初期填充時的動作進行說明。圖5為,表示由控制器90執行的初期填充時控制程序的一個示例的流程圖。該程序在指示了向印刷頭24填充油墨時被執行。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設定為,在該程序的執行開始時,通過壓カ調節裝置80而使副罐53向大氣開放,并通過壓蓋裝置40而使多個噴嘴23被密封,并且開閉閥78被開啟,且通過高度調節裝置82而進行調節以使循環通道60的前進通道ロ 69位干與返回通道ロ 73相比更低的位置(返回通道ロ 73位干與前進通道ロ 69相比更高的位置)。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將通過循環泵76的正轉方向的驅動而使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從前進通道ロ 69側經由前進通道62、印刷頭24、返回通道64而向返回通道ロ 73側進行的循環稱為向順方向循環,而將通過循環泵76的反轉方向的驅動而油墨從返回通道ロ 73側起經由返回通道64、印刷頭24、前進通道62而向前進通道ロ 69側進行的循環稱為向反方向循環。當執行初期填充時控制程序時,控制器90首先輸入來自浮子開關59的浮子開關信號FSW (步驟S100),并對所輸入的浮子開關信號FSW進行調查(步驟SI 10),當浮子開關信號FSW為關閉吋、S卩、當副罐53的油墨的液面位置(高度)低于預定位置Href時,對供給泵58進行控制以使循環泵76向正轉方向進行旋轉(以使油墨從主罐52側向副罐53側被壓送)(步驟S120),并返回步驟S100。該步驟SlOO S120的處理為,對作用于噴嘴23內的油墨的壓カ(負壓)進行調節的處理。當在步驟SllO中浮子開關信號FSW為開啟吋,S卩,當副罐53的油墨的液面位置(高度)在預定位置Href以上時,以預定時間tl而執行如下的高速正轉控制,所述高速正轉控制為,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以使循環泵76以被規定為正轉方向上的較高轉數的預定轉數NI而進行旋轉(步驟S130)。在此,預定時間tl被規定為,在執行高速正轉控制時,循環通道60整體體積以上的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順方向循環時所需要的時間,且所述預定時間tl可以被設定為,例如2分鐘、3分鐘或4分鐘等。通過執行這種高速正轉控制,從而能夠使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順方向進行循環。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通過壓蓋裝置40而對多個噴嘴23進行密封的狀態下執行高速正轉控制,因此能夠抑制在執行高速正轉控制時油墨從多個噴嘴23被排出(漏出)的現象。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在使循環通道60的前進通道ロ 69設為低于返回通道ロ 73的狀態下執行高速正轉控制,從而能夠抑制空氣(氣泡)從前進通道ロ 69侵入到循環通道60內的現象。另外,在循環通道60具有油墨于循環通道60內向順方向進行循環時空氣(氣泡)容易停留的位置(例如,循環通道60的各個部分的接合部等,以下,將該位置稱為順方向停留位置)的情況下,在高速正轉控制的執行中空氣有時會停留在順方向停留位置等處。當通過上述方式而以預定時間tl來執行高速正轉控制吋,以預定時間t2來執行如下的低速正轉控制,即,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以使循環泵76以被規定為正轉方向上的低于預定轉數NI的轉數的預定轉數N2進行旋轉(步驟S140)。在此,預定時間t2被規定為,使循環通道60內的油墨向順方向的循環變得穩定等而所需要的時間,且所述預定時間t2 可以設定為,例如25秒、30秒或35秒等。 接下來,對高度調節裝置82進行控制,以使循環通道60中的返回通道ロ 73位于與前進通道ロ 69相比更低的位置(使前進通道ロ 69位干與返回通道ロ 73相比更高的位置)(步驟S150),并且關閉開閉閥78 (步驟S160),且以預定時間t3而執行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的高速反轉控制,從而使循環泵76以被規定為反轉方向上的較高轉速的預定轉速N3而進行旋轉(步驟S170),其后,開啟開閉閥78(步驟S180),并以預定時間t4而執行高速反轉控制(步驟S190)。在此,預定時間t3被規定為,當循環通道60內存在空氣時使該空氣進行膨脹的所需要的時間,所述預定時間t3可以設定為,例如50秒、I分鐘或I分10秒等。而且,預定時間t4被規定為,當執行了高速反轉控制時循環通道60整體體積的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反方向循環所需要的時間,其既可以設定為與上述的預定時間tl相同的時間,也可以設定為與上述的預定時間tl不同的時間。首先,通過在關閉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執行高速反轉控制,從而使循環通道60中開閉閥78的前進通道ロ 69側(以下,稱為預定部分)的油墨被壓送至前進通道ロ 69側,以使預定部分的壓カ降低,由此當該部分內存在空氣(氣泡)時將進行膨脹。而且,其后,通過在開啟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執行高速反轉控制,從而使膨脹了的空氣向前進通道ロ 69側被壓送進而被排出至副罐53中。而且,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在剛剛開啟開閉閥78后預定部分的壓カ較低而油墨的流速容易變得較高,因此空氣更容易向前進通道ロ 69側被壓送。通過以上述方式隨著開閉閥78的開閉而執行高速反轉控制,從而能夠使循環通道60內的空氣膨脹且提高油墨的流速,進而能夠更加切實地將所述空氣排出至副罐53中(能夠去除)。尤其是,當循環通道60為具有順方向停留位置的形狀等的情況下,在使油墨在循環通道60中向順方向進行循環時或循環之后,僅通過在較短時間內向反方向進行壓送,有時可能無法充分地去除順方向停留位置處的空氣,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使循環通道60整體體積以上的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順方向循環之后,使循環通道60整體體積以上的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反方向循環,因此能夠更加切實地將順方向停留位置等處的油墨排出至副罐53中。此外,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通過壓蓋裝置40而對多個噴嘴23進行密封的狀態下執行高速反轉控制,因此能夠抑制執行高速反轉控制時油墨從多個噴嘴23被排出(漏出)的現象。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在將循環通道60中的返回通道ロ 73設定為低于前進通道ロ 69的狀態下執行高速反轉控制,從而能夠抑制空氣(氣泡)從返回通道ロ 73侵入到循環通道60內的現象。當通過此方式而以預定時間t4來執行高速反轉控制時,對高度調節裝置82進行控制以使循環通道60中的前進通道ロ 69位干與返回通道ロ 73相比更低的位置(步驟S200),且與步驟S140中的處理同樣地,以預定時間t5來執行低速正轉控制(步驟S210)。在此,預定時間t5被規定為,使循環通道60內的油墨向順方向的循環穩定等所需要的時間,且所述預定時間t5既可以設定為與上述的預定時間t2相同的時間(例如,25秒、30秒或35秒等),也可以設定為不同的時間。接下來,開始執行加壓控制(步驟S220),所述加壓控制為,對壓カ調節裝置80進行控制從而通過壓カ調節裝置80而使副罐53被加壓的控制,并對壓蓋裝置40進行控制以解除由壓蓋裝置40對多個噴嘴23的密封(步驟S230),在該狀態下等待經過預定時間 t6(步驟S240)。在此,加壓控制為,對副罐53進行加壓以使作用于噴嘴23內的油墨的壓力成為正壓(例如,IOkPa或12kPa等)的控制。此外,將對多個噴嘴23的密封的解除設定為,噴嘴形成面23a與抵接部件44稍微(數mm等)分離從而通過噴嘴形成面23a和蓋42而形成密閉空間的狀態。當在以此方式執行加壓控制的同時解除對多個噴嘴23的密封時,副罐53中的油墨將向印刷頭24側流動,并且當在多個噴嘴23內存在空氣(氣泡)吋,油墨將與該空氣一起從多個噴嘴23中被排出。由此,能夠更加切實地去除多個噴嘴23內的空氣。另外,從多個噴嘴23噴出的油墨經由蓋42與抵接部件44之間的間隙和排出通道46,從而被排出至廢液罐45內。通過這樣的步驟S220 S240的處理,從而能夠充分地排出多個噴嘴23內的空氣。預定時間t6被規定為,從多個噴嘴23排出空氣所需要的時間,其可以設定為,例如3秒、5秒或7秒等。當以上述方式而經過了預定時間t6吋,結束加壓控制的執行并使副罐53成為向大氣開放了的狀態(步驟S250),且等待經過預定時間t7 (步驟S260)。在此,預定時間t7被規定為,到多個噴嘴23內的油墨的彎液面穩定為止所需要的時間,其可以設定為,例如8秒、10秒或12秒等。而且,對來自浮子開關59的浮子開關信號FSW進行輸入(步驟S270),并對所輸入的浮子開關信號FSW進行調查(步驟S280),當浮子開關信號FSW為斷開時,對供給泵58進行控制以使循環泵76向正轉方向進行旋轉(以使油墨從主罐52側向副罐53側被壓送)(步驟S290),并返回步驟S270。另ー方面,當在步驟S280中浮子開關信號FSW為導通時,對壓蓋裝置40進行控制,從而通過壓蓋裝置40而使多個噴嘴23被密封(步驟S300),并結束本程序。在此,明確本實施方式的結構要素與本發明的結構要素之間的對應關系。本實施方式中的印刷頭24相當于“噴出頭”,副罐53相當干“貯留部”,循環通道60相當干“循環通道”,循環泵76相當干“壓送單元”,執行圖5中的初期填充時控制程序的控制器90相當干“填充時控制単元”。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對液體噴出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從而也明確了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的控制方法的ー個示例。根據以上所說明的本實施方式的噴墨打印機20,由于在向印刷頭24填充油墨吋,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以使循環通道60整體體積以上的油墨從前進通道ロ 69側經由印刷頭24而向返回通道ロ 73側(向順方向)進行循環,并且在此之后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以使循環通道60整體體積以上的油墨從返回通道ロ 73經由印刷頭24而向前進通道ロ 69側(向反方向)進行循環,因此,能夠更加切實地將循環通道60內的氣體(氣泡)排出至副罐53中。此外,根據本實施方式中的噴墨打印機20,由于在向印刷頭24填充油墨時,使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順方向循環之后,在關閉開閉閥78的狀態下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從而將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反方向壓送,并且在此后開啟開閉閥78的狀態下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從而使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反方向循環,因此,能夠在使循環通道60內的空氣膨脹的同時 提高油墨的流速,從而易于將空氣排出至副罐53中。并且,根據本實施方式中的噴墨打印機20,由于在向印刷頭24填充油墨時,在通過高度調節裝置82而使循環通道60中的前進通道ロ 69低于返回通道ロ 73的狀態下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從而使油墨向順方向進行循環,并且在通過高度調節裝置82而使循環通道60中的返回通道ロ 73低于前進通道ロ 69的狀態下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從而使油墨向反方向進行循環,因此,能夠抑制空氣(氣泡)從副罐53侵入到循環通道60內的現象。而且,根據本實施方式中的噴墨打印機20,由于在通過壓蓋裝置40而對多個噴嘴23進行密封的狀態下執行高速正轉控制以及高速反轉控制,因此能夠抑制在執行這些控制時油墨從多個噴嘴23被排出(漏出)的現象。另外,本發明絲毫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顯然只要屬于本發明的技術范圍內,則能夠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進行實施。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對向印刷頭24填充油墨的初期填充時的動作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設定為,在實施對印刷頭24的清洗時也執行同樣的動作。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如下設定,即,例如對于預定時間tl、預定時間t4設定為50秒、I分鐘或I分10秒等;對于預定時間t2、預定時間t5設定為8秒、10秒或12秒等;對于預定時間t3設定為25秒、30秒或35秒等;對于預定時間t6設定為3秒、5秒或7秒等;對于預定時間t7設定為8秒、10秒或12秒等。另外,作為執行對印刷頭24的清洗的時機,可以考慮為更換主罐52或副罐53之時、或通過對操作部99的操作而指示清洗之時等。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在通過壓蓋裝置40而對多個噴嘴23進行密封的狀態下執行高速正轉控制以及高速反轉控制,但是也可以設定為,在不對多個噴嘴23進行密封的條件下執行高速正轉控制以及高速反轉控制。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在以預定時間tl而執行了高速正轉控制之后,以預定時間t2而執行低速正轉控制,但是也可以設定為不執行該低速正轉控制。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在通過高度調節裝置82而使循環通道60中的前進通道ロ 69低于返回通道ロ 73的狀態下,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以使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順方向進行循環,并在通過高度調節裝置82而使循環通道60中的返回通道ロ 73低于前進通道ロ 69的狀態下,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以使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反方向進行循環,但是也可以設定為,無論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向順方向循環還是向反方向循環,均將循環通道60中的前進通道ロ 69和返回通道ロ 73的高度設為大致相等的高度。此時,即使不對前進通道ロ 69與返回通道ロ 73的位置關系進行調節,也能夠在不局限于油墨的流動方向的條件下一定程度地抑制空氣從副罐53向循環通道60內侵入的現象。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在以預定時間t4而執行開啟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的高速反轉控制之前,以預定時間t3而執行關閉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的高速反轉控制,但是也可以設定為,不執行關閉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的持續預定時間t3的高速反轉控制。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在以預定時間t4而執行開啟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的高速反轉控制之前,以預定時間t3而執行關閉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的高速反轉控制,但是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執行其他的處理。在圖6中圖示了此時的初期填充時控制程序的一個示例的一部分。該程序為,在步驟S180的處理與步驟S190的處理之間追加步驟S400 S440的處理,并且在步驟S440的處理中有時會返回步驟S150,除此之外,與圖5中的初期填充時控制程序相同。在該程序中,當以預定時間t2而執行低速正轉控制時(步驟S140),通過高度調節裝置82而使循環通道60中的返回通道ロ 73位干與前進通道ロ 69相比更低的位置,且關閉開閉閥78而以預定時間t3來執行高速反轉控制(步驟S150 S170),其后,開啟開閉閥78而以預定時間t31來執行高速反轉控制(步驟S400、S410),并 且,通過高度調節裝置82而使循環通道60中的前進通道ロ 69的位干與返回通道ロ 73相比更低的位置,并以預定時間t32而執行高速正轉控制(步驟S420、S430),并且對將值0設置為初始值的計數器C進行增量并與閾值Cref(例如,值I、值2或值3等)進行比較(步驟S440、S450),當計數器C小于閾值Cref時,則返回步驟S150,而當計數器C大于等于閾值Cref時,則執行步驟S190以后的處理。在此,預定時間t31、預定時間t32為,在循環通道60內存在空氣(氣泡)時使該空氣向反方向或順方向進行移動的時間,并作為短于預定時間t4的時間而可以設定為,例如,25秒、30秒或35秒等。在該程序中,通過在關閉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以預定時間t3而執行高速反轉控制,從而使循環通道60內的空氣(氣泡)膨脹,其后,通過在開啟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以預定時間t31而執行高速反轉控制、或以預定時間t32而執行高速正轉控制,從而使空氣在循環通道60內向反方向或順方向進行移動。由此,能夠使循環通道60內的空氣更加易于去除。雖然在該改變例中設定為,在以預定時間t4而執行開啟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的高速反轉控制之前,除了以預定時間t3而執行關閉了開閉閥78的狀態下的高速反轉控制之外,還執行其他的處理,但是,也可以代替以預定時間t3而執行關閉開閉閥78的狀態下的高速反轉控制,而執行其他的處理。此時,也可以設定為,不執行圖6的初期填充時控制程序中的步驟S160 S180的處理,即,在執行了高速正轉控制以及低速正轉控制之后,以預定時間t31而執行高速反轉控制、且以預定時間t32而執行高速正轉控制,并且當計數器C大于等于閾值Cref吋,以預定時間t4而執行高速反轉控制。在這種情況下,也能夠通過以預定時間t31而執行高速反轉控制、或以預定時間t32而執行高速正轉控制,從而使空氣在循環通道60內向反方向或順方向進行移動,因而能夠使循環通道60內的空氣更加易于去除。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在以預定時間t4而執行高速反轉控制之后,以預定時間t5而執行低速正轉控制,但是也可以設定為不執行該低速正轉控制。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在執行高速正轉控制以及高速反轉控制等之后,在通過壓カ調節裝置80而對副罐53進行加壓的同時解除由壓蓋裝置40對多個噴嘴23的密封,但是也可以設定為,在執行高速正轉控制以及高速反轉控制之后,在使循環泵76進行旋轉以使油墨在循環通道60內循環的同時解除由壓蓋裝置40對多個噴嘴23的密封。此外,還可以設定為,在執行高速正轉控制以及高速反轉控制之后,不解除由壓蓋裝置40對多個噴嘴23的密封。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在結束加壓控制的執行之后等待經過預定時間t7,并根據需要而對供給泵28進行控制,但是也可以設定為,在結束了加壓控制的執行之后不等待經過預定時間t7的情況下,根據需要而對供給泵58進行控制。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在結束加壓控制的執行之后根據需要而從主罐52向副罐53壓送油墨,但是也可以設定為,在結束加壓控制的執行之后不從主罐52向副罐53壓送油墨。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供給泵58使用齒輪泵,但是也可以設定為使用管泵等。關于循環泵76也同樣可以設定為使用管泵等。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設定為,油墨循環系統50具備主罐52、副罐53、供給通道54、供給泵58、循環通道60、循環泵76、開閉閥78、壓カ調節裝置80和高度調節裝置82,但是也可以設定為,不具備主罐52、供給通道54和供給泵58。 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對具備ー個印刷頭24的噴墨打印機20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設定為適用于具備多個印刷頭的噴墨打印機。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例示了將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具體化為噴墨打印機20的示例,但是也可以具體化為,噴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體、或分散有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狀體(分散液)、和如膠狀這樣的流狀體等的流體噴出裝置。例如可以為以下的噴射裝置對液晶顯示器、EL(電致發光)顯示器及面發光顯示器的制造等中所使用的、溶解了電極材料或者顔色材料等材料的液體進行噴出的液體噴出裝置;對分散了相同材料的液狀體進行噴出的液體噴出裝置;被作為精密移液管而使用,并噴出作為樣本的液體的液體噴出裝置。而且,也可以采用如下噴出裝置,即,向鐘表或照相機等的精密機械精確地噴出潤滑油的液體噴出裝置;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所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鏡(光學透鏡)等而向基板上噴出紫外線硬化樹脂等透明樹脂液的液體噴出裝置;為了對基板等進行蝕刻而噴出酸或堿等蝕刻液的液體噴出裝置;噴出膠狀物的流狀體噴出裝置。雖然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將本發明的液體噴出裝置應用于噴墨打印機20中并對此進行了說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只需為具備具有噴出液體的噴嘴的噴出頭的液體噴出裝置的方式即可,例如,也可以應用于傳真機裝置和復合機等的其他任意的OA(辦公自動化)設備中。符號說明20噴墨打印機;21打印機機構;22滑架;23噴嘴;23a噴嘴形成面;24印刷頭;25線性編碼器;28導向件;32滑架帶;33驅動電機;34a滑架電機;35送紙輥;36壓印板;40壓蓋裝置;42蓋;44抵接部件;45廢液罐;46排出通道;48升降裝置;50、50a 50d油墨循環系統;52主罐;53副罐;54供給通道;55供給源ロ ;56供給ロ ;57油墨檢測傳感器;58供給泵;60循環通道;62前進通道;64返回通道;69前進通道ロ ;73返回通道ロ ;76循環泵;78開閉閥;80壓カ調節裝置;82高度調節裝置;90控制器;92CPU ;93R0M ;94RAM ;95接ロ (I/F) ;97操作面板;98顯示部;99操作部;100用戶PC。
權利要求
1.一種液體噴出裝置,具備噴出頭,且所述噴出頭具有噴出液體的多個噴嘴, 所述液體噴出裝置還具備 貯留部,其對液體進行貯留; 循環通道,其以包含所述噴出頭的方式而構成,且ー個開ロ端部和另ー個開ロ端部均被配置在所述貯留部內; 壓送單元,其被設置在所述循環通道中的所述噴出頭的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且能夠對液體進行壓送以使液體在所述循環通道內進行循環; 填充時控制単元,當向所述噴出頭填充液體時,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執行第一循環控制,并在執行該第一循環控制之后執行第二循環控制,其中,所述第一循環控制為,對所述壓送單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所述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所述一個開ロ端部側經由所述噴出頭而向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為,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所述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經由所述噴出頭而向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體噴出裝置,其中, 具備開閉閥,所述開閉閥被設置在所述循環通道中的所述噴出頭的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且能夠進行開閉, 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如下的単元,即,在所述開閉閥開啟的狀態下執行了所述第一循環控制之后,對該開閉閥進行控制以使所述開閉閥關閉,并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単元的驅動而使所述循環通道中的所述開閉閥的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即預定部分的液體向該ー個開ロ端部側被壓送,并在對該開閉閥進行控制以使所述開閉閥開啟之后,執行所述第二循環控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體噴出裝置,其中, 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如下的単元,即,在所述第一循環控制執行之后且開啟了所述開閉閥之后,各執行預定次數的短時間第一控制和短時間第二控制,之后執行所述第二循環控制,其中,所述短時間第一控制為,以與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的執行時間相比更短的時間對所述壓送單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液體從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被壓送,所述短時間第二控制為,在執行該短時間第一控制之后,以與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的執行時間相比更短的時間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単元的驅動而使液體從所述一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被壓送。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液體噴出裝置,其中, 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如下的単元,即,在執行所述第一循環控制之后,各執行預定次數的短時間第一控制和短時間第二控制,之后執行所述第二循環控制,其中,所述短時間第一控制為,以與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的執行時間相比更短的時間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液體從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被壓送,所述短時間第二控制為,在該短時間第一控制的執行之后,以與所述第二循環控制的執行時間相比更短的時間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液體從所述一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被壓送。
5.如權利要求I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噴出裝置,其中,具備高度調節單元,所述高度調節單元能夠對所述循環通道的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和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中的至少ー個的、重力方向上的高度進行調節, 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如下的単元,即,在使液體從所述一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時,對所述高度調節單元進行控制,以使所述ー個開ロ端部低于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在使液體從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向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吋,對所述高度調節單元進行控制,以使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低于所述一個開ロ端部。
6.如權利要求I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噴出裝置,其中, 所述循環通道被形成為,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和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在重力方向上的高度相問。
7.如權利要求I至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液體噴出裝置,其中, 具備密封単元,所述密封単元能夠分別獨立地密封所述多個噴嘴, 所述填充時控制單元為如下的単元,即,在通過所述密封單元而使所述多個噴嘴被分別獨立地密封的狀態下,至少執行所述第一循環控制以及所述第二循環控制。
8.ー種液體噴出裝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干, 所述液體噴出裝置具備 噴出頭,其具有噴出液體的多個噴嘴; 貯留部,其對液體進行貯留; 循環通道,其以包含所述噴出頭的方式而構成,且ー個開ロ端部和另ー個開ロ端部均被配置在所述貯留部內; 壓送單元,其被設置在所述循環通道中的所述噴出頭的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且能夠對液體進行壓送以使液體在所述循環通道內進行循環, 所述液體噴出裝置的控制方法為,在向所述噴出頭填充液體時執行第一循環控制,并在執行該第一循環控制之后執行第二循環控制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循環控制為,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所述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所述一個開ロ端部側經由所述噴出頭而向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所述第ニ循環控制為,對所述壓送単元進行控制,從而通過所述壓送單元的驅動而使所述循環通道整體體積以上的液體從所述另ー個開ロ端部側經由所述噴出頭而向所述ー個開ロ端部側進行循環。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體噴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其在向噴出頭填充油墨時能夠更加切實地去除循環通道內的氣泡。在向印刷頭(24)填充油墨時,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從而使循環通道(60)整體體積以上的油墨從前進通道口(69)側經由印刷頭(24)而向返回通道口(73)側(向順方向)進行循環,且其后對循環泵(76)進行控制從而使循環通道(60)整體體積以上的油墨從返回通道口(73)側經由印刷頭(24)而向前進通道口(69)側(向反方向)進行循環。由此,因此能夠更加切實地將循環通道(60)內的氣體(氣泡)排出至副罐(53)中。
文檔編號B41J29/393GK102653177SQ20121005420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4日
發明者小池薰, 熊谷利雄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