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動削鉛筆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辦公用品中的鉛筆削尖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電動削鉛筆 機。
技術背景在鉛筆早已廣泛使用的今天,電動削鉛筆機也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如附圖1所 示為一種常用的電動削鉛筆機,它包括帶有隔板101的外殼10、設置于該外殼10內的切削 裝置20及設置于該外殼10內的驅動裝置30,該切削裝置20包括與該隔板101樞接的框 架201、設置于該隔板101的環齒輪202及樞設于該框架201的螺旋切削刀203,該螺旋切 削刀203具有與該環齒輪202嚙合的行星齒輪部204,該驅動裝置30包括驅動馬達301、設 置于該驅動馬達301的轉軸的小齒輪302及設置于該框架201延伸至該隔板101后側的后 端的大齒輪303。因此,當鉛筆插入框架201內時,驅動馬達301可驅動該框架201,以帶動 該螺旋切削刀203產生公轉與自轉,從而對該鉛筆進行切削。然而,此種電動削鉛筆機的切削裝置20是以不易拆卸的方式安裝于該外殼10內 的,該框架201的后端與該大齒輪202連接,而被限位于該隔板101右方,因此,當該螺旋切 削刀203發生鈍化的情形時,一般使用者無法自行拆卸與更換該切削裝置20,而只能送回 原廠進行維修,或將此種電動削鉛筆機整體更換,大大加大了使用者的更換或維修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者可以自行較為方便地拆卸和安 裝切削單元的電動削鉛筆機。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電動削鉛筆機,包括外殼、設置于外殼內部的分隔板及設置于外殼內部的切削單 元,外殼由下殼體、設置于下殼體的上殼體及設置于上殼體左側面的面板單元組成,面板單 元設有進筆孔,分隔板將外殼的內部空間分割為切削室和機室,切削單元設置于分隔板左 側的切削室內,機室內設有驅動切削單元工作的驅動機構,所述面板單元可拆卸固定于上 殼體的左側面,切削單元的兩端分別與分隔板的左側面和面板單元的右側面可拆卸連接;所述切削單元包括外框架、活動套接于外框架內部的內框架及傾斜設置于內框架 的可繞本身的中心軸自轉的切削件,切削件的中心軸與內框架的中心軸的夾角為20° 45°,切削件表面設有切削刃;所述切削件的右端設有行星齒輪,所述外框架的右端內部設有與行星齒輪嚙合的 內齒輪。其中,所述外框架右端的外壁設有凸起的卡位,所述分隔板左側面設有凸起的與 外框架右端對應的圓環,圓環開設有與卡位對應的卡槽。其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分隔板中部的可轉動的主傳動件,主傳動件左端 面設有主傳動齒,所述內框架右端面設有與主傳動齒相對應的從動齒。[0011]其中,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機室內的驅動馬達,驅動馬達設有主傳動齒輪, 所述分隔板右側設有與主傳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從動齒輪與主傳動件同軸,且從動齒 輪與主傳動件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主傳動件與分隔板之間設有滾動軸承。其中,所述主傳動齒輪與從動齒輪組成減速齒輪組,其中,從動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大于主傳動齒輪的分度圓直徑。其中,所述外框架的左端面設有凸起的定位凸柱,所述面板單元的右側面設有與 定位凸柱相對應的定位凹孔,定位凸柱嵌入定位凹孔內。其中,所述電動削鉛筆機還包括可拆卸設置于下殼體內的集屑盒,該集屑盒位于 切削室內切削單元的正下方。其中,所述上殼體與面板單元連接的接觸面設有凸起的凸緣,所述面板單元的右 側面設有凸起的“L”形的上卡鉤,該上卡鉤的末端與所述凸緣扣接;所述面板單元的右側面還設有帶推壓斜面的彈性卡鉤,所述上殼體的右側面設有 凸起的與彈性卡鉤對應的卡塊,彈性卡鉤扣接于該卡塊。其中,所述彈性卡鉤設有便于扳動彈性卡鉤的扳動手柄。其中,所述上殼體內的頂部設有控制所述電動削鉛筆機開或關的控制開關,控制 開關旁側設有用于觸發控制開關開或關的第一滑塊,第一滑塊的左端設有第一斜面;所述面板單元設有可移動的第二滑塊,第二滑塊的上端設有與第一斜面相對應的 第二斜面,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相抵觸;所述第二滑塊的下端設有第三斜面,第三斜面位于所述進筆孔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動削鉛筆機,包括外殼、設置于外殼內部的分隔板及設 置于外殼內部的切削單元,外殼由下殼體、設置于下殼體的上殼體及設置于上殼體左側面 的面板單元組成,面板單元設有進筆孔,分隔板將外殼的內部空間分割為切削室和機室,切 削單元設置于分隔板左側的切削室內,機室內設有驅動切削單元工作的驅動機構,所述面 板單元可拆卸固定于上殼體的左側面,切削單元的兩端分別與分隔板的左側面和面板單元 的右側面可拆卸連接;所述切削單元包括外框架、活動套接于外框架內部的內框架及傾斜 設置于內框架的可繞本身的中心軸自轉的切削件,切削件的中心軸與內框架的中心軸的夾 角即切削角度為20° 45°,切削件表面設有切削刃;所述切削件的右端設有行星齒輪, 所述外框架的右端內部設有與行星齒輪嚙合的內齒輪。本實用新型所述切削單元與面板單 元之間、切削單元與分隔板以及面板單元與上殼體之間均為可拆卸連接,當使用者需要更 換切削單元時,只要先將面板單元從上殼體的左側面拆卸下來后,取出舊的切削單元,再將 新的切削單元按照拆卸切削單元的逆向操作步驟安裝于切削室內的適當位置,最后將面板 單元安裝于上殼體的左側面即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不僅可供使用者自行拆 卸與安裝切削單元,而且對切削單元進行拆卸和安裝都非常方便,大大降低了所述的電動 削鉛筆機的更換成本或維修費用。
附圖1為現有電動削鉛筆機的結構剖視圖;[0025]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視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分解視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動削鉛筆機的結構剖視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上殼體部分的立體結構視圖;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分隔板部分的立體結構視圖;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面板單元部分的立體結構視圖;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控制開關部分的立體結構視圖;附圖9為本實用新型切削單元部分的立體結構分解視圖;附圖10為本實用新型拆開面板單元時的操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 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如附圖2至附圖10所示的電動削鉛筆機,包括外殼1、設置于外殼1內部的分隔 板2及設置于外殼1內部的切削單元3,外殼1由下殼體11、設置于下殼體11的上殼體12 及設置于上殼體12左側面的面板單元13組成,面板單元13設有進筆孔136,分隔板2將 外殼1的內部空間分割為切削室和機室,切削單元3設置于分隔板2左側的切削室內,機室 內設有驅動切削單元3工作的驅動機構,所述面板單元13可拆卸固定于上殼體12的左側 面,切削單元3的兩端分別與分隔板2的左側面和面板單元13的右側面可拆卸連接;所述 切削單元3包括外框架31、活動套接于外框架31內部的內框架32及傾斜設置于內框架32 的可繞本身的中心軸自轉的切削件33,切削件33的中心軸與內框架32的中心軸的夾角即 切削角度為20° 45°,切削件33表面設有切削刃;所述切削件33的右端設有行星齒輪 331,所述外框架31的右端內部設有與行星齒輪331嚙合的內齒輪311。本實用新型所述切削單元3與面板單元13之間、切削單元3與分隔板2以及面板 單元13與上殼體12之間均為可拆卸連接,當使用者需要更換切削單元3時,只要先將面板 單元13從上殼體12的左側面拆卸下來后,取出舊的切削單元3,再將新的切削單元3按照 拆卸切削單元3的逆向操作步驟安裝于切削室內的適當位置,最后將面板單元13安裝于上 殼體12的左側面即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不僅可供使用者自行拆卸與安裝 切削單元3,而且對切削單元3進行拆卸和安裝都非常方便,大大降低了所述的電動削鉛筆 機的更換成本或維修費用。本實施例的所述外框架31右端的外壁設有凸起的卡位312,所述分隔板2左側面 設有凸起的與外框架31右端對應的圓環21,圓環21開設有與卡位312對應的卡槽211,從 而防止外框架31隨內框架32的轉動而轉動,使外框架31與分隔板2保持相對固定,也便 于切削單元3與分隔板2的相互組裝和分離。本實施例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分隔板2中部的可轉動的主傳動件22,主傳 動件22左端面設有主傳動齒221,所述內框架32右端面設有與主傳動齒221相對應的從動 齒321,從而實現了切削單元3與驅動機構之間既能進行簡單快捷的組裝和分離,又不影響 切削單元3與驅動機構組裝后進行正常地機械傳動。本實施例的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機室內的驅動馬達41,驅動馬達41設有主傳動齒輪42,所述分隔板2右側設有與主傳動齒輪42嚙合的從動齒輪23,從動齒輪23 與主傳動件22同軸,且從動齒輪23與主傳動件22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主傳動件22與分 隔板2之間設有滾動軸承24 ;所述驅動馬達41為驅動機構提供源動力,而主傳動齒輪42、 從動齒輪23及主傳動件22的作用是將驅動馬達41的驅動轉矩傳遞給設置于切削室內的 切削單元3。本實施例的所述主傳動齒輪42與從動齒輪23組成減速齒輪組,其中,從動齒輪23 的分度圓直徑大于主傳動齒輪42的分度圓直徑;以增大從動齒輪23與主傳動齒輪42之間 的傳動比,從而增大從動齒輪23的轉動力矩,以最終增大切削單元3的切削刃對鉛筆的切 削力。本實施例的所述外框架31的左端面設有凸起的定位凸柱313,所述面板單元13的 右側面設有與定位凸柱313相對應的定位凹孔131,定位凸柱313嵌入定位凹孔131內;安 裝好切削單元3后,再安裝面板單元13時,使定位凸柱313嵌入定位凹孔131內,從而較方 便地將外框架31與面板單元13進行連接,進而實現切削單元3的左端固定。本實施例的所述電動削鉛筆機還包括可拆卸設置于下殼體11內的集屑盒5,該集 屑盒5位于切削室內切削單元3的正下方,便于收集從切削單元3排出的鉛筆屑,將集屑盒 5從下殼體11內拆出后便于將收集起來的鉛筆屑集中處理,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防止 鉛筆屑殘留于切削室而影響所述電動削鉛筆機的正常使用。本實施例的所述上殼體12與面板單元13連接的接觸面設有凸起的凸緣121,所 述面板單元13的右側面設有凸起的“L”形的上卡鉤132,該上卡鉤132的末端與所述凸緣 121扣接;所述面板單元13的右側面還設有帶推壓斜面133的彈性卡鉤134,所述上殼體12 的右側面設有凸起的與彈性卡鉤134對應的卡塊122,彈性卡鉤134扣接于該卡塊122。具 體的,所述彈性鉤134設有便于扳動彈性卡鉤134的扳動手柄135。將面板單元13安裝于 上殼體12時,需先將上卡鉤132的末端與所述凸緣121扣合,然后將面板單元13繞上卡鉤 132逆時針轉動至彈性卡鉤134與卡塊122接觸,最后按壓面板單元13,彈性卡鉤134在卡 塊122對推壓斜面133的推壓作用下逆時針彎曲,直至彈性卡鉤134與卡塊122扣合,從而 將面板單元13連接與上殼體12上;當需要拆卸面板單元13時,先拆出集屑盒5,手指從放 置集屑盒5的開口處伸入切削室內,然后按壓扳動手柄135至彈性卡鉤134與卡塊122分 離即可。本實施例的所述上殼體12內的頂部設有控制所述電動削鉛筆機開或關的控制開 關6,控制開關6旁側設有用于觸發控制開關6開或關的第一滑塊61,第一滑塊61的左端 設有第一斜面611 ;所述面板單元13設有可移動的第二滑塊62,第二滑塊62的上端設有與 第一斜面611相對應的第二斜面621,第一斜面611與第二斜面621相抵觸;所述第二滑塊 62的下端設有第三斜面622,第三斜面622位于所述進筆孔136內。將鉛筆插入進筆孔136 內時,鉛筆末端與第三斜面622抵觸,并推動第二滑塊62向上運動,第二斜面621推動第三 斜面622向右運動,第一滑塊61隨即向右運動,進而觸發控制開關6閉合,以啟動所述電動 削鉛筆機開始削鉛筆的動作。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現方案之一,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其 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發明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 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電動削鉛筆機,包括外殼(1)、設置于外殼(1)內部的分隔板(2)及設置于外殼(1)內部的切削單元(3),外殼(1)由下殼體(11)、設置于下殼體(11)的上殼體(12)及設置于上殼體(12)左側面的面板單元(13)組成,面板單元(13)設有進筆孔(136),分隔板(2)將外殼(1)的內部空間分割為切削室和機室,切削單元(3)設置于分隔板(2)左側的切削室內,機室內設有驅動切削單元(3)工作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單元(13)可拆卸固定于上殼體(12)的左側面,切削單元(3)的兩端分別與分隔板(2)的左側面和面板單元(13)的右側面可拆卸連接;所述切削單元(3)包括外框架(31)、活動套接于外框架(31)內部的內框架(32)及傾斜設置于內框架(32)的可繞本身的中心軸自轉的切削件(33),切削件(33)的中心軸與內框架(32)的中心軸的夾角為20°~45°,切削件(33)表面設有切削刃;所述切削件(33)的右端設有行星齒輪(331),所述外框架(31)的右端內部設有與行星齒輪(331)嚙合的內齒輪(3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31)右端的外壁 設有凸起的卡位(312),所述分隔板(2)左側面設有凸起的與外框架(31)右端對應的圓環 (21),圓環(21)開設有與卡位(312)對應的卡槽(2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設置于分隔 板(2)中部的可轉動的主傳動件(22),主傳動件(22)左端面設有主傳動齒(221),所述內 框架(32)右端面設有與主傳動齒(221)相對應的從動齒(3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設置于機 室內的驅動馬達(41),驅動馬達(41)設有主傳動齒輪(42),所述分隔板(2)右側設有與 主傳動齒輪(42)嚙合的從動齒輪(23),從動齒輪(23)與主傳動件(22)同軸,且從動齒輪 (23)與主傳動件(22)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主傳動件(22)與分隔板(2)之間設有滾動軸承(2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傳動齒輪(42)與從動齒 輪(23)組成減速齒輪組,其中,從動齒輪(23)的分度圓直徑大于主傳動齒輪(42)的分度圓直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31)的左端面設有 凸起的定位凸柱(313),所述面板單元(13)的右側面設有與定位凸柱(313)相對應的定位 凹孔(131),定位凸柱(313)嵌入定位凹孔(131)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削鉛筆機還包括可拆 卸設置于下殼體(11)內的集屑盒(5),該集屑盒(5)位于切削室內切削單元(3)的正下方。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體(12)與面板單元 (13)連接的接觸面設有凸起的凸緣(121),所述面板單元(13)的右側面設有凸起的“L”形 的上卡鉤(132),該上卡鉤(132)的末端與所述凸緣(121)扣接;所述面板單元(13)的右側面還設有帶推壓斜面(133)的彈性卡鉤(134),所述上殼體 (12)的右側面設有凸起的與彈性卡鉤(134)對應的卡塊(122),彈性卡鉤(134)扣接于該 卡塊(12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卡鉤(134)設有便于 扳動彈性卡鉤(134)的扳動手柄(135)。2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殼體(12)內的頂部設 有控制所述電動削鉛筆機開或關的控制開關(6),控制開關(6)旁側設有用于觸發控制開 關(6)開或關的第一滑塊(61),第一滑塊(61)的左端設有第一斜面(611);所述面板單元(13)設有可移動的第二滑塊(62),第二滑塊(62)的上端設有與第一斜 面(611)相對應的第二斜面(621),第一斜面(611)與第二斜面(621)相抵觸;所述第二滑塊(62)的下端設有第三斜面(622),第三斜面(622)位于所述進筆孔 (136)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辦公用品中的鉛筆削尖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電動削鉛筆機,包括外殼、分隔板及切削單元,面板單元設有進筆孔,分隔板將外殼的內部空間分割為切削室和機室,切削單元設置于分隔板左側的切削室內,機室內設有驅動切削單元工作的驅動機構,所述面板單元可拆卸固定于上殼體的左側面,切削單元的兩端分別與分隔板的左側面和面板單元的右側面可拆卸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不僅可供使用者自行拆卸與安裝切削單元,而且對切削單元進行拆卸和安裝都非常方便,大大降低了所述的電動削鉛筆機的更換成本或維修費用。
文檔編號B43L23/02GK201646183SQ20102012185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12日
發明者許嘉文 申請人:許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