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
背景技術: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具有自發射特性,與液晶顯示器(LCD)的不同之處在于,其不需要單獨的光源并且具有相對較薄的厚度和較輕的重量。此外,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展示出高質量特性,諸如功耗低、亮度高和響應時間短。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可包括包含多個像素的像素單元、用于向像素單元提供柵極信號的柵極驅動器、用于向像素單元提供數據信號的數據驅動器和照明測試電路,照明測試電路在進行照明測試以確認像素的照明時使用。這里,照明測試電路可包括多個薄膜晶體管,以通過從外部提供的相應的測試控制信號對數據線提供照明測試信號。包含在照明測試電路中的薄膜晶體管和向薄膜晶體管提供測試控制信號和照明測試信號的線路會暴露于從外部流入的靜電放電(ESD),因而它們在制造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的過程中或者在制造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完成后會容易受到ESD的損害。如果照明測試電路的薄膜晶體管以及向薄膜晶體管提供測試控制信號和照明測試信號的線路被ESD損壞,則不能有效地執行照明測試,并且會產生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的驅動缺陷。以上在
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增強對所描述的技術的背景的理解,因而可包含本國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不形成現有技術的信息。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各方面提供抑制因ESD導致的缺陷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包括:像素單元,包括多個像素,所述多個像素位于柵極線和數據線的交叉區域并且位于面板的中央區域;柵極驅動器,被配置為向所述柵極線提供柵極信號,所述柵極驅動器位于所述面板的一側;照明測試電路,耦接至第一輸入線和第二輸入線,所述第一輸入線被配置為傳送照明測試信號,所述第二輸入線被配置為傳送測試控制信號,所述照明測試電路位于所述面板的另一側,并且被配置為根據所述測試控制信號將所述照明測試信號提供到所述數據線;第一電源線,被配置為向所述柵極驅動器提供柵極高電平電壓,所述第一電源線位于所述柵極驅動器與所述照明測試電路的周邊;以及第二電源線,被配置為向所述柵極驅動器提供柵極低電平電壓,所述第二電源線位于所述柵極驅動器和所述照明測試電路的周邊;其中,所述第二輸入線通過電阻器耦接至所述第一電源線或者所述第二電源線。所述照明測試電路可包括多個晶體管,所述多個晶體管中的每個包括:溝道層;源電極,耦接至所述溝道層并且耦接至所述第一輸入線;漏電極,耦接至所述溝道層并且耦接至所述數據線中的一個數據線;以及柵電極,耦接至所述第二輸入線。所述溝道層可包括p型半導體材料,以及所述第二輸入線可通過所述電阻器耦接至所述第一電源線。所述溝道層可包括n型半導體材料,以及所述第二輸入線可通過所述電阻器耦接至所述第二電源線。所述電阻器與所述溝道層可處于同一層。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還可包括:發光控制驅動器,所述發光控制驅動器在所述面板上面對所述柵極驅動器,并且所述像素單元插置于所述發光控制驅動器與所述柵極驅動器之間,所述發光控制驅動器被配置為向與所述柵極線平行的發光控制線提供發光控制信號。所述第一電源線可被配置為將所述柵極高電平電壓提供到所述發光控制驅動器,所述第一電源線位于所述發光控制驅動器、所述柵極驅動器和所述照明測試電路的周邊,以及所述第二電源線可被配置為將所述柵極低電平電壓提供到所述發光控制驅動器,所述第二電源線位于所述發光控制驅動器、所述柵極驅動器和所述照明測試電路的周邊。所述柵極信號和所述發光控制信號的高電平電壓可被配置為根據所述柵極高電平電壓而產生,所述柵極信號和所述發光控制信號的低電平電壓可被配置為根據所述柵極低電平電壓而產生。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還可包括:數據驅動器,所述數據驅動器在所述面板上面對所述照明測試電路,其中所述像素單元插置于所述數據驅動器與所述照明測試電路之間,所述數據驅動器被配置為向所述數據線提供數據信號。所述柵極驅動器和所述發光控制驅動器可位于所述面板的右側或者左側,以及所述照明測試電路和所述數據驅動器可位于所述面板的上側或者下側。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抑制因ESD導致的缺陷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附圖說明圖1是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的實施例的框圖;圖2是圖1所示的像素的實施例的電路圖;圖3是圖2所示的像素的驅動方法的波形圖;圖4是設置在圖1所示的柵極驅動器中的移位寄存器的實施例的電路圖;圖5是設置在圖1所示的發光控制驅動器中的移位寄存器的實施例的電路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的俯視圖;圖7是圖6的部分A的視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的俯視圖;以及圖9是圖8的部分B的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示例性實施方式,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實現本發明。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應領會的,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可以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修改,均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為了清楚地描述實施方式,可省略不必理解描述的部件,并且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參考標號指示相同的元件。在整個實施方式中具有相同結構的元件由相同的參考標號指示并且可僅針對一個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主要描述與之前描述的實施方式不同的元件。在附圖中,部件的尺寸和厚度僅示出為便于解釋,因而本發明不必限制為本文所描述并示出的圖示。此外,除非明確地相反描述,詞語“包括(comprise)”和變型諸如“包括(comprises)”或“包括(comprising)”將被解釋為暗指所指的元件的包含物,但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他的元件。而且,當元件被稱為“耦接”(例如,電耦接或連接)至另一元件時,其可直接耦接至其他元件或沒有直接地耦接至其他元件,其中在二者之間插置一個或多個中間元件。像素代表用于顯示圖像的最小單位,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通過多個像素顯現圖像。現在將參照圖1至圖7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圖1是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的一個實施例的框圖。如圖1所示,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包括柵極驅動器10、發光控制驅動器20、數據驅動器30和像素單元40。柵極驅動器10生成與從外部源提供的驅動電源和控制信號對應的柵極信號,并將柵極信號順序提供到柵極線S1至Sn。通過柵極信號選擇像素50,從而順序提供數據信號。發光控制驅動器20向與柵極線S1至Sn平行設置的發光控制線E1至En順序提供發光控制信號。發光控制信號對應于驅動電源和控制信號。因此,像素50的發光受到發光控制信號的控制。柵極驅動器10和發光控制驅動器20可單獨地安裝在面板上作為芯片型(chiptype)。可替換地,柵極驅動器10和發光控制驅動器20可與包含在像素單元40中的驅動元件一起形成在面板上。在圖1中,柵極驅動器10和發光控制驅動器20被設置為彼此面對,像素單元40插置于二者之間,然而,本發明不限于此。例如,柵極驅動器10和發光控制驅動器20可形成在像素單元40的同一側,或者可分別形成在像素單元40的兩側。而且,可根據像素單元40的像素50的結構省略發光控制驅動器20。數據驅動器30生成與外部源提供的數據和控制信號對應的數據信號,并將數據信號提供到數據線D1至Dm。提供到數據線D1至Dm的數據信號被提供到由柵極信號選擇的像素50(即,當柵極信號被提供到像素50時)。因此,像素50對與數據信號對應的電壓進行存儲或充電。像素單元40包括多個像素50,多個像素50位于柵極線S1至Sn、發光控制線E1至En和數據線D1至Dm的交叉區域處。像素單元40可從外部源接收高電位像素功率的第一電源ELVDD和低電位像素功率的第二電源ELVSS。第一電源ELVDD和第二電源ELVSS被傳送至每個像素50。而且,可根據像素50的結構為像素單元40提供初始化電源Vinit或者參考電壓Vref。因此,像素50發出的光具有與從第一電源ELVDD流至第二電源ELVSS的驅動電流對應的亮度(該驅動電流與數據信號對應),從而顯示圖像。圖2是圖1所示的像素50的一個實施例的電路圖。為了方便起見,圖2示出了位于第i(i為自然數)行第j(j為自然數)列的像素,并且該像素被配置為進行初始化和閾值電壓補償。然而,本發明不限于此,本發明可包括不同結構的像素。如圖2所示,像素50包括包含多個晶體管T1至T6的像素電路單元52、存儲電容器Cst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用于接收來自像素電路單元52的驅動電流。當前一柵極信號SSi-1被提供到前一柵極線Si-1時,像素電路單元52使存儲在存儲電容器Cst中的電壓初始化,并且當從當前柵極線Si提供當前柵極信號SSi時,像素電路單元52對與數據信號Vdata對應的電壓和第一晶體管T1的閾值電壓進行充電。這樣,無論第一晶體管T1的閾值電壓如何,與數據信號Vdata對應的驅動電流均被提供到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圖1沒有示出,但是每個像素50可耦接至前一柵極線Si-1和當前的柵極線Si,并且可將第一行的像素50耦接至第一柵極線S1的前一行的柵極線(例如,虛擬柵極線),以使第一行的像素50初始化。此外,在像素單元50中,還可包括向每個像素50提供初始化電源Vinit的初始化電源線。在圖2中,像素電路單元52耦接至當前柵極線Si、前一柵極線Si-1、發光控制線Ei、數據線Dj、第一電源ELVDD、初始化電源Vinit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并且像素電路單元52包括第一至第六晶體管T1至T6和存儲電容器Cst。第一晶體管T1可耦接在第一電源ELVDD與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之間,以根據施加到第一晶體管T1的柵電極的電壓來控制驅動電流。具體地,第一晶體管T1的第一電極(例如,源電極)可通過第六晶體管T6耦接至第一電源ELVDD,T1的第二電極(例如,漏電極)可通過第五晶體管T5耦接至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而且,第一晶體管T1的柵電極可耦接至第一節點N1。這里,第一晶體管T1根據第一節點N1的電壓(即,存儲電容器Cst所充電的電壓)控制提供到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的驅動電流。第二晶體管T2可耦接在數據線Dj與存儲電容器Cst之間,并且當從當前柵極線Si提供當前柵極信號SSi時,第二晶體管T2可導通,使得數據信號在像素50內被傳送。在圖2中,第二晶體管T2的第一電極耦接至數據線Dj,第二晶體管T2的第二電極通過第一晶體管T1和第三晶體管T3耦接至存儲電容器Cst。此外,第二晶體管T2的柵電極耦接至當前柵極線Si。這里,當從當前柵極線Si提供當前柵極信號SSi時,第二晶體管T2導通,使得數據線Dj提供的數據信號Vdata通過第一和第三晶體管T1和T3被傳送至存儲電容器Cst。第三晶體管T3可耦接至第一晶體管T1的柵電極和第一晶體管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