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教學用大地平行光線發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教學儀器,特別涉及一種教學用大地平行光線發生器。
背景技術:
平行光線在工程上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但在課堂教學上沒有專門的儀器來演示如何得到平行光線,導致學生對該知識的理解不深刻,碰到實際問題不會靈活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教學用大地平行光線發生器,給學生感性認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一種教學用大地平行光線發生器,它包括支架,支架上設置有重錘線,重錘線的底部連接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重錘,重錘呈扁平狀,重錘內裝有液體,液體的液面上設置2個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浮子,浮子的寬度與重錘的寬度相應,浮子設置通孔,重錘的一側設置有光源,光源的位置高于液體的液面。由于液體的液面始終處于水平狀態,保證了浮子的通孔始終處于水平狀態。演示時,打開光源,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光源發出的光穿過2個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浮子的通孔后,呈一條直線射出。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重錘的頂部與重錘線的底部均設置有掛鉤,重錘與重錘線通過掛鉤活動連接。重錘與重錘線通過掛鉤活動連接,把重錘的掛鉤掛在重錘線掛鉤的不同部位,能使重錘的位置作小角度調整,調整時,液體的液面始終處于水平狀態,只是得到水平線的高低位置稍微變化。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架的外圍包裹有正面開口的框體。支架的外圍包裹有正面開口的框體,有利于營造昏暗的環境,便于觀察水平射線。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現象明顯的優點,有利于學生對平行光線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重錘的剖視圖。圖中:1、支架;2、重錘線;3、重錘;4、液體;5、浮子;6、通孔;7、光源;8、掛鉤;9、框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一種教學用大地平行光線發生器,包括支架1,支架I的外圍包裹有正面開口的框體9,支架I上設置有重錘線2,重錘線2的底部連接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重錘3,重錘3呈扁平狀,重錘3內裝有液體4,液體4的液面上設置2個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浮子5,浮子5的寬度與重錘3的寬度相應,浮子5設置通孔6,重錘3的一側設置有光源7,光源7的位置高于液體4的液面。重錘3的頂部與重錘線2的底部均設置有掛鉤8,重錘3與重錘線2通過掛鉤8活動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教學用大地平行光線發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支架(1)上設置有重錘線(2),重錘線(2)的底部連接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重錘(3),重錘(3)呈扁平狀,重錘(3)內裝有液體(4),液體(4)的液面上設置2個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浮子(5),浮子(5)的寬度與重錘(3)的寬度相應,浮子(5)設置通孔(6),重錘(3)的一側設置有光源(7),光源(7)的位置高于液體(4)的液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教學用大地平行光線發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錘(3)的頂部與重錘線(2 )的底部均設置有掛鉤(8 ),重錘(3 )與重錘線(2 )通過掛鉤(8 )活動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教學用大地平行光線發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外圍包裹有正面開口的框體(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教學儀器,特別涉及一種教學用大地平行光線發生器。該教學用大地平行光線發生器包括支架(1),支架(1)上設置有重錘線(2),重錘線(2)的底部連接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重錘(3),重錘(3)呈扁平狀,重錘(3)內裝有液體(4),液體(4)的液面上設置2個用不透光材料制成的浮子(5),浮子(5)的寬度與重錘(3)的寬度相應,浮子(5)設置通孔(6),重錘(3)的一側設置有光源(7),光源(7)的位置高于液體(4)的液面。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現象明顯的優點,有利于學生對平行光線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文檔編號G09B25/06GK203070668SQ20132006181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0日
發明者王莉婕 申請人:湖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