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削筆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削筆器,包括本體、馬達、傳動組件、切割組件及刀架,還包括電路控制裝置,電路控制裝置包括第一開關組件和第二開關組件,馬達、第一開關組件、第二開關組件經導線串接,第一開關組件安裝在筆狀物伸入口處,第二開關組件安裝在馬達上方;筆狀物伸入口內設有控制第一開關組件的開啟或關閉的U形彈片。設有兩個開關組件,采用杠桿的原理配合塑料將來減短導電片的長度,提高可靠性,并且當尖度達到一定標準后第二開關組件斷開,停止刨削等優點。本實用新型屬于刨削裝置【技術領域】。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刨削裝置,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對筆狀物的端部進行削尖的電 動削筆器。 電動削筆器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普遍的電動削筆器在對鉛筆之類的筆狀物進行削尖時,往往僅憑用戶的感覺 判斷是否削尖,這樣容易造成筆狀物的尖度刨削不夠或者刨削過度,前者尖度刨削不夠需 要重新將筆狀物置于刨削刀里再繼續刨削,無形中耗時耗能;而后者筆狀物刨削過度,易造 成筆芯斷開或者加大其耗材。此外現有的電動削筆刀削尖時普遍存在不能調節鉛筆之類的 筆狀物的粗細,往往憑用戶的感覺判斷粗細。同時,現有的電動削筆器上的正負導電片普遍 較長,使用一段時間后,導電片被經常按壓后易發生變形,造成正負導電片接觸不良,可靠 性降低。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保證尖度達到一定標準后自動停止刨削且觸點開關更具可 靠性的電動削筆刀。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保證尖度達到一定標準后自動停止 刨削且觸點開關更具可靠性的電動削筆刀。
[0005]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削筆器,包括本體、馬達、傳動組件、切 割組件及刀架,所述刀架開設有供筆狀物伸入的刨削腔,所述切割組件固定在刀架上且切 削刃部伸入所述刨削腔內對筆狀物進行刨削,所述的刀架堅向設置在本體上,刀架正上方 的本體頂部設有筆狀物伸入口,刀架經傳動組件與馬達聯動;電動削筆器還包括電路控制 裝置,電路控制裝置包括第一開關組件和第二開關組件,馬達、第一開關組件、第二開關組 件經導線串接,第一開關組件安裝在筆狀物伸入口處,第二開關組件安裝在馬達上方;筆狀 物伸入口設有控制第一開關組件的開啟或關閉的U形彈片。
[0006] 所述的第一開關組件包括第一導電片、第二導電片,第一導電片和第二導電片位 于筆狀物伸入口的側面,第二導電片呈Z字形,第二導電片的自由端正對著第一導電片的 側面。
[0007] 所述的U形彈片由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組成,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上均設有防滑 件,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尾部相連且扭轉形成一個環形套,本體內部在U形彈片的環形套 位置對應處設有一個限位柱,U形彈片通過環形套套在限位柱上,左夾持件和右夾持件之間 形成筆狀物夾持口,夾持口位于筆狀物伸入口的下方;夾持口的間隙尺寸小于筆狀物的直 徑。
[0008] 還包括第一導電片和第二導電片,左夾持件與本體固定相連,右夾持件的自由端 連接一推動塊,推動塊與第二導電片相抵觸,右夾持件能帶動第二導電片向第一導電片靠 近。
[0009] 所述的傳動組件包括齒輪組、安裝轉動座,齒輪組分別于馬達和安裝轉動座齒輪 嚙合聯動,安裝轉動位于刀架的正下方,安裝轉動座上設有十字孔,刀架下端設有與十字孔 相配的十字,刀架的下端插接在安裝轉動座上,刀架與安裝轉動座周向聯動;安裝轉動座的 十字孔堅向貫通設置,刀架下端的十字設有通孔且與刀架的刨削腔相通,安裝轉動座的十 字孔內設有可上下運動的頂針,頂針上端與刨削腔相通。
[0010] 所述的第二開關組件包括第三導電片、第四導電片、頂桿、擺動桿,第三導電片位 于第四導電片上方,頂桿堅向設置,頂桿的上端固定在第三導電片上,頂桿的下端與擺動桿 的一端相連,擺動桿的中部鉸接在本體上。
[0011] 還包括頂針,擺動桿的另一端與頂針的下端相連。
[0012] 所述的本體底部設有電池蓋,電池蓋的內端與容納電池的腔體壁鉸接。
[001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電動削筆器,設有兩個開關組件,采用杠桿 的原理配合塑料將來減短導電片的長度,提高可靠性,并且當尖度達到一定標準后第二開 關組件斷開,停止刨削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圖1為本實用新型去掉廢料傾倒蓋時的示意圖。
[0015] 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掉廢料傾倒蓋和刀架時的示意圖。
[0016] 圖3為本實用新型刀架和筆狀物結合示意圖。
[0017] 圖4為本實用新型剖視示意圖。
[0018] 圖5為本實用新型去掉頂部示意圖。
[0019] 圖6為本實用新型內部側視圖。
[0020] 圖中,1、本體,1. 1、筆狀物伸入口,1. 2、限位柱,2、馬達,3. 1、齒輪組,3. 2、安裝轉 動座,3. 2. 1、十字孔,4、切割組件,5、刀架,5. 1、十字,6、筆狀物,7. 1、第一導電片,7. 2、第二 導電片,8. 1、左夾持件,8. 2、右夾持件,8. 3、防滑件,8. 4、環形套,8. 5、夾持口,8. 6、推動塊, 9. 1、第三導電片,9. 2、第四導電片,9. 3、頂桿,9. 4、擺動桿,9. 5、頂針。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參照圖1-圖6所示,一種電動削筆器,包括本體1、馬達2、傳動組件、切割組件4 及刀架5,所述刀架5開設有供筆狀物6伸入的刨削腔,所述切割組件4固定在刀架5上且 切削刃部伸入所述刨削腔內對筆狀物6進行刨削,所述的刀架5堅向設置在本體1上,刀架 5正上方的本體1頂部設有筆狀物伸入口 1. 1,刀架5經傳動組件與馬達2聯動,電動削筆 器還包括電路控制裝置,電路控制裝置包括第一開關組件和第二開關組件,馬達2、第一開 關組件、第二開關組件經導線串接,第一開關組件安裝在筆狀物伸入口 1. 1處,第二開關組 件安裝在馬達2上方,筆狀物伸入口 1. 1內設有控制第一開關組件的開啟或關閉的U形彈 片。本體1內還設有電池安裝腔,安裝腔內設有蓄電池,通過導線與馬達2電連接。本體1 底部設有電池蓋,電池蓋的內端與容納電池的腔體壁鉸接,防止電池蓋掉落。
[0022] 所述的第一開關組件包括第一導電片7. 1、第二導電片7. 2,第一導電片7. 1和第 二導電片7. 2位于筆狀物伸入口 1. 1的側面,第二導電片7. 2呈Z字形,第二導電片7. 2的 自由端正對著第一導電片7. 1的側面。
[0023] 所述的U形彈片由左夾持件8. 1和右夾持件8. 2組成,左夾持件8. 1和右夾持件 8. 2上均設有防滑件8. 3,左夾持件8. 1和右夾持件8. 2尾部相連且扭轉形成一個環形套 8. 4,本體1內部在U形彈片的環形套8. 4位置對應處設有一個限位柱1. 2, U形彈片通過 環形套8. 4套在限位柱1. 2上;左夾持件8. 1和右夾持件8. 2之間形成筆狀物6的夾持口 8. 5,夾持口 8. 5位于筆狀物伸入口 1. 1的下方;夾持口 8. 5的間隙尺寸小于筆狀物6的直 徑。
[0024] 左夾持件8. 1與本體1固定相連,右夾持件8. 2的自由端連接一推動塊8. 6,推動 塊8. 6與第二導電片7. 2相抵觸,右夾持件8. 2能帶動第二導電片7. 2向第一導電片7. 1 A+-. ·. r- 罪近。
[0025] 所述的傳動組件包括齒輪組3. 1、安裝轉動座3. 2,齒輪組3. 1分別于馬達2和安 裝轉動座3. 2齒輪嚙合聯動,安裝轉動座位3. 2于刀架5的正下方,安裝轉動座3. 2上設有 十字孔3. 2. 1,刀架5下端設有與十字孔3. 2. 1相配的十字5. 1,刀架5的下端插接在安裝 轉動座3. 2上,刀架5與安裝轉動座3. 2周向聯動,十字連接實現周向轉動,大大提高了傳 動的可靠性;安裝轉動座3. 2的十字孔3. 2. 1堅向貫通設置,刀架5下端的十字5. 1設有 通孔且與刀架5的刨削腔相通,安裝轉動座3. 2的十字孔3. 2. 1內設有可上下運動的頂針 9. 5,頂針9. 5上端與刨削腔相通。
[0026] 所述的第二開關組件包括第三導電片9. 1、第四導電片9. 2、頂桿9. 3、擺動桿9. 4, 第三導電片9. 1位于第四導電片9. 2上方,頂桿9. 3堅向設置,頂桿9. 3的上端固定在第三 導電片9. 1上,頂桿9. 3的下端與擺動桿9. 4的一端相連,擺動桿9. 4的中部鉸接在本體1 上。
[0027] 還包括頂針9. 5,擺動桿9. 4的另一端與頂針9. 5的下端相連。
[0028] 本實用新型初始狀態時,各主要部件之間的連接或者位置關系如下,如圖5所示, 第一導電片7. 1沒有第二導電片7. 2的自由端接觸;結合圖4所示,第三導電片9. 1和第四 導電片9. 2相互接觸,第三導電片9. 1沒有與按壓開關10的推桿10. 3接觸,頂針9. 5的下 端與擺動桿9. 4相接觸。
[0029]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將筆狀物6插入本體1的筆狀物伸入口 1. 1,筆狀物6 從U形彈片的夾持口 8. 5穿過,由于筆狀物6的直徑大于夾持口 8. 5的間隙,所以筆狀物6 將右夾持件8. 2推開,與右夾持件8. 2相連的推動塊8. 6帶動第二導電片7. 2向第一導電 片7. 1靠近,第二導電片7. 2的自由端與第一導電片7. 1接觸,電路接通,馬達2開始工作, 經齒輪組3. 1帶動安裝轉動座3. 2旋轉,安裝轉動座3. 2帶動刀架5旋轉,開始對筆狀物6 進行切削,筆狀物6被左夾持件8. 1和右夾持件8. 2夾住,能防止筆狀物6轉動。隨著筆狀 物6的端部越削越細,筆狀物6慢慢的向下運動,筆狀物6端部的鉛筆芯會將頂針9. 5向下 頂,頂針9. 5向下運動,頂到擺動桿9. 4的一端,使得擺動桿9. 4的另一端翹起來,擺動桿 9. 4翅起來的這端帶動頂桿9. 3向上運動,頂桿9. 3向上運動帶動第三導電片9. 1分離第四 導電片9. 2,電路斷開,馬達2停止工作,切削動作停止,完成切削完成后自動停止功能;抽 出筆狀物6,頂桿9. 3在重力作用下回位。
【權利要求】
1. 一種電動削筆器,包括本體(1)、馬達(2)、傳動組件、切割組件(4)及刀架(5),所述 刀架(5)開設有供筆狀物(6)伸入的刨削腔,所述切割組件(4)固定在刀架(5)上且切削 刃部伸入所述刨削腔內對筆狀物(6)進行刨削,所述的刀架(5)堅向設置在本體(1)上,刀 架(5)正上方的本體(1)頂部設有筆狀物伸入口(1. 1),刀架(5)經傳動組件與馬達(2)聯 動,其特征在于:電動削筆器還包括電路控制裝置,電路控制裝置包括第一開關組件和第二 開關組件,馬達(2)、第一開關組件、第二開關組件經導線串接,第一開關組件安裝在筆狀物 伸入口(1. 1)處,第二開關組件安裝在馬達(2)上方;筆狀物伸入口(1. 1)設有控制第一開 關組件開啟或關閉的U形彈片。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削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開關組件包括第一導 電片(7.1)、第二導電片(7. 2),第一導電片(7.1)和第二導電片(7.2)位于筆狀物伸入口 (1.1)的側面,第二導電片(7.2)呈Z字形,第二導電片(7.2)的自由端正對著第一導電片 (7. 1)的側面。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削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彈片由左夾持件(8. 1) 和右夾持件(8. 2)組成,左夾持件(8. 1)和右夾持件(8. 2)上均設有防滑件(8. 3),左夾持 件(8. 1)和右夾持件(8. 2)尾部相連且扭轉形成一個環形套(8. 4),本體(1)內部在U形彈 片的環形套(8.4)位置對應處設有一個限位柱(1.2),U形彈片通過環形套(8.4)套在限位 柱(1. 2)上;左夾持件(8. 1)和右夾持件(8. 2)之間形成筆狀物(6)的夾持口(8. 5),夾持 口(8. 5)位于筆狀物伸入口(1. 1)的下方;夾持口(8. 5)的間隙尺寸小于筆狀物(6)的直 徑。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削筆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導電片(7. 1)和第二 導電片(7. 2),左夾持件(8. 1)與本體(1)固定相連,右夾持件(8. 2)的自由端連接一推 動塊(8. 6),推動塊(8.6)與第二導電片(7. 2)相抵觸,右夾持件(8. 2)能帶動第二導電片 (7. 2)向第一導電片(7. 1)靠近。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削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組件包括齒輪組 (3. 1)、安裝轉動座(3. 2),齒輪組(3. 1)分別于馬達(2)和安裝轉動座(3. 2)齒輪嚙合聯 動,安裝轉動座位(3. 2)于刀架(5)的正下方,安裝轉動座(3. 2)上設有十字孔(3. 2. 1),刀 架(5)下端設有與十字孔(3.2. 1)相配的十字(5. 1),刀架(5)的下端插接在安裝轉動座 (3. 2)上,刀架(5)與安裝轉動座(3. 2)周向聯動;安裝轉動座(3. 2)的十字孔(3. 2. 1)堅 向貫通設置,刀架(5)下端的十字(5. 1)設有通孔且與刀架(5)的刨削腔相通,安裝轉動座 (3. 2)的十字孔(3. 2. 1)內設有可上下運動的頂針(9. 5),頂針(9. 5)上端與刨削腔相通。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削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開關組件包括第三導 電片(9. 1)、第四導電片(9. 2)、頂桿(9. 3)、擺動桿(9. 4),第三導電片(9. 1)位于第四導電 片(9. 2)上方,頂桿(9. 3)堅向設置,頂桿(9. 3)的上端固定在第三導電片(9. 1)上,頂桿 (9.3)的下端與擺動桿(9.4)的一端相連,擺動桿(9.4)的中部鉸接在本體(1)上。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動削筆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頂針(9. 5),擺動桿(9.4) 的另一端與頂針(9. 5)的下端相連。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削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體(1)底部設有電池蓋, 電池蓋的內端與容納電池的腔體壁鉸接。
【文檔編號】B43L23/02GK203888491SQ201420342493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7日
【發明者】婁宗茂 申請人:婁宗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