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物理實驗方法,尤其涉及一種伯努力方程實驗方法。
背景技術:
伯努利方程是流體力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程,伯努利方程的驗證在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各專業都應是必開實驗。但對于理想流體條件下的定常流動,流體中任何一點的壓力,速度和密度等物理量都不隨時間變化,需要在恒定水流,采用長流水工作的儀器,才能進行伯努力方程的驗證實驗。現有的伯努力方程實驗中都是采用水泵不間斷的向具有固定高度(容量)的水箱供水,使得水流連續溢出,才能保證水箱內水位不變,實現恒壓供水,存在的問題是:
1、水泵在實驗前及實驗中都必須處于工作狀態,產生的噪音非常大,特別是在金屬制成的水箱內,噪音更大。若是分組實驗,幾臺儀器同時工作時,噪音淹沒了講話的聲音,教師無法指導學生實驗。
2、為保證水流從水箱連續溢出,需要水量很大,所需裝置復雜,占用空間大
3、需要電力驅動水泵,水與電力設備同時工作,安全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驗方法,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即不使用水泵持續供水,在忽略水的粘滯阻力情況下實現水流的定常流動,以驗證伯努力方程所揭示的流體能量守恒定律。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伯努力方程實驗方法,如圖1所示。
選取兩個圓柱形水箱,一個主水箱1,一個副水箱3;
主水箱的底部通過連接管與副水箱頂部相連接,在連接管上設有總水閥2;
副水箱3為密閉的金屬圓筒,頂部制成上凸的圓球面,球面最高處通過連接管和主水箱1相連通,側面底部安裝出水閥4。
選取一個帶有刻度的玻璃瓶6,瓶口用膠塞密封,通過膠塞上插入的連接管和出水閥4連通,并從膠塞向玻璃瓶6內插入一根細玻璃管8,玻璃瓶6的底部設有出水孔7和伯努力方程實驗儀測量部分連接。
所述的伯努力方程實驗儀的測量部分包括靜壓頭測管8、總壓頭測管9、水管10、流量計11、出口調節閥12。
當液體充滿玻璃瓶6后,關閉出水閥4,打開出口調節閥12,水流從出水孔7流出。首先是細玻璃管5內的水柱迅速下落至細玻璃管5的下端部管口處,即不再降落,此處液面始終和空氣接觸,所以此處液面受到的壓強即為大氣壓強pa;然后玻璃瓶內上部的液體逐漸下落,由于玻璃瓶內是密閉的,所以在玻璃瓶內上部液面的壓強p0將會低于大氣壓強pa,則細玻璃管5內的空氣不斷地通過管口補充到玻璃瓶上部的空間內,使得玻璃瓶內液體不斷從出水孔7流出,玻璃瓶上部的液面不斷降低。由流體力學可知,出水孔7處的壓強p只取決于細玻璃管5的下端口與玻璃瓶底部的高度ha,即
p=pa+ρgha
式中:
ρ是水的密度;
g為重力加速度。
如果從玻璃瓶上部的液面計算出水孔7處的壓強p,設玻璃瓶上部的液面到玻璃瓶底的的高度為h,則
p=p0+ρgh
則可得到
pa+ρgha=p0+ρgh
或者ρgh-ρgha=pa-p0
即細玻璃管5的下端部管口處的大氣壓強pa與玻璃瓶內上部液面的壓強p0之差,等于玻璃瓶內上部液面到細玻璃管5的下端部管口這段水柱的高度,而這段水柱的高度隨著玻璃瓶內液體的流出而不斷減小,細玻璃管內空氣不斷由下端管口進入玻璃瓶內上部液面,以使壓強p0不斷增大,直到p0=pa為止,即玻璃瓶內上部液面和玻璃管下端口平齊之前,出水孔處的壓強p始終不變。
玻璃瓶6內上部液面和細玻璃管8下端口平齊后,水流從出水孔7處繼續流出,則ha改變,出水孔7處的壓強逐漸減小,不再是恒定的壓強。
當副水箱3與玻璃瓶6連通后,關閉總水閥2,打開出水閥4,副水箱3便成為玻璃瓶6的容積的一部分。
所述的恒壓管3的下端面距離玻璃瓶6的底部高度不小于10cm。
當定常流動的水流經測量部分的水管后,即可觀察并記錄A、B、C、D各截面上靜壓頭測管8、總壓頭測管9的水頭高度,依據伯努力方程,即可解釋被測量管路中流體流動過程中各點的能量變化。
由上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伯努力方程實驗方法,實驗中用水少,不使用電力驅動的水泵,沒有噪音,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操作,不影響其他人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伯努力方程實驗方法的儀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伯努力方程實驗方法的恒壓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調整伯努力方程實驗裝置至工作狀態
讓水流充滿箱體、管路的各個部分,而且中間不得有氣泡存留,按如下步驟進行:
(1)打開總水閥2,關閉出水閥4,向主水箱1及副水箱3加入約40升的水,因為副水箱3頂部制成上凸的圓球面,球面最高處通過連接管和主水箱1相連通,所以在副水箱3內會充滿水而不會有空氣存留。
(2)關閉出口調節閥12,打開出水閥4,水流進入玻璃瓶6,并經過出水孔7流入測量部分的水管10內。因為出口調節閥12關閉,所以水流流進玻璃瓶6,并經過出水孔7流入測量部分的水管10進入靜壓頭測管8、總壓頭測管9。
(3)水流充滿玻璃瓶6后,打開出口調節閥12,水流經過流量計11流出,此時輕彈水管各部位,將氣泡全部排出后,關閉流出口節閥12、出水閥4及總水閥2,觀察密封瓶及各測壓管內液面平齊,各管路應沒有空氣氣泡阻隔,水流暢通。
能夠向伯努力方程實驗儀測量部分提供多少壓力恒定的水流,取決于細玻璃管5的下端部管口處以上部分玻璃瓶內的容積,因為玻璃瓶6過于高大制作不便,使用亦不方便,本設計中的盛水部分采用主、副水箱的結構。如果實驗中將總水閥2關閉,打開出水閥4則副水箱3將成為密封瓶的一部分,則向測量部分提供恒壓水流的總量視副水箱3的容積而定。
2、恒壓供水過程
當玻璃瓶6內充滿水后,關閉出水閥4,打開出口調節閥12讓水流出,玻璃瓶6內細玻璃管5內的水位迅速下降到水管下端口位置,并在此位置保持不變,然后玻璃瓶6內的水經出水孔7流入測量部分的水管10。玻璃瓶6內的水位是在逐漸下降的,但細玻璃管5下端部水面壓強始終等于大氣壓強,所以在玻璃瓶6內的水位下降到細玻璃管5下部端口之前,出水孔7處的壓強始終取決于細玻璃管5的下端面到玻璃瓶6的底部高度,即出水孔7處得到的是恒定壓力的水流。
如果玻璃瓶6內細玻璃管5下端面以上部分的水量不夠完成測量工作時,可以關閉總水閥2而打開出水閥4,這樣副水箱3內的水就會成為玻璃瓶6內水量的補充,滿足實驗要求。只要確保副水箱3內沒有空氣存留,就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3、實驗過程
(1)關閉總水閥2,打開出水閥4,然后逐漸打開出口調節閥12,細玻璃管5內的水面迅速下降到底部管口(一般只需1-2秒的時間)后,觀察流量計11的讀數,調節出口調節閥12使得流量控制在5升/分鐘。
(2)在流體流動過程中,觀察并記錄A、B、C、D各截面上靜壓頭測管8、總壓頭測管9的水頭高度,依據伯努力方程,即可解釋各靜壓力水頭、總壓力水頭的量值關系及其相互轉換關系。
(3)調節出口調節閥12,使得流量減半后重復(2)的步驟。
(4)改變細玻璃管5的下端口與玻璃瓶6底部的高度ha,即改變出口7處水流的壓力,重復(1)、(2)的步驟。
比較不同流量、壓力下各測壓管的水頭高度,可以直觀看出沿程的能量損失,以及總能量損失與流量、流速之間的關系。
由上述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伯努力方程實驗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不使用水泵持續供水,而采用一種恒壓裝置,在忽略水的粘滯阻力情況下實現水流的定常流動,以驗證伯努力方程,完全沒有噪音;
實驗中所需要水量很小,實驗儀器占用空間小,恒壓水流的壓力可以任意調節。
實驗中不需要電力設備,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