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教學試驗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聲學教學實驗用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物理老師在給學生講解聲音通過不同介質傳遞的問題時,需要進行實驗演示,然而現有的實驗裝置結構復雜,操作繁瑣,而且不能同時進行多種介質的聲音實驗,因此設計一種操作簡單、能夠同時進行多種介質的聲音實驗裝置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聲學教學實驗用裝置,能使聲音同時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結構簡單,經濟實用。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聲學教學實驗用裝置,包括:罐體、蓋合在罐體上的罐蓋、防水盒體、蓋合在防水盒體上的盒蓋以及三個發聲裝置,所述罐體和罐蓋內均設有真空夾層,所述防水盒體內下部盛有水,水面上方設有置物臺,所述置物臺與防水盒體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發聲裝置包括電池、開關和發聲器,發聲器通過開關和導線與電池連接;三個發聲裝置分別為第一發聲裝置、第二發聲裝置和第三發聲裝置,所述第一發聲裝置放置于罐體內,所述第二發聲裝置或第三發聲裝置中的電池和開關放置于所述置物臺上,所述第三發聲裝置放置于水中,所述第三發聲裝置中的發聲器為防水發聲器。
進一步地,還包括托盤,防水盒體和罐體均放置在托盤上,托盤的放置區大小與防水盒體的底面和罐體的底面的面積之和相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罐體和罐蓋之間設有密封圈。
進一步地,所述置物臺的邊緣設有擋板。
進一步地,所述防水盒體為透明玻璃盒或透明塑料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有真空夾層的罐體和罐蓋,模擬真空環境,通過防水盒體及置物臺,能使聲音同時在多種介質中傳播,這種發聲裝置使學生認識到聲音在真空中無法傳播,結構簡單,經濟實用,三個發聲裝置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可以使學生對比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后聲音大小的區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聲學教學實驗用裝置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托盤,2-罐體,3-罐蓋,4-密封圈,5-防水盒體,6-盒蓋,7-置物臺,8-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聲學教學實驗用裝置,包括罐體2、蓋合在罐體2上的罐蓋3、防水盒體5、蓋合在防水盒體5上的盒蓋6以及三個發聲裝置,所述罐體2和罐蓋3內均設有真空夾層,所述防水盒體5內下部盛有水,水面上方設有置物臺7,所述置物臺7與防水盒體5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發聲裝置包括電池、開關和發聲器,發聲器通過開關和導線與電池連接;三個發聲裝置分別為第一發聲裝置、第二發聲裝置和第三發聲裝置,所述第一發聲裝置放置于罐體2內,所述第二發聲裝置或第三發聲裝置中的電池和開關放置于所述置物臺7上,所述第三發聲裝置放置于水中,所述第三發聲裝置中的發聲器為防水發聲器。
啟動第一發聲裝置、第二發聲裝置和第三發聲裝置中的任何兩個或三個,讓學生聽聲音,然后蓋上罐蓋3和盒蓋6,讓學生聽聲音,使學生認識到聲音在真空中無法傳播,能使聲音同時在多種介質中的傳播,介質包括:水、空氣、真空、固體,這種發聲裝置結構簡單,經濟實用,三個發聲裝置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可以使學生對比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后聲音大小的區別。
進一步地,還包括托盤1,防水盒體5和罐體2均放置在托盤1上,托盤1的放置區大小與防水盒體5的底面和罐體2的底面的面積之和相匹配。
設置托盤1放置罐體2和防水盒體5,使得學生可以同時對比聽音,使用方便。
進一步地,所述罐體2和罐蓋3之間設有密封圈4。
密封圈4避免聲音從罐體2和罐蓋3之間漏出,模仿真空效果好。
進一步地,所述置物臺7的邊緣設有擋板8。
置物臺7的邊緣設有擋板8,避免放置第二發聲裝置或第三發聲裝置中的電池和開關時不小心滑落掉進水里。
三個發聲裝置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可以使學生對比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后聲音大小的區別。
進一步地,所述防水盒體5為透明玻璃盒或透明塑料盒。
透明玻璃盒或透明塑料盒可以便于觀察防水盒體5內的發聲裝置。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