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轉動出芯筆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79816閱讀:1860來源:國知局
一種轉動出芯筆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辦公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是以轉動方式推出筆芯的筆。



背景技術:

傳統的鉛筆(筆芯材料采用黑鉛、彩鉛或水溶性彩鉛)和蠟筆是使用木制材料作為筆桿,由筆桿壓緊包裹住易斷的鉛筆芯或蠟筆芯,通過筆桿承受壓力使筆芯方便書寫、不易折斷,這種傳統鉛筆的不足之處在于:1、需要將外層木質筆桿削去使筆芯露出才能使用,存在使用不便和不衛生的缺點,更不適合幼兒使用;2、筆芯的書寫端通常暴露在筆桿外,不能縮回筆桿內,受碰撞容易折斷且不方便隨身攜帶;3、筆芯書寫使用完時,外層木質筆桿也隨之削去殆盡,筆桿不能重復使用,存在不環保的缺陷。因此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轉動出芯筆,其具有使用方便、干凈衛生和筆桿重復使用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轉動出芯筆,其包括有筆桿、筆帽、筆嘴和筆芯驅動組件;所述筆桿為空心管結構,筆桿的橫截面外緣成圓形、等邊三角形或等邊多邊形,筆桿的一端連接筆帽、另一端連接筆嘴,筆嘴上具有與筆桿內腔同軸連通的筆芯出孔,筆桿的內壁上由筆帽端至筆嘴端設有連續的內螺紋;所述筆芯驅動組件設于筆桿內,其包括有撥動桿、轉動塊和筆芯插桿,所述撥動桿為弧形殼結構,其一端固定連接于筆帽,另一端延伸至近筆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塊為短柱結構,其由第一半圓形柱和第二半圓形柱同軸連體連接構成,第一半圓形柱的半徑大于第二半圓形柱的半徑,所述第一半圓形柱的側壁上具有凸斜紋,第二半圓形柱使轉動塊的側壁上具有縱向凹槽,所述凸斜紋與筆桿的內螺紋相適配,所述轉動塊的一端中部連體連接有筆芯插桿,筆芯插桿的中部具有筆芯插孔,所述筆芯插桿的側壁上具有2至4個開縫使筆芯插桿具有彈性,轉動塊的縱向凹槽套于撥動桿,使轉動塊的凸斜紋套接于筆桿的內螺紋,轉動筆帽使撥動桿和轉動塊在筆桿內轉動,同時轉動塊沿筆桿內壁和撥動桿縱向來回移動。

優化方案,所述筆帽的中部具有筆帽穿孔,轉動塊具有與筆芯插桿的筆芯插孔同軸并連接通的轉動塊穿孔,筆帽穿孔和轉動塊穿孔連通成退芯通道。

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筆桿與筆嘴為螺紋連接。

再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筆桿還設有筆芯,所述筆芯的一端插于筆芯插桿的筆芯插孔內、另一端延伸至近筆嘴的筆芯出孔。

更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筆芯可以是鉛筆芯或蠟筆芯。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轉動筆帽,撥動桿和轉動塊隨筆帽在筆桿內轉動,同時轉動塊受撥動塊的位置限制作用,沿筆桿內壁的內螺紋和撥動桿縱向來回移動,使筆芯由筆嘴的筆芯出孔伸出或縮回,用戶使用時,將筆芯轉出用于書寫,將筆芯轉入便于存放或攜帶;筆桿內的筆芯過短無法再使用時,將剩余筆芯由筆芯出孔拔出,再跟換上新的筆芯,重復利用筆桿,避免浪費。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1、本實用新型通過轉動筆帽的方式使筆芯伸出筆桿,具有使用方便、安全衛生的特點,對于年齡很小的幼兒也可以輕松操作。

2、本實用新型的筆芯可收回筆桿內,受碰撞時不易折斷,具有便于存放和攜帶方便的特點。

3、本實用新型的筆芯具有可更換的功能,筆桿可重復使用,非常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結構的筆芯驅動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結構的書寫狀態示意圖。

圖4為圖1結構的轉動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考圖1至圖4,一種轉動出芯筆,其包括有筆桿1、筆芯2、筆帽11、筆嘴12和筆芯驅動組件。

所述筆桿1為空心管結構,筆桿1的橫截面外緣成圓形,筆桿1的一端連接筆帽11、另一端螺紋連接筆嘴12,筆嘴12上具有與筆桿內腔同軸連通的筆芯出孔,筆桿1的內壁上由筆帽11端至筆嘴12端設有連續的內螺紋10。

具有參考圖2和圖4,所述筆芯驅動組件設于筆桿1內,其包括有撥動桿3、轉動塊4和筆芯插桿5。

所述撥動桿3為弧形殼結構,其一端偏心固定連接于筆帽11、另一端延伸至近筆嘴12;如圖4所示,所述轉動塊4為短柱結構,其由第一半圓形柱和第二半圓形柱同軸連體連接構成,第一半圓形柱的半徑大于第二半圓形柱的半徑,所述第一半圓形柱的側壁上具有凸斜紋40,第二半圓形柱使轉動塊4的側壁上具有縱向凹槽41,所述凸斜紋40與筆桿1的內螺紋10相適配,所述轉動塊4的一端中部連體連接有筆芯插桿5,筆芯插桿5的中部具有筆芯插孔50,所述筆芯插桿5的側壁上具有4個開縫51使筆芯插桿5具有彈性,轉動塊4的縱向凹槽41套于撥動桿3,撥動桿3的兩側緣分別與轉動塊4的第一半圓形柱的兩側緣抵接(結合參考圖2和圖4),即轉動塊4可隨撥動塊3一起轉動并可沿轉動塊4縱向移動,轉動塊4的凸斜紋40套接于筆桿1的內螺紋10(具體參考圖1),即筆桿1的內螺紋10起到引導轉動塊4轉動線路的作用,同時用于將轉動塊4定位于筆桿1內的某一位置處。

筆桿1設有筆芯2,所述筆芯2的一端插于筆芯插桿5的筆芯插孔50內、另一端延伸至近筆嘴12的筆芯出孔。所述筆芯2為直徑在1至5mm之間的圓柱形鉛筆芯,專門用作素描筆。

轉動筆帽11使撥動桿3和轉動塊4在筆桿1內轉動,同時轉動塊4沿筆桿1內壁和撥動桿3縱向來回移動,使筆芯2由筆嘴12的筆芯出孔伸出(如圖3)或縮回(如圖1);各部件具體的動作是:筆帽11受外力驅動轉動,同時,與筆帽11偏心固定連接的撥動桿3轉動,轉動的撥動桿3通過其側緣推動轉動塊4的第一半圓形柱的側緣使轉動塊4轉動,即筆帽11、撥動桿3和轉動塊4一起轉動,使轉動塊4相對于筆桿1轉動,筆桿1的內螺紋10通過轉動塊4的凸斜紋40限制了轉動塊4的轉動線路,即轉動塊4的凸斜紋40沿筆桿1的內螺紋10轉動,實現轉動塊4的縱向來回移動,使筆芯2伸出或縮回;停止轉動筆帽11后,轉動塊4停止轉動、在筆桿1的內螺紋10的定位作用下停止縱向移動,實現筆芯2伸出或縮回狀態的保持。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如圖3所示,轉動筆帽11,撥動桿3和轉動塊4隨筆帽11在筆桿1內轉動,同時轉動塊4受撥動塊3的位置限制作用,沿筆桿1內壁的內螺紋10和撥動桿3縱向向下移動,使筆芯2由筆嘴12的筆芯出孔伸出,供使用者書寫。

不使用時,反向轉動筆帽11,使轉動塊4沿筆桿1內壁的內螺紋10和撥動桿3縱向向上移動,使筆芯2由筆嘴12的筆芯出孔縮回(如圖1所示),方便存放及攜帶。

當筆芯2過短無法再使用時,將剩余筆芯2由筆嘴12的筆芯出孔拔出,再跟換上新的筆芯2,重復利用筆桿1,避免浪費。

實施例2

參考圖5,本實施例的轉動出芯筆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筆帽11的中部具有筆帽穿孔110,轉動塊4具有與筆芯插桿5的筆芯插孔50同軸并連接通的轉動塊穿孔400,由于撥動桿3為弧形殼結構,使筆帽穿孔110和轉動塊穿孔400連通成退芯通道。

當筆芯2過短不便跟換、或筆芯2由根部斷時,可使用細桿由筆帽11的筆帽穿孔110穿過退芯通道,頂向筆芯插孔50內將筆芯2頂出。本實施例的轉動出芯筆具有更換筆芯方便的特點。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