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柔性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柔性顯示屏具有輕薄、抗沖擊、可卷曲、可折疊等諸多傳統顯示屏所不具備的特點,從而可以使得顯示裝置更輕薄、便攜和美觀時尚,為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在電子紙、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等顯示領域,以柔性顯示屏為代表的柔性顯示技術已經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
現有柔性顯示裝置能夠使柔性顯示屏實現折疊和展開的不同狀態,但是柔性顯示屏在折疊或展開過程中,殼體之間因動作同步性差易產生扭曲,導致用戶體驗效果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柔性顯示裝置,該柔性顯示裝置的可折疊殼體之間因采用齒輪連接結構能夠提高動作同步性,能夠解決現有柔性顯示裝置因殼體之間動作同步性差易產生扭曲,導致用戶體驗效果差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柔性顯示裝置,包括柔性顯示屏和用于安裝所述柔性顯示屏的可折疊殼體,所述可折疊殼體能夠在折疊狀態和展開狀態之間切換;
所述可折疊殼體包括至少兩個子殼體、以及至少一個齒輪連接結構,所述至少兩個子殼體中,每相鄰的兩個子殼體之間通過至少一個齒輪連接結構活動連接;其中:
所述齒輪連接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相鄰子殼體中一個子殼體的第一齒形件、與所述第一齒形件一一對應齒形嚙合的第二齒形件、設置于所述相鄰子殼體中另一個子殼體的第三齒形件、以及與所述第三齒形件一一對應齒形嚙合的第四齒形件;
所述第一齒形件與所述第四齒形件樞軸連接,所述第二齒形件與所述第三齒形件樞軸連接,且所述第二齒形件與所述第四齒形件樞軸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柔性顯示裝置,該柔性顯示裝置的可折疊殼體包括至少兩個子殼體,相鄰子殼體之間通過齒輪連接結構傳動連接;該柔性顯示裝置的可折疊殼體之間因采用齒輪連接結構能夠提高動作同步性,能夠解決現有柔性顯示裝置因殼體之間動作同步性差易產生扭曲,導致用戶體驗效果差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柔性顯示裝置處于折疊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柔性顯示裝置的a向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柔性顯示裝置處于展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柔性顯示裝置的中齒輪連接結構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5為圖3中柔性顯示裝置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圖3中柔性顯示裝置的c向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4中柔性顯示裝置中d部分的齒輪連接結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柔性顯示裝置處于折疊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中柔性顯示裝置處于展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8中柔性顯示裝置的e向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然而,示例實施方式能夠以多種形式實施,且不應被理解為限于在此闡述的實施方式;相反,提供這些實施方式使得本發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將示例實施方式的構思全面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類似的結構,因而將省略對它們的重復描述。本發明中所描述的表達位置與方向的詞,均是以附圖為例進行的說明,但根據需要也可以做出改變,所做改變均包含在本發明保護范圍內。本發明的附圖僅用于示意相對位置關系,某些部位的層厚采用了夸示的繪圖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圖中的層厚并不代表實際層厚的比例關系。
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闡述了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能夠以多種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如在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匯來指稱特定組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會用不同名詞來稱呼同一個組件。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并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組件的方式,而是以組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如在通篇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所提及的“包含”為一開放式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說明書后續描述為實施本申請的較佳實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說明本申請的一般原則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請的范圍。本申請的保護范圍當視所附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闡述了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明。但是本發明能夠以多種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發明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發明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柔性顯示裝置,該柔性顯示裝置的可折疊殼體之間因采用齒輪連接結構能夠提高動作同步性,能夠解決現有柔性顯示裝置因殼體之間動作同步性差易產生扭曲,導致用戶體驗效果差的問題。
其中,請參考圖1、圖2、圖3以及圖4,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柔性顯示裝置處于折疊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柔性顯示裝置的a向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柔性顯示裝置處于展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中柔性顯示裝置的中齒輪連接結構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柔性顯示裝置1,該柔性顯示裝置1包括柔性顯示屏11和用于安裝柔性顯示屏11的可折疊殼體12,可折疊殼體12能夠在折疊狀態和展開狀態之間切換;如圖1和圖2結構所示的柔性顯示裝置1正處于折疊狀態,而圖3、圖4以及圖6結構所示的柔性顯示裝置1正處于展開狀態;除上述處于折疊狀態和展開狀態的柔性顯示裝置1外,柔性顯示裝置1還可以處于部分折疊或部分展開的狀態;
可折疊殼體12包括至少兩個子殼體、以及至少一個齒輪連接結構124,至少兩個子殼體中,每相鄰的兩個子殼體之間通過至少一個齒輪連接結構124活動連接;為了方便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以包含兩個子殼體為例進行說明,如圖1、圖2以及圖3結構所示的柔性顯示裝置1的可折疊殼體12包括兩個子殼體以及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兩個子殼體分別為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還可以包含三個子殼體,如圖8、圖9和圖10結構所示的柔性顯示裝置1的可折疊殼體12包括三個子殼體以及齒輪連接結構124;三個子殼體分別為第一子殼體121、第二子殼體122和第三子殼體123;如圖3中的可折疊殼體12包括兩個并行排列的子殼體,圖9中的可折疊殼體12包括三個并行排列的子殼體,可折疊殼體12的子殼體可以并行排列,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排列方式,因此,本發明實施例中對于子殼體的數量和排列方式不做限定,。上述柔性顯示裝置1中,相鄰的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之間通過至少一個齒輪連接結構124活動連接,使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能夠相對轉動;相鄰的第二子殼體122和第三子殼體123之間通過至少一個齒輪連接結構124活動連接,使第二子殼體122和第三子殼體123能夠相對轉動;為了方便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以相鄰的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之間通過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活動連接,使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能夠相對轉動;相鄰的第二子殼體122和第三子殼體123之間通過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活動連接,使第二子殼體122和第三子殼體123能夠相對轉動為例進行說明。其中:
齒輪連接結構124包括設置于相鄰子殼體中一個子殼體的第一齒形件1241、與第一齒形件1241一一對應齒形嚙合的第二齒形件1242、設置于相鄰子殼體中另一個子殼體的第三齒形件1243、以及與第三齒形件1243一一對應齒形嚙合的第四齒形件1244;
第一齒形件1241與第四齒形件1244樞軸連接,第二齒形件1242與第三齒形件1243樞軸連接,且第二齒形件1242與第四齒形件1244樞軸連接。
如圖4、圖5和圖7結構所示的用于包括兩個子殼體的柔性顯示裝置1的齒輪連接結構124,齒輪連接結構124設置在相鄰的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之間,包括設置在第一子殼體121的第一齒形件1241、與第一齒形件1241對應嚙合的第二齒形件1242、設置在第二子殼體122的第三齒形件1243、以及與第三齒形件1243對應嚙合的第四齒形件1244;
第一齒形件1241設置于第一子殼體121且與第一子殼體121為一體式結構,第一齒形件1241設置有第一通孔12412,與第一齒形件1241對應嚙合的第二齒形件1242設置有第二通孔12423和第三通孔12424;
第三齒形件1243設置于第二子殼體122且與第二子殼體122為一體式結構,第三齒形件1243設置有第四通孔12432,與第三齒形件1243對應嚙合的第四齒形件1244設置有第五通孔12442和第六通孔12443;
第一轉軸1245穿設于第一齒形件1241的第一通孔12412和第四齒形件1244的第五通孔12442,使第一齒形件1241與第四齒形件1244樞軸連接,第一齒形件1241與第四齒形件1244均能夠繞第一轉軸1245轉動;
第二轉軸1246穿設于第二齒形件1242的第二通孔12423和第三齒形件1243的第四通孔12432,使第二齒形件1242和第三齒形件1243樞軸連接,使第二齒形件1242和第三齒形件1243均能夠繞第二轉軸146轉動;
第三轉軸1247穿設于第二齒形件1242的第三通孔12424和第四齒形件1244的第六通孔12443,使第二齒形件1242和第四齒形件1244樞軸連接,使第二齒形件1242和第四齒形件1244均能夠繞第三轉軸147轉動;
上述柔性顯示裝置1通過三個轉軸和四個齒形件將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連接在一起,還能使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相對轉動,進而實現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之間的折疊與展開,同理,使包括多個子殼體的可折疊殼體12能夠在折疊狀態和展開狀態之間順利轉換。
由于上述柔性顯示裝置1通過齒輪連接結構124連接相鄰的子殼體,并且齒輪連接結構124包括相互嚙合的兩對齒形件,即分別對應嚙合的第一齒形件1241和第二齒形件1242、以及第三齒形件1243和第四齒形件1244,因此,上述柔性顯示裝置1的可折疊殼體12能夠通過齒輪連接結構124中齒形件的相互嚙合實現在折疊狀態和展開狀態之間的切換,即,可折疊殼體12在從折疊狀態轉換到展開狀態、或者從展開狀態轉換到折疊狀態時,均需通過齒形件的傳動嚙合實現;由于齒輪傳動具有傳動比準確、同步性好、工作可靠的特點,因此,可折疊殼體12的子殼體之間在通過齒形嚙合的齒輪連接結構124進行折疊或展開時,因齒輪傳動的同步性好而能夠提高子殼體之間動作的同步性,解決現有柔性顯示裝置1因殼體之間動作同步性差易產生扭曲,導致用戶體驗效果差的問題。
因此,該柔性顯示裝置1的可折疊殼體12之間因采用齒輪連接結構124能夠提高動作同步性,能夠解決現有柔性顯示裝置1因殼體之間動作同步性差易產生扭曲,導致用戶體驗效果差的問題。
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如圖1結構所示,可折疊殼體12包括兩個子殼體,其中,兩個子殼體為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可以通過一個齒輪連接結構124可折疊地連接在一起,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也可以如圖3結構所示的通過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傳動連接在一起;當然,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還可以通過三個齒輪連接結構124或四個齒輪連接結構124等更多個齒輪連接結構124可折疊地連接在一起,本發明實施例對于齒輪連接結構124的個數不限定。
在柔性顯示裝置1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可折疊殼體12可以包括兩個子殼體,也可以如圖7結構所示的包括三個子殼體,即,可折疊殼體12包括第一子殼體121、第二子殼體122和第三子殼體123;可折疊殼體12還可以包括四個子殼體、五個子殼體、甚至更多個子殼體。下面以包括兩個子殼體的柔性顯示裝置1進行詳細說明,具有三個子殼體或更多個子殼體的柔性顯示裝置1的以此類推,不再詳細進行說明。
可選地,可折疊殼體12還包括限位結構,限位結構用于使第一子殼體121相對第二子殼體122旋轉的角度為0°~180°。
由于可折疊殼體12設置有限位結構,因此,在第一子殼體121與第二子殼體122相對轉動的時候,限位結構使第一子殼體121相對第二子殼體122、或第二子殼體122相對第一子殼體121只能在0°~180°范圍內轉動,通過限制第一子殼體121或第二子殼體122的旋轉角度,防止因旋轉角度過大而對柔性顯示裝置1的柔性顯示屏11產生不利影響,進而能夠延長柔性顯示裝置1的使用壽命。
更進一步地,如圖5、圖6和圖7結構所示,限位結構包括設置于第二齒形件1242背離第一齒形件1241一端的第一限位面12422、以及設置于第四齒形件1244背離第三齒形件1243一端的第二限位面12444;
第一限位面12422與第二子殼體122相抵,用于限制第二齒形件1242或第二子殼體122僅能朝向一個方向轉動;
第二限位面12444與第一子殼體121相抵,用于限制第四齒形件1244或第一子殼體121僅能朝向一個方向轉動。
如圖7結構所示,限位結構包括設置于第二齒形件1242的第一限位面12422、以及設置于第四齒形件1244的第二限位面12444;第一限位面12422與第二子殼體122的一側表面1221相抵接,通過第一限位面12422與第二子殼體122的一側表面1221的抵接,使第二子殼體122只能相對第二齒形件1242順時針轉動0°~180°,同時,第二齒形件1242只能相對第二子殼體122逆時針轉動0°~180°,進而限制第二子殼體122只能在0°~180°范圍內轉動。第一限位面12422和第二子殼體122的一側表面1221均為相抵的平面。第四齒形件1244的第二限位面12444與第一子殼體121的一側表面1211相抵接,通過第二限位面12444與第一子殼體121的一側表面1211的抵接,使第一子殼體121只能相對第四齒形件1244逆時針旋轉0°~180°,同時,使第四齒形件1244只能相對第一子殼體121順時針旋轉0°~180°,進而限制第一子殼體121只能在0°~180°范圍內轉動。
通過限位結構的第一限位面12422和第二限位面12444能夠對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的旋轉角度進行限位,實現可折疊殼體12在一定角度范圍內的轉動,進而控制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的轉動方向和轉動角度,對柔性顯示屏11起到保護作用。
在上述各種實施例的基礎上,如圖4和圖7結構所示,齒輪連接結構124還包括互相平行設置的第一轉軸1245、第二轉軸1246和第三轉軸1247;
第一轉軸1245貫穿第一齒形件1241和第四齒形件1244設置,用于使第一子殼體121與第四齒形件1244能夠繞第一轉軸1245相對旋轉,以形成樞軸連接;如圖7結構所示,第一齒形件1241設置有第一通孔12412,第四齒形件1244設置有第五通孔12442,第一轉軸1245穿設于第一通孔12412和第五通孔12442,因此,第一齒形件1241與第四齒形件1244均能夠繞第一轉軸1245轉動;
第二轉軸1246貫穿第二齒形件1242和第三齒形件1243設置,用于使第二齒形件1242和第二子殼體122能夠繞第二轉軸1246相對旋轉,以形成樞軸連接;如圖7結構所示,第二齒形件1242設置有第二通孔12423,第三齒形件1243設置有第四通孔12432,第二轉軸1246貫穿第二通孔12423和第四通孔12432,因此,第二齒形件1242和第三齒形件1243均能夠繞第二轉軸146轉動;
第三轉軸1247貫穿第二齒形件1242和第四齒形件1244設置,用于使第二齒形件1242和第四齒形件1244能夠繞第三轉軸1247相對旋轉,以形成樞軸連接;如圖7結構所示,第二齒形件1242設置有第三通孔12424,第四齒形件1244設置有第六通孔12443,第三轉軸1247貫穿第三通孔12424和第六通孔12443設置,使第二齒形件1242和第四齒形件1244均能夠繞第三轉軸1247轉動。
通過上述三個轉軸對四個齒形件的轉動連接,使第一子殼體121與第二子殼體122之間能夠通過齒形件繞轉軸的轉動實現相對轉動,同時通過齒形件之間的齒形嚙合實現同步轉動,因此,能夠通過齒形件之間的轉軸實現第一子殼體121與第二子殼體122之間的相對轉動和同步轉動。
為了實現第一子殼體121與第二子殼體122之間的同步轉動,如圖4、圖5以及圖7結構所示,第一齒形件1241沿第一轉軸1245的周向設置有多個第一齒12411;第二齒形件1242沿第三轉軸1247的周向設置有多個第二齒12421;第三齒形件1243沿第二轉軸1246的周向設置有多個第三齒12431;第四齒形件1244沿第三轉軸1247的周向設置有多個第四齒12441。第一齒12411、第二齒12421、第三齒12431以及第四齒12441可以為直齒、斜齒等各種滿足相對旋轉的齒形。
同時,為了能夠精確控制第一子殼體121與第二子殼體122之間的旋轉角度,多個第一齒12411對應的圓心角為180°;多個第二齒12421對應的圓心角為180°;多個第三齒12431對應的圓心角為180°;多個第四齒12441對應的圓心角為180°。
由于多個第一齒12411、多個第二齒12421、多個第三齒12431以及多個第四齒12441對應的圓心角均為180°,因此,第一齒12411與第二齒12421、以及第三齒12431和第四齒12441在嚙合過程中,只能在0°~180°范圍內旋轉,即,可以將第一子殼體121與第二子殼體122之間的相對旋轉角度控制在0°~180°,進而能夠防止因過度旋轉對柔性顯示屏11帶來的損害。
如圖7結構所示,第一轉軸1245、第二轉軸1246和第三轉軸1247均可以為銷軸。第一轉軸1245、第二轉軸1246和第三轉軸1247還可以為能夠使各齒形件實現旋轉的其它類型轉軸。
為了簡化結構和裝配過程,第一齒形件1241與第一子殼體121可以為一體式結構;和/或,
第三齒形件1243與第二子殼體122可以為一體式結構。
將第一齒形件1241與第一子殼體121設置為一體式結構,能夠省去第一齒形件1241與第一子殼體121的裝配過程;同理,能夠省去第三齒形件1243與第二子殼體122的裝配過程;同時,還能減少零部件數量、縮短裝配時間、提高裝配效率。
為了提高相鄰子殼體之間的連接可靠性和穩定性,相鄰子殼體之間設置有并行排列的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如圖1以及圖3結構所示,第一子殼體121與第二子殼體122之間連接有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并行排列且設置于第一子殼體121和第二子殼體122的相對兩端。同理,如圖8和圖9中設置有三個子殼體的可折疊殼體12中,第二子殼體122和第三子殼體123之間也連接有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并行排列且設置于第二子殼體122和第三子殼體123的相對兩端。
由于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并行排列,因此,能夠提高相鄰子殼體的連接強度,同時還能通過兩個齒輪連接結構124減小相鄰子殼體出現扭曲的概率,進而提高使用安全性和穩定性。
在柔性顯示裝置1的可折疊殼體12設置有多個依次傳動連接的多個子殼體時,柔性顯示裝置1的具體連接機構可以參考圖1-7中包括兩個子殼體的可折疊殼體12以及圖8-10中包括三個子殼體的可折疊殼體12;當可折疊殼體12包括三個以上數量的子殼體時,其中一個或多個子殼體參考圖9和圖10結構所示的第三子殼體123,第三子殼體123可以設置有用于容納對應的齒輪連接結構124的凹槽1231;同時,子殼體可以采用與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結構、形狀相同的子殼體,也可以采用不同結構、形狀的子殼體,但只要采用本實施例中齒輪連接結構124連接的可折疊殼體12均屬于本發明實施例的保護范圍。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柔性顯示裝置1,該柔性顯示裝置1的可折疊殼體12包括至少兩個子殼體,相鄰子殼體之間通過齒輪連接結構124傳動連接;該柔性顯示裝置1的可折疊殼體12之間因采用齒輪連接結構124能夠提高動作同步性,能夠解決現有柔性顯示裝置1因殼體之間動作同步性差易產生扭曲,導致用戶體驗效果差的問題。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