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學配件,特別是涉及一種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
【背景技術】
[0002]LED顯示屏作為一種飛速發展的顯示媒體,已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特別是作為視頻顯示的LED顯示屏,以其現代化的姿態用于企事業單位形象宣傳和公共場所信息的發布,已成為廣大用戶的首選。LED顯示屏使用時還存在一種嚴重的問題,即摩爾紋現象。摩爾紋是指在數碼相機或數字攝像機等拍攝設備的感光器件上出現的不規則干擾條紋。當感光元件CCD/CM0S像素的空間頻率與影像中條紋的空間頻率接近,就會產生摩爾紋。LED顯示屏的像素間距問題,以及因此而帶來的摩爾紋現象,成為LED顯示屏發展的一大門檻。為了消除摩爾紋現象,業者在LED顯示屏單元模組上安裝面罩,但傳統的面罩無消除摩爾紋的效果Ο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消除摩爾紋效果好的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0005]本實用新型是一種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由面罩底板和多個混色器件組成;所述的面罩底板具有多個嵌槽,多個混色器件分別嵌入在面罩底板上的嵌槽內。
[0006]所述的面罩底板呈蜂窩狀或網格狀,與LED顯示屏發光點的網格結構一一對應。
[0007]所述的混色器件為四方形錐狀物或四方柱狀物。
[0008]所述的混色器件由散光層、混色濾光層和吸光層組成;所述的散光層、混色濾光層和吸光層自上而下依次疊合在一起。
[0009]所述的混色器件的上部為弧形面或平面。
[0010]所述的面罩底板與面罩底板之間可相互拼接。
[0011]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LED顯示屏發光點之間不發光區域全部被本實用新型所覆蓋,LED屏點亮后,發光點所發出的光通過混色器件的吸光、濾光、混色、散射等處理,混色光線散射到整個混色器件的表面,從而將LED屏不發光的區域全部變成發光區域,擴大了 LED管芯的發光區域和混光區域。發光點經過混色器件混色處理擴散后在混色器件表面形成連續的光線,從而消除了發光點的網格結構及顆粒感,排除了數碼攝像機(或照相機)與LED顯示屏產生摩爾紋的條件,解決了數碼攝像機(或照相機)拍攝LED顯示畫面的摩爾紋干擾,消除摩爾紋效果好。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4]圖2是圖1沿A-A線的剖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混色器件的正視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LED板安裝習用面罩的正視圖;
[0017]圖5是本實用新型LED板安裝本實用新型的軸測圖;
[0018]圖6是本實用新型混色器件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正視圖;
[0019]圖7是本實用新型混色器件的另一個實施例的軸測圖;
[0020]圖8-1是無面罩LED圖;
[0021 ]圖8-2是加混光面罩后的LED圖;
[0022]圖8-3是加混光面罩后前后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由面罩底板1和多個混色器件2組成。
[0024]所述的面罩底板1具有多個嵌槽11,呈網格狀,與LED顯示屏發光點的網格結構一一對應。所述的多個混色器件2分別嵌入在面罩底板1上的嵌槽11內。面罩底板1也可以是蜂窩狀。
[0025]結合圖5所示,所述的面罩底板1材料選用PC+10%GF;添加純黑黑色母、抗UV劑及阻燃劑,阻燃等級94-V0級。這種材料抗變形性能強,平整度好,不易裂變,能有效溫度變化對材料產生的影響。面罩底板1根據LED管芯的封裝樣式及點間距,生產出不同的點陣尺寸(最小為4*4,最大無限制),進而拼接成大規格的尺寸,以適應不同分辨率的LED顯示屏箱體或屏體。
[0026]如圖3所示,所述的混色器件2為四方形錐狀物,由散光層21、混色濾光層22和吸光層23組成。所述的散光層21、混色濾光層22和吸光層23自上而下依次疊合在一起,S卩,底部是吸光涂層,中間是混色、濾光材料,上部是散光涂層。所述的混色器件2的上部為弧形面,類似凸透鏡,可將光線最大可能的散射,增大發光面積;混色器件的上部亦可做成平的。根據需要,混色器件2的上部也可為平面。
[0027]如圖6、圖7所示,需要說明的是,混色器件2’也可以無散光層和吸光層,只有混色濾光層22’的結構。
[0028]如圖4所示,為傳統的LED單元模組20,黑色是不發光區域,白色為LED封裝燈芯。
[0029]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30]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用扣壓、膠水或螺絲固定于顯示屏單元模組的不發光區域,其混色器件2下部靠近LED顯示屏發光管芯10,混色器件2靠近發光管芯10—側為專業的吸光涂層,中間是混色、濾光光學材料,另一側表面為均勻覆蓋的散光涂層。安裝后,LED顯示屏發光點之間不發光區域全部被混色器件2所覆蓋,LED屏點亮后,發光點所發出的光通過混色器件2的吸光、濾光、混色、散射等處理,混色光線散射到整個混色器件2的表面,從而將LED屏不發光的區域全部變成發光區域,擴大了 LED發光管芯10的發光區域和混光區域。發光點經過混色器件2混色處理擴散后在混色器件2表面形成連續的光線,從而消除了發光點的網格結構及顆粒感,排除了數碼攝像機(或照相機)與LED顯示屏產生摩爾紋的條件,徹底解決了數碼攝像機(或照相機)拍攝LED顯示畫面的摩爾紋干擾;同時由于該混色面罩可以完全替代原有的面罩,因此可在生產顯示屏時一并組裝,配套供貨。
[0031]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安裝方式有兩種:
[0032]1、點間距在3mm(含3mm)以上的單元模組,可以采用螺絲固定的方式;
[0033]2、點間距在3mm以下的單元模組,采用扣壓或膠水固定的方式,若單元模組尺寸較大,另外在扣壓或膠水固定后再加螺絲固定。
[0034]如圖8_1、圖8_2、圖8_3所不,是本實用新型加裝面罩后效果對比的不意圖。以點間距4mm的LED三合一顯示單元模組(2020封裝)為例,常規的單元模組的分辨率是32*32,安裝16塊8*8的混色面罩。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其特征在于:由面罩底板和多個混色器件組成;所述的面罩底板具有多個嵌槽,多個混色器件分別嵌入在面罩底板上的嵌槽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罩底板呈蜂窩狀或網格狀,與LED顯示屏發光點的網格結構一一對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色器件為錐狀物或柱狀物。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色器件為四方形錐狀物或四方柱狀物。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色器件由一層或多層混色濾光層形成。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色器件的混色濾光層上增加一層或多層散光層。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色器件的混色濾光層下增加一層或多層吸光層。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色器件的上部為弧形面或平面。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罩底板與面罩底板之間可相互拼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LED顯示屏消除摩爾紋混色面罩,由面罩底板和多個混色器件組成;所述的面罩底板具有多個嵌槽,多個混色器件分別嵌入在面罩底板上的嵌槽內。由于LED顯示屏發光點之間不發光區域全部被本實用新型所覆蓋,LED屏點亮后,發光點所發出的光通過混色器件的吸光、濾光、混色、散射等處理,混色光線散射到整個混色器件的表面,從而將LED屏不發光的區域全部變成發光區域,擴大了LED管芯的發光區域和混光區域。發光點經過混色器件混色處理擴散后在混色器件表面形成連續的光線,從而消除了發光點的網格結構及顆粒感,解決了數碼攝像機(或照相機)拍攝LED顯示畫面的摩爾紋干擾,消除摩爾紋效果好。
【IPC分類】G09F9/33
【公開號】CN205122110
【申請號】CN201520658264
【發明人】莊偲浛, 李辰昊, 薛洪依蒙
【申請人】廈門科安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