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模可控金屬熔鑄成型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屬鑄造
技術領域:
,涉及一種無模可控金屬熔鑄成型的方法。
背景技術:
:金屬制成的裝飾品在裝飾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以來金屬裝飾品主要是鑄造飾品,如佛像、香爐等。而傳統的鑄造技術一直是金屬加工的主流工藝,該技術一般采用泥模、砂模、樹脂模、石臘模、金屬模等模具。模鑄成型是傳統的金屬雕塑不可缺少的工藝手段,傳統的金屬雕塑工藝無一例外地采用模具鑄造,造型不夠靈活多變。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模可控金屬熔鑄成型方法。本發明方法首先將金屬材料在坩堝內熔化,然后將熔化的金屬熔液倒入介質中,金屬熔液在介質中自然流淌,根據成品需要控制冷凝速度,再將凝結的金屬進行著色和焊接處理。其中的介質為氣態或液態的物質,溫度為0IO(TC,介質中也可以加入助凝劑。介質可以是靜止狀態,也可以是流動狀態。將金屬熔液倒入介質中時,坩堝可以是處于水平靜止狀態,也可以通過步進電機控制,使其處于水平運動狀態。本發明中的助凝劑為干冰、液氮等。本發明方法中的熔化、著色、焊接處理的方法采用成熟的現有方法,本發明的發明點在于通過將金屬熔液自然倒出、在介質中固化,通過該方法使成品更具自然性。本發明方法的原料來源于金屬材料加工剩余的邊角余料,節約了成本。利用本發明方法可以鑄造新型的金屬裝飾品,擴大工藝美術品新領域。本發明方法通過焊接和化學處理,出現奇特的形象,做到了抽象與現實相結合的藝術效果。具體實施例方式以金屬銅為例對本發明的無模可控金屬熔鑄成型方法做進一步說明。首先將銅塊在坩堝內熔化,然后將熔化的銅液倒入介質水中,銅液在介質水中自然流淌,介質水中局部加入助凝劑,根據成品需要控制冷凝速度,可以得到堆積狀、片狀、條狀、塊狀等形態的銅件,再將銅件進行著色和焊接處理。銅進行著色處理時,根據成品的需要控制著色溫度和著色時間,其中溫度與熔銅色彩的關系如表1:溫度rc)15253545色彩淺黃色棕色深棕色黑色表l隨著溫度的升高,顏色由淺至深。這是由于在不同溫度下,氧化程度不同,因而得3到不同的色彩。著色時間與熔銅色彩的關系如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表2常溫下,對于一定濃度的著色液,隨著時間的增加,顏色逐漸加深,即著色膜的厚度在增加。當達到一定時間后,顏色不再變化而成為黑色。選用硫化物作為著色液,其濃度與熔銅色彩的關系如表3:<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表3上述色彩變化規律是由于Cu2+是著色液的主要成分。它的含量多少,能改變膜的厚度,從而使著色膜的色彩不同。該方法采用無模熔鑄,造型奇特、色彩豐富,可以制成砂粒、塊狀、蜂窩等不同形態的熔銅。權利要求一種無模可控金屬熔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固體金屬材料在坩堝內熔化,然后將熔化的金屬熔液倒入介質中,金屬熔液在介質中自然流淌,根據成品需要控制金屬熔液的冷凝速度,再將凝結的金屬進行著色和焊接處理;所述的介質為氣態或液態物質,溫度為0~100℃。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模可控金屬熔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質是靜止狀態或流動狀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模可控金屬熔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金屬熔液倒入介質中時坩堝處于水平靜止狀態或水平運動狀態。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模可控金屬熔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質中加入助凝劑。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無模可控金屬熔鑄成型方法。傳統的金屬鑄造工藝無一例外地采用模具鑄造,造型不夠靈活多變。本發明方法首先將金屬在坩堝內熔化,然后金屬熔液倒入介質中,金屬熔液在介質中自然流淌,根據成品需要控制金屬熔液的冷凝速度,再將凝結的金屬進行著色和焊接處理。本發明方法的原料來源于金屬材料加工剩余的邊角余料,節約了成本;利用本發明方法鑄造的金屬裝飾品,造型奇特、色彩豐富,實現了抽象與現實相結合的藝術效果。文檔編號B44C5/00GK101734079SQ200810122100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申請日期2008年11月5日優先權日2008年11月5日發明者朱軍岷,朱炳仁申請人:朱軍岷;朱炳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