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可再生資源制作裝飾畫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可再生資源制作裝飾畫的方法:將楊樹皮切成段,經過蒸煮、剝皮、選取表面無根結、平整的楊樹皮為原料,對所選楊樹皮進行整形裁剪,然后將楊樹皮經過高溫蒸煮等殺菌防腐技術處理,由打印機打印出各種內容的紙上或纖維板上,將各景物塑型,在景物塑型上粘上一層紙作為粘貼楊樹皮的底子,將楊樹皮裁成1cm的條,用拼堆、層遞、排列的方式將楊樹皮都粘在景物塑型上,最后刷上一層清漆即成為裝飾畫。本發明采用的楊樹皮質地柔韌、易塑造、不怕水、不怕碰撞、防腐耐潮、經久耐用,攜帶方便;可作為楊樹皮制作裝飾畫的工藝。
【專利說明】
一種利用可再生資源制作裝飾畫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裝飾畫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可再生資源制作裝飾畫的方法。
【背景技術】
:
[0002]目前,已有用各種材料鑲嵌或粘貼制作的裝飾畫有麥秸畫、蘆葦畫、刨花畫、貝雕畫、羽毛畫、石料畫、金屬畫箔類裝飾畫等多種,各種材質的畫有各自的特點,但楊樹皮剪切粘貼制作的裝飾畫還沒有面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作了多種努力。存在的問題是該技術工藝較繁雜,生產成本較高,應用面較窄。解決這一問題已成為急需。
【發明內容】
:
[0003]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可再生資源制作裝飾畫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
[0004]步驟1、將楊樹皮切成段,經過蒸煮、剝皮、選取表面無根結、平整的楊樹皮為原料,
[0005]步驟2、對所選楊樹皮進行整形裁剪,然后將楊樹皮經過高溫蒸煮等殺菌防腐技術處理,防腐、殺菌處理的方式是將楊樹皮經100°C高溫蒸煮2.5?3.5小時,然后烘干,使楊樹皮內的含水率<6%,
[0006]步驟3、由計算機、彩噴打印機打印出各種內容有風景、花鳥山水、人物、動物、古器、卡通物的紙上或纖維板上,根據畫中不同的人、物、古器的不同,作成立體畫;這個立體畫,先用石膏翻模,作出半立體或立體胎型,待模具景或物干后,用清漆、雙飛粉、骨膠混合后置于模具中按平倒出晾干為各景物小樹或樹葉或房屋或船、卡通物、人的塑型;
[0007]步驟4、在景物塑型上粘上一層紙作為粘貼楊樹皮的底子,將楊樹皮裁成Icm的條,用拼堆、層遞、排列的方式將楊樹皮都粘在景物塑型上,最后刷上一層清漆即成為裝飾畫。
[0008]本發明采用的楊樹皮質地柔韌、易塑造、不怕水、不怕碰撞、防腐耐潮、經久耐用,攜帶方便;同時,本發明采用純手工制作,做工精細,設計簡單,風格各異,色澤自然,新穎別致,是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
【具體實施方式】
:
[0009]本發明的一個最佳實施例,一種利用可再生資源制作裝飾畫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
[0010]步驟1、將楊樹皮切成段,經過蒸煮、剝皮、選取表面無根結、平整的楊樹皮為原料,
[0011]步驟2、對所選楊樹皮進行整形裁剪,然后將楊樹皮經過高溫蒸煮等殺菌防腐技術處理,防腐、殺菌處理的方式是將楊樹皮經100°c高溫蒸煮2.5?3.5小時,然后烘干,使楊樹皮內的含水率<6%,
[0012]步驟3、由計算機、彩噴打印機打印出各種內容有風景、花鳥山水、人物、動物、古器、卡通物的紙上或纖維板上,根據畫中不同的人、物、古器的不同,作成立體畫;這個立體畫,先用石膏翻模,作出半立體或立體胎型,待模具景或物干后,用清漆、雙飛粉、骨膠混合后置于模具中按平倒出晾干為各景物小樹或樹葉或房屋或船、卡通物、人的塑型;
[0013]步驟4、在景物塑型上粘上一層紙作為粘貼楊樹皮的底子,將楊樹皮裁成Icm的條,用拼堆、層遞、排列的方式將楊樹皮都粘在景物塑型上,最后刷上一層清漆即成為裝飾畫。
[0014]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利用可再生資源制作裝飾畫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工序: 步驟1、將楊樹皮切成段,經過蒸煮、剝皮、選取表面無根結、平整的楊樹皮為原料, 步驟2、對所選楊樹皮進行整形裁剪,然后將楊樹皮經過高溫蒸煮等殺菌防腐技術處理,防腐、殺菌處理的方式是將楊樹皮經100°C高溫蒸煮2.5?3.5小時,然后烘干,使楊樹皮內的含水率<6%, 步驟3、由計算機、彩噴打印機打印出各種內容有風景、花鳥山水、人物、動物、古器、卡通物的紙上或纖維板上,根據畫中不同的人、物、古器的不同,作成立體畫;這個立體畫,先用石膏翻模,作出半立體或立體胎型,待模具景或物干后,用清漆、雙飛粉、骨膠混合后置于模具中按平倒出晾干為各景物小樹或樹葉或房屋或船、卡通物、人的塑型; 步驟4、在景物塑型上粘上一層紙作為粘貼楊樹皮的底子,將楊樹皮裁成Icm的條,用拼堆、層遞、排列的方式將楊樹皮都粘在景物塑型上,最后刷上一層清漆即成為裝飾畫。
【文檔編號】B44C1/10GK106004216SQ201610608925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9日
【發明人】羅婷元
【申請人】羅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