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投影顯示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投影顯示設備,其將由液晶面板形成的圖像 投射到屏幕上,以提供放大形式的圖像。
背景技術:
近幾年,投影顯示設備變得日益流行,用于將由液晶面板形成的 圖像通過投影光學系統投射到屏幕上,以提供放大形式的圖像。圖1 說明了液晶面板周圍的常規投影顯示設備的結構。圖1中所示的液晶面板100R、 100G、 100B是透射式液晶面板。 紅光入射在液晶面板100R上。綠光入射在液晶面板100G上。藍光入 射在液晶面板100B上。紅光(R)、綠光(G)和藍光(B)從未示出 的光源發射出,并被未示出的色分離裝置分離。每個液晶面板100R、 100G、 100B基于圖像信號調制入射在其上 的光以形成圖像光。該形成的圖像光入射在十字分色棱鏡(XDP101) 上。入射在XDP 101上的該圖像光被XDP 101組合成將要通過投影光 學系統102投射向未示出的屏幕的全色(full-color)圖像光。每個都包括偏振器102的玻璃基板103設置在XDP 101和液晶面 板100R、 XDP 101和液晶面板100G、 XDP 101和液晶面板100B之間。 此外,除了偏振器102之外,設置在液晶面板100R和100B與XDP 101 之間的玻璃基板103每個都具有入/2玻片104。這里,偏振器103以預 定比例吸收包括在入射光中的預定的偏振光成分。因此,只有預定偏 振態(線性偏振光)的光束能夠被偏振器103透射。然后,人/2片104 向入射在其上的線性偏振光提供相差以將線性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轉90 度。例如,S偏振光被轉換成P偏振光。前述是對常規投影顯示設備的液晶面板周圍的結構的概要說明。 然而,光源和液晶面板的技術進步使得穿過該液晶面板的光量增加, 并減小該液晶面板的尺寸。這同時導致了穿過該液晶面板并入射在偏 振器和入/2玻片上的光的光密度量和熱密度量的增加。偏振器和入/2玻 片的壽命周期由于光量密度的增加以及熱密度的增加的疊加效應 (synergistic effect)而減小。因此,(JP-A-2002-72162)提出一種技術,利用增加玻璃基板的 數量來減小偏振器和X/2玻片上的熱負擔。具體地,提出一種技術,利 用位于液晶面板和XDP之間的兩個藍寶石基板在兩個單獨的階段執行 光吸收和偏振轉換,每個藍寶石基板包括偏振器和^/2玻片。根據該技 術,由于該熱負擔被分散,每個偏振器或X/2玻片的熱負擔將減少。然而,光源和液晶面板的技術在日益進步。這樣,設置在液晶面 板和XDP之間的偏振器和X/2玻片上的該熱負擔在將來還會增加。為 了利用JP-A-2002-72162中公開的技術來適應熱負擔的進一步增加,必 需要進一步增加玻璃基板的數量。具體地,應當在每個液晶面板和XDP 之間設置大量的玻璃基板,以在三個或四個單獨的階段執行光吸收和 偏振轉換。然而,在液晶面板和XDP之間設置的玻璃基板數量增加可能導致 以下問題。首先,由于大量玻璃基板設置在液晶面板和XDP之間,液 晶面板和XDP之間的距離變長。那么,由于液晶面板和XDP之間的 距離變長,投影光學系統中的后焦點(back focus)必需相應變長。具 體地,必需增加組成投影光學系統的透鏡數量,導致了設備尺寸和成 本的增加。JP-A-2002-72162還提出了一種減小熱負擔的技術,其通過用具有較高熱傳導率的藍寶石基板替換玻璃基板來實現。然而,昂貴 的藍寶石基板的數量增加導致了成本的直接增加。
其次,玻璃基板數量的增加導致了保持這些玻璃基板的難度。通 常,玻璃基板由框架(frame)、臂(arm)等保持,固定到液晶面板, 并與液晶面板一起形成組件的一部分。因此,玻璃基板數量的增加導 致了利用框架或臂牢固和精確地保持所有玻璃基板的難度。此外,當 安裝組件時,該組件由組合機保持,用于與XDP對準。因此,玻璃基 板數量的增加,以及所導致的組件的尺寸和重量的增加,將導致組件 到XDP的對準精度的降低。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要解決至少一個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投影顯示設備通過棱鏡將由兩個或多個不同液晶面 板形成的圖像光組合,并將該組合的圖像光通過投影光學系統投射向 投影面。該投影顯示設備包括與液晶面板的出射面(exit plane)相對 的第一光透射基板、與該棱鏡的入射面(entrance plane)相對的第二光 透射基板、和設置在第一光透射基板和第二光透射基板之間的至少一 個第三光透射基板。第一光透射基板、第二光透射基板和第三光透射 基板每個都具有偏振器,用于以預定比例吸收預定偏振光成分。另外, 該第二光透射基板粘附到棱鏡的入射面。棱鏡可具有保持機構,用于保持第二光透射基板。該第一光透射基板和第三光透射基板之一或二者可保持關于光軸 旋轉,可提供旋轉機構用于旋轉這些光透射基板。當第一光透射基板、 第二光透射基板和第三光透射基板由旋轉機構旋轉時,可容易對準設 置在這些光透射基板上的偏振器的透射軸。例如,如果多個偏振器的 透射軸不互相對準,將在每個偏振器上發生與其之間的偏移量相應的 光損耗。這種光損耗導致了偏振器的溫度上升和投射圖像的亮度降低。 當第一光透射基板和第三光透射基板之一或二者能關于由這些基板透 射的光的光軸旋轉時,各個偏振器的透射軸可關于設置在第二光透射 基板上的偏振器的透射軸相互對準。在本實用新型的投影顯示設備中,與棱鏡的入射面相對的第二光 透射基板定位在靠近棱鏡的位置。因此,在盡可能地減小位于液晶面 板和棱鏡之間的距離時,也可在液晶面板和棱鏡之間定位三個或多個 光透射基板。而且,第二光透射基板被粘附到棱鏡或與棱鏡擠壓接觸, 或由棱鏡上提供的保持機構保持。因此,第二光透射基板不需要由固 定到液晶面板的框架、臂等來保持。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將通過接下來參照說 明本實用新型的例子的附圖的描述變得明顯。
圖1為液晶面板周圍的常規投影顯示設備的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投影顯示設備的示范性實施例的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投影顯示設備的實施例的示范性改進的 示意圖;圖4A-4C分別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投影顯示設備的實施例的示范 性改進的示意圖;圖5A, 5B分別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投影顯示設備的實施例的示 范性改進的示意圖;以及圖6A-6C分別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投影顯示設備的實施例的示范 性改進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申請基于2005年12月8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No. 2005-355036,并要求其優先權,并在此引入其內容作為參考。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投影顯示設備是一種液晶投影儀, 其將透射式液晶面板用作光閥。圖2為液晶面板周圍的本實施例的液 晶投影儀結構的示意圖。從未示出的光源發出的光利用未示出的濾色片及其它色分離裝置 被分成紅光、綠光和藍光。分離的紅光入射在圖示的藍寶石基板5r上。 綠光入射在藍寶石基板5g上。藍光入射在藍寶石基板5b上。每個顏 色光被統一成為S偏振的線性偏振光。接下來將給出設置在每個顏色 光的光路上的元件的詳細說明。然而,設置在各個光路上的元件基本 上是通用的,所以適當地省略完全相同元件的說明。首先,將給出設置在藍光光路上的元件說明。沿著光傳播方向設 置在藍光光路上的是藍寶石基板5b、玻璃基板4b、液晶面板6b、晶體 基板3b、晶體基板2b和晶體基板lb。用另一種方式表述,兩個光透 射基板設置在液晶面板6b前,同時三個光透射基板設置在液晶面板6b 和十字分色棱鏡(XDP) 20之間。偏振器13b粘附到藍寶石基板5b的出射面上。入射在藍寶石基板 5b上的藍光被藍寶石基板5b透射并且然后入射在偏振器13b上。偏振 器13b僅僅透射入射在其上的線性偏振藍光的S偏振光成分,并吸收P 偏振光成分。玻璃基板4b設置在其入射面與藍寶石基板5b的出射面(偏振器 13b)直接相對的位置上。在藍寶石基板5b的出射面(偏振器13b)和 玻璃基板4b的入射面之間限定預定的間隔。此外,光補償板12b粘附 到玻璃基板4b的出射面。由粘附到藍寶石基板5b的偏振器13b透射 的藍光被玻璃基板4b透射,并且然后入射在光補償板12b上。光補償 板12b用于校正液晶面板6b中的雙折射影響以限制對比度降低。具體 地,液晶面板6b中使用的向列液晶的角取向連續改變(液晶分子具有 預定傾斜角)。雙折射由該預定傾斜角所導致,并干擾已經在該進口
側上被偏振器轉換為線性偏振光的光的偏振軸。結果,偏振光在出口 側沒有被偏振器完全阻擋,導致光泄漏和對比度降低。因此,由于提 供其性質(負單軸性negative imiaxiality)是向列液晶的正單軸性的反 轉的光補償板12b,對于向列液晶固有的雙折射影響不會在投射的圖像 上顯示出來。液晶面板6b是一種透射式液晶面板,其使用向列液晶,如上述提 及的。液晶面板6b設置在其入射面與玻璃基板4b (光補償板12b)直 接相對的位置上。在玻璃基板4b的出射面(光補償板12b)和液晶面 板6b的入射面之間限定預定的間隔。液晶面板6b基于圖像信號被調 制。入射在液晶面板6b上的S偏振光的偏振面根據液晶面板6b的調 制被旋轉。光補償板llb粘附到液晶基板3b的入射面,同時,偏振器10b粘 附到其出射面。液晶基板3b設置在粘附到其入射面的光補償板llb與 液晶面板6b的出射面直接相對的位置上。在液晶面板6b的出射面和 液晶板3b的入射面(光補償板lib)之間限定預定的間隔。光補償板 llb的結構和作用與前述的光補償板12b相似。而且,偏振器10b布置 在關于偏振器13b的交叉尼科爾位置(cross Nicol position)上。因此, 偏振器10b僅僅透射由光補償板11b和液晶板3b透射的線性偏振藍光 的P偏振光成分,并吸收S偏振成分。偏振器9b粘附到晶體基板2b的入射面。晶體基板2b設置在粘附 到其入射面的偏振器9b與晶體基板3b的出射面(偏振器10b)直接相 對的位置上。在晶體基板3b的出射面(偏振器10b)和晶體基板2b的 入射面(偏振器9b)之間限定預定的間隔。偏振器9b布置在關于偏振 器13b的交叉尼科爾位置上。因此,偏振器9b僅僅透射入射在偏振器 9b上的線性偏振藍光的P偏振光成分,并吸收S偏振光成分。換句話 說,使第二吸收在前述偏振器10b吸收S偏振光成分后發生。
入/2玻片7b粘附到晶體基板lb的入射面。偏振器8b層疊在X/2玻 片7b上。晶體基板lb設置在偏振器8b與液晶基板2b的出射面直接 相對的位置上。在液晶基板2b的出射面和晶體基板lb的入射面(偏 振器8b)之間限定預定的間隔。另一方面,晶體基板lb的出射面利用 粘結劑粘附到XDP 20的入射面。偏振器8b也布置在關于偏振器13b 的交叉尼科爾位置上。因此,偏振器8b僅僅透射入射在偏振器8b上 的線性偏振藍光的P偏振光成分,并吸收S偏振光成分。換句話說, 使第三吸收在前述偏振器10b和9b吸收S偏振光后發生。此外,由偏 振器8b透射的藍光被X/2玻片7b轉換為S偏振光。如上所述,每個都包括偏振器的三個晶體基板3b、 2b、 lb在藍光 光路上設置在液晶面板6b和XDP 20之間。該S偏振光成分由三個偏 振器10b、 9b、 8b在三個單獨的階段被吸收。該吸收的S偏振光成分 轉化為熱量。因此,每個偏振器10b、 9b、 8b中的退化和溫度上升, 與吸收相同量的S偏振光成分(通過單個吸收)的單個偏振器相比, 在退化和溫度上升上被減少。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的各個偏振器10b、 9b、 8b具有不同的吸收比。另外,根據偏振器10b、 9b、 8b的吸收比, 分別粘附有偏振器10b、 9b、 8b的晶體基板3b、 2b、 lb被設計成具有 不同的尺寸(體積)。具體地,在三個偏振器10b、 9b、 8b之間,偏 振器9b展示出最高的吸收比,從而粘附有偏振器9b的晶體基板2b設 計成具有晶體基板3b、 2b、 lb中最大的體積。該策略的原因如下。為 了提供盡可能少數量的晶體基板,晶體基板3b除了偏振器10b之外還 具有光補償板llb。換句話說,晶體基板3b由偏振器10b和光補償板 llb共享。由于光補償板吸收(產生)的熱量比偏振器小,偏振器10b 和光補償板11b設置在相同的晶體基板3b上。然而,甚至光補償板沒 有熱吸收。因此,考慮到由光補償板lib吸收的熱量,必需要確定偏 振器10b吸收的熱量(吸收比)。同樣,為了減少晶體基板的數量, 晶體基板lb由偏振器8b和入/2玻片7b共享。這樣,在確定偏振器8b 的吸收比中,對偏振器8b有類似的限制,如同偏振器10b的情況。另 一方面,晶體基板2b僅僅具有偏振器9b。因此,偏振器9b設計成展
示出最高的吸收比。另外,具有最高吸收比的偏振器9b也產生大量的 熱,所以該晶體基板2設計成具有最大的體積,從而確保足夠的散熱更具體的是,由偏振器吸收的熱量依賴于偏振器的交叉吸收比 (crossed absorptance)(在與偏振器透射軸垂直的方向上偏振的光的吸 收比)。在本實施例中,偏振器10b、 9b、 8b分別展示出30%、 58% 和100%的交叉吸收比。入射在偏振器10b上的S偏振光的30%由偏振 器10b吸收并轉化為熱量,剩余的70%入射在偏振器%上。入射在偏 振器9b上的S偏振光的58%由偏振器9b吸收并轉化為熱量。偏振器 8b吸收入射在其上的全部S偏振光。此外,第三晶體基板lb緊密接觸XDP20。這導致在液晶面板6b 和XDP 20之間較短的距離,以及投影光學系統21的較小的后焦點。 用另一種方式表述,增加數量的晶體基板設置在液晶面板6b和XDP 20 之間,同時限制了投影光學系統21的后焦點的延伸。接下來,將給出設置在綠光光路上的元件說明。沿著光傳播方向 設置在綠光光路上的是藍寶石基板5g、玻璃基板4g、液晶面板6g、晶 體基板3g、晶體基板2g和晶體基板lg。用另一種方式表述,兩個光 透射基板設置在液晶面板6g前,同時,三個光透射基板設置在液晶面 板6g和XDP 20之間。藍寶石基板5g和玻璃基板4g與設置在藍光光路上的藍寶石基板 5b和玻璃基板4b相同。另外,與偏振器13b相同的偏振器13g粘附到 藍寶石基板5g的出射面。與光補償板12b相同的光補償板12g粘附到 玻璃基板4g的出射面。同樣,液晶面板6g、晶體基板3g和晶體基板2g與設置在藍光光 路上的相同。此外,與光補償板llb相同的光補償板llg粘附到晶體
基板3g的入射面。與偏振器10b相同的偏振器10g粘附到晶體基板3g 的出射面。同樣,與偏振器9b相同的偏振器9g粘附到晶體基板2g的入射面。晶體基板lg的出射面利用粘結劑粘附到XDP20的入射面。與偏 振器8b相同的偏振器8g粘附到晶體基板lg的入射面。由布置成緊密 接觸XDP 20的晶體基板lg產生的效果與布置成緊密接觸XDP 20的 晶體基板lb產生的效果相同。實際上,設置在藍光光路上的元件與設置在綠光光路上的元件區 別僅在于粘附到XDP20的晶體基板lg不包含入/2玻片。因此,從液晶 面板6g發出的綠光入射在XDP 20上而不會被偏振轉換。然而,入射 在XDP 20上的光是否應該被偏振轉換依賴于XDP 20的反射/透射特 性,而不是本實用新型必要因素。同樣,在綠光光路上,S偏振光成分由三個偏振器10g、 9g、 8g 在三個單獨的階段被吸收。此外,偏振器9g具有三個偏振器10g、 9g、 8g的最大吸收比。因此,粘附偏振器9g的晶體基板2g具有三個晶體 基板3g、 2g、 lg的最大體積。根據本實用新型進行的實驗,已經證實,設置在綠光光路上的偏 振器10g、 9g、 8g的溫度比分別設置在兩個藍寶石基板上的偏振器溫 度低大約15°C。熱負擔的減少有助于大大提高每個偏振器的壽命周期, 其大約增加3.5倍。同樣,設置在藍光光路上的輸出側偏振器的壽命也 得到提高。接下來,將給出設置在紅光光路上的元件說明。沿著光傳播方向 設置在紅光光路上的是藍寶石基板5r、玻璃基板4r、液晶面板6r、晶 體基板3r和晶體基板2r。用另一種方式表述,兩個光透射基板設置在 液晶面板6r前,其它兩個光透射基板還是設置在液晶面板6r和XDP 20 之間。藍寶石基板5r和玻璃基板4r與設置在藍光光路上的藍寶石基板 5b和玻璃基板4b相同。另外,與偏振器13b相同的偏振器13r粘附到 藍寶石基板5r的出射面。與光補償板12b相同的光補償板12r粘附到 玻璃基板4r的出射面。液晶面板6r和晶體基板3r與設置在藍光光路上的液晶面板6b和 晶體基板3b相同。與光補償板llb相同的光補償板llr粘附到晶體基 板3r的入射面。與偏振器9b相同的偏振器9r粘附到晶體基板3r的出 射面。與偏振器8b相同的偏振器8r粘附到晶體基板2r的入射面。與入/2 玻片7b相同的X/2玻片7r粘附到晶體基板2r的出射面。接著,在晶體 基板2r和XDP 20之間限定預定的間隔。實際上,設置在前述光路上 的元件與設置在紅光光路上的元件之間的第一區別在于最靠近XDP 20 的晶體基板是否緊密接觸XDP20。具體地,設置在藍光光路上的晶體 基板lb和設置在綠光光路上的晶體基板lg粘附到并緊密接觸XDP 20。 另一方面,在設置在紅光光路上的晶體基板2r和XDP 20之間限定預 定的間隔。另外,設置在前述光路上的元件和設置在紅光光路上的元 件之間的第二區別在于設置在液晶面板和XDP之間的晶體基板數量。 具體地,在藍光和綠光的每個的光路上的液晶面板和XDP之間設置三 個晶體基板。另一方面,在紅光光路上的液晶面板和XDP之間設置兩 個晶體基板。實際上,由于設置在紅光光路上的元件比設置在其它顏色光光路 上的元件熱負擔小,偏振器數量只是減少一個以在兩個單獨的階段吸 收光。因此,本實用新型不排除具有三個或多個晶體基板設置在紅光 光路上的結構。而且,不可避免的,由于偏振器數量只少了一個,晶 體基板的數量也比其它光路中的少一個,所以本實用新型不排除附加 提供晶體基板,連帶附加提供偏振器。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具有設置在紅光光路上的兩個晶體基板,從而晶體基板2r不需要與XDP 20 緊密接觸以減少液晶面板6r和XDP 20之間的距離。然而,本實用新 型不排除緊密接觸XDP20的晶體基板2r。另外,本實用新型不排除附 加提供的晶體基板緊密接觸XDP 20的結構。設置在藍光光路上的晶體基板3b和晶體基板2b由固定到設置在 該光路上的液晶面板6b的未示出的框架保持并與液晶面板6b —體化。 同樣,設置在綠光光路上的晶體基板3g和晶體基板2g由固定到設置 在相同光路上的液晶面板6g的未示出的框架保持并與液晶面板6g — 體化。此外,設置在紅光光路上的晶體基板3r和晶體基板2r由固定到 設置在相同光路上的液晶面板6r的未示出的框架保持并與液晶面板6r 一體化。另外,利用未示出的風扇向設置在各個光路上的各個元件之 間的間隔提供冷卻空氣。可選擇的,這些晶體基板lb和晶體基板lg可利用推動(urging) 裝置來朝向XDP20推動,而不是將晶體基板lb和晶體基板lg的出射 面粘附到XDP20的入射面,從而晶體基板lb和晶體基板lg的出射面 可與XDP 20的入射面緊密接觸。還可選擇的,晶體基板lb和晶體基板lg可由為XDP 20提供的保 持裝置保持,以便它們的出射面與XDP20的入射面緊密接觸。該保持 裝置不特別限于任何特殊的結構。例如,從XDP20的入射面或另一面 突出的臂或支架可作為保持裝置的例子。此外,臂或支架可由彈性材 料形成,以便晶體基板lb和晶體基板lg的出射面與XDP20的入射面 利用臂或支架的彈性回復力而緊密接觸。關于這一點,這種推動裝置 和保持裝置可在除了晶體基板lb和晶體基板lg之外的光透射基板設 置成緊密接觸XDP 20的時候使用。在任何情況中,當該光透射基板被部分地固定到該XDP時,具有 以下優點。通常,設置在液晶面板和XDP之間的光透射基板由固定到 液晶面板的框架、臂等保持,并與液晶面板一起構成組件的一部分。 因此,光透射基板數量的增加導致了用框架或臂牢固精確地保持全部 玻璃基板的難度。此外,當安裝該組件時,該組件由組合機保持,用于與XDP對準。因此,玻璃基板數量的增加,以及導致的裝置尺寸和 重量的增加,導致了該組件與XDP的對準精度下降。相反,當光透射 基板如本實施例中那樣部分地固定到XDP上時,即使光透射基板數量 增加也不會導致上述缺點。接著,當光透射基板數量可增加時,偏振 器數量可增加以進一步分散熱負擔。晶體基板3b、 2b、 3g、 2g、 3r、 2r全部或部分可關于它們的光軸 旋轉。接下來,將給出對前述實施例的液晶投影儀的示范性改進說明。 圖2中所示的設置在各個顏色光光路上的元件結構可相互應用到其它 顏色光光路中。例如,設置在藍光光路上的元件可設置在綠光或紅光 光路上。例如,光補償板llb可層疊在偏振器8b上,如圖3所示。同樣, 圖2中所示的偏振器13b和光補償板12b可設置在一公共光透射基板 上。在該情況下,偏振器13b和光補償板12b可層疊在光透射基板30 的入射面上,如圖4A所示,或可層疊在其出射面上,如圖4B所示。 可選擇的, 一個可層疊在光透射基板30的入射面上,同時另一個在其 出射面上,如圖4C所示。同樣,如圖5A所示,圖2中所示的偏振器8b和X/2玻片7b可設 置在晶體基板lb的出射面上。此外,如圖5B所示,偏振器8b或X/2 玻片7b可設置在晶體基板lb的入射面上,另一個位于其出射面上。同樣,如圖6A所示,圖2所示的偏振器9b可設置在晶體基板2b
的出射面上。如圖6B或6C所示,光補償板llb和偏振器10b可層疊 在晶體基板3b的入射面或出射面上。這里,結合設置在藍光光路上的元件對示范性改進進行了說明。 然而,還可對設置在其它光路上的元件進行類似的改進。同樣,目前 描述的玻璃基板可用藍寶石基板、晶體基板和其它展示較高熱傳導性 的光透射基板替代。當然,目前描述的藍寶石基板和晶體基板也可用 玻璃基板或其它便宜的光透射基板替代,以降低成本。目前描述的偏振器、光補償板、X/2玻片不限于平板狀的。偏振器、 光補償板和入/2玻片還包括所有例如膜片、膜、層等產生上述作用的等 價物。在示范性改進中,光透射基板可關于它們的光軸旋轉,除了與XDP 的入射面相對的那些之外。雖然已經利用特殊術語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但這種 描述僅僅是用于說明目的,應當理解,對其作出的改變和變化不脫離 附加的權利要求的精神或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投影顯示設備,用于投射由兩個或多個不同液晶面板形成并由棱鏡組合的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透射基板,其與所述液晶面板的出射面相對;第二光透射基板,其與所述棱鏡的入射面相對;以及至少一個第三光透射基板,其設置在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之間,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每個都具有偏振器,用于以預定比例吸收預定偏振光成分,并且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粘附到所述棱鏡的入射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的投影顯示設備,進一步包括光補償板,其設 置在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的一個或二者上,用 于補償由所述液晶面板的方向角導致的對偏振軸的干擾。
3. 根據權利要求1的投影顯示設備,進一步包括人/2玻片,其設 置在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上,用于改變已經穿過設置在所述第二光透 射基板上的所述偏振器的光的偏振度。
4. 根據權利要求1的投影顯示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和 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的任一個或二者關于光軸是可旋轉的。
5. 根據權利要求l的投影顯示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 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的全部或一些是晶體基板 或藍寶石基板。
6. —種投影顯示設備,用于投射由兩個或多個不同液晶面板形成 并由棱鏡組合的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透射基板,其與每個液晶面板的出射面相對;第二光透射基板,其與所述棱鏡的每個入射面相對;以及至少 一個第三光透射基板,其設置在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之間,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三光透 射基板每個都具有偏振器,用于以預定比例吸收預定偏振光成分,并 且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與所述棱鏡的入射面擠壓接觸。
7. 根據權利要求6的投影顯示設備,進一步包括光補償板,其設 置在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的一個或二者上,用 于補償由所述液晶面板的方向角導致的對偏振軸的干擾。
8. 根據權利要求6的投影顯示設備,進一步包括入/2玻片,其設 置在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上,用于改變己經穿過設置在所述第二光透 射基板上的所述偏振器的光的偏振度。
9. 根據權利要求6的投影顯示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和 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的任一個或二者關于光軸是可旋轉的。
10. 根據權利要求6的投影顯示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 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的全部或一些是晶體基板 或藍寶石基板。
11. 一種投影顯示設備,用于投射由兩個或多個不同液晶面板形 成并由棱鏡組合的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透射基板,其與每個液晶面板的出射面相對; 第二光透射基板,其與所述棱鏡的每個入射面相對; 至少一個第三光透射基板,其設置在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和所述 第二光透射基板之間;以及保持機構,其設置在所述棱鏡上,用于保持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每個都具有偏振器,用于以預定比例吸收預定偏振光成分。
12. 根據權利要求11的投影顯示設備,進一步包括光補償板,其 設置在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的一個或二者上, 用于補償由所述液晶面板的方向角導致的對偏振軸的干擾。
13. 根據權利要求11的投影顯示設備,進一步包括入/2玻片,其設置在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上,用于改變已經穿過設置在所述第二光 透射基板上的所述偏振器的光的偏振度。
14. 根據權利要求11的投影顯示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 和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的任一個或二者關于光軸是可旋轉的。
15. 根據權利要求11的投影顯示設備,其中所述第一光透射基板、 所述第二光透射基板和所述第三光透射基板的全部或一些是晶體基板 或藍寶石基板。
專利摘要一種投影顯示設備,用于通過一棱鏡組合由兩個或多個不同液晶面板形成的圖像光,并將該組合的圖像光通過投影光學系統向投影面投射。該設備包括與液晶面板的出射面相對的第一光透射基板、與棱鏡的入射面相對的第二光透射基板和設置在第一光透射基板和第二光透射基板之間的至少一個第三光透射基板,其中第一光透射基板、第二光透射基板和第三光透射基板每個都具有偏振器,用于以預定比例吸收預定偏振光成分,并且第二光透射基板粘附到棱鏡的入射面。
文檔編號G03B21/14GK201044036SQ20062014746
公開日2008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8日
發明者岡田隆之 申請人:Nec顯示器解決方案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