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提高光學解像穩定性的鏡頭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學裝置,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提高光學解像穩 定性的鏡頭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數碼相機的像素提高以及小型化,對鏡頭裝置的光學解像穩定性要求 也越來越高。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鏡頭裝置。如圖1所示,這種鏡頭裝置 IO包括第一群框ll,其上設置有第一中心孔13,用于固定第一鏡片組14; 以及第二群框12,其上設置有第二中心 L,用于固定第二鏡片組(均未圖示)。
其中第一鏡片組14和第二鏡片組位于同一光軸上,且第一群框11可沿著光軸 相對于第二群框12運動,從而改變兩個鏡片組之間的距離,實現變焦。
第一群框11的一側設置有導向孔15,套設于固定設置的導向軸16上。 導向孔15與導向軸16之間留有間隙,可相對滑動。第一群框11的同一側, 上下相對設置有兩個卡塊17。凸輪筒18可相對于第二群框12轉動,且設置 在卡塊17旁,其上設置有螺旋線19。第一群框11上的兩個卡塊17將螺旋線 19卡在中間,當凸輪筒18轉動時,會通過螺旋線19帶動兩個卡塊17上下運 動,從而使第一群框11遠離或靠近第二群框12。
在第一群框11的另一側,設置有凸出的滑塊20。在第二群框11上,設 置有對應的導槽21。滑塊20與導槽21之間留有間隙。當第一群框ll遠離或 靠近第二群框12時,滑塊20可在導槽21內滑動。第一群框11 一側的導向孔 15與導向軸16配合、另一側的滑塊20與導槽21配合,為第一群框11的運 動導向,以保證運動平穩。
這種結構的缺陷在于,由于需預留運動余裕,導向孔15與導向軸16之間、 滑塊20與導槽21之間均留有間隙,以保證在各種環境條件下能夠作動順暢而不卡死。但是,這種間隙使得第一群框11在運動過程中會發生左右搖擺不定 的情況,導致光軸傾斜,對鏡頭裝置1的解像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鏡頭裝置的上述缺 陷,提供一種可提高光學解像穩定性的鏡頭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可提高光學解 像穩定性的鏡頭裝置,包括固定框,其上設置有滑槽;可沿著光軸相對于所述固定框直線運動的第一群框,其上設置有鏡片組,且一側設置有上下相對的卡塊,另一側設置有與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塊;以及 凸輪筒,其外周面上設置有螺旋線,與所述卡塊配合; 其中,所述第一群框上設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置有圓球, 一部分從所述容置腔內露出,并抵置于所述凸輪筒上;以及彈性元件, 一端抵置于所述圓球上,另一端抵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內壁。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鏡頭裝置中,所述容置腔設置于所述上下相對的卡塊之間,所述圓球抵置于所述凸輪筒的螺旋線上。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鏡頭裝置中,所述彈性元件是壓縮彈簧。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鏡頭裝置中,所述固定框為第二群框,其上設置有另一鏡片組。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鏡頭裝置中,所述固定框為基座,其上設置有感光元件。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鏡頭裝置中,所述鏡頭裝置還包括固定設置的導向 軸,第一群框的所述一側還設置有導向孔,套設于所述導向軸上。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鏡頭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彈性元件的彈力作用 下,第一群框被推抵,使得滑塊與滑槽緊密接觸,導向軸抵靠于導向孔的一側, 同時能夠順暢運動。在保留必要的運動間隙的同時,可穩定運動,改善光學解 像穩定性。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現有技術中鏡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鏡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鏡頭裝置的另一結構示意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一群框與凸輪筒配合的示意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鏡頭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提高光學解像穩定性的鏡頭裝置,提高光學解 像穩定性可包括兩種情況,當鏡頭裝置變焦(zoom)時,提高變焦的群框運動 時的穩定性;當鏡頭裝置對焦(focus)時,提高對焦的群框運動時的穩定性。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鏡頭裝置100包括固定框101、以及可 沿著光軸相對于固定框101直線運動的第一群框102。第一群框102上設置有 中心孔103,其內設置有鏡片組104。固定框101可以是第二群框,其上設置 有另一鏡片組(未圖示),當第一群框102相對于固定框101運動,從而改變 鏡片組之間的距離,實現變焦。固定框101也可以是基座,其上設置有感光元 件(未圖示),當第一群框102相對于固定框101運動,從而改變鏡片組104 與感光元件之間的距離,實現對焦。
該鏡頭裝置100還包括凸輪筒105,它呈圓柱形,可被相對應的驅動單元 (未圖示)驅動,從而繞著自身的中心軸轉動。在凸輪筒105的外周面上,設 置有凸出的螺旋線106。在第一群框102的一側,上下相對設置有兩個卡塊107。 這兩個卡塊107將螺旋線106夾持在中間,并可沿著螺旋線106的上、下表面 滑動。當凸輪筒105轉動時,通過螺旋線106帶動第一群框102沿著光軸方向 直線運動。
參照圖2,在第一群框102的同一側,還設置有導向孔108。該導向孔108 可滑動地套設于固定設置的導向軸109上,為第一群框102的運動導向。在第一群框102的另一側,還設置有凸出的滑塊IIO。固定座101上設置有對應的 滑槽lll。滑塊110可在滑槽111中滑動,進行導向。由于在第一群框102的 兩側均設置有導向機構,因此可使第一群框102的運動更平穩。導向孔108與導向軸109之間、滑塊110與滑槽111之間均為間隙配合, 以保證各運動組件能夠作動順暢。參照圖5所示,為了避免隨之而來的穩定性 不佳的問題,在第一群框102上,設置有容置腔112,該容置腔112朝向凸輪 筒105的前端開口,后端封閉。在容置腔112內,設置有彈性元件113以及圓 球114。彈性元件113的一端抵置于容置腔112的后端內壁上,另一端抵置于 圓球114上,并對容置腔112和圓球114施加彈力。圓球114的一部分從容置 腔112中露出,并抵置于凸輪筒105上。優選地,容置腔112設置于第一群框 102的兩個卡塊107之間,圓球114緊密抵置于凸輪筒105的螺旋線106上。 當兩個卡塊107沿著螺旋線106的上、下表面滑動時,圓球114抵置于螺旋線 106上并滾動。圓球114由耐磨材料制成,優選為鋼球。彈性元件113可以是, 例如,壓縮彈簧。參照圖3和圖4,由于凸輪筒105的位置固定,在彈性元件113的彈力作 用下,第一群框102被推抵,使得滑塊110與滑槽111緊密接觸,導向軸109 抵靠于導向孔108的一側,同時能夠順暢運動。本實用新型采用附加的彈性元件113,在保留必要的運動間隙的同時,使 第一群框102靠單側滑合作動,不論是正轉、反轉或是切換時,都可穩定運動, 不會發生左右搖擺不定的情況,可提高鏡頭裝置作動時的精度,改善光學解像 穩定性。權利要求1、一種可提高光學解像穩定性的鏡頭裝置,包括固定框,其上設置有滑槽;可沿著光軸相對于所述固定框直線運動的第一群框,其上設置有鏡片組,且一側設置有上下相對的卡塊,另一側設置有與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塊;以及凸輪筒,其外周面上設置有螺旋線,與所述卡塊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群框上設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置有圓球,一部分從所述容置腔內露出,并抵置于所述凸輪筒上;以及彈性元件,一端抵置于所述圓球上,另一端抵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內壁。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設置于所 述上下相對的卡塊之間,所述圓球抵置于所述凸輪筒的螺旋線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是壓縮 彈簧。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為第二群 框,其上設置有另一鏡片組。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為基座, 其上設置有感光元件。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鏡頭裝置還包括 固定設置的導向軸,第一群框的所述一側還設置有導向孔,套設于所述導向軸 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提高光學解像穩定性的鏡頭裝置,包括固定框,其上設置有滑槽;可沿著光軸相對于所述固定框直線運動的第一群框,其上設置有鏡片組,且一側設置有上下相對的卡塊,另一側設置有與所述滑槽配合的滑塊;以及凸輪筒,其外周面上設置有螺旋線,與所述卡塊配合;其中,所述第一群框上設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內設置有圓球,一部分從所述容置腔內露出,并抵置于所述凸輪筒上;以及彈性元件,一端抵置于所述圓球上,另一端抵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內壁。在彈性元件的彈力作用下,第一群框被推抵,使得滑塊與滑槽緊密接觸,導向軸抵靠于導向孔的一側,同時能夠順暢運動。在保留必要的運動間隙的同時,可穩定運動,改善光學解像穩定性。
文檔編號G02B7/04GK201293862SQ20082017694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8日
發明者周火旺 申請人: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