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顯影劑搬送裝置、顯影劑收容器、顯影裝置、處理組件及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683294閱讀:14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顯影劑搬送裝置、顯影劑收容器、顯影裝置、處理組件及圖像形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搬送顯影劑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包括該顯影劑搬送裝置的顯影劑收容器、顯影裝置、處理組件及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在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或它們的復合機等的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里, 設置有收容調色劑的調色劑容器,當顯影裝置內的調色劑隨著使用而被消費時,調色劑會從調色劑容器被補給到顯影裝置里。在這樣的的構成中,如果不將補給的調色劑和顯影裝置內已有的調色劑充分混合后來使用,在顯影裝置內的調色劑補給口附近的領域和此外的領域里,因為顯影裝置內的調色劑所包含的補給調色劑的比例不同,就會產生因顯影條件不一致而導致顏色不均或印刷版面沾污等問題。于是,為了使顯影裝置內的調色劑的狀態(補給調色劑的比例)均一,而在顯影裝置內對調色劑進行循環。例如,在專利文獻1、2或3中公開的技術是,作為對調色劑進行循環的構成,是將顯影裝置的倉室內分為在兩端部里相互連通的第一領域和第二領域,并在這些領域里配設作為調色劑搬送手段的螺桿。這時,因為通過螺桿來將各領域內的調色劑朝著互為相反的方向里搬送,被搬送到各自的領域的端部為止的調色劑就通過連通口被送入到另一方的領域內。然后,被送入到各領域內的調色劑通過螺桿被搬送到各領域的上述端部的反對側的端部里后,通過連通口返回到原來的領域內。通過重復進行這種搬送,調色劑就在第一領域和第二領域里循環了。其結果是,被補給的調色劑和顯影裝置內原有的調色劑相互混合后,顯影裝置內的調色劑的狀態就均一了。然而,在顯影裝置的倉室內設置螺桿的構成中,當螺桿轉動時,如果螺桿與倉室的內壁面接觸時就會產生雜音或磨損等問題。于是,為了防止這種問題,一般的是在螺桿的外周和倉室的內壁面之間設置間隙,來使得螺桿不接觸到倉室的內壁面里。另外,該間隙考慮到倉室的內壁面或螺桿的外徑的尺寸公差及螺桿的振動,被設定有一定的余量。但是,在螺桿的外周和倉室的內壁面之間的間隙中,螺桿對調色劑的搬送力基本不起作用。因此,間隙中存在的調色劑不會被搬送而一直積存著。這樣,倉室內的一部分就會變成調色劑積存的狀態,從而使得顯影裝置內循環的調色劑的量要少于被收容的調色劑的量。另外,在循環調色劑時,調色劑粒子相互之間的沖突會使得調色劑慢慢地劣化,當循環的調色劑量少的時侯,調色劑粒子相互之間的沖突次數會增多而促進其劣化。因此,如上所述,當螺桿和倉室的內壁面之間的間隙里積存有調色劑時,循環的調色劑量的減少就會促進調色劑的劣化。另外,作為防止倉室內的調色劑的積存的方法,公知的是通過將可撓性的攪拌葉片滑動接觸到倉室的內壁面里來使得調色劑不附著在內壁面里(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的圖4)。這時,由于攪拌葉片是由可撓性的部件構成的,與上述螺桿相比,就能夠抑制雜音或磨損。然而,因為攪拌葉片沒有螺桿那樣的沿軸方向搬送的功能,在配設攪拌葉片來代替螺桿的螺旋狀的葉片時,就會在該部位里產生調色劑搬送功能下降的問題。
于是,為了防止這種問題的發生,專利文獻4提案了這樣一種顯影裝置,S卩,將具有在轉動軸的軸方向里的調色劑搬送功能的搬送葉片和防止調色劑積存在倉室的內壁面里的攪拌葉片(agitation blade)配設在轉動軸的軸方向的相同領域里。這樣,通過在轉動軸的軸方向的相同領域里同時配設搬送葉片和攪拌葉片,就可以在抑制調色劑搬送功能下降的同時,來防止倉室內的調色劑的積存。然而,在專利文獻4的構成中,因為需要在轉動軸里設置用于安裝攪拌葉片的格子框,就會產生構造復雜、成本增加的問題。另外,在這樣的復雜的構成中,為了調整調色劑搬送功能而增大搬送葉片等的變更是困難的。還有,當攪拌葉片被安裝在從轉動軸向外徑方向延伸的格子框的先端里時,因為從攪拌葉片的安裝位置至倉室的內壁面為止的距離變短,攪拌葉片的彎曲量變少。其結果是,攪拌葉片對倉室的內壁面的接觸壓增大,就有可能發生雜音。另外,當攪拌葉片的接觸壓增大時,調色劑因攪拌葉片而被按壓到倉室的內壁面里的力也增大,從而也會產生調色劑容易劣化的問題。專利文獻I(日本)特許第3974123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76535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8-129210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_242266號公報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背景,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充分確保攪拌葉片的彎曲余量的同時,還能夠容易地進行用于調整顯影劑搬送功能的形狀的變更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包括該顯影劑搬送裝置的顯影劑收容器、顯影裝置、處理組件及圖像形成裝置。本發明的技術方案I提供一種顯影劑搬送裝置,其包括搬送葉片被設置在轉動軸里、通過轉動來將顯影劑向軸方向里搬送的顯影劑搬送部件,其將用于攪拌顯影劑的可撓性的攪拌葉片安裝在所述轉動軸上的軸方向中配設有所述搬送葉片的領域里,并使得該攪拌葉片從所述轉動軸延伸到所述搬送葉片的外周的更外側里。在技術方案I的構成中,因為是將攪拌葉片設置在轉動軸上,并使其從轉動軸延伸到外側里,就能夠在直徑方向里形成長的攪拌葉片。通過在直徑方向里使得攪拌葉片的長度增加,就能夠增加攪拌葉片的彎曲余量,從而使得攪拌葉片對顯影劑的按壓力減弱,就能夠抑制顯影劑的劣化。另外,根據該構成,因為將攪拌葉片安裝在轉動軸里,就不需要大幅變更轉動軸等的形狀,從而能夠簡化構成。由此,就可以容易地進行用于調整顯影劑搬送功能或顯影劑攪拌功能的形狀變更。技術方案2根據技術方案I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其在所述轉動軸里設置平面部,并將所述攪拌葉片安裝在該平面部里。通過將攪拌葉片安裝在平面部里,就使得攪拌葉片不容易從轉動軸剝落,從而能夠穩定地安裝攪拌葉片。技術方案3根據技術方案I或2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在所述攪拌葉片里設置有顯影劑攪拌時使得顯影劑通過的通過孔。
通過在攪拌葉片里設置通過顯影劑的通過孔,就能夠減輕顯影劑攪拌時攪拌葉片從顯影劑受到的負荷。
技術方案4根據技術方案I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將所述轉動軸的圓周方向中的所述搬送葉片的配設領域,在所述轉動軸的圓周方向里設定為大于 180。。通過將轉動軸的圓周方向中的搬送葉片的配設領域,在轉動軸的圓周方向里設定為大于180°,就能夠確保軸方向上的顯影劑搬送功能。技術方案5根據技術方案I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其在所述轉動軸里設置用于安裝所述攪拌葉片的爪部,并在所述攪拌葉片里設置與所述爪部卡止的卡止孔。這時,通過將爪部卡止到攪拌葉片的卡止孔里,就能夠將攪拌葉片安裝到轉動軸里。由此,因為可以不借助于兩面粘著膠帶來將攪拌葉片安裝到轉動軸里,就在使得構成更簡便的同時提高了組裝性。技術方案6根據技術方案I至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所述顯影劑搬送部件是在所述轉動軸里將所述搬送葉片設置為螺旋狀的螺桿,所述螺旋狀的搬送葉片從其外周開始至所述轉動軸為止具有切除形狀,并在具有該搬送葉片的切除形狀的部分的所述轉動軸上安裝所述攪拌葉片。通過搬送葉片從其外周開始至轉動軸為止具有切除形狀,就可以將攪拌葉片不受搬送葉片影響地安裝到轉動軸上。技術方案7根據技術方案I至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所述顯影劑搬送部件在所述轉動軸里將作為所述搬送葉片的平面狀的翼片相對于軸方向為傾斜地來設置,所述翼片從其外周至所述轉動軸具有切除形狀,并在具有該翼片的切除形狀的部分的所述轉動軸上安裝所述攪拌葉片。通過翼片從其外周開始至轉動軸為止具有切除形狀,就可以將攪拌葉片不受翼片影響地安裝到轉動軸上。技術方案8根據技術方案I至7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所述攪拌葉片與收容顯影劑的倉室的內壁面接觸。通過攪拌葉片與收容顯影劑的倉室的內壁面接觸的構成,就能夠防止顯影劑附著在內壁面里后的滯留。另外,如上所述,因為攪拌葉片的彎曲余量增多,攪拌葉片相對于內壁面的接觸壓就減小,從而能夠高度地抑制雜音或磨損的發生。技術方案9根據技術方案I至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在轉動軸的轉動方向中的攪拌葉片的上游側里存在的所述搬送葉片和所述攪拌葉片之間設置間距。如此,通過在攪拌葉片的彎曲方向里存在的搬送葉片和攪拌葉片之間設置間距, 就能夠確保攪拌葉片的彎曲余量。技術方案10提供一種內部收容有顯影劑的顯影劑收容器,其包括技術方案I至9 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由于顯影劑收容器包括技術方案I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所以就能夠獲得這些顯影劑搬送裝置的上述效果。技術方案11提供一種顯影裝置,其至少包括顯影倉室,其在內部里收容顯影劑;顯影機構,其使用顯影劑來對形成在潛像載置體上的靜電潛像進行顯影,其包括權利要求I 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由于顯影裝置包括技術方案I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所以就能夠獲得這些顯影劑搬送裝置的上述效果。技術方案12根據技術方案11所述的顯影裝置,其將所述顯影倉室的內部分割成配設了顯影劑被補給的補給口的第一的領域,和配設了所述顯影機構的第二的領域,并在該第一的領域和第二的領域之間設置用于循環顯影劑的多個的連通口,其將所述顯影劑搬送裝置具有的所述顯影劑搬送部件配設在所述第一的領域里。沒有配設顯影機構的第一的領域與配設有顯影機構的第二的領域相比,顯影劑滯留的死區具有增多的傾向。因此,通過在第一的領域里配設本技術方案所涉及的顯影劑搬送部件,就能夠對更多的存在于死區里的顯影劑進行攪拌。更進一步地,通過在第一的領域里配設本技術方案所涉及的顯影劑搬送部件,就能夠在調色劑被搬送到配設有顯影機構的第二的領域里之前,事先對存在于第一的領域內的死區里的顯影劑進行攪拌。
技術方案13根據技術方案12所述的顯影裝置,其將所述補給口配設在所述第一的領域內的顯影劑搬送方向的上游側里。通過將補給口配設在第一的領域內的顯影劑搬送方向的上游側里,就能夠延長顯影劑從補給口開始至配設了顯影機構的第二的領域為止的搬送距離,從而能夠確保被補給的顯影劑和顯影倉室內的顯影劑的較長時間的混合。由此,因為那個充分混合顯影劑,就使得顯影劑的狀態均勻,從而就能夠防止顏色不均或印刷版面沾污等問題的發生。技術方案14提供一種處理組件,其至少包括顯影劑收容部,其在內部里收容顯影劑;潛像載置體,其載置靜電潛像;顯影機構,其使用顯影劑來對形成在所述潛像載置體上的靜電潛像進行顯影,其包括權利要求I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由于處理組件包括技術方案I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所以就能夠獲得這些顯影劑搬送裝置的上述效果。技術方案15 —種圖像形成裝置,其包括權利要求I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由于圖像形成裝置包括技術方案I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所以就能夠獲得這些顯影劑搬送裝置的上述效果。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因為能夠在直徑方向里加長攪拌葉片后使得彎曲余量增多,攪拌葉片對顯影劑的按壓力就減弱,從而使得顯影劑的劣化得到抑制。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因為可以使得構成簡化,所以就能夠容易地進行用于調整顯影劑搬送功能或顯影劑攪拌功能的形狀變更。


圖I所示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構成的概要截面圖。圖2所示是顯影裝置及調色劑卡盒的概要截面圖。圖3所示是沿著垂直于圖2紙面的方向來橫切顯影裝置及調色劑卡盒時的概要截面圖。圖4所示是本發明的特征部分的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的立體圖。
圖5所示是在與軸方向正交的方向里橫切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的截面圖。圖6所示是形成切除形狀的領域的角度和軸方向里的調色劑搬送量之間的關系圖。圖7所示是減小切除形狀的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8所示是將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配設到顯影倉室內里時的狀態圖。圖9所示是具有其他安裝構造的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的立體圖。圖10(a)所示是在與軸方向正交的方向里橫切圖9所示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的截面圖、圖10(b)所示是圖10(a)的要部放大圖。圖11所示是將本發明的構成適用到設置在轉動軸里的作為搬送葉片的平面狀翼片里時的實施方式示意圖。符號說明IYUMUCUBk 處理組件2 感光體(潛像載置體)4 顯影裝置40顯影倉室40a 補給口40b內壁面41顯影輥44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5第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8隔離部件48a 連通口50調色劑卡盒(顯影劑收容器)60轉動軸60a平面部60b 爪部61搬送葉片62攪拌葉片62b通過孔62c卡止孔64 翼片A 第一的領域B 第二的領域C 具有切除形狀的部分 K 切除形狀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根據附圖來說明本發明。另外,在說明本發明的各附圖中,對于具有同一功能或形狀的部件或構成部品的構成要素,在可以判別的范圍內經一次賦予相同的符號后,將省略以后對其的說明。首先,參照圖I來說明適用于本發明的圖像形成裝置的全體構成及動作。圖I所示圖像形成裝置是彩色激光打印機,在其裝置本體100里安裝可以裝卸地安裝了作為圖像形成組件的四個處理組件lY、lM、lC、lBk。各處理組件lY、lM、lC、lBk除了收容對應于彩色圖像的顏色分解成分的黃色(Y)、品紅色(M)、青色(C)、黃色(Bk)等顏色不同的顯影劑以夕卜,其他的構成都相同。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顯影劑采用的是由調色劑組成的單成分顯影劑。具體來說是,各處理組件lY、lM、lC、lBk包括作為潛像載置體的鼓狀的感光體2、 具有對感光體2的表面進行帶電的帶電輥3等的帶電裝置、將調色劑供給到感光體2表面里的顯影裝置4、具有用于清潔感光體2表面的清潔刮刀5等的清潔裝置等。另外,在圖I 中,僅對黃色的處理組件IY所包括的感光體2、帶電輥3、顯影裝置4、清潔刮刀5賦予了符號,在其他的處理組件lM、lC、lBk中省略了符號的表不。圖I中,在各處理組件lY、lM、lC、lBk的上方里配設了作為對感光體2的表面進行曝光的曝光手段的曝光裝置6。曝光裝置6具有光源、多面鏡、f-0透鏡、反射鏡等,并根據圖像數據來將激光照射到各感光體2的表面里。另外,在各處理組件1Y、1M、1C、IBk的下方里配設了轉印裝置7。轉印裝置7包括由作為轉印體的環狀輪帶構成的中間轉印帶8。中間轉印帶8被張架在作為支持部件的驅動輥9和從動輥10里,通過驅動輥9在反時針方向里的轉動,中間轉印帶8就在圖中箭頭所示方向里做環繞移動(轉動)。在相對于四個感光體2的位置里,配設了作為一次轉印手段的四個一次轉印輥
11。各一次轉印輥11在各自的位置處按壓中間轉印帶8的內周面,在中間轉印帶8被按壓的部分和各感光體2接觸的部位里形成了一次轉印夾持。各一次轉印輥11與未圖示的電源連接后,被施加了規定的直流電壓(DC)以及/或交流電壓(AC)。另外,在與驅動輥9相對的位置里配設了作為二次轉印手段的二次轉印輥12。該二次轉印輥12按壓中間轉印帶8的外周面,在二次轉印輥12和中間轉印帶8接觸的部位里形成了二次轉印夾持。二次轉印輥12與一次轉印輥11同樣地,與未圖示的電源連接后, 被施加了規定的直流電壓(DC)以及/或交流電壓(AC)。另外,在中間轉印帶8的圖中右端側的外周面里,配設了清潔中間轉印帶8的表面的輪帶清潔裝置13。從該輪帶清潔裝置13延伸的未圖示的廢調色劑移送管被連接到配設在轉印裝置7的下方里的廢調色劑收容器14的進口部里。在裝置本體100的下部里,配設了收容紙或OHP片材等記錄媒介P的供紙卡盒15。 在供紙卡盒15里設置了將所收容的記錄媒介P送出的供紙輥16。另一方面,在裝置本體 100的上部里,配設了用于將記錄媒介向外部排出的一對排紙輥17和用于堆垛排出的記錄媒介的排紙盤18。
另外,在裝置本體100內,配設了用于將記錄媒介P從供紙卡盒15經過二次轉印夾持搬送到排紙盤18里的搬送路徑R。在搬送路徑R中二次轉印輥12的位置更靠記錄媒介搬送方向上游側里配設了一對對位輥對19。另外,在二次轉印輥12的位置更靠記錄媒介搬送方向下游側里配設了定影裝置20。上述圖像形成裝置的動作如下。
當造像動作開始時,各處理組件lY、lM、lC、lBk的感光體2就在圖I中的順時針轉動方向里被轉動驅動,并通過帶電輥3,各感光體2的表面被均勻帶電為規定的極性。根據通過未圖示的讀取裝置所讀取的原稿的圖像情報,激光從曝光裝置6被照射到各感光體2 的帶電面里后,在各感光體2的表面里形成靜電潛像。這時,在各感光體2里曝光的圖像情報是將所希望的全彩色圖像分解成黃色、品紅色、青色以及黑色的顏色情報后的單色的圖像情報。通過各顯影裝置4來將調色劑供給到這樣地在感光體2上形成的靜電潛像里后, 靜電潛像就作為調色劑圖像被顯像化(可視像化)了。張架中間轉印帶8的驅動輥9驅動轉動后使得中間轉印帶8在圖中的箭頭方向里作環繞移動。另外,在各一次轉印輥11里,通過施加與調色劑的帶電極性相反的穩定電壓或經穩定電流控制的電壓后,就在各一次轉印輥11和各感光體2之間的一次轉印夾持中形成了轉印電場。然后,各感光體2上的各色的調色劑圖像通過在上述一次轉印夾持中形成的轉印電場,在中間轉印帶8上依次重疊后被轉印。這樣,中間轉印帶8就在其表面里載置了全彩色的調色劑圖像。另外,沒有全部轉印 到中間轉印帶8里的各感光體2上的調色劑, 通過清潔刮刀5被除去。另外,當造像動作開始后,供紙輥16轉動,記錄媒介P就從供紙卡盒15被搬出。被搬出來的記錄媒介P通過對位棍對19來計算時機后,被送到二次轉印棍12和中間轉印帶8 之間的二次轉印夾持里。這時的二次轉印輥12里被施加有與中間轉印帶8上的調色劑圖像的調色劑帶電極性相反的轉印電壓,由此,就在二次轉印夾持里形成了轉印電場。然后, 通過形成在二次轉印夾持里的轉印電場,中間轉印帶8上的調色劑圖像就被一起轉印到記錄媒介P上了。之后,記錄媒介P被送入到定影裝置20里后,調色劑圖像就被定影到記錄媒介P上了。然后,記錄媒介P通過一對排紙輥17被排出到排紙盤18里。以上的說明雖然是在記錄媒介里形成全彩色圖像時的圖像形成動作,但也可以使用四個處理組件lY、lM、lC、lBk中的某一個來形成單色圖像,或使用兩個或三個處理組件來形成雙色或三色的圖像。圖2所示是顯影裝置及調色劑卡盒的概要截面圖。如圖2所示,顯影裝置4包括了具有收容調色劑的顯影劑收容部的顯影倉室40、作為載置調色劑的顯影劑載置體的顯影輥41、作為將調色劑供給到顯影輥41里的顯影劑供給部件的供給輥42、作為對載置在顯影輥41上的調色劑量進行限制的限制部件的顯影刮刀42、搬送調色劑的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及第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5等。顯影輥41由金屬制的芯棒和配設在該芯棒的外周里的導電性橡膠構成。在本實施方式中,芯棒的外徑設定為¢6、導電性橡膠的外徑設定為12mm、橡膠硬度設定為 Hs75。另外,導電性橡膠的體積阻抗值被調整在IO5-IO7Q左右里。作為導電性橡膠可以使用導電性聚氨酯橡膠或硅酮橡膠等。顯影輥41在圖2的反時針轉動方向里轉動,并將保持在表面里的顯影劑搬送到與顯影刮刀43及感光體2相向而對的位置里。供給輥42 —般使用的是海綿輥等。作為海綿輥一般是在金屬制的芯棒外周里附著了混合碳粉后成半導電化的發泡聚氨酯。在本實施方式中,芯棒的外徑被設定為6、海綿部分的外徑被設定為012。供給輥42與顯影輥41抵接。供給輥42和顯影輥41抵接而形成的夾持部通常被設定在大約左右里。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夾持部為2mm。另夕卜,供給輥42通過在相對于顯影輥41為反轉方向(圖2中的反時針轉動方向)里的轉動,就能夠將顯影倉室40 內的調色劑有效地供給到顯影輥41的表層里。還有,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顯影輥41和供給輥42的轉動數比設定為1,來確保良好的調色劑供給功能。顯影刮刀43可以由厚度為0. Imm左右的SUS等金屬板來構成。顯影刮刀43以其先端側抵接到顯影輥41的表面里,通過供給輥42被供給到顯影輥41上的調色劑,在經過顯影輥41和顯影刮刀43的夾持部時,其厚度得到限制,同時被摩擦帶電。由于顯影輥41 上的調色劑量的控制是為了穩定顯影特性獲得良好畫質的非常重要的參數,在通常的產品中,相對于顯影輥41的顯影刮刀43的抵接壓被嚴格控制管理為20-60N/m程度,夾持部的位置離開顯影刮刀43的先端為0. 5±0. 5mm程度。另外,這些參數可以對應于使用的調色齊U、顯影輥、供給輥等的特性來適當地決定。在本實施方式中,顯影刮刀43由厚度為0. Imm 的SUS材料構成,并通過將抵接壓設定為45N/m、將夾持部的位置設定在離開顯影刮刀43的先端為0. 2mm、將顯影刮刀43的支持端部至自由端(先端)為止的長度(自由長度)設定為14mm,就能夠在顯影輥41上形成穩定的調色劑薄層。在顯影倉室40里,設置了作為調色劑余量檢測手段的第一及第二導光部件46、 47。這里,作為檢測顯影倉室40內的調色劑余量的方法采用的是通過光透過方式的檢測方法。在通過光透過方式來檢測調色劑余量的方法中,設置了未圖示的發光元件及受光元件,并形成光路來通過第一的導光部件46將發光元件發出的光引導到顯影倉室40內,再將該光通過第二的導光部件47引導到受光元件里。第一的導光部件46的光出來的端部和第二的導光部件47的光進入的端部之間有規定的間隔,當顯影倉室40內的調色劑處于足夠存在狀態時,因為該間隙里存在有調色劑而使得光被遮斷,所以光就不能到達受光元件。但是,調色劑因為印刷等被消費時,調色劑的上面低于各導光部件46、47的位置,并且在上述間隙里不再有調色劑存在時,光就會到達受光元件里。通過檢測這時的受光元件的輸出值, 就能夠檢測到顯影倉室40內的調色劑的上面要低于導光部件46、47。各導光部件46、47可以由光透過性好的材料來構成。作為該材料而使用樹脂時, 優選的是透明度高的丙烯材或PC材等。另外,作為各導光部件46、47的材料,也可以采用可以獲得更好的光學特性的光學玻璃等。或者也可以在導光部件46、47里采用光纖網。這時會提高光路的設計自由度。另外,在顯影倉室40的上部里,可以裝卸地按照了作為收容補給用的調色劑的顯影劑收容器的調色劑卡盒50。還有,顯影裝置4及調色劑卡盒50的構成不限于圖2所示的構成。例如,也可以采用使得顯影裝置4和調色劑卡盒50 —體化,或者是再和感光體鼓 2等一體化的構成(處理組件)。在調色劑卡盒50的下部和顯影倉室40的上部里,分別形成有用于將調色劑卡盒 50內的調色劑補給到顯影倉室40內的補給口 50a、40a。另外,在調色劑卡盒50內,設置可以轉動的用于將內部的調色劑搬送到補給口 50a的第三的顯影劑搬送部件51,和用于將內部的調色劑靠向該第三的顯影劑搬送部件51 —側的攪拌部件52。調色劑的補給是通過上述調色劑余量檢測手段,根據顯影倉室40內的調色劑余量的檢測結果來進行的。具體來說是,當調色劑余量檢測手段檢測到顯影倉室40內的調色劑被消耗,調色劑量下降到規定值以下時,調色劑卡盒50就被僅驅動預先設定的時間,來將規定量的調色劑補給到顯影倉室40里。另外,顯影倉室40的內部通過具有連通口 48a的隔離部件48來分割成配設了補給口 40a的第一的領域A,和配設了顯影輥41或顯影刮刀43等顯影手段的第二的領域B。 這樣,通過隔離部件48來分割顯影倉室40的內部,就可以抑制調色劑粉的壓力集中在供給輥42里后導致的大負荷施加。另外,在第一的領域A里配設了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 在第二的領域B里配設了第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5。圖3所示是沿著垂直于圖2紙面方向來截斷顯影裝置和調色劑卡盒時的概要截面圖。如圖3所示,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及第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5夾著隔離第一的領域A和第二的領域B的隔離部件48被配設在大致相向而對的位置里。隔離部件48 的連通口 48a被分別設置在隔離部件48的兩端部里。借助于該連通口 48a,第一的領域A 和第二的領域B就相互連通了。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及第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5具有通過轉動來將調色劑沿軸方向搬送的構成。具體來說是,第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5是由在轉動軸的外周里設置了螺旋狀的葉片的螺桿構成的。還有,對于本發明的特征的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的構成將在后面詳細說明。圖3中的箭頭表示調色劑的移動方向。當第一及第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45轉動時, 它們就在相互相反的方向里搬送調色劑。通過各顯影劑搬送部件44、45而被搬送到第一的領域A和第二的領域B的各自的端部里的調色劑,因為不能在軸方向上做進一步移動,就通過各連通口 48a被送入到另一方的領域內(從領域A到領域B,或從領域B到領域 A)。然后,被送入到各領域A、B內的調色劑通過第一及第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45被搬送到與各領域A、B的上述端部的反對側的端部里后,就通過各連通口 48a返回到原來的領域內。通過重復進行該動作,調色劑就在第一的領域A和第二的領域B之間循環了。通過上述的構成,當調色劑從調色劑卡盒50被補給到第一的領域A內里時,被補給的調色劑在第一的領域A和第二的領域B之間得到循環后,就和顯影倉室40內的調色劑混合,調色劑的狀態(補給調色劑的比例)就成為均勻了。如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使補給有新的調色劑,因為能夠使得顯影條件一定,所以就能夠防止顏色不均或印刷版面沾污等問題的發生。另外,為了充分混合被補給的調色劑和顯影倉室40內的調色劑,優選的是延長調色劑從補給口 40a開始至第二的領域B為止的搬送距離,以確保延長混合的時間。因此,補給口 40a配設在第一的領域A里要比配設在第二的領域B里更好。而更好的是將補給口 40 配設在第一的領域A內的顯影劑搬送方向的上游側里。圖4所示是本發明的特征部分的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立體圖。如圖4所示,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包括轉動軸60、螺旋狀地設置在轉動軸60 的外周里的搬送葉片61、具有搬送葉片61的切除形狀的部分C的安裝在轉動軸60上的攪拌葉片62。在圖4所示例中,是將攪拌葉片62安裝在配設有搬送葉片61的軸方向領域的一部分里,但也可以是在配設了搬送葉片61的軸方向全領域里安裝攪拌葉片62。攪拌葉片62由具有可撓性的PET片材等構成。還有,攪拌葉片62因為相對于轉動軸60不是傾斜地配設的,所以與搬送葉片61不同的是,沒有在軸方向上搬送調色劑的功能。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當攪拌葉片62轉動時(攪拌時),為了減輕攪拌葉片62從調色劑受到的負荷,是在攪拌葉片62里設置了契入62a或使得調色劑通過的通過孔62b。圖5所示是在垂直于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的軸方向里的截面圖。
如圖5所示,在搬送葉片61里形成有從搬送葉片61的外周開始到轉動軸60為止的切除形狀K。然后,在搬送葉片61中具有切除形狀K的部分的轉動軸60上安裝了攪拌葉片62。這樣,通過在搬送葉片61里形成切除形狀K,就能夠使得攪拌葉片62不受搬送葉片61影響地被安裝在轉動軸60上了。另外,在轉動軸60上安裝攪拌葉片62的部分里形成有平面部60a。在本實施方式中,是借助于兩面粘著膠帶63來將攪拌葉片62安裝到該平面部60a里的。這樣,通過借助于兩面粘著膠帶63來將攪拌葉片62安裝到平面部60a里, 攪拌葉片62就不容易從轉動軸60剝離,從而能夠穩定地安裝攪拌葉片62。另外,作為其安裝方法,除了兩面粘著膠帶以外還可以采用粘結劑、熱熔接或超聲波熔接等公知的方法。圖5中的箭頭E表示轉動軸60的轉動方向。當轉動軸60在該方向里轉動時,攪拌葉片62受到調色劑的負荷后在與轉動方向E相反的方向F里彎曲。在該攪拌葉片62的彎曲方向F里存在的搬送葉片61的端面61a和攪拌葉片62之間設置有規定的間距G。這樣,通過在搬送葉片61和攪拌葉片62之間設置間距G,就能夠確保攪拌葉片62的彎曲余量了。另外,攪拌葉片62從轉動軸60延伸到比搬送葉片61的外周更靠外側里,攪拌葉片62的先端部的轉動軌跡D2也比搬送葉片61的外周Dl更靠外側里。通過這種構成,攪拌葉片62就能夠比搬送葉片61移動更寬闊領域里的調色劑。轉動軸60的圓周方向里形成上述切除形狀K的領域的角度0被設定為不滿 180°。換句話說就是,轉動軸60的圓周方向中的搬送葉片61的配設領域在轉動軸60的圓周方向里被設定為大于180°。圖6所示是形成上述切除形狀的領域的角度(以下稱為“切除角度0 ”)和軸方向的調色劑搬送量的關系圖。圖6所示的關系是在將轉動軸60的外徑設定為¢5、攪拌葉片62的外徑設定為小14、攪拌葉片62的間距設定為20mm的螺桿里形成切除形狀K時,通過變化切除角度9 來驗證調色劑搬送量如何變化的結果。圖6所示的是,以切除角度0 =0°,即沒有切除形狀K時的螺桿的調色劑搬送量為I后,以此為基準時各種情況下的調色劑搬送量的相對值。由圖6可知,隨著切除角度0的增加,調色劑搬送量是減少的。這是因為,當切除角度e增加時,配設了搬送葉片61的圓周方向的領域會減少,從而會導致搬送葉片61在軸方向里搬送調色劑的功能下降。然后,當切除角度e在180°以上時,調色劑搬送量會大幅減少。因此,為了確保調色劑搬送量(調色劑搬送功能),如上所述地以切除角度0不滿 180°為好。圖7所示的實施方式的切除形狀K要比圖5所示實施方式更小。這里,是將切除形狀K設定在可以將攪拌葉片62插入的程度的寬度里。如此,當切除形狀K減小時,因為可以增加搬送葉片61的配設領域,所以就能夠增大軸方向里的調色劑搬送功能。只是,該情況下,因為攪拌葉片62的彎曲余量基本沒有,所以攪拌葉片62從調色劑受到的負荷也會變大。圖8所示是將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配設到顯影倉室內里時的狀態圖。如圖8所示, 在搬送葉片61和形成第一的領域A的顯影倉室40的內壁面40b之間設置有間隙。這樣,通過在搬送葉片61和內壁面40b之間設置間隙,就可以不發生因(不用可撓性部件構成的)搬送葉片61接觸到顯影倉室40的內壁面40b里而產生的雜音或磨損。另一方面,由可撓性部件構成的攪拌葉片62被配設為與顯影倉室40的內壁面40b 接觸。通過這種構成,就能夠在抑制上述雜音或磨損發生的同時,通過攪拌葉片62來攪拌搬送葉片61和內壁面40b之間的間隙里存在的調色劑。另外,如圖8所示的實施方式,通過將內壁面40b形成為沿攪拌葉片62的轉動軌跡的圓弧,就能夠減少通過攪拌葉片62不能對調色劑進行攪拌的死區。圖9、圖10所示是攪拌葉片的其他安裝構造。圖9所示是具有其他安裝構造的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的立體圖,圖10(a)所示是在垂直于該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的軸方向里的截面圖,圖10(b)所示是圖10(a)的要部放大圖。如圖9所示,在該實施方式中,在轉動軸60設置了多個用于安裝攪拌葉片62的爪部60b,并在攪拌葉片62里設置了與該爪部60b卡止的多個的卡止孔62c。這時,通過將各爪部60b插入到各卡止孔62c里進行 卡止,就能夠將攪拌葉片62安裝到轉動軸60里。在該構成中,因為不需要像前述實施方式那樣來使用安裝攪拌葉片62的兩面粘著膠帶,在構成更簡便的同時,還提高了組裝性。當爪部60b和卡止孔62c之間多少有些晃動時,該晃動的余量就會使得攪拌葉片62容易彎曲。還有,在該實施方式中,其他的構成都與圖4、圖5 所示的上述實施方式的構成相同。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雖然是將本發明的構成適用到具有螺旋狀的搬送葉片61 的螺桿里,但也可以如圖11所示地,將本發明的構成適用到將作為搬送葉片的平面狀的翼片64相對于軸方向為傾斜地設置在轉動軸60里而構成的顯影劑搬送部件里。在圖11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在翼片64里設置了從其外周到轉動軸60為止的切除形狀,并在具有該翼片64的切除形狀的部分的轉動軸60上安裝攪拌葉片62。這時,因為是由翼片64來構成搬送葉片,與具有螺旋狀的搬送葉片61的螺桿相比,可以使得部件的形狀更為簡易并降低部件成本。另外,也可以將本發明的構成適用到配設在第二的領域B里的第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5里。只是,在將本發明的構成選擇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和第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5中的某一個來適用時,從以下的觀點出發優選的是將本發明的構成適用到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里。首先,在沒有配設顯影輥41的第一的領域A與配設有顯影輥41的第二的領域相比,調色劑滯留的死區有增多的傾向。因此,通過將本發明的構成適用到配設在第一的領域A里的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里,就能夠對更多的存在于死區里的調色劑進行攪拌。更進一步地,即使是從調色劑被搬送到顯影領域的第二的領域B之前,較好的是先對存在于第一的領域A內的死區里的調色劑進行攪拌的角度來看,優選的也是將本發明的構成適用到第一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里。另外,本發明的構成不限于配設在顯影裝置4內的顯影劑搬送部件里,也可以適用于配設在上述調色劑卡盒50或其他部位里的顯影劑搬送部件。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作為顯影劑雖然使用的是由調色劑組成的單成分顯影劑,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也能夠適用于使用由調色劑和載體組成的雙成分顯影劑的圖像形成裝置里。另外,適用本發明的構成的圖像形成裝置不局限于圖I所示的串列型彩色激光打印機,也可以是其他的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或其復合機等。另外,也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要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更。如上所述,本發明因為將攪拌葉片62安裝在轉動軸60上的軸方向中配設有搬送葉片61的領域里,就可以在軸方向的同一領域里同時發揮攪拌葉片62對調色劑的攪拌功能和搬送葉片61對調色劑的搬送功能。由此,就能夠在確保軸方向上的調色劑的搬送性能的同時,來防止顯影倉室40內的調色劑的滯留。另外,在本發明的構成中,因為是將攪拌葉片62安裝在轉動軸60上的,與專利文獻4所記載的將攪拌葉片安裝在格子框的先端里的構成相比,能夠使得攪拌葉片62在直徑方向里形成的更長。如此,通過使得攪拌葉片62在直徑方向里形成更長,就會 增加攪拌葉片62的彎曲余量,從而使得攪拌葉片62對于顯影倉室40的內壁面40b的接觸壓減小,能夠高度地抑制雜音或磨損的發生。另外,因為攪拌葉片62的接觸壓減小后,攪拌葉片62對調色劑的按壓力也減弱,從而就能夠抑制調色劑的劣化。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構成,因為可以不在轉動軸里設置專利文獻4所記載的格子框,因而就能夠簡化構成。由此,就能夠容易地進行用于調色劑搬送功能或調色劑攪拌功能的調整的形狀變更。具體來說就是,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對圖5所示切除角度0進行變更后僅增加或減少搬送葉片61的配設領域,就可以調整調色劑搬送能力。另外,因為通過變更切除角度9能夠對攪拌葉片62的彎曲余量進行增減,所以就能夠調整調色劑攪拌能力。本專利申請的基礎和優先權要求是2011年01月26日、在日本專利局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JP2011-014216,其全部內容在此引作結合。
權利要求
1.一種顯影劑搬送裝置,其包括搬送葉片被設置在轉動軸里、通過轉動來將顯影劑向軸方向里搬送的顯影劑搬送部件,其特征在于將用于攪拌顯影劑的可撓性的攪拌葉片安裝在所述轉動軸上的軸方向中配設有所述搬送葉片的領域里,并使得該攪拌葉片從所述轉動軸延伸到所述搬送葉片的外周的更外側里。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轉動軸里設置平面部,并將所述攪拌葉片安裝在該平面部里。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攪拌葉片里設置有顯影劑攪拌時使得顯影劑通過的通過孔。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轉動軸的圓周方向中的所述搬送葉片的配設領域,在所述轉動軸的圓周方向里設定為大于180°。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轉動軸里設置用于安裝所述攪拌葉片的爪部,并在所述攪拌葉片里設置與所述爪部卡止的卡止孔。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影劑搬送部件是在所述轉動軸里將所述搬送葉片設置為螺旋狀的螺桿,所述螺旋狀的搬送葉片從其外周開始至所述轉動軸為止具有切除形狀,并在具有該搬送葉片的切除形狀的部分的所述轉動軸上安裝所述攪拌葉片。
7.根據權利要求I至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影劑搬送部件在所述轉動軸里將作為所述搬送葉片的平面狀的翼片相對于軸方向為傾斜地來設置,所述翼片從其外周至所述轉動軸具有切除形狀,并在具有該翼片的切除形狀的部分的所述轉動軸上安裝所述攪拌葉片。
8.根據權利要求I至7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葉片與收容顯影劑的倉室的內壁面接觸。
9.根據權利要求I至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轉動軸的轉動方向中的攪拌葉片的上游側里存在的所述搬送葉片和所述攪拌葉片之間設置間距。
10.一種內部收容有顯影劑的顯影劑收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I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
11.一種顯影裝置,其至少包括顯影倉室,其在內部里收容顯影劑;顯影機構,其使用顯影劑來對形成在潛像載置體上的靜電潛像進行顯影,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I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影裝置,其將所述顯影倉室的內部分割成配設了顯影劑被補給的補給口的第一的領域,和配設了所述顯影機構的第二的領域,并在該第一的領域和第二的領域之間設置用于循環顯影劑的多個的連通口,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顯影劑搬送裝置具有的所述顯影劑搬送部件配設在所述第一的領域里。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顯影裝置,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補給口配設在所述第一的領域內的顯影劑搬送方向的上游側里。
14.一種處理組件,其至少包括顯影劑收容部,其在內部里收容顯影劑;潛像載置體,其載置靜電潛像;顯影機構,其使用顯影劑來對形成在所述潛像載置體上的靜電潛像進行顯影,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I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
15.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I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顯影劑搬送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在充分確保攪拌葉片的彎曲余量的同時,還能夠容易地進行用于調整顯影劑搬送功能的形狀的變更的顯影劑搬送裝置、顯影劑收容器、顯影裝置、處理組件及圖像形成裝置。顯影劑搬送裝置包括搬送葉片(61)被設置在轉動軸(60)里、通過轉動來將顯影劑向軸方向里搬送的顯影劑搬送部件(44)。用于攪拌顯影劑的可撓性的攪拌葉片(62)安裝在轉動軸(60)上的軸方向中配設有搬送葉片(61)的領域里。更進一步地,使得攪拌葉片(62)從轉動軸(60)延伸到搬送葉片(61)的外周的更外側里。
文檔編號G03G15/01GK102621853SQ201210015178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6日
發明者中武直樹, 久保田智廣, 清水義之, 釣谷翔 申請人:株式會社理光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