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相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687204閱讀:18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相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操作性提高的相機,更具體而言涉及使操作性提高的例如數字相機、攝像機、帶相機的移動電話等具有靜態圖像和動態圖像拍攝功能的作為便攜型攝影設備的相機。
背景技術
以往,廣泛普及例如數字相機、攝像機、帶相機的移動電話等(以下將它們總稱為相機)這樣的便攜型攝影設備其具有使用光電轉換元件等將通過攝影光學系統成像的光學像轉換為電子圖像信號,再將其作為表示靜態圖像和動態圖像的圖像數據來獲得的攝影功能,并且構成為能將該圖像數據記錄在記錄介質中,可由使用者手持著使用。 在現有的相機中,當處于電源斷開狀態時,為了開始使用,例如通過使用者操作電源開關等既定的操作部件,將來自電源部的電力提供給相機內部的各種構成單元,例如攝影光學系統和對其進行驅動控制的鏡頭部、具有光電轉換元件和圖像信號處理電路等的攝像部、具有顯示裝置等的顯示部、對記錄介質等進行驅動控制的記錄部等各構成單元,由此進行啟動各構成單元的控制。另外,在現有的相機中,如果在電源導通狀態下產生了攝影指示信號,則處于可立即執行攝影動作的狀態即攝影待機狀態,此時,各構成單元幾乎都成為始終動作的狀態。在這種現有的相機中,當處于攝影待機狀態時始終會持續消耗大量電力。因此,在現有的相機中存在具有如下功能的相機當處于攝影待機狀態時,如果沒有在一定時間內產生攝影指示信號,則進行使一部分構成單元、尤其是消耗電力較大的攝像部、顯示部等處于休止狀態(休眠狀態)的控制,以抑制消耗電力。而且,當處于該休眠狀態時,如果進行了既定操作、例如半按下快門按鈕操作等,則進行恢復到攝影待機狀態的控制。例如在日本特開2007-279553號公報中公開的相機是根據手抖檢測傳感器(角速度傳感器)的輸出值和是否存在操作部件的操作來進行休眠模式的切換控制的。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7-279553號公報然而,在通過上述日本特開2007-279553號公報等所公開的現有的相機中,當從電源斷開狀態或休眠狀態切換到可使用狀態(攝影待機狀態)時,每次都需要由使用者對既定的操作部件等進行操作。另外,當相機處于電源斷開狀態或休眠狀態時,如果進行了上述既定操作,則相機的控制部一并執行對各種構成單元的電力供給控制和啟動處理控制,轉移到攝影待機狀態。因此,存在為啟動相機而需要耗費既定時間的問題。另外,在通過上述日本特開2007-279553號公報等所公開的現有的相機中,通過手抖檢測傳感器(角速度傳感器)的輸出值和是否存在對操作部件的操作的組合,判定休眠模式的切換,因此存在操作繁雜的問題。進而,由于在相機被放入于使用者的衣服等的口袋或包等之中被攜帶出行的情況下也會產生振動,因此有時會從手抖檢測傳感器產生輸出。除此之外,還考慮到由于相機在包等的內部移動而成為操作了既定的操作部件的狀態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也被認為是相機違反使用者意圖而啟動的誤動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鑒于上述問題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啟動相機時不需要繁雜的操作而僅憑進行簡單且直觀的操作就能從非使用狀態(電源斷開狀態或休眠狀態)立即切換到可使用狀態(攝影待機狀態),能通過單手操作而不會錯過快門時機并可防止錯誤動作、確保可靠的動作,同時操作性優良的相機。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相機的特征在于,具有攝像部;顯示部;相機姿勢 檢測部;以及控制部,在上述相機姿勢檢測部檢測到上述相機的上下方向的重力從無變為有并且在通過上述攝像部獲得的圖像信號中檢測到臉部圖像的情況下,該控制部將上述顯示部的顯示設為電源導通狀態。根據本發明,能提供一種這樣的相機該相機在啟動時不需要繁雜的操作而僅憑進行簡單且直觀的操作就能從非使用狀態(電源斷開狀態或休眠狀態)立即切換到可使用狀態(攝影待機狀態),能通過單手操作而不會錯過快門時機,并可防止錯誤動作來確保可靠的動作,同時操作性優良。


圖I是表示本發明第I實施方式的相機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表示圖I的相機的內部構成概要的構成框圖。圖3是表示圖I的相機的運動檢測啟動模式時的動作概要的流程圖。圖4是表示使用圖I的相機時的姿勢之中在橫向位置上設置相機的情況下的圖。圖5是表示圖4所示的姿勢時的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例子的圖。圖6是表示使用圖I的相機時的姿勢之中在縱向位置上設置相機的情況下的一個例子的圖。圖7是表示圖6所示的姿勢時的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例子的圖。圖8是表示使用圖I的相機時的姿勢之中在縱向位置上設置相機的情況下的另一個例子的圖。圖9是表示圖8所示的姿勢時的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例子的圖。圖10是表示根據圖I的相機攜帶狀態進行設置的狀態時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位移的圖。圖11是表示從手持圖I的相機的狀態開始放置到固定臺座上時的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位移的圖。圖12是表示圖I的相機中的攝像元件的輸出信號中表示明亮度的信號的時間性位移的圖。
圖13是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方式的相機中的運動檢測啟動模式時的處理序列的流程圖。圖14是表示使用本發明第2實施方式的相機時的狀況之中的、使用者取出放入口袋內的相機時的情形的圖。圖15是表示在圖14的狀態之后,在橫向位置上設置所取出的相機時的情形的圖。圖16是表不使用本發明第2實施方式的相機時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例子的圖。圖17是說明由本發明第2實施方式的相機的臉部檢測部進行的臉部檢測處理的圖。圖18是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方式的相機顯示部的開、關位移的圖。
符號說明I相機;10控制部;10a圖像處理部;10b時鐘;11加速度傳感器;12姿勢檢測電路;14操作部;14a快門按鈕;15記錄部;16攝像部;17臉部檢測部;18顯示部;19電源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圖示的實施方式說明本發明。圖I是表示本發明第I實施方式的相機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相機的內部構成概要的構成框圖。并且,在圖2中,僅表示出本發明所涉及的主要構成模塊,省略了其他的通常相機所具有的一般構成。圖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相機動作序列之中涉及本發明的動作處理(運動檢測啟動模式時的動作)概要的流程圖。圖4、圖6、圖8是表不使用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時的姿勢的例子的圖。其中,圖4表示在橫向位置上設置相機的情況下的例子。圖6是在縱向位置上設置相機的例子,表示面對相機正面且左側朝下的情況的例子。圖7是在縱向位置上設置相機的例子,表示面對相機正面且右側朝下的情況(與圖6相反)的例子。圖5、圖7、圖9是分別表示本實施方式的相機處于圖4、圖6、圖8所示的各姿勢時的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例子的圖。圖10、圖11是表不本實施方式的相機的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例子的圖。其中,圖10表示為了進行攝影而將相機從攜帶相機的狀態轉換為手持設置的狀態時的位移。圖11表示從手持相機的狀態轉換到將相機放置在固定臺座上時的位移。并且,在圖5、圖7、圖9、圖10、圖11中,縱軸V表示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值,橫軸T表示經過時間。圖12表示攝像元件的輸出信號中表示明亮度的信號的時間性位移。此處,縱軸B表示將明亮度數值化的數據,橫軸T表示經過時間。首先,使用圖I、圖2按照如下說明本發明第I實施方式的相機的外觀構成和內部構成的概要。并且,在如下說明之中,在橫向位置上設置相機時的通常姿勢下,面向相機正面將左右方向設為X方向,面向相機正面將上下方向(相機的上下方向)設為Y方向,將從正面觀察相機時的相機的前后方向設為Z方向(參見圖I的箭頭X軸、Y軸、Z軸)。另外,在橫向位置上設置相機時的通常姿勢下,面向相機正面將左方和下方用負方向來表示。這種方向表示可考慮為固定的坐標軸而與相機姿勢無關。
如圖I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相機I構成為具有形成為扁平箱型形狀的框體。在該框體內部配設有后述圖2所示的各種構成單元。在相機I的框體的前表面側露出配置有具有攝影光學系統等的攝影鏡頭部(單兀)2的一部分;和閃光發光裝置3的發光部。另外,在 相機I的框體的上表面側配置有多個操作部14中的快門按鈕14a。而且,雖然沒有圖示,然而在相機I的框體的背表面側露出配置有顯示部18 (參見后述圖2)的顯示畫面。如圖2所示,設置于相機I的框體內部的各種構成單元例如有控制部10、加速度傳感器11、姿勢檢測電路12、操作部14、記錄部15、攝像部16、臉部檢測部17、顯示部18、電源部19等。控制部10是由電控制本相機I的構成單元整體的CPU等構成的控制電路。該控制部10構成為在其內部具有臨時存儲由攝像部16獲得的圖像信號的臨時存儲器(未圖示);對臨時存儲在該臨時存儲器中的圖像信號進行各種信號處理的圖像處理部IOa ;以及具有定時器功能等的時鐘IOb等。并且,上述臨時存儲器和圖像處理部IOa除了構成為包含于控制部10內的方式之外,還可以構成為獨立于控制部10。加速度傳感器11是檢測圖I所示的相機I在X軸、Y軸、Z軸各方向上的振動的三方向加速度傳感器(三維加速度傳感器)。姿勢檢測電路12是作為這樣的判定部來發揮作用的電路,即定期檢測來自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根據該輸出判定相機I的姿勢、例如相機I的上下方向的姿勢上的姿勢變化。作為該姿勢檢測電路12,例如可應用比較儀(comparator ;比較器)與邏輯電路組合構成的電路或專用個人計算機等。操作部14具有與設置在相機I的框體外表面上的多個操作部件聯動的多個開關等,是向控制部10傳遞按照各操作部件的操作而產生的指示信號的電路部。記錄部15是這樣的電路部,S卩其接收從圖像處理部IOa輸出的圖像信號,轉換為最適于存儲在記錄介質、記錄存儲器等(未圖示)的既定方式的圖像數據,進行向記錄介質記錄的處理,或根據來自控制部10的指示,從記錄介質中讀取記錄完畢的圖像數據,進行臨時存儲在控制部10等的臨時存儲器等中的處理等。攝像部16是具有例如由CCD等光電轉換元件構成的攝像元件的電路部。該攝像部16在攝像元件的受光面接收通過攝影鏡頭部2 (參見圖I)形成的光學像,通過對其進行光電轉換而生成圖像的電信號,輸出到圖像處理部10a。臉部檢測部17是根據由攝像部16獲得的圖像信號進行在圖像中檢測人臉圖像的圖像處理的電路部。具體而言,例如預先將人臉的模板圖像存儲在內部存儲器(未圖示)等中,進行檢測與該模板圖像匹配的部分的圖像是否存在于獲得圖像中的圖像處理等。該臉部檢測處理是近些年來在現有的相機中廣泛普及的圖像處理技術之一。顯示部18連續顯示通過攝像部16依次獲得的圖像信號,起到相機I攝影時的取景器的作用。另外,顯示部18將已經記錄在記錄部15中的圖像數據作為圖像來進行播放顯示。作為該顯示部18,例如可應用液晶顯示裝置(IXD)等。關于其它構成,由于屬于不與本發明直接產生關系的部分,因此省略其圖示和說明。
在如上構成的本實施方式的相機I中,作為用于從非使用狀態即電源斷開狀態或休眠狀態(以下稱之為電源斷開狀態)切換到可進行使用的攝影待機狀態即電源導通狀態的方式,例如具有如下兩種啟動模式(I)與現有的通常相機同樣,是由使用者操作電源按鈕(未圖示)等既定的操作部件來實現的方式(將此時的動作模式稱為通常啟動模式);
(2)是這樣的方式,即當相機I處于關閉狀態(非使用狀態)時檢測相機I的姿勢,在使用者為了進行攝影而設置相機I等時,如果此時相機I的姿勢向預先規定的既定姿勢(在通常的手持攝影時所設定的基本姿勢)發生了姿勢變化的話,則自動使相機I成為導通狀態(可使用狀態),最終能以攝影待機狀態進行啟動(運動檢測啟動模式)。此處,根據圖3的流程圖按照如下說明相機I的作用之中運動檢測啟動模式時的處理序列。首先,在相機I的基本設定畫面(菜單畫面)上預先將相機I的啟動模式設定為運動檢測啟動模式。然后使相機I為電源斷開狀態。在該狀態下,相機I被設定為運動檢測啟動模式,并且處于電源斷開狀態(步驟SI)。并且,在該狀態下,相機I內部的電構成模塊的大部分都處于休止狀態且被停止了電力供給。但是,此時至少向加速度傳感器11和姿勢檢測電路12、操作部14 (圖2中以虛線框A包圍的構成模塊)間歇性提供來自電源部19的微弱的電力。因此,控制部10的一部分為啟動狀態,該控制部10進行電源部19的一部分的控制(對圖2的A模塊供給微弱電力的控制)、加速度傳感器11和姿勢檢測電路12的控制、以及來自該姿勢檢測電路12和操作部14的輸入信號的監視。在步驟S2中,控制部10或姿勢檢測電路12根據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進行相機I的姿勢是否為目標姿勢的判斷。這里,所謂相機I的目標姿勢是指,例如使用者為了使用該相機I進行照片攝影動作而設置相機I的情況下的基本相機的姿勢。通常情況下,在進行照片攝影時,使用者雙手保持相機I。這種情況下,例如欲獲得的照片的攝影畫面為橫向位置的情況下(橫長畫面且矩形形狀的畫面各邊為大致水平、垂直的情況)的相機的姿勢為圖4所示形態。此時,相機I的加速度傳感器11例如在圖4所示的箭頭Y的方向(負(_)方向)上檢測IG的加速度V。與此同時,X、Z方向的加速度V是零(O)或接近零的數值。此時的加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5所示。另外,例如在進行照片攝影時欲獲得的照片的攝影畫面為縱向位置的情況下(縱長畫面且矩形形狀的畫面各邊為大致水平、垂直的情況)的相機的姿勢為圖6或圖8所示的形態。此時,相機I的加速度傳感器11例如在圖6所示的箭頭X的方向(負(-)方向)或圖8所示箭頭X的方向(正(+ )方向)上檢測IG的加速度V。與此同時,Y、Z方向的加速度V是零(O)或接近零的數值。此時的加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7、圖9所示。在上述步驟S2的處理中,在確認出相機I的姿勢為目標姿勢時,即,當來自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被輸出到姿勢檢測電路12,在姿勢檢測電路12中檢測到在上述圖5、圖7、圖9中看到的信號時,進入接下來的步驟S3的處理。另外,在上述步驟S2的處理中,在沒有確認到相機I的姿勢為目標姿勢時,即,當來自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完全沒有輸入到姿勢檢測電路12,或者即便來自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被輸入到姿勢檢測電路12中但是不屬于在上述圖5、圖7、圖9中看到的信號時,則重復該步驟S2的處理。并且,步驟S2的處理中,加速度傳感器11的加速度檢測動作是以較長的間隔、即較慢的采樣周期例如每秒一次左右的周期來執行的。接著,在步驟S3中,控制部10或姿勢檢測電路12提高加速度傳感器11的加速度檢測動作的采樣周期,進行執行采樣的控制。這種情況下的采樣周期例如為每秒10次 50次左右的周期。也就是說,此時控制部10更細微地控制加速度傳感器11的判定周期。因此,在該步驟S3的處理中,控制部10為了進行更多的控制作用,從部分啟動狀態開始啟動使得能進行正式動作(圖2中用虛線框B包圍的構成模塊啟動)。在步驟S4中,控制部10或姿勢檢測電路12根據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進行相機I的姿勢是否穩定的判斷。 此時,所謂相機I的姿勢處于穩定的狀態是指例如使用者欲進行照片攝影而擺出圖4、圖6、圖8所示的任一個姿勢,在一定時間內持續保持該姿勢的狀態。也就是說,當在使用者在非使用狀態下手持相機I行走的狀態下,為進行照片攝影而將相機I設置為圖4、圖6、圖8所示的某個姿勢時,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成為圖10所示。并且,圖10所示的輸出波形僅表示X軸、Y軸、Z軸這三個軸中X軸的輸出波形。圖10中,符號P所示的期間是使用者在非使用狀態下手持相機I行走時的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另外,符號Q所示的期間是為進行照片攝影而將相機I設置為圖4、圖6、圖8所示的某個姿勢時的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在該情況下,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的振幅隨著時間經過而變小。而且,觀察圖10可知,相比期間P的輸出波形的振幅W1,期間Q的輸出波形的振幅W2較小。也就是說,對于相機I的姿勢穩定的狀態,能通過確認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的振幅W2減小到既定電平來進行判斷。但是,例如將相機I放置在足夠穩定地對其進行固定的臺座等臺座上的情況下,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也會變得足夠小。圖11中,用符號M表不的期間是手持相機I時的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另夕卜,用符號N表示的期間是將相機I放置在固定臺座上時的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并且,圖11中所示的輸出波形也僅表示X軸、Y軸、Z軸這三個軸中X軸的輸出波形。這種情況下,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的振幅W3隨著時間經過進一步變小,逐漸接近振幅為零的裝態。這樣,當將相機I放置在固定臺座上的情況下,相機I成為充分穩定的狀態,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的振幅成為接近零的狀態。于是,在本實施方式的相機I中,關于相機I的姿勢穩定的狀態的判斷是通過確認到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的振幅W2 (圖10)減小到既定電平、且維持住既定電平的振幅(不為零)來進行的。返回圖4,在上述步驟S4的處理中,如果確認到相機I的姿勢穩定,則進入接下來的步驟S5的處理。
另外,在上述步驟S4的處理中,在沒有確認到相機I的姿勢穩定(攜帶著相機I的狀態)時,或者判斷為處于足夠穩定的狀態(臺座上放置狀態)時,返回上述步驟S2的處理,重復之后的處理。這種情況下,加速度傳感器11的采樣周期恢復到原來狀態。接著,在步驟S5中,控制部10控制電源部19進行開始向攝像部16等供電的控制,并且進行使攝像部16為導通狀態的控制。由此,啟動了圖2中由虛線框C所包圍的構成模塊。此后進入步驟S6的處理。在步驟S6中,控制部10驅動控制攝像部16,進行由攝像部16獲得的圖像信號中是否存在被攝體的判斷。這種情況下,所謂圖像信號中存在被攝體的狀態是指例如在攝像部16所獲得的圖像信號中存在具有某種形狀的部分圖像,或存在顏色信息和明亮度信息的狀態。通常情況下,在非使用狀態下攜帶相機I行進的時候,屬于將相機I收納在衣服口袋或收納箱內或包中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可認為屬于通過攝影光學系統到達攝像部16的 圖像信號中不存在顏色信息和明亮度信息或者這兩種信息極少的狀態。圖12中,用符號E表不的線段不出在一定時間內持續輸入了表不既定電平(Th :界限,閾值)以上的明亮度的信號。這可被認為是這樣的狀態攝像部16的攝像元件接收到了既定量以上的光量。另外,用符號F表示的線段表示的是在一定時間持續輸入了表示既定電平以下的明亮度的信號。這可被認為是這樣的狀態攝像部16的攝像元件只接收到了既定量以下的光量。也就是說,根據攝像部16獲得的圖像信號,當在一定時間內持續輸入了表示既定電平以上的明亮度的信號時,按理能判斷出圖像信號中存在被攝體的狀態。此處,使用圖12,僅說明著眼于表示明亮度的信號,判斷是否存在被攝體的情況。但是,此時的判斷基準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如上基于顏色信息進行判斷,也可以使用臉部檢測部17來判斷獲得圖像中的被攝體的形態,還可以根據其他不同的判斷基準進行判斷。并且,關于使用臉部檢測部17進行判斷的例子,將在后面敘述的第2實施方式中詳細描述。返回圖4,在上述步驟S6的處理中,如果確認到圖像信號中存在被攝體,則進入步驟S7的處理。另外,在上述步驟S6的處理中,當判斷為圖像信號中不存在被攝體的情況下、也就是說推測為相機I處于收納狀態的情況下,返回上述步驟S2的處理,重復此后的處理。這種情況下,首先進行使加速度傳感器11的采樣周期恢復到原來狀態的控制,并且停止對攝像部16的供電,進行使攝像部16處于截止狀態的控制,此后返回上述步驟S2的處理。接著,在步驟S7中,控制部10控制電源部19,進行開始對顯示部18等供電的控制,并且進行使顯示部18為導通狀態的控制。由此,啟動圖2中虛線框D所包圍的構成模塊。通過該處理,相機I轉移到攝影待機狀態。如上所說明的那樣,根據上述第I實施方式,設置檢測相機I的姿勢的構成單元(加速度傳感器11和姿勢檢測電路12),檢測相機I的姿勢,可以僅在相機I處于既定姿勢的姿勢時,即處于為進行照片攝影而以矩形形狀畫面各邊大致呈水平、垂直的方式設置相機I時的姿勢時,從非使用狀態(電源斷開狀態)切換到作為可使用狀態的攝影待機狀態(電源導通狀態)。因此,在相機I處于非使用狀態時,使用者只要進行擺放相機以進行照片攝影的動作即可,不需要進行以往所進行的操作規定的操作部件的步驟等繁雜的開關操作,能夠使相機I處于作為可使用狀態的攝影待機狀態,因而可有助于操作性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例如被認為是在非使用狀態下手持相機I行進,或相機I被收納于口袋、收納箱、包等內,或相機I處于放置在臺座上的狀態的情況下,由于不向可使用狀態進行切換,因此可抑制錯誤動作,不會消耗多余的電力。因此,由于能夠僅在必要時啟動相機1,因此能夠有助于相機I省電。另外,在運動檢測啟動模式中,分階段地多次進行相機I的狀態檢測。這種情況下,每當進入各階段,都啟動相機I內的構成模塊中的一部分。因此,既能提高把握相機I的狀態的精度,又能延遲需要大量功耗的攝像部和顯示部等構成模塊的啟動,可有助于省電。接著,如下說明本發明第2實施方式的相機。 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構成與上述第I實施方式的相機為完全相同的構成,動作序列上有若干不同之處。因此,關于相機本身的構成,參照圖I、圖2,使用相同符號來說明相同構成部件。圖13是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方式的相機中的運動檢測啟動模式時的處理序列的流程圖。圖14、圖15是表示使用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時的狀況的圖。其中,圖14表示使用者取出收納于口袋內的相機時的情形,圖15表示在圖14的狀態之后在橫向位置上設置所取出的相機時的情形。圖16是表不使用本實施方式的相機時的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例子的圖。圖17是說明由本實施方式的相機的臉部檢測部進行的臉部檢測處理的圖。圖18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相機的顯示部的開、關位移的圖。此處,圖18 (A)表示顯示部的截止狀態,圖18 (B)表示顯示部的導通狀態。本實施方式的相機中的運動檢測啟動模式時的處理序列(圖13)基本上與上述第I實施方式相同,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上述第I實施方式的一部分處理步驟列舉說明更具體的處理。使用圖13的流程圖按如下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相機中運動檢測啟動模式時的處理序列。首先,相機I被設定為運動檢測啟動模式,且處于電源斷開狀態。并且,此時控制部10的一部分啟動,該控制部10進行電源部19的一部分的控制(向圖2的A模塊供給微弱電力的控制)、加速度傳感器11和姿勢檢測電路12的控制、來自該姿勢檢測電路12和操作部14的輸入信號的監視。這與上述第I實施方式相同。處于這種狀態下的相機I的控制部10在步驟Sll中,控制姿勢檢測電路,以較長的時間間隔、例如每秒持續執行一次重力檢測處理(采樣)。此時的加速度傳感器11的三軸輸出波形通過圖16所示的期間P來表示。在接下來的步驟S12中,控制部10進行如下判斷Y方向的重力G是否從“無”變化為“有”的狀態。此時,考慮到如下一系列的動作例如使用者100如圖14所示進行取出收納于衣服口袋IOOa內的相機I的動作,按照如圖5所示箭頭R將相機I取出到口袋IOOa外,直到手持該相機I將其設置在橫向位置上為止。圖16表不該一系列動作時的加速度傳感器11的輸出波形的例子。圖16中,期間P是使用者在將相機I以處于縱向位置的姿勢收納在口袋內的狀態下移動的期間。在該期間P中,加速度傳感器11的X軸輸出(重力G)較大,與此相比Y、Z軸輸出較小。另外,較大地輸出X軸的振幅W1。這種情況被認為是伴隨使用者的移動,相機I在口袋內主要在X方向(收納狀態下的上下方向)上搖動。接著,在相比圖16所示的符號H略微靠前的定時,相機I處于圖15的姿勢。由此,加速度傳感器11的X軸輸出(重力G)急劇變小,而另一方面,Y軸輸出(重力G)反而急劇變大。這種情況被認為是相機I轉移到在橫向位置上設置的姿勢。另外,符號H的時刻之后的期間Q中,Y軸輸出的振幅W2逐漸變小,并且即便經過了既定的時間T,在Y軸的輸出波形上也會觀察到若干振幅。這種情況被認為是在成為圖 15所示的姿勢之后,相機I的姿勢漸漸穩定,而且維持著手持狀態。并且,Z軸輸出在符號H的時刻前后從期間P經過期間Q而觀察不到多大變化。這可被認為是無論在攜帶著相機I移動的姿勢(參見圖14),還是將相機I保持在手中的姿勢(參見圖15),Z軸方向(相機I的前后方向)上的擺動變化都較小。當處于這種狀況下時,在上述步驟S12的處理中,如果判斷為檢測到Y方向上的重力G (從重力“無”轉換為重力“有”),則進入接下來的步驟S13的處理。另外,在上述步驟S12的處理中,如果沒有檢測到Y方向上的重力G,則返回上述步驟Sll的處理,重復之后的處理。在步驟S13中,控制部10控制姿勢檢測電路12,例如以每秒50次作為周期持續執行重力檢測處理(采樣)。通過圖16所示的期間Q表示此時加速度傳感器11的三軸輸出波形。在接下來的步驟S14中,控制部10進行X軸、Y軸、Z軸的全部輸出波形的振幅是否在既定頻率內的判斷。此時,當確認到全部輸出波形的振幅在既定頻率內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15的處理。另外,當某個輸出波形的振幅超過既定頻率的情況下,返回上述步驟Sll的處理,重復之后的處理。在步驟S15中,控制部10進行X軸、Y軸、Z軸的全部輸出是否表示既定周期(例如O. IHz 20Hz)中的峰值(極大值)的判斷。此時,當檢測出表示全部輸出的峰值,且該峰值在既定值以下的情況下,進入步驟S16的處理。另外,當三軸中某個軸的輸出波形的峰值超過了既定值的情況下,返回上述步驟Sll的處理,重復之后的處理。這種情況下,加速度傳感器11的重力檢測處理的采樣周期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接著,在步驟S16中,控制部10控制電源部19,進行開始對攝像部16等供電的控制,并且進行使攝像部16成為導通狀態的控制。由此,啟動圖2的C模塊內的構成單元。此后進入步驟S17的處理。到此為止的處理(Sll S16)相當于上述第I實施方式中的步驟SI S5的處理,進行大致相同的處理。接著,在步驟S17中,控制部10控制攝像部16和臉部檢測部17,執行臉部檢測圖像處理。
該臉部圖像檢測處理是由臉部檢測部17根據獲得圖像18a (圖17 (A))和預先準備的臉部模板圖像101 (圖17 (B))來進行的,其中獲得圖像18a是基于由攝像部16獲得的圖像信號的圖像。臉部檢測部17進行與臉部模板圖像101匹配的部分的圖像(臉部圖像)是否存在于獲得圖像18a內的檢測。此處,如圖17 (C)所示,當確認到獲得圖像18a中存在臉部圖像IOlA的情況下,控制部10控制攝像部16自動執行攝影動作,并且控制記錄部15,針對所獲得的圖像信號執行記錄動作處理(“攝影”處理)。與此同時,控制部10進行使顯示部18等構成模塊(圖2的D模塊)成為電源導通狀態的控制。由此,相機I成為攝影待機狀態。而且,當在顯示部18的顯示畫面上以既定時間顯示了經過記錄處理的圖像之后,顯示通過攝像部16連續獲得的圖像。在圖18中,示出了從圖18 (A)的截止狀態變化到圖18 (B)的導通狀態時的情形。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驟S17中,如果判斷為獲得圖像中不存在臉部圖像,則進入接下來的步驟S18的處理。作為進入該步驟S18的處理的情況,比如有攝像部16的獲得圖像是除人之外的被攝體、即物體攝影或風景攝影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在步驟S18的處理中進行這樣的確認在攝像部16的獲得圖像中,在圖像整體或者既定部分中是否包含明亮度信息。該確認是根據來自攝像部16的攝像元件的輸出而進行的。此時,當確認到獲得圖像中包含既定量以上的明亮度信息的情況下,控制部10進行使顯示部18等構成模塊(圖2的D塊)成為電源導通狀態的控制(參見圖18)。由此,相機I處于攝影待機狀態。另外,當判斷為獲得圖像中不包含既定量以上的明亮度信息的情況下,進入接下來的步驟S19的處理。這種情況是考慮到如下情形而設置的處理步驟,即在周圍環境較暗的情況、例如進行夜景攝影的情況下,也就是說,即便獲得圖像中的明亮度信息在既定量以下,使用者有時也進行攝影。在該步驟S19中,控制部10進行這樣的確認,即獲得圖像中的明亮度信息是否起因于點光源。例如,通過在圖像處理部IOa等中進行如確認畫面中的明亮度信息的圖案等既定的圖像處理來實現該確認。此時,當確認出是點光源的情況下,控制部10進行使顯示部18等構成模塊(圖2的D塊)成為電源導通狀態的控制(參見圖18)。由此,相機I處于攝影待機狀態。另外,當判斷為不是點光源的情況下,進入接下來的步驟S20的處理。到此為止的處理(S17 S19)相當于上述第I實施方式的步驟S6的處理,在此進行了更為詳細的處理。在步驟S20中,控制部10通過內部時鐘IOb的定時器功能進行是否經過了既定時間的確認。此時,在既定時間經過之前的范圍內,都返回上述步驟S17的處理,重復之后的處理。而且,在上述步驟S20的處理中,在確認到經過了既定時間的情況下,進入接下來的步驟S21的處理,在該步驟S21中,控制部10進行使攝像部16成為電源斷開狀態的控制、以及切斷對圖2的B模塊和C模塊的電源供給的控制等,此后返回上述步驟Sll的處理,重復之后的處理。如上所述,根據上述第2實施方式,能獲得與上述第I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夕卜,在本實施方式中,對相機I的狀態進行更為詳細的檢測處理,因此能在不妨礙操作性的情況下獲得進一步的省電效果。并且,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使用控制部10進行相機I內構成單元的全部控制,然而不限于該方式。例如還能考慮如下構成,利用專用的硬件來構成加速度傳感器11和姿勢檢測電路12,獨立于控制部10來設置副CPU等,由該副CPU進行加速度傳感器11和姿勢檢測電路12、操作部14的監視和電源部19的控制。采用這種構成,能在運動檢測啟動模式的初始階段(僅啟動了圖2的A模塊的階段)使控制部10成為截止狀態,還能有助于進一步實現省電。 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當然能在不脫離發明主旨的范圍內實施各種變形和應用。進而,上述實施方式包含各階段的發明,能通過所公開的多個構成要件中的適當組合而提取出各種發明。例如,即使從上述一個實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構成要件中刪除幾個構成要件,但只要能解決發明內容部分所述的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并獲得在發明效果中所述的效果,則刪除這些構成要件后的構成也能作為發明提取出來。
權利要求
1.一種相機,其特征在于,該相機具有 攝像部; 顯示部; 相機姿勢檢測部;以及 控制部,在上述相機姿勢檢測部檢測到上述相機的上下方向的重力從無變為有并且在通過上述攝像部獲得的圖像信號中檢測到臉部圖像的情況下,該控制部將上述顯示部的顯示設為電源導通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相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攝像部獲得的圖像的明亮度不在規定量以上且經過了規定時間時,上述控制部將上述顯示部的顯示設為電源斷開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相機,其特征在于, 在檢測到臉部圖像的情況下,上述控制部進行攝像動作。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相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機姿勢檢測部利用加速度傳感器的輸出檢測上述上下方向的重力變化。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相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速度傳感器檢測上述相機的3方向的振動,在上述振動在既定頻率內的情況下,上述控制部進行上述顯示部的電源控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相機,其操作性優良,不需要繁雜的操作而僅憑進行簡單且直觀的操作就能從電源斷開狀態切換到攝影待機狀態。其具有攝像部;顯示部;相機姿勢檢測部;以及控制部,在上述相機姿勢檢測部檢測到上述相機的上下方向的重力從無變為有并且在通過上述攝像部獲得的圖像信號中檢測到臉部圖像的情況下,該控制部將上述顯示部的顯示設為電源導通狀態。
文檔編號G03B7/26GK102790855SQ201210254370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4日
發明者新谷浩一 申請人:奧林巴斯映像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