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鏡頭模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
背景技術:
鏡頭模組是一種安裝于移動設備上的小型成像裝置,廣泛應用于移動情景下的影像捕捉。其中,鏡頭模組中最重要的部件為傳感器和鏡頭。傳感器用于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設置于軟板上,鏡頭用于進行光學成像,并向傳感器發送光信號。由于光具有直線傳播特性,故鏡頭需要放置于傳感器前面。請參見圖1,包括鏡頭10和基座20。基座20用于承載鏡頭10,基座20設置于軟板的前端,能夠完全覆蓋圖像傳感器,使得鏡頭10能夠位于圖像傳感器之前。目前,在鏡頭模組組裝之前,鏡頭模組的元件來料包括鏡頭和基座。鏡頭和基座各自以矩陣方式放置在不同尺寸的吸塑盒里。組裝時需要將每個鏡頭移動到與基座處進行組裝,其流程為用吸筆從存放鏡頭的吸塑盒中吸取單個鏡頭,然后移動到存放基座的吸塑盒中,按照由下而上,由左而右的順序逐個將鏡頭與基座組裝。但是,上述鏡頭模組組裝方法中每一次操作只能進行I個鏡頭與I個基座的組裝操作,效率低下。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用于高效地進行鏡頭與基座的組裝操作。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能夠利用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單次操作同時進行多個鏡頭與多個基座的組裝。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包括接頭、真空腔、導管、支柱、固定板、導向板、擋板和限位體,所述接頭與所述真空腔密封連接;所述真空腔與所述導管密封連接;所述導管穿過所述固定板,并穿過所述導向板的導向槽;所述支柱的一端與所述真空腔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導向板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限位體通過所述擋板活動設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前后側邊。優選地,所述導管的數量為10個,所述導管共面且平行排列。優選地,所述導向板中部設置10個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呈等邊梯形狀均勻分布,所述導管依次穿過所述導向槽;所述導向板左右兩側各設置I個定向槽,所述支柱穿過所述定向槽。優選地,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設置于所述導向板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板設置于所述導向板下方;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中部各設置I個固定槽,所述導管穿過所述固定槽。[0015]優選地,所述擋板包括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限位體第一限位螺絲和第二限位螺絲,所述第一擋板和所述第二擋板分別連接于所述導向板的前后兩側,所述第一限位螺絲和所述第二限位螺絲分別活動連接于所述擋板上。優選地,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還包括第一扶板和第二扶板,所述第一扶板和所述第二扶板分別扣接于所述導向板的左右兩側。優選地,所述支柱的數量為4個,每2個支柱分別設置于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的左右兩側。優選地,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還包括8個連接體,每2個連接體分別與每I個支柱的上下兩端過盈連接,所述支柱通過所述連接體與所述真空腔、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真空腔包括蓋板、邊框和底板,所述蓋板設置與所述接頭配合的通孔;所述底板設置10個與所述導管配合的通孔;所述邊框分別與所述蓋板、所述底板密封連接。優選地,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還包括真空源,所述真空源設置啟動開關,且與所述接頭連通。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通過設置多個導管,在推動支柱時,使得該多個導管沿導向槽滑動,并在固定板的作用下,導管保持共面且平行,通過擋板和限位體的聯合作用還能限制導管滑動的行程。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適用于整排進行鏡頭與基座的組裝操作,使得組裝效率大為提升。
圖1為鏡頭模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爆炸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總裝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中的說明書附圖,對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用于高效地進行鏡頭與基座的組裝操作。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夠利用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單次操作同時進行多個鏡頭與多個基座的組裝。請參見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具體包括接頭01、導管02、支柱03、第一固定板04、第二固定板05、導向板06、第一擋板07、第二擋板08、第一限位螺絲09、第二限位螺絲10、第一扶板11、第二扶板12、蓋板13、邊框14、底板15和連接體16。其中,第一固定板04和第二固定板05統稱固定板,第一擋板07和第二擋板08統稱擋板,第一限位螺絲09和第二限位螺絲10統稱限位體,蓋板13、邊框14和底板15統稱真空腔。導管02的數量為10個,支柱03的數量為4個,連接體16的數量為8個。優選地,本實施例提供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還可以包括真空源。接頭01為真空源與真空腔的連接件,起到密封連接作用。導管02,用于吸取鏡頭模組的鏡頭,I個導管能夠吸取I個鏡頭。支柱03,用于支承本實施例提供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同時也是用戶的操作機構。第一固定板04和第二固定板05,用于固定導管02,使得導管02的所有導管保持共面且平行的狀態。導向板06用于導向用戶推動支柱時被聯動而滑動的導管02。導向板06上設置了與導管02相配合的導向槽,使得導管02保持等距離平行,而且該平行距離是可變的。第一擋板07和第二擋板08,用于為第一限位螺絲09和第二限位螺絲10提供可轉動的承載機構。第一限位螺絲09和第二限位螺絲10,用于頂住第一固定板04或第二固定板05的前后兩側,從而限制導管02沿導向槽滑動的行程,其實質是限制導管02滑動時的平行距離。第一扶板11和第二扶板12,用于為用戶操作時提供扶手部位,減緩用戶的手部疲勞。蓋板13、邊框14和底板15用于組成真空腔,真空腔在連接真空源能能夠為導管02提供吸取鏡頭的動力來源。連接體16為支柱03、底板15、第一固定板04和第二固定板05的連接件,提供過盈配合的連接方式。圖2所示的各零部件連接關系如下接頭01與真空腔密封連接,密封腔的蓋板13設置與接頭01配合的通孔。真空腔與導管02密封連接,密封腔的底板15設置10個與導管02配合的通孔。邊框14分別與蓋板13、底板15密封連接,形成密封腔。導管02的10個導管共面且平行排列。第一固定板04設置于導向板06上方,第二固定板05設置于導向板06下方,第一固定板04和第二固定板05中部各設置I個固定槽,用于被導管02穿過。導向板06中部設置10個導向槽,導向槽呈等邊梯形狀均勻分布,用于被導管02依次穿過。導管02穿過固定板的第一固定板04和第二固定板05,并穿過導向板06的導向槽。導向板06左右兩側各設置I個定向槽,支柱03穿過該定向槽。支柱03的一端與真空腔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導向板06與固定板固定連接,具體地支柱03中的每2個支柱分別設置于本實施例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的左右兩側,連接體16中的每2個連接體分別與每I個支柱的上下兩端過盈連接,支柱03通過連接體16與真空腔的底板15、固定板的第一固定板04、第二固定板05固定連接。限位體通過擋板活動設置于固定板的前后側邊。具體地第一擋板07和第二擋板08分別連接于導向板06的前后兩側,第一限位螺絲09和第二限位螺絲10分別活動連接于第一擋板07和第二擋板08上。第一扶板11和第二扶板12分別扣接于導向板06的左右兩側。本實施例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還包括真空源,真空源設置啟動開關,且與接頭01連通。請參見圖3,為接頭01、導管02、支柱03、第一固定板04、第二固定板05、導向板
06、第一擋板07、第二擋板08、第一限位螺絲09、第二限位螺絲10、第一扶板11、第二扶板12、蓋板13、邊框14、底板15和連接體16組裝完成后的效果圖。本實施例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使用方法如下描述,請參見圖4,先將第一限位螺絲09調整至導管02的吸嘴間距與鏡頭吸塑盒中鏡頭間距一致,此間距稱為鏡頭間距,第二限位螺絲10調整至導管02的吸嘴間距與基座吸塑盒中基座間距一致,此間距稱為基座間距。然后雙手拿取本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的兩邊,移動到鏡頭吸塑盒上方,推動導向板06至鏡頭間距,導管02的吸嘴對準鏡頭后閉合真空源的開關,使得鏡頭被整行吸起。再移動到基座吸塑盒上方,拇指與食指輕輕推動導向板06調整至基座間距。將鏡頭對準基座,輕輕放下鏡頭后斷開真空源的開關,鏡頭以自身重力被放置在基座上。如此循環作業來完成多個鏡頭與多個基座同時組裝的操作。通過設置多個導管,在推動支柱時,使得該多個導管沿導向槽滑動,并在固定板的作用下,導管保持共面且平行,通過擋板和限位體的聯合作用還能限制導管滑動的行程。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適用于整排進行鏡頭與基座的組裝操作,使得組裝效率大為提升。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頭、真空腔、導管、支柱、固定板、導向板、擋板和限位體, 所述接頭與所述真空腔密封連接; 所述真空腔與所述導管密封連接; 所述導管穿過所述固定板,并穿過所述導向板的導向槽; 所述支柱的一端與所述真空腔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導向板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 所述限位體通過所述擋板活動設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前后側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管的數量為10個,所述導管共面且平行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向板中部設置10個導向槽,所述導向槽呈等邊梯形狀均勻分布,所述導管依次穿過所述導向槽; 所述導向板左右兩側各設置I個定向槽,所述支柱穿過所述定向槽。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設置于所述導向板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板設置于所述導向板下方; 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 述第二固定板中部各設置I個固定槽,所述導管穿過所述固定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包括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限位體第一限位螺絲和第二限位螺絲, 所述第一擋板和所述第二擋板分別連接于所述導向板的前后兩側,所述第一限位螺絲和所述第二限位螺絲分別活動連接于所述擋板上。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還包括:第一扶板和第二扶板, 所述第一扶板和所述第二扶板分別扣接于所述導向板的左右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柱的數量為4個,每2個支柱分別設置于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的左右兩側。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還包括:8個連接體, 每2個連接體分別與每I個支柱的上下兩端過盈連接,所述支柱通過所述連接體與所述真空腔、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包括:蓋板、邊框和底板, 所述蓋板設置與所述接頭配合的通孔; 所述底板設置10個與所述導管配合的通孔; 所述邊框分別與所述蓋板、所述底板密封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還包括:真空源,所述真空源設置啟動開 關,且與所述接頭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鏡頭模組組裝裝置,用于高效地進行鏡頭與基座的組裝操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包括接頭、真空腔、導管、支柱、固定板、導向板、擋板和限位體,所述接頭與所述真空腔密封連接;所述真空腔與所述導管密封連接;所述導管穿過所述固定板,并穿過所述導向板的導向槽;所述支柱的一端與所述真空腔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導向板與所述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限位體通過所述擋板活動設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前后側邊。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能夠利用所述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單次操作同時進行多個鏡頭與多個基座的組裝。
文檔編號G02B27/62GK202916502SQ201220557948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
發明者莊禮滿, 李建華 申請人:信利光電(汕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