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裝置和成像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定影裝置和成像設備。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通過使帶引導件位于第一框架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之間來支撐帶引導件。當沿平行于壓力輥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第一框架部分相對于第二框架部分沿壓力輥的旋轉方向布置在下游側。用于支撐帶引導件的凸形的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被設置在第一框架部分的表面上,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面對第二框架部分。用于支撐帶引導件的凸形的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在與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相比與壓力輥相隔更遠的位置被設置在第二框架部分的表面上,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面對第一框架部分。
【專利說明】定影裝置和成像設備
[0001]本申請要求于2012年12月18日提交到日本專利局的第2012-275564號日本專利申請以及于2013年4月19日提交到韓國知識產權局的第10-2013-0043813號韓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利益,其全部公開通過引用包含于此。
【技術領域】
[0002]實施例涉及一種用于使形成在記錄介質上的調色劑圖像定影的定影裝置和一種具有所述定影裝置的成像設備。
【背景技術】
[0003]傳統上,定影裝置包括壓力輥的外圓周表面、具有柔韌性的環形定影帶以及壓力接觸構件,壓力接觸構件被布置為通過使定影帶位于壓力輥的外圓周表面和壓力接觸構件之間而面對壓力輥。在定影裝置中,將記錄介質輸送到定影帶和壓力輥之間,并且通過將記錄介質插入到壓力接觸構件和壓力輥之間并對記錄介質進行加熱和加壓來使形成在記錄介質上的調色劑圖像定影。
[0004]另外,作為這種定影裝置,還提出了這樣的定影裝置:壓力輥被固定到定影裝置的框架,并且壓力接觸構件通過使定影帶位于壓力接觸構件和定影裝置的框架之間來對壓力輥進行壓力接觸。
[0005](專利文件I) JP2002-145681A
[0006]在壓力接觸構件對壓力輥進行壓力接觸的定影裝置中,提供在定影帶的兩端可旋轉地支撐定影帶的帶引導件。另外,帶引導件由定影裝置的框架支撐。如果當定影裝置操作時在帶引導件和框架之間存在晃動,晃動越厲害,帶引導件的傾斜也越多,由此導致缺陷,諸如沿軸線方向作用在定影帶上的傾斜力增加。另外,如果晃動減小,則由于帶引導件和框架之間的空隙也減小,所以帶引導件的裝配性能可能降低,或者妨礙定影裝置的操作中的帶引導件的平穩操作,由此導致夾捏表面中的壓力失衡。
【發明內容】
[0007]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能夠在穩定狀態下在框架上支撐帶引導件的定影裝置和一種采用所述定影裝置的成像設備。
[0008]根據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定影裝置,所述定影裝置包括:壓力輥;環形定影帶,具有柔性;壓力接觸構件,用于通過使定影帶位于壓力接觸構件和壓力輥之間而對壓力輥進行壓力接觸;帶引導件,用于可旋轉地支撐定影帶并且同時支撐壓力接觸構件;和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用于通過使帶引導件位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間來支撐帶引導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沿壓力接觸構件對壓力輥進行壓力接觸的方向可滑動地支撐帶引導件。當沿平行于壓力輥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第一框架相對于第二框架沿壓力輥的旋轉方向布置在下游側。用于支撐帶引導件的凸形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被設置在第一框架的表面上,凸形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面對第二框架。用于支撐帶引導件的凸形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在與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相比與壓力輥相隔更遠的位置被設置在第二框架部分的表面上,凸形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面對第一框架。
[0009]定影裝置可還包括:壓力構件,用于擠壓帶引導件以使壓力接觸構件對壓力輥進行壓力接觸,其中,所述壓力構件通過具有與壓力輥的旋轉軸線平行的旋轉軸線的輥來擠壓帶引導件。
[0010]當沿平行于壓力輥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所述輥可被安裝在基于帶引導件的寬度的中心線沿壓力輥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所述中心線沿與帶引導件的滑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0011]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具有所述定影裝置的成像設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進行的描述,本公開的這些和/或其它方面將會變得更加清楚,其中:
[0013]圖1是根據實施例的成像設備的示意性結構;
[0014]圖2是當沿平行于壓力輥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圖1的成像設備中的定影單元時圖1的成像設備中的定影單元的正視圖;
[0015]圖3是沿圖2的線II1-1II獲得的剖視圖;
[0016]圖4是圖2的定影單元中的壓力接觸構件和壓力輥之間的接觸部分的正視圖;
[0017]圖5是圖2的定影單元的部分正視圖,用于描述在定影單元中的帶引導件中產生的轉矩;和
[0018]圖6是圖2的定影單元的部分正視圖,用于描述在定影單元中的帶引導件中產生的轉矩。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現在將詳細參照實施例,實施例的示例被示出在附圖中,其中,相同的標號始終表示相同的元件。
[0020]另外,對于說明書和附圖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的部件,通過將相同的標號分派給這些部件而省略其描述。
[0021]如圖1中所示,成像設備I可包括記錄介質供應單元10、轉印單元20、四個感光體鼓30、四個顯影單元100和定影單元(定影裝置)40。
[0022]記錄介質供應單元10容納作為記錄介質的多張紙P (在該記錄介質上最終形成圖像)并且同時將每張紙P供應給記錄介質供應路徑。所述多張紙P被堆疊并且容納在紙盒中。記錄介質供應單元10供應一張紙P,以使所述紙張P在將要被轉印到所述紙張P上的調色劑圖像到達二次轉印區域R時到達二次轉印區域R。
[0023]轉印單元20將由四個顯影單元100形成的調色劑圖像傳送到二次轉印區域R,在二次轉印區域R中,調色劑圖像被二次轉印到所述紙張P上。轉印單元20可包括:轉印帶21 ;四個懸輥21a、21b、21c和21d,用于使轉印帶21懸起;四個一次轉印輥22,與四個感光體鼓30相對并且使轉印帶21置于四個一次轉印輥22和四個感光體鼓30之間;和二次轉印輥24,與懸輥21d相對并且使轉印帶21置于二次轉印輥24和懸輥21d之間。[0024]轉印帶21是通過四個懸輥21a、21b、21c和21d而循環移動的環形帶。四個一次轉印輥22從轉印帶21的內圓周側擠壓四個感光體鼓30。二次轉印輥24從轉印帶21的外圓周側擠壓懸輥21d。另外,轉印單元20可還包括帶清潔裝置,用于去除附著于轉印帶21的調色劑。
[0025]四個感光體鼓30中的每一個都是靜電潛像承載體,圖像形成在其外圓周表面上,并且例如,有機光電導體(OPC)可被用作感光體。根據當前實施例的成像設備是能夠形成彩色圖像的設備,其中,沿轉印帶21的移動方向布置分別與例如品紅色、黃色、青色和黑色對應的四個感光體鼓30。如圖1中所示,沿著四個感光體鼓30中的每一個的外圓周,設置充電輥32、曝光單元34、顯影單元100和清潔單元38。
[0026]充電輥32按照預定電勢均勻地將感光體鼓30的表面充電。曝光單元34根據將要被形成在紙張P上的圖像使由充電輥32充電的感光體鼓30的表面曝光。因此,感光體鼓30的表面上由曝光單元34曝光的部分的電勢改變,由此形成靜電潛像。四個顯影單元100中的每一個通過使用從與顯影單元100對應的調色劑罐36供應的調色劑使形成在感光體鼓30上的靜電潛像顯影來產生調色劑圖像。品紅色、黃色、青色和黑色的調色劑被分別填充在四個調色劑罐36中。
[0027]清潔單元38收集在形成在感光體鼓30上的調色劑圖像被一次轉印到轉印帶21之后留在感光體鼓30上的調色劑。清潔單元38可具有例如通過使清潔刀片與感光體鼓30的外圓周表面接觸來剝除感光體鼓30上的殘余調色劑的結構。另外,用于重置感光體鼓30的電勢的擦除燈可沿感光體鼓30的旋轉方向在清潔單元38和充電輥32之間布置在感光體鼓30周圍。
[0028]定影單元40使已被從轉印帶21 二次轉印到所述一張紙P的調色劑圖像附著并定影到所述紙張P。定影單元40可包括加熱的定影帶42和壓力輥44。定影帶42是具有柔性的環形帶。加熱器450(參見圖3,例如鹵素燈等)被安裝在定影帶42的里面。另外,壓力接觸構件440 (參見圖4)被設置在定影帶42的里面。壓力接觸構件440通過使定影帶42位于壓力接觸構件440和壓力輥44之間來對壓力輥44進行壓力接觸。壓力輥44是可圍繞其旋轉軸線旋轉的圓柱形構件。耐熱彈性層(例如,硅、橡膠等)被設置在壓力輥44的外圓周表面上。通過使紙張P穿過作為定影帶42和壓力輥44之間的接觸區域的定影夾捏部分,調色劑圖像被熔化并且定影到所述紙張P。
[0029]成像設備I可還包括:排出輥52和54,用于排出已由定影單元40將調色劑圖像定影至其的所述紙張P。
[0030]現在將描述成像設備I的操作。當將要被記錄的圖像的圖像信號被輸入到成像設備I時,成像設備I的控制單元(未示出)通過使用充電輥32來按照預定電勢均勻地將四個感光體鼓30的表面充電,然后基于接收的圖像信號通過使用曝光單元34將激光束照射在四個感光體鼓30的表面上而形成靜電潛像。
[0031]顯影單元100通過混合并且攪動調色劑和載體而充分地將調色劑充電,然后,混合了調色劑和載體的顯影劑被附著于顯影輥(顯影劑承載體)110。其后,當顯影劑通過顯影輥Iio的旋轉而被供應到顯影輥110和感光體鼓30彼此面對的區域時,附著于顯影輥110的顯影劑中的調色劑移動到形成在感光體鼓30的外圓周表面上的靜電潛像以由此使靜電潛像顯影。據此形成的調色劑圖像在感光體鼓30和轉印帶21彼此面對的區域中被從感光體鼓30—次轉印到轉印帶21。形成在四個感光體鼓30上的調色劑圖像被順序堆疊在轉印帶21上以由此形成一個堆疊的調色劑圖像。堆疊的調色劑圖像在懸輥21d和二次轉印輥24彼此面對的二次轉印區域R中被二次轉印到從記錄介質供應單元10供應的所述紙張P。
[0032]堆疊的調色劑圖像已被二次轉印至其的所述紙張P被供應到定影單元40。通過利用熱量和壓力使所述紙張P在定影帶42和壓力輥44之間穿過,堆疊的調色劑圖像被熔化并且定影到所述紙張P。其后,所述紙張P通過排出輥52和54而被排出到成像設備I的外面。在設置有帶清潔裝置的情況下,可通過帶清潔裝置去除在堆疊的調色劑圖像被二次轉印到所述紙張P之后留在轉印帶21上的調色劑。
[0033](定影單元的結構)
[0034]如圖2和圖3中所示,定影單元40可包括壓力輥44、帶組件430、定影單元框架400、壓力桿(壓力構件)410和壓力彈簧415。帶組件430可包括定影帶42、壓力接觸構件440、加熱器450和帶引導件431。帶引導件431布置在定影帶42的兩端并且可旋轉地支撐定影帶42。另外,帶引導件431支撐壓力接觸構件440和加熱器450中的每一個的兩端。壓力接觸構件440和加熱器450布置在定影帶42的內側。壓力接觸構件440通過使定影帶42位于壓力接觸構件440和壓力輥44之間而對壓力輥44進行壓力接觸。加熱器450從定影帶42的內側加熱定影帶42。
[0035]定影單元框架400布置在壓力輥44和帶組件430中的每一個的兩端。定影單元框架400大致為U形。定影單元框架400包括近似平行地延伸的第一框架部分400a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以及連接第一框架部分400a的一端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的一端的框架連接部分400c。框架連接部分400c支撐壓力輥44的端部。
[0036]壓力輥44包括:軸部分44a,由框架連接部分400c支撐;和壓力表面部分44b,由軸部分44a可旋轉地支撐。壓力表面部分44b由未示出的驅動源驅動以旋轉。
[0037]帶組件430的帶引導件431布置在第一框架部分400a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之間。第一框架部分400a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可旋轉地支撐帶引導件431以使帶引導件431可沿壓力接觸構件440對壓力輥44進行壓力接觸的方向滑動。另外,如圖3中所示,帶引導件431包括:大致U形的第一咬合部分431a,位于由第一框架部分400a支撐的部分;和大致U形的第二咬合部分431b,位于由第二框架部分400b支撐的部分。第一框架部分400a的沿定影帶42的軸線方向的兩個表面都被插入到大致U形的第一咬合部分431a中并且由大致U形的第一咬合部分431a支撐。同樣地,第二框架部分400b的沿定影帶42的軸線方向的兩個表面都被插入到大致U形的第二咬合部分431b中并且由大致U形的第二咬合部分431b支撐。
[0038]另外,第一框架部分400a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被插入到第一咬合部分431a和第二咬合部分431b中,以使帶引導件431可沿壓力接觸構件440對壓力輥44進行壓力接觸的方向滑動。通過這樣操作,帶引導件431的沿定影帶42的旋轉軸線方向的晃動受到限制。另外,在圖2中,為了顯示第一框架部分400a朝著帶引導件431的部分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朝著帶引導件431的部分,省略了第一咬合部分431a和第二咬合部分431b的大致U形的伸出部分。
[0039]這里,假設在圖2中壓力輥44順時針(沿向右方向)旋轉。因此,當沿平行于壓力輥44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第一框架部分400a沿壓力輥的旋轉方向布置在第二框架部分400b的下游側。
[0040]用于支撐帶引導件431的凸形的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被設置在第一框架部分400a的表面上,凸形的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面對第二框架部分400b。另外,用于在與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相比與壓力輥44相隔更遠的位置支撐帶引導件431的凸形的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被設置在第二框架部分400b的表面上,凸形的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面對第一框架部分400a。也就是說,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和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相對于壓力輥44具有不同的分隔距離。
[0041]壓力桿410被安裝為在其大致U形的開口端部附近與第一框架部分400a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交叉。壓力桿410的一端由第二框架部分400b可旋轉地支撐。壓力桿410的另一端連接到安裝在第一框架部分400a上的壓力彈簧415。通過壓力彈簧415的力,壓力桿410朝著壓力輥44擠壓帶引導件431。因此,由帶引導件431支撐的壓力接觸構件440通過使定影帶42位于壓力接觸構件440和壓力輥44之間來對壓力輥44進行壓力接觸。
[0042]輥411被安裝在壓力桿410的一部分上,輥411接觸帶引導件431。也就是說,壓力桿410通過輥411來擠壓帶引導件431。輥411的旋轉軸線平行于壓力輥44的旋轉軸線。
[0043]子框架405在定影單元框架400的大致U形的開口部分附近被安裝在第一框架部分400a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上。通過在定影單元框架400上安裝子框架405,增強定影單元框架400的強度。
[0044]現在將描述當定影單元40操作時施加于帶引導件431的力。如圖4中所示,壓力接觸構件440包括結構構件441、隔熱構件442和位于對壓力輥44進行壓力接觸的部分的夾捏板443。結構構件441被固定到帶引導件431并且從壓力桿410接收壓力。隔熱構件442布置在結構構件441的朝著壓力輥44的表面上。夾捏板443布置在隔熱構件442的朝著壓力輥44的表面上。也就是說,結構構件441、隔熱構件442和夾捏板443相對于帶引導件431具有固定的位置。
[0045]當定影單元操作時,壓力輥44旋轉。帶引導件431被壓力桿410朝著壓力輥44擠壓,因此,固定到帶引導件431的夾捏板443通過使定影帶位于夾捏板443和壓力輥44之間來對壓力輥44進行壓力接觸。從壓力桿410施加于壓力接觸構件440的力(壓力接觸構件440擠壓定影帶42的力)被稱為壓力Fl。
[0046]夾捏板443通過使定影帶42位于夾捏板443和壓力輥44之間來對壓力輥44進行壓力接觸,因此,定影帶42也隨著壓力輥44的旋轉而旋轉。此時,固定到帶引導件431的夾捏板443與旋轉的定影帶42進行滑動接觸。由此,用于與定影帶42 —起移動的力被施加于壓力接觸構件440。如果假設夾捏板443和定影帶42之間的摩擦系數是μ,則根據壓力輥44的旋轉施加于壓力接觸構件440的力F2(以下,稱為“滑動力”)由F2=F1X μ表
/Jn ο
[0047]滑動力F2是沿定影帶42的移動方向的力,即沿圖4中的向上方向的力。
[0048]如圖5中所示,通過施加于帶引導件431的滑動力F2,在帶引導件431中產生轉矩Ml。轉矩Ml沿與定影帶42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即,沿圖5中的逆時針方向)作用。另外,當假設帶引導件431的半徑為L2時,轉矩Ml由M1=F2XL2表示。[0049]當帶引導件431由于出現在帶引導件431中的轉矩Ml而旋轉時,第一框架部分400a的各部分之中靠近壓力輥44的部分受到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的推擠。同時,第二框架部分400b的各部分之中遠離壓力輥44的部分受到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的推擠。也就是說,在由于轉矩Ml而受到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和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的推擠的狀態下確定帶引導件431的位置。
[0050]設置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和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的伸出量,以使帶引導件431在帶引導件431受到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和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推擠的狀態下被正確地定位。
[0051]另外,壓力桿410通過使輥411位于壓力桿410和帶引導件431之間來擠壓帶引導件431。此時,由于輥411旋轉,所以帶引導件431的旋轉不受壓力桿410妨礙。
[0052]現在將詳細描述輥411的安裝位置。如圖6中所示,根據輥411的安裝位置,由于轉矩Ml導致的帶引導件431的旋轉運動可能增加或被妨礙。這里,如圖6中所示,沿與帶引導件431的滑動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就是說,沿壓力接觸構件440對壓力輥44進行壓力接觸的方向)的線被稱為中心線L。
[0053]當輥411擠壓帶引導件431的中心線L上的位置時,施加于帶引導件431的輥411的壓力Fl不會使得出現在帶引導件431中的轉矩Ml增加或減小。也就是說,當考慮輥411擠壓帶引導件431的位置和根據定影帶42的旋轉的轉矩時,帶引導件431的轉矩M3變為上述轉矩Ml。
[0054]現在將描述這樣的情況:輥411擠壓以帶引導件431的中心線L為基準偏向第二框架部分400b的位置。以下,擠壓以帶引導件431的中心線L為基準偏向第二框架部分400b的位置的輥411被表示為輥411a(在圖6中,輥411a被表示為虛線)。當輥411a被安裝在以帶引導件431的中心線L為基準偏向第二框架部分400b的位置(當沿平行于壓力棍44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基于壓力棍44的旋轉方向,相對于中心線L,棍411a位于上游側)時,通過施加于帶引導件431的輥411a的壓力Fl而在帶引導件431中產生轉矩M2a。轉矩M2a處于圖6中的逆時針方向(向左方向),即與定影帶42的旋轉方向相同的方向。
[0055]如果假設由于輥411a的壓力Fl導致的帶引導件431的力矩的半徑為Lccw2,則轉矩 M2a 由 M2a=FlXLccw2 表不。
[0056]因此,當考慮輥411a擠壓帶引導件431的位置和根據定影帶42的旋轉的轉矩時,由壓力Fl引起的帶引導件431的轉矩M3由M3=Ml+FlXLccw2表示。
[0057]也就是說,由于輥411a的壓力Fl使得根據定影帶42的旋轉而在帶引導件431中產生的轉矩Ml增加了。因此,朝著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和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推擠帶引導件431的力增加,并且帶引導件431的位置可被確切地確定。
[0058]現在將描述這樣的情況:輥411擠壓以帶引導件431的中心線L為基準偏向第一框架部分400a的位置。以下,擠壓以帶引導件431的中心線L為基準偏向第一框架部分400a的位置的輥411被表示為輥411b (在圖6中,輥411b被表示為虛線)。當輥411b被安裝在以帶引導件431的中心線L為基準偏向第一框架部分400a的位置(當沿平行于壓力輥44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時,基于壓力輥44的旋轉方向,相對于中心線L,輥411b位于下游側)時,通過施加于帶引導件431的輥411b的壓力Fl而在帶引導件431中產生轉矩M2b。轉矩M2b沿著圖6中的順時針方向(向右方向),即與定影帶42的旋轉方向相反的方向。
[0059]如果假設由于輥411b的壓力Fl導致的帶引導件431的力矩的半徑為Lcw2,則轉矩 M2b 由 M2b=Fl X Lcw2 表示。
[0060]因此,當考慮輥411a擠壓帶引導件431的位置和根據定影帶42的旋轉的轉矩時,帶引導件431的轉矩M3由M3=Ml-FlXLcw2表示。
[0061]也就是說,通過輥411b的壓力Fl減小了根據定影帶42的旋轉而在帶引導件431中產生的轉矩Ml。因此,朝著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和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推擠帶引導件431的力減小,并且帶引導件431的位置可能無法被確切地確定。因此,輥411優選地被安裝在中心線L上或基于中心線L偏向第二框架部分400b的位置,以使根據定影帶42的旋轉的轉矩Ml不減小。然而,僅當輥411b的壓力Fl不妨礙由于轉矩Ml引起的帶引導件431的旋轉運動時,輥411可被安裝在基于中心線L偏向第一框架部分400a的位置。
[0062]根據定影單元40的實施例,當壓力輥44由于定影單元40開始操作而旋轉時,對壓力輥44進行壓力接觸的壓力接觸構件440也根據壓力輥44的外圓周表面的旋轉移動而移動。也就是說,在帶引導件431中出現轉矩。因此,帶引導件431的與壓力輥44相對的一端朝著沿壓力輥44的旋轉方向布置在下游側的第一框架部分400a移動并且接觸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帶引導件431的遠離壓力輥44的另一端朝著沿壓力輥44的旋轉方向布置在上游側的第二框架部分400b移動并且接觸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
[0063]如上所述,通過使定影單元40的壓力輥44旋轉,帶引導件431被朝著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和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推擠,從而通過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和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穩定地支撐帶引導件431。因此,可實現定影帶42的穩定操作。
[0064]另外,由于在第一框架部分400a的朝著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的表面中除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Ia之外的部分和在第二框架部分400b的朝著第一框架部分400a的表面中除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之外的部分對支撐帶引導件431不起作用,所以其間的空隙可以較寬。因此,用于在第一框架部分400a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之間布置帶引導件431的工作較容易,并且提高了帶引導件431的裝配性能。
[0065]通過使用輥411擠壓帶引導件431,由定影帶42的旋轉導致的發生在帶引導件431中的轉矩Ml不會由于與輥411的接觸而受到妨礙。因此,即使當帶引導件431被壓力桿410擠壓時,帶引導件431也可通過轉矩Ml而必然接觸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和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
[0066]輥411優選地基于穿過帶引導件431的寬度方向的中心的中心線L沿壓力輥44的旋轉方向被安裝在上游側。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輥411施加于帶引導件431的壓力Fl使根據壓力輥44的旋轉而發生在帶引導件431中的轉矩Ml大大增加。因此,帶引導件431可更加確定地接觸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a和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401b。
[0067]雖然已描述了實施例,但實施例不限于此。例如,雖然在上面描述的實施例中將第一框架部分400a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 —體地模制成型,但第一框架部分400a和第二框架部分400b可以是彼此分離的構件。[0068]另外,圖1中示出的串聯型成像設備I是使用根據當前實施例的定影單元40的成像設備的例子,根據當前實施例的定影單元40可被應用于各種類型的成像設備。另外,成像設備的例子可以是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等。
[0069]雖然已示出和描述了一些實施例,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在不脫離在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中限定其范圍的本公開的原則和精神的情況下,可對這些實施例做出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定影裝置,包括: 壓力輥; 環形定影帶,具有柔性; 壓力接觸構件,用于通過將定影帶置于壓力接觸構件和壓力輥之間而對壓力輥進行壓力接觸; 帶引導件,用于可旋轉地支撐定影帶并且同時支撐壓力接觸構件;和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用于通過將帶引導件置于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間來支撐帶引導件,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沿壓力接觸構件對壓力輥進行壓力接觸的方向可滑動地支撐帶引導件, 其中,當沿平行于壓力輥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構造時,第一框架沿壓力輥的旋轉方向布置在第二框架的下游側, 其中,用于支撐帶引導件的凸形的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被設置在第一框架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面對第二框架,以及 其中,用于支撐帶引導件的凸形的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在與第一帶引導件支撐部分相比與壓力輥相隔更遠的位置被設置在第二框架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帶引導件支撐部分面對第一框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裝置,還包括:壓力構件,用于擠壓帶引導件,以使壓力接觸構件對壓力輥進行壓力接觸, 其中,所述壓力構件通過具有與壓力輥的旋轉軸線平行的旋轉軸線的輥來擠壓帶引導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裝置,其中,當沿平行于壓力輥的旋轉軸線的方向觀看所述輥和壓力輥的構造時,所述輥被安裝在以帶引導件的寬度的中心線為基準沿壓力輥的旋轉方向的上游側,所述中心線沿著與帶引導件的滑動方向正交的方向。
4.一種具有如任何一項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定影裝置的成像設備。
【文檔編號】G03G15/20GK103869672SQ201310697680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8日
【發明者】安藤隆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