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小型倒置生物顯微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顯微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型倒置生物顯微鏡。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規的實驗室生物顯微鏡體積大、質量重、很不方便攜帶。這樣不僅會加大生產成本,而且普通的生物顯微鏡,由于物鏡位于載玻片的上部,在調焦過程中,尤其是物鏡倍率越大時,越容易不慎將物鏡碰到在載玻片上的被測物體而受到污染,從而影響后續的檢測。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小型倒置生物顯微鏡。為了實現 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型倒置生物顯微鏡,倒置生物顯微鏡本體是由機架、光源系統、聚光鏡、物鏡、目鏡、具有載玻片的載物臺組成,光源系統與聚光鏡之間設置有濾光鏡,光源系統與濾光鏡之間設置毛玻璃,物鏡設置在具有載玻片的載物臺下方,目鏡的光軸與物鏡的光軸呈20度-45度的夾角,機架和物鏡通過四孔轉換器連接,倒置生物顯微鏡本體底部設有一長方形底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實用新型體積小、方便攜帶、且能夠防止物鏡與被測物體接觸而污染;放置既方便,又穩當,而且操作簡單,從而提高了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小型倒置生物顯微鏡,倒置生物顯微鏡本體I是由機架2、光源系統3、聚光鏡4、物鏡5、目鏡6、具有載玻片的載物臺7組成,光源系統3與聚光鏡4之間設置有濾光鏡8,光源系統3與濾光鏡8之間設置毛玻璃9,物鏡5設置在具有載玻片的載物臺7下方,目鏡6的光軸與物鏡5的光軸呈20度-45度的夾角,機架2和物鏡5通過四孔轉換器10連接,倒置生物顯微鏡本體I底部設有一長方形底座11。打開光源系統3,其發出的光線透過毛玻璃9,經過濾光鏡8的過濾照射在聚光鏡4上,聚光鏡4將光源聚射在具有載玻片的載物臺7,使載物臺上的待檢物體清晰可見。載物臺7上待檢物體就完整清晰的呈現在物鏡5上方,通過調整物鏡5和載物臺7之間的距離,檢測和實驗人員通過目鏡6就能獲得反射來的待檢物體的清晰圖像。載物臺7在物鏡5上方,這樣調節物鏡5和載物臺7上待檢物體之間的距離,可以完全避免物鏡5和載物臺7上的待檢物體接觸,避免載物臺7上待檢物體對物鏡5的污染,檢測和實驗人員可以放心操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實用新型體積小、方便攜帶、且能夠防止物鏡與被測物體接觸而污染;放置既方便,又穩當,而且操作簡單,從而提高了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小型倒置生物顯微鏡,倒置生物顯微鏡本體(I)是由機架(2)、光源系統(3)、聚光鏡(4)、物鏡(5)、目鏡(6)、具有載玻片的載物臺(7)組成,其特征在于,光源系統(3)與聚光鏡(4)之間設置有濾光鏡(8),光源系統(3)與濾光鏡(8)之間設置毛玻璃(9),物鏡(5)設置在具有載玻片的載物臺(7)下方,目鏡(6)的光軸與物鏡(5)的光軸呈20度-45度的夾角,機架(2)和物鏡(5)通過四孔轉換器(10)連接,倒置生物顯微鏡本體(I)底部設有一長方形底座(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型倒置生物顯微鏡,倒置生物顯微鏡本體是由機架、光源系統、聚光鏡、物鏡、目鏡、具有載玻片的載物臺組成,光源系統與聚光鏡之間設置有濾光鏡,光源系統與濾光鏡之間設置毛玻璃,物鏡設置在具有載玻片的載物臺下方,目鏡的光軸與物鏡的光軸呈20度-45度的夾角,機架和物鏡通過四孔轉換器連接,倒置生物顯微鏡本體底部設有一長方形底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實用新型體積小、方便攜帶、且能夠防止物鏡與被測物體接觸而污染;放置既方便,又穩當,而且操作簡單,從而提高了效率。
文檔編號G02B21/24GK203054333SQ20132008620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李書軍 申請人:合肥雅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