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路混合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路混合器,屬于光纖通信設備領域。該光路混合器包括:外封裝殼體,依次排列設置在所述外封裝殼體內的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隔離器組件、光電探測器、分光片和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本實用新型的光路混合器由于將隔離器組件、光電探測器、分光片集成至外封裝殼體內,其結構緊湊,隔離度高,封裝尺寸小,可廣泛用于光放大器中。
【專利說明】一種光路混合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通信的光學器件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作為光路集成器件的光路混合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以IP為代表的數據業務的爆炸增長,以及Internet在全球范圍內的迅速發展,網絡帶寬的需求不斷增加。為了提高通信系統的傳輸距離,需要用到大量的光纖放大器,如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在摻鉺光纖放大器中又需要用到光隔離器(IS0),分光耦合器(TAP),光電探測器(ro),光隔離器可以防止反射光對激光器的影響,光耦合器和光電探測器可以從放大后的光信號中取出一部分進行監測,用于進行增益控制或顯示放大后的信號光功率。摻鉺光纖放大器根據實際應用可以采用前向,后向或雙向泵浦,傳統的光纖放大器后向泵浦所使用的隔離器,分光耦合器和光電探測器是分別由獨立的器件級聯構成的(如圖1所示,圖中a為隔離器,b為分光耦合器,c為光電探測器)。這樣構成的放大器結構復雜,體積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光路混合器,能將多個部件集成減小了器件體積,從而解決現有的光纖放大器結構復雜和體積大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路混合器,包括:
[0005]外封裝殼體,依次排列設置在所述外封裝殼體內的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隔離器組件、光電探測器、分光片和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外封裝殼體,將光隔離器、分光片和光電探測器三者集成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器件,裝配簡單且封裝尺寸小。解決了現有技術光纖放大器結構復雜和體積大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0008]圖1為現有技術提供的級聯的隔離器,分光耦合器和光電探測器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光路混合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光路混合器,如圖1所示,該光路混合器包括:
[0012]外封裝殼體6,依次排列設置在所述外封裝殼體6內的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1、隔離器組件2、光電探測器3、分光片4和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
[0013]上述光路混合器中,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I包括:封裝套管103,依次排列設置在所述封裝套管103內的單光纖頭101和準直透鏡102,所述單光纖頭101為輸入端。
[0014]上述光路混合器中,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包括:封裝殼體503,依次排列設置在所述封裝殼體503內的單光纖頭501和準直透鏡502,所述單光纖頭501為輸出端。
[0015]進一步的,第一、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1、5中的單光纖頭101、501的光纖頭和準直透鏡102、502的端面均鍍有增透膜。其中,單光纖頭101、501可由光纖和套裝在光纖外固定光纖的光纖套管構成。
[0016]上述光路混合器中,隔離器組件2包括:兩個雙折射晶體202、203,設置在所述兩個雙折射晶體之間的法拉第旋光片201 ;以及套裝在所述兩個雙折射晶體和法拉第旋光片外的磁環204。
[0017]進一步的隔離器組件2中的兩個雙折射晶體202、203的楔角片之間的光軸成45度夾角;法拉第旋光片201對偏振光偏振面的旋轉角為45度;所述各雙折射晶體202、203、法拉第旋光片201的同光面均鍍增透膜。
[0018]上述光路混合器中,分光片4的上端向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I方向傾斜,下端靠近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分光片4的片體與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I之間的夾角以及與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之間的夾角均為45度。
[0019]上述光路混合器還包括:與所述隔離器組件結構相同的第二隔離器組件(科中未示出),設置在所述隔離器組件2與所述光電探測器之間,與所述隔離器組件串聯設置在光路中。
[0020]上述的光路混合器,結構緊湊、可將光隔離器、分光片和光電探測器三者集成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器件,具有體積小,裝配方便的優點。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光路混合器作進一步說明。
[002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光路混合器包括: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1、隔離器組件2、光電探測器3、分光片4、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和外封裝殼體6 ;其中,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1、隔離器組件2、光電探測器3、分光片4、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依次排列設置在外封裝殼體6內;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由單光纖頭101,準直透鏡102及封裝單光纖頭101和準直透鏡102的封裝套管103構成;隔離器組件包括兩個雙折射晶體202,203,位于兩個雙折射晶體之間的法拉第旋光片201以及套裝在兩個雙折射晶體和法拉第旋光片外的磁環204 ;隔離器中的兩個雙折射晶體楔角片202和203的光軸成45度夾角,法拉第旋光片201對偏振光偏振面的旋轉角為45度,兩個雙折射晶體202、203,法拉第旋光片201的通光面均鍍增透膜;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由單光纖頭501,準直透鏡502及封裝單光纖頭501和準直透鏡502的封裝殼體503構成;隔離器組件2、光電探測器3、分光片4依次排列在兩個單光纖準直器組件1、5 (即第一、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1、5)之間,分光片4與準直器成45度夾角。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I的單光纖頭101、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的501,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I的準直透鏡102以及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的502的端面均鍍有增透膜。
[0023]本實施例的光路混合器使用時可置于摻鉺光纖放大器的后端,其工作原理是:從摻鉺光纖出來的經過放大的光從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I的單光纖頭101的光纖輸入,經過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I的準直透鏡102準直后,入射到隔離器組件2,隔離器組件2的兩個雙折射晶體楔角片202和203的光軸成45度夾角,法拉第旋光片201對偏振光偏振面的旋轉角為45度,該結構的隔離器組件2使得準直后的光可以通過隔離器組件到達分光片4,分光片4使得少部分光反射到光電探測器3以用來監測光功率的大小;大部分光能量透過分光片4到達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的準直透鏡502,經準直透鏡502后耦合到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的單光纖頭501的光纖中。同時,光路中反射的光經過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的單光纖頭501的光纖進入到混合器中,經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5的準直透鏡502準直后入射到分光片4的端面上,分光片4的端面上鍍有增透膜,使得光可以透過到達隔離器組件2,隔離器組件2使得反向進入的光分為ο光和e光,且ο光和e光互相垂直,使得光無法通過隔離器組件,從而起到阻隔反射光到達激光器,損傷激光器。為了增加阻隔的效果,還可以進一步設置第二隔離器組件,將第二隔離器組件設置在隔離器組件與分光片之間,兩個隔離器組件串聯放置在光路中,從而達到更好阻隔反射光的效果。
[0024]該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光路混合器結構緊湊,隔離度高,易裝配,封裝尺寸小,可廣泛用于光放大器中,用在摻鉺光纖放大器中可大大節約摻鉺光纖放大器的空間,減小放大器的尺寸。
[002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光路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封裝殼體,依次排列設置在所述外封裝殼體內的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隔離器組件、光電探測器、分光片和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包括: 封裝套管,依次排列設置在所述封裝套管內的單光纖頭和準直透鏡,所述單光纖頭為輸入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包括: 封裝殼體,依次排列設置在所述封裝殼體內的單光纖頭和準直透鏡,所述單光纖頭為輸出端。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路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光纖頭的光纖頭和準直透鏡的端面均鍍有增透膜。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器組件包括: 兩個雙折射晶體,設置在所述兩個雙折射晶體之間的法拉第旋光片; 以及套裝在所述兩個雙折射晶體和法拉第旋光片外的磁環。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路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雙折射晶體的楔角片之間的光軸成45度夾角;所述法拉第旋光片對偏振光偏振面的旋轉角為45度;所述各雙折射晶體,法拉第旋光片的同光面均鍍增透膜。
7.如權利要求1至3、5、6任一項所述的光路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片的片體與第一單光纖準直器組件之間的夾角以及與第二單光纖準直器組件之間的夾角均為45度。
8.如權利要求1至3、5、6任一項所述的光路混合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隔離器組件結構相同的第二隔離器組件,設置在所述隔離器組件與所述光電探測器之間,與所述隔離器組件串聯設置在光路中。
【文檔編號】G02B6/27GK203561804SQ201320541421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日
【發明者】康秀杰, 白春, 伏碧德, 龔婧瑤 申請人:遼寧科旺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