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包括電機、拔片、正向限位開關、反向限位開關以及偏振鏡支架,其中電機安裝于一安裝板的立板一側,電機的輸出軸穿置于安裝板的立板至另一側,輸出軸端部通過一連接桿固裝有拔片及偏振光支架;安裝板的立板另一側還安裝有正向限位開關及反向限位開關,正向限位開關及反向限位開關的觸片分別與拔片動作配合;上述結構通過安裝板整體安于攝像機防護罩內部前端。本實用新型采用機電一體化控制方式,通過調整限位開關的位置來實現電機的停止位置,從而實現鏡頭前移入和移除偏振鏡的功能,未高清相機獲得全天的優質圖像提供條件。
【專利說明】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智能交通領域中的電子警察前端成像系統的轉換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200萬、500萬甚至800萬像素CXD的交通專用高像素相機逐步成為智能交通領域采集單元的主流,眾所周知,(XD元件感光時具有“smearing”的特點,即CCD成像時在圖片中的某些地方出現光線豎條,在智能交通領域這些豎條光線是不允許出現在圖像中的車牌位置的,偏振鏡具有光線的選擇性,即與偏振片同方向的光線可以通過偏振鏡,因此安裝偏振鏡可以有效的將圖像中出現的豎條濾掉,但帶來的效果是成像時圖像亮度要暗許多,由于白天光線比較充足,這種現象在白天并不明顯,但在夜間,由于光線不足,高清相機采集到的光線由于偏振鏡的偏振和慮光作用,CCD采集的圖片將出現光線不足現象,因此發明一種切換裝置來實現白天給鏡頭加裝偏振鏡而在夜間又將偏振鏡移將能有效改善采集單元在全天的成像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中電子警察前端成像系統在夜間由于偏振鏡的偏振和慮光作用,CCD采集的圖片將出現光線不足現象,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在白天將偏振鏡安裝在鏡頭前方而夜間又將偏振鏡移開的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本實用新型一種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包括電機、拔片、正向限位開關、反向限位開關以及偏振鏡支架,其中電機安裝于一安裝板的立板一側,電機的輸出軸穿置于安裝板的立板至另一側,輸出軸端部通過一連接桿固裝有拔片及偏振光支架;安裝板的立板另一側還安裝有正向限位開關及反向限位開關,正向限位開關及反向限位開關的觸片分別與拔片動作配合;上述結構通過安裝板整體安于攝像機防護罩內部前端。
[0006]正向限位開關及反向限位開關的安裝位置可調,并可使偏振鏡在與鏡頭前方及底部之間旋轉。
[0007]偏振鏡的旋轉角度為90°。
[0008]本實用新型還具有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包括繼電器、正向限位開關及反向限位開關,所述繼電器具有兩個常開接點及兩個常閉接點,其中第一常閉接點經正向限位開關的常閉接點、電機以及第二常閉接點與直流電源形成正向控制回路;第一常開接點經電機、反向限位開關以及第二常開接點形成反向控制回路;繼電器的線圈接有補光燈的電源。
[0009]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正向限位開關或反向限位開關的限位信號輸出偏振鏡位置指不信號。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優點:
[0011]1.本實用新型采用機電一體化控制方式,通過控制繼電器線圈的供電狀態,間接控制繼電器接點狀態,從而控制流經直流減速電機的電流方向;直流減速電機旋轉時撥片和偏振鏡架同時轉動,通過調整限位開關的位置來實現電機的停止位置,從而實現鏡頭前移入和移除偏振鏡的功能,未高清相機獲得全天的優質圖像提供條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械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構成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氣原理圖。
[0015]其中,M為電機,2為拔片,3為正向限位開關,4為反向限位開關,5為偏振鏡支架,6為安裝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0017]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包括電機M (本實施例采用DC12V減速直流電機)、拔片2、正向限位開關3、反向限位開關4以及偏振鏡支架5,其中電機M安裝于一安裝板6的立板一側,電機M的輸出軸穿置于安裝板6的立板至另一側,輸出軸端部通過一連接桿固裝有拔片2及偏振鏡支架5 ;安裝板6的立板另一側還安裝有正向限位開關3及反向限位開關4,正向限位開關3及反向限位開關4的觸片分別與拔片2動作配合;上述結構通過安裝板6整體安于攝像機防護罩內部前方。正向限位開關3及反向限位開關4的安裝位置可調,并可使偏振鏡在與鏡頭前方及底部之間旋轉;本實施例中偏振鏡的旋轉角度為90°。
[0018]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具有控制電路,該電路接收采集補光燈信號或者光感控制器信號,輸出控制信號至電機I,同時還接收正向限位開關3或反向限位開關4的限位信號。
[0019]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正向限位開關3或反向限位開關4的限位信號輸出偏振鏡位置指示信號。
[0020]當控制電路檢測到白天狀態時驅動電機反向轉動,連接在電機M轉軸的撥片2及其偏振鏡支架5隨著電機M—起轉動,在撥片2的兩側有串接在供電回路中的兩個限位開關,當撥片2觸碰到反向限位開關3后,由于力矩的作用會推動反向限位開關3動作,其結果是將串接在供電回路的通路斷開,直流減速電機停止轉動,此時偏振鏡旋轉到鏡頭前方。
[0021]當系統檢測電路檢測到夜間狀態時電機正向旋轉,同時離開反向限位開關,為下一次切換提供通路,當撥片2跟隨電機M旋轉到另一側時會碰到另一側的正向限位開關4,其結果是切斷正方向旋轉的供電回路,直流減速電機被切斷電源后停止轉動,此時偏振鏡旋轉到與鏡頭平行的位置。因此,調整兩個限位開關的位置可以控制電機M的旋轉角度,即可以調整偏振鏡的旋轉位置,通常將兩個限位開關調整為互為90°即可實現偏振鏡的切換。
[0022]為方便觀察偏振鏡的位置狀態,控制電路根據正向限位開關3或反向限位開關4的限位信號輸出偏振鏡位置指示信號。該指示信號可以送至控制電路板的位置狀態指示燈,當偏振鏡旋轉到位時,相應的指示燈點亮。[0023]本實用新型具有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包括繼電器、正向限位開關3及反向限位開關4,所述繼電器具有兩個常開接點及兩個常閉接點,其中第一常閉接點A-C經正向限位開關3的常閉接點、電機I以及第二常閉接點B-E與直流電源形成正向控制回路;第一常開接點A-D經電機1、反向限位開關4以及第二常開接點B-F形成反向控制回路;繼電器的線圈接有補光燈的電源。
[0024]本實施例中,將補光燈的電源線直接接到繼電器線圈上,補光燈有電時繼電器閉合,轉換器切換到夜間模式,當白天補光燈電壓被切斷后繼電器線圈也失電,其接點斷開,轉換器切換成白天模式。
[0025]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正向限位開關3或反向限位開關4的限位信號輸出偏振鏡位置指示信號。
[0026]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電氣控制原理如下:
[0027]當繼電器線圈未接通電源時,繼電器接點位于常閉狀態及第一常閉接點A-C處于導通狀態,第二常閉接點B-E也處于導通狀態。此時電流沿第一常閉接點A-C正向限位開關3-電機M-第二常閉接點B-E (按電流方向為E-B)-直流電源負極流動,同時驅動電機M正向旋轉,當撥片2碰到正向限位開關3后將正向電路切斷,系統處于停止狀態,偏振鏡處于鏡頭前方位置。
[0028]當繼電器線圈接通電源時,繼電器接點的常開接點接通,此時第一常開接點A-D處于導通狀態,第二常開接點B-F也處于導通狀態。此時電流沿第一常開接點A-D-電機M-反向限位開關4-第二常開接點B-F (按電流方向為F-B)-直流電源負極流動,同時驅動電機M反向旋轉,當撥片2碰到反向限位開關4后將反向電路切斷,系統處于停止狀態,偏振鏡處于離開鏡頭前方的狀態,因此調整兩個限位開關的位置便可以調整偏振鏡的狀態,從而為高清相機獲得全天優質的圖像創造條件。
【權利要求】
1.一種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I)、拔片(2)、正向限位開關(3)、反向限位開關(4)以及偏振鏡支架(5),其中電機(I)安裝于一安裝板(6)的立板一側,電機(I)的輸出軸穿置于安裝板(6)的立板至另一側,輸出軸端部通過一連接桿固裝有拔片(2)及偏振光支架(5);安裝板(6)的立板另一側還安裝有正向限位開關(3)及反向限位開關(4),正向限位開關(3)及反向限位開關(4)的觸片分別與拔片(2)動作配合;上述結構通過安裝板(6)整體安于攝像機防護罩內部前端。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正向限位開關(3)及反向限位開關(4)的安裝位置可調,并可使偏振鏡在與鏡頭前方及底部之間旋轉。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偏振鏡的旋轉角度為90°。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電路,該控制電路包括繼電器、正向限位開關(3)及反向限位開關(4),所述繼電器具有兩個常開接點及兩個常閉接點,其中第一常閉接點(A-C)經正向限位開關(3)的常閉接點、電機(I)以及第二常閉接點(B-E)與直流電源形成正向控制回路;第一常開接點(A-D)經電機(I)、反向限位開關(4)以及第二常開接點(B-F)形成反向控制回路;繼電器的線圈接有補光燈的電源。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偏振鏡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根據正向限位開關(3)或反向限位開關(4)的限位信號輸出偏振鏡位置指示信號。
【文檔編號】G03B11/04GK203535351SQ201320709455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孫利濤, 董鐵軍, 付存偉, 于維雙, 趙全邦 申請人:沈陽聚德視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