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增亮膜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708144閱讀:228來源:國知局
增亮膜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增亮膜,屬于液晶顯示領域,包括基板和結構層,基板為PET背板,結構層包含至少5個三棱鏡,三棱鏡設置在PET背板的一側,每個三棱鏡遠離PET背板的棱到PET背板的距離相等,均為12-14μm。這種結構可以有效減少牛頓環及迭紋干涉等負面光學效應的產生,光學表現效果較好,減少增亮膜與擴散膜之間疊放時產生的靜電污染現象,同時,三棱鏡等高可以減少在觸摸、產品疊加、組裝等過程中的損壞。
【專利說明】增亮膜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領域,具體而言,涉及增亮膜。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增亮膜被廣泛應用于發光模組以用來匯聚光源所發出的光線,尤其是液晶顯示器等顯示設備中常應用增亮膜(BEF)來增加顯示亮度和節約顯示器電池設備的能量。傳統的增亮膜光學效果表現效果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增亮膜,旨在解決傳統增亮膜光學效果表現效果較差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增亮膜,包括基板和結構層,所述基板為PET背板,所述結構層包含至少5個三棱鏡,所述三棱鏡設置在所述PET背板的一側,每個所述三棱鏡遠離所述PET背板的棱到所述PET背板的距離相等,均為12-14 μ m。
[0006]這種結構可以有效減少牛頓環及迭紋干涉等負面光學效應的產生,光學表現效果較好,減少增亮膜與擴散膜之間疊放時產生的靜電污染現象,同時,三棱鏡等高可以減少在觸摸、產品疊加、組裝等過程中的損壞。
[0007]進一步地,每個所述三棱鏡的橫截面均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邊與所述PET背板貼合,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角度為85° -95°。頂角角度為85° -95°可以方便地控制光線的范圍。
[0008]進一步地,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呈圓弧狀,圓弧狀頂角的圓弧半徑小于或等于2 μ m。圓弧狀頂角減少產品疊加、組裝過程中的劃傷。
[0009]進一步地,所述三棱鏡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20 μ m。表面粗糙度Ra較小可以使三棱鏡更加平整。
[0010]進一步地,所述三棱鏡等間隔設置。等間隔設置使光線分布更均勻。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結構可以有效減少牛頓環及迭紋干涉等負面光學效應的產生,減少增亮膜與擴散膜之間疊放時產生的靜電污染現象,同時,三棱鏡等高可以減少在觸摸、廣品置加、組裝等過程中的損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增亮膜;
[0013]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增亮膜;
[0014]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增亮膜。
【具體實施方式】[0015]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增亮膜,包括基板和結構層,基板為PET背板I,結構層包含五個三棱鏡2,三棱鏡2設置在PET背板I的一側,每個三棱鏡2遠離PET背板I的棱至IJ PET背板I的距離相等,均為12 μ m。
[0016]這種結構可以有效減少牛頓環及迭紋干涉等負面光學效應的產生,光學表現效果較好,減少增亮膜與擴散膜之間疊放時產生的靜電污染現象,同時,三棱鏡2等高可以減少在觸摸、產品疊加、組裝等過程中的損壞。
[0017]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增亮膜,包括基板和結構層,基板為PET背板I,結構層包含六個三棱鏡2,三棱鏡2設置在PET背板I的一側,每個三棱鏡2遠尚PET背板I的棱到PET背板I的距離相等,均為14 μ m ;每個三棱鏡2的橫截面均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邊與PET背板I貼合,每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的角度均為85°。
[0018]頂角的角度為85° -95°可以方便地控制光線的范圍。
[0019]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提供的增亮膜,包括基板和結構層,基板為PET背板1,結構層包含七個三棱鏡2,三棱鏡2設置在PET背板I的一側,三棱鏡2遠離PET背板I的棱到PET背板I的距離相等,均為13 μ m,每個三棱鏡2的橫截面均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邊與PET背板I貼合,每個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的角度均為90°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呈圓弧狀,圓弧狀頂角3的圓弧半徑為1.5 μ m,三棱鏡2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20 μ m,七個三棱鏡2等間隔設置。
[0020]圓弧狀頂角3減少產品疊加、組裝過程中的劃傷,表面粗糙度Ra較小,可以使三棱鏡2更加平整;等間隔設置使光線分布更均勻。
[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增亮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結構層,所述基板為PET背板,所述結構層包含至少5個三棱鏡,所述三棱鏡設置在所述PET背板的一側,每個所述三棱鏡遠離所述PET背板的棱到所述PET背板的距離相等,均為12-14 μ 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三棱鏡的橫截面均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邊與所述PET背板貼合,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角角度為85。-9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呈圓弧狀,圓弧狀頂角的圓弧半徑小于或等于2 μ 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鏡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 20 μ 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棱鏡等間隔設置。
【文檔編號】G02B5/04GK203705674SQ201320803574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蔡鑫, 周訓虎 申請人:成都領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