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扁圓形的笛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扁圓形的笛子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吹奏樂器,特別涉及一種如手掌般大小的扁圓形的笛子。背景技術:
陶笛(又稱洋塤),美國人俗稱為甜番薯,在臺灣被通稱為陶笛,日本則稱為土笛。 正如人們所知,傳統的笛子,無論是長笛或中國笛子均呈管狀。而陶笛則是一種形狀特殊的 笛子,其形狀為球狀或蛋形。陶笛的一側設有吹嘴,其表面設有多個指孔,演奏時用嘴向吹 嘴吹氣,并同時以手指按壓于指孔處,利用手指改變所按壓的孔位,即可吹奏出不同音階的 聲音。早期的陶笛的材料由泥土、骨頭、果殼等天然材料制成,現有的陶笛多為陶瓷加工而 成,需要經過多次煅燒方可成型,有的陶笛則由塑膠材料制成,并需用模具及大型設備進行 壓制,其缺點是成本及制作難度較高,不利于陶笛的普及。由于傳統的陶笛為球狀或蛋形, 體積較大,不便于攜帶。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新穎,體積小巧,便于攜帶,可作 為工藝品和娛樂用品使用,生產成本低廉并易于批量生產的扁圓形的笛子。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扁圓形的笛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扁圓形的殼體,該殼體內形成有扁圓形的氣室,殼體前側設有四個直徑不同的指 孔及一個發音孔,殼體后側對稱的設有二個指孔;吹氣口,其設于所述殼體的頂部并與所述氣室相互貫通。所述殼體是由前殼及后殼對合連接為一體。所述殼體是由前板、后板及位于該前板及后板之間的一個或多個環形圈通過層疊 的方式連接為一體。所述前殼和后殼為圓形或矩形的板狀體,所述前殼及后殼的內側壁上對稱的設有 兩個下凹面,在兩個下凹面之間形成有氣室,在前殼頂部設有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部, 后殼頂部設有與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形狀相對應的第二延伸部,所述前殼的第一延伸部及后 殼的第二延伸部的上部設有一個吹氣口。所述前殼的第一延伸部的內側設有一個錐形凹面,該凹面由第一延伸部的頂部向 下延伸至與氣室相通,在前殼殼壁上開有四個指孔,在后殼第二延伸部的內側設有弧形槽, 該弧形槽的底面為斜面,所述弧形槽由第二延伸部的頂部向下延伸至與氣室相通,第二延 伸部的弧形槽與第一延伸部的凹面對合形成一個吹氣口,在前殼上端位于吹氣口的下部開 有一個發音孔,其與氣室及吹氣口相互貫通,所述后殼殼壁上間隔且對稱地開有兩個指孔。所述前板和后板為圓形或矩形的板狀體,所述前板、兩個環形圈及后板依次層疊 連接形成氣室,在前板頂部設有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三延伸部,所述環形圈的頂部設有與前 板延伸部的形狀相對應的第四延伸部,所述前板的第三延伸部及環形圈的第四延伸部的上 部設有一個吹氣口。
3[0012]所述前板延伸部的內側設有一個錐形凹面,該凹面由第三延伸部的頂部向下延伸 至與氣室相通,所述前板殼壁上開有四個指孔,在所述環形圈的第四延伸部的內側設有一 個弧形槽,該弧形槽的底面為斜面,所述弧形槽由第三延伸部的頂部向下延伸至與氣室相 通,弧形槽與第三延伸部的凹面相互對合形成一個吹氣口,在前板上端位于吹氣口的下部 開有一個發音孔,其與氣室及吹氣口相互貫通,所述后板殼壁上間隔且對稱的開有兩個指 孔。所述吹氣口為上大下小的錐形或楔形孔。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它彌補了傳統陶笛體積過大,攜帶不便的缺點,而將 其制作成為一種結構新穎,體積小巧,便于攜帶的笛子,其不僅可作為工藝品,而且可以當 作娛樂用品使用,生產成本低廉且易于批量生產。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整體結構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結構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部件分解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列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解釋和補充,對本實用新型不構成任何限 制。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扁圓形的笛子,它包括殼體10及吹氣口 20。所述殼體10為扁圓形或矩形的殼狀體,其可由有機玻璃、塑料或木板等材料制成。殼 體內形成有扁圓形的氣室11,該氣室與吹氣口 20相連通。所述殼體10包括前殼15、后殼 16,前殼15及后殼16對合連接為一體。所述前殼15和后殼16為圓形或矩形的板狀體,所 述前殼15及后殼16的內側壁上對稱的設有兩個圓形的下凹面151、161,兩個下凹面之間形 成氣室11,前殼15頂部設有向上延伸形成的板狀的第一延伸部152,該第一延伸部的內側 設有一個錐形凹面1521,該凹面為吹氣口的一部分。該錐形凹面由第一延伸部152的頂部 向下延伸至與氣室11相連通。在前殼15殼壁上開有四個直徑不同的指孔12,通過不斷變 化按壓指孔及抬起手指的方式從而改變笛子的音調,其中,左上方的指孔與左手的中指對 應,左下方的指孔與左手的食指對應,右上方的指孔與右手的中指對應,右下方的指孔與右 手的食指對應。所述后殼16頂部設有與所述第一延伸部152的形狀相對應的第二延伸部 162,該第二延伸部的內側設有弧形槽1621,該弧形槽的底面為斜面,所述弧形槽1621由第 二延伸部的頂部向下延伸至與氣室11相通。第二延伸部的弧形槽1621與第一延伸部的凹 面1521對合形成一個錐形的吹氣用的吹氣口 20。在前殼15上端位于氣流通道153的下部 開有一個發音用的發音孔13,該發音孔與氣室11及吹氣口 20相互貫通,所述第一延伸部 152及第二延伸部162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弧形的凸塊1522、1622,在兩個凸塊1522、1622 的中央開有用于穿設掛繩用的通孔15221、16221。所述后殼16殼壁上間隔且對稱地開有兩 個指孔14,該指孔用于調節笛子的音調,兩個指孔14分別與左手掌及右手掌的兩個大拇指 相對應。[0021]如圖1所示,所述吹氣口 20為上大下小的錐形或楔形孔,其與氣室11及設于殼體 10上的多個指孔12、14相互貫通。當向吹氣口 20吹氣的同時用手指按壓于指孔處,來自吹 氣口 20的氣流在氣室11內產生震動,由發音孔13輸出聲音,通過改變手指所按壓的孔位, 即可吹奏出不同音階的聲音。實施例2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扁圓形的笛子包括殼體10及吹氣口 20。所述殼體10 為扁圓形或矩形的殼狀體,其可由多層有機玻璃、塑料或木板等材料疊合而成。殼體內形成 有扁圓形的氣室11,該氣室與吹氣口 20相連通。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實施例所述的殼 體10是由前板17、后板18及位于該前板及后板之間的兩個環形圈19、30疊合而成,并通過 粘合、螺釘連接或焊接等連接方式連接于一體。所述前板17和后板18為圓形或矩形的板狀 體,所述前板17、兩個環形圈19、30及后板18依次層疊連接形成氣室11,前板17頂部設有 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三延伸部171,該前板延伸部的內側設有一個錐形凹面1711,該凹面由 第三延伸部171的頂部向下延伸至與氣室11相通,所述前板17殼壁上開有四個直徑不同 的指孔12,通過按壓指孔及抬起手指的方式從而改變笛子的音調,其中,左上方的指孔與左 手掌的中指對應,左下方的指孔與左手掌的食指對應,右上方的指孔與右手掌的中指對應, 右下方的指孔與右手掌的食指對應。所述環形圈19的頂部設有與前板延伸部171的形狀 相對應的第四延伸部191,該第四延伸部的內側設有一個弧形槽1911,該弧形槽的底面為 斜面,所述弧形槽1621由第三延伸部的頂部向下延伸至與氣室11相通。該弧形槽1911與 第三延伸部的凹面1711相互對合形成一個錐形的吹氣口 20,在前板17上端位于吹氣口 20 的下部開有一個發音用的發音孔13,該發音孔與氣室11及吹氣口 20相互貫通,所述第三延 伸部171及第四延伸部191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弧形的凸塊1712、1912,在兩個凸塊1712、 1912的中央開有用于穿設掛繩用的通孔17121、19121。所述后板18殼壁上間隔且對稱的 開有兩個指孔14,該指孔14用于調節笛子的音調,兩個指孔14分別與左手掌及右手掌的兩 個大拇指相對應。如圖1所示,所述吹氣口 20為上大下小的錐形孔,其與氣室11及設于殼體10上 的多個指孔12、14相互貫通。當向吹氣口 20吹氣的同時用手指按壓于指孔處,來自吹氣口 20的氣流在氣室11內產生震動,由發音孔13輸出聲音,通過改變手指所按壓的孔位,即可 吹奏出不同音階的聲音。本實用新型的調音原理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扁圓形的笛子具有三種音調分別是C調、G調及F調,其高音為 1C、2G、3F ;中音:4C、5G、6F ;低音為7C。也可以是高音為SC、SG、SF ;中音-M、AG、AF ;低 音為BC。其中調前面的S是高音、A是中音、B是低音。對該笛子來說,我們按照全按為1 的指法,把笛子的指孔全部按住(兩個小孔不按),以正常的氣息吹出來的音對照頻率表是 多少,就是什么調的笛子。然后依次放開手指,就是自然音階1、2、3、4、5、6、7。比如吹奏時 將指孔全部按住(兩個小孔不按)所發出來的音是第四組的G4,那么這只笛子的就是G調 的。盡管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揭示,但是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并不局限 于此,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條件下,以上各構件可用所屬技術領域人員了解的相似 或等同元件來替換。
權利要求一種扁圓形的笛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扁圓形的殼體(10),該殼體內形成有扁圓形的氣室(11),殼體前側設有四個直徑不同的指孔(12)及一個發音孔(13),殼體后側對稱的設有二個指孔(14);吹氣口(20),其設于所述殼體(10)的頂部并與所述氣室(11)相互貫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扁圓形的笛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0)是由前殼(15)及后 殼(16)對合連接為一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扁圓形的笛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0)是由前板(17)、后 板(18)及位于該前板及后板之間的一個或多個環形圈(19、30)通過層疊的方式連接為一 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扁圓形的笛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殼(15)和后殼(16)為圓 形或矩形的板狀體,所述前殼(15)及后殼(16)的內側壁上對稱的設有兩個下凹面(151、 161),在兩個下凹面之間形成有氣室(11),在前殼(15)頂部設有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延伸 部(152),后殼(16)頂部設有與所述第一延伸部(152)的形狀相對應的第二延伸部(162), 所述前殼的第一延伸部(152)及后殼的第二延伸部(162)的上部設有一個吹氣口(20)。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扁圓形的笛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殼的第一延伸部(152)的 內側設有一個錐形凹面(1521),該凹面由第一延伸部(152)的頂部向下延伸至與氣室(11) 相通,在后殼第二延伸部(162)的內側設有弧形槽(1621),該弧形槽(1621)的底面為斜面, 所述弧形槽(1621)由第二延伸部的頂部向下延伸至與氣室(11)相通,第二延伸部的弧形 槽(1621)與第一延伸部的凹面(1521)對合形成一個吹氣口(20),在前殼(15)殼壁上開有 四個指孔(12),在前殼(15)上端位于吹氣口(20)的下部開有一個發音孔(13),其與氣室(11)及吹氣口(20)相互貫通,所述后殼(16)殼壁上間隔且對稱地開有兩個指孔(14)。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扁圓形的笛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7)和后板(18)為圓 形或矩形的板狀體,所述前板(17)、兩個環形圈(19、30)及后板(18)依次層疊連接形成氣 室(11),在前板(17)頂部設有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三延伸部(171),所述環形圈(19)的頂部 設有與前板延伸部(171)的形狀相對應的第四延伸部(191),所述前板的第三延伸部(171) 及環形圈的第四延伸部(191)的上部設有一個吹氣口(20)。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扁圓形的笛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延伸部的內側設有一個 錐形凹面(1711),該凹面由第三延伸部(171)的頂部向下延伸至與氣室(11)相通,在所述 環形圈的第四延伸部的內側設有一個弧形槽(1911),該弧形槽(1911)的底面為斜面,所述 弧形槽(1911)由第四延伸部的頂部向下延伸至與氣室(11)相通,弧形槽(1911)與第三 延伸部的凹面(1711)相互對合形成一個吹氣口(20),所述前板(17)殼壁上開有四個指孔(12),在前板(17)上端位于吹氣口(20)的下部開有一個發音孔(13),其與氣室(11)及吹 氣口(20)相互貫通,所述后板(18)殼壁上間隔且對稱的開有兩個指孔(14)。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扁圓形的笛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氣口(20)為上大下小的錐 形或楔形孔。
專利摘要一種扁圓形的笛子,它包括扁圓形的殼體(10),該殼體內形成有扁圓形的氣室(11),殼體前側設有四個直徑不同的指孔(12)及一個發音孔(13),殼體后側對稱的設有二個指孔(14)。吹氣口(20),其設于所述殼體(10)的頂部并與所述氣室(11)相互貫通。所述殼體(10)是由前殼(15)及后殼(16)對合連接為一體,或由前板(17)、后板(18)及位于該前板及后板之間的一個或多個環形圈(19、30)通過層疊的方式連接為一體。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體積小巧,便于攜帶,可作為工藝品和娛樂用品使用,生產成本低廉并易于批量生產,且便于手工制作者自行制作。
文檔編號G10D7/00GK201773571SQ201020526228
公開日2011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9日
發明者姚旗 申請人:姚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