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響拉片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聲響拉片,其包括第一發聲件及第二發聲件。第一發聲件包括第一表面及與第一表面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包括內凹的第一弧面,第一發聲件設有自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一弧面的進氣孔。第二發聲件包括第三表面及與第三表面相對設置的第四表面,第三表面設有內凹的第二弧面,第二發聲件設有自第二弧面延伸至第四表面的出氣孔。第一發聲件疊置于第二發聲件上使第一弧面及第二弧面之間形成震動共鳴區。當氣體自進氣孔進入震動共鳴區時,氣體在震動共鳴區產生共振產生聲響,并沿出氣孔發出。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聲響拉片,當使用者遇到危險情況時,可以透過聲響拉片發出求救訊號,以避免危險進一步擴展。
【專利說明】聲響拉片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拉鏈,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拉鏈的聲響拉片。
【背景技術】
[0002]拉鏈是依靠連續排列的鏈牙,使物品并合或分離的連接件,大量用于服裝上。拉鏈通常包括拉頭及設于拉頭上方便使用者施力拉拉鏈的拉片。現有技術中,拉鏈拉片的功能均比較單一,只提供使用者施力拉拉鏈。如何提供一種多功能的拉片,以增加拉片的價值,提高消費者對衣服的購買欲望,是拉鏈設計者面臨的一大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聲響拉片,應用于拉鏈上,使用者不僅可以施力于所述聲響拉片拉拉鏈,而且當使用者遇到危險情況時,還可以透過所述聲響拉片發出求救訊號,以避免危險進一步擴展,給使用者帶來了安全保障。
[0004]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聲響拉片設于拉鏈的拉頭上。所述聲響拉片包括第一發聲件及第二發聲件。所述第一發聲件包括第一表面及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內凹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一發聲件設有進氣孔,所述進氣孔自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弧面。所述第二發聲件包括第三表面及與所述第三表面相對設置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設有內凹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發聲件設有出氣孔,所述出氣孔自所述第二弧面延伸至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一發聲件疊置于所述第二發聲件上,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第三表面重合,使所述第一弧面及所述第二弧面之間形成震動共鳴區。當氣體自所述進氣孔進入所述震動共鳴區時,所述氣體在所述震動共鳴區產生共振,從而產生聲響,并沿所述出氣孔發出所述聲響。
[0005]優選地,所述第一發聲件及所述第二發聲件均呈圓柱體形狀,所述進氣孔及所述出氣孔分別位于相應的圓柱體的中心位置。
[0006]優選地,所述進氣孔自所述第一發聲件的第一表面內凹形成,所述出氣孔自所述第二發聲件的第四表面內凹形成。
[0007]優選地,所述第一發聲件及所述第二發聲件呈鏡像對稱結構。
[0008]優選地,所述聲響拉片還包括連接柱,所述連接柱自所述第二發聲件的底端延伸形成,所述連接柱與所述拉頭連接。
[0009]優選地,所述聲響拉片還包括連接環,所述第二發聲件設有穿孔,所述連接環連接于所述穿孔與所述拉頭之間。
[0010]優選地,所述第一發聲件包括自所述第二表面并朝向遠離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凸緣,所述第二發聲件包括自所述第三表面的邊緣朝向遠離所述第三表面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凸緣,所述第一凸緣套入所述第二凸緣內使所述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貼合以固定所述第一發聲件及所述第二發聲件。
[0011]優選地,所述第一凸緣及所述第二凸緣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0012]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聲響拉片,利用聲波震動共鳴的原理,使得拉片能夠產生聲響,從而使應用所述聲響拉片的服裝具有發出聲響的功能。當使用者,特別是老人與小孩,在夜間遇到人身安全威脅時,可以借助所述聲響拉片發出求救信號,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以避免危險的進一步擴大。同時,當使用者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若發生脫隊或迷失,也可以借助所述聲響拉片發出聲響以求幫助。
[0013]同時,本使用新型提供的聲響拉片,使得安裝有所述聲響拉片的拉鏈除了具備扣合衣服的功能外,還同時具備口笛的功能,成為消費者的一個隨身安全裝置,增加了拉鏈的使用價值,同時提高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從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提供的聲響拉片的立體組裝示意圖,所述聲響拉片與拉頭連接。
[0016]圖2是圖1中聲響拉片的分解示意圖。
[0017]圖3是圖1中聲響拉片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圖。
[0018]圖4是圖1中聲響拉片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提供的聲響拉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請同時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提供的聲響拉片100,設于拉鏈的拉頭200上。當使用者扣合所述拉鏈時,施力于所述聲響拉片100并拉動所述拉頭200以使拉鏈兩邊的鏈牙相互嚙合。
[0022]請同時參照圖2及圖3,所述聲響拉片100包括第一發聲件10及第二發聲件20。所述第一發聲件10包括第一表面11及與所述第一表面11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12。所述第二表面12包括內凹的第一弧面121。所述第一發聲件10設有進氣孔13,所述進氣孔13自所述第一表面11延伸至所述第一弧面121。
[0023]所述第二發聲件20包括第三表面21及與所述第三表面21相對設置的第四表面22。所述第三表面21設有內凹的第二弧面211。所述第二發聲件20設有出氣孔23,所述出氣孔23自所述第二弧面211延伸至所述第四表面22。
[0024]請同時參照圖4,安裝時,所述第一發聲件10疊置于所述第二發聲件20上,所述第二表面12及所述第三表面21重合,使所述第一弧面121及所述第二弧面211之間形成震動共鳴區30。當氣體自所述進氣孔13進入所述震動共鳴區30時,所述氣體在所述震動共鳴區30產生共振,從而產生聲響并沿所述出氣孔23發出所述聲響。
[0025]換而言之,所述聲響拉片100相當于一個口笛,使用者可以將口對準所述第一發聲件10的進氣孔13吹氣,所述氣體通過所述進氣孔13進入所述震動共鳴區30產生震動共鳴以產生聲響并經過所述出氣孔23發出所述聲響。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聲響拉片100,利用聲波震動共鳴的原理,使得拉片能夠產生聲響,從而使應用所述聲響拉片100的服裝具有發出聲響的功能。當使用者,特別是老人與小孩,在夜間遇到人身安全威脅時,可以借助所述聲響拉片100發出求救信號,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以避免危險的進一步擴大。同時,當使用者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若發生脫隊或迷失,也可以借助所述聲響拉片100發出聲響以求幫助。
[0027]由此可見,本發明提供的聲響拉片100,使得安裝有所述聲響拉片100的拉鏈除了具備扣合衣服的功能外,還同時具備口笛的功能,成為消費者的一個隨身安全裝置,增加了拉鏈的使用價值,同時提高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0028]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發聲件10及所述第二發聲件20均呈圓柱體形狀,所述進氣孔13及所述出氣孔23分別位于相應的圓柱體的中心位置。
[0029]所述進氣孔13自所述第一發聲件10的第一表面11內凹形成。所述出氣孔23自所述第二發聲件20的第四表面22內凹形成。
[0030]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發聲件10及所述第二發聲件20呈鏡像對稱結構。換而言之,所述第一發聲件10及所述第二發聲件20的結構相同,安裝時,所述第一發聲件10及所述第二發聲件20呈鏡像對稱設置以形成所述震動共鳴區30。
[0031]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聲響拉片100還包括連接柱40,所述連接柱40自所述第二發聲件20的底端并垂直于所述第二發聲件20延伸形成。安裝時,所述連接柱40與所述拉頭200連接。當使用者需扣合拉鏈時,使用者施力于所述連接柱40上以使拉鏈兩側的鏈牙相互扣合。
[0032]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發聲件10包括自所述第二表面12并朝向遠離所述第二表面12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凸緣14。所述第二發聲件20包括自所述第三表面21的邊緣朝向遠離所述第三表面21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凸緣24。安裝時,所述第一凸緣14套入所述第二凸緣24內使所述第二表面12及第三表面21貼合以固定所述第一發聲件10及所述第二發聲件20。
[0033]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緣14及所述第二凸緣24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凸緣14及所述第二凸緣24的設置,使得所述第一發聲件10及所述第二發聲件20實現可分離式安裝,因此,可隨時清理第一發聲件10及第二發聲件20之間的污垢或雜質,以確保所述聲響拉片100發出的聲響可以被周圍的人聽見。
[0034]請參照圖5,所示為本發明第二種實施方式中的聲響拉片100’的示意圖。本實施方式中的聲響拉片100’與第一種實施方式中的聲響拉片100結構大致相同,不同點在于,本實施方式中的聲響拉片100’包括連接環40’。所述第二發聲件20’設有穿孔21’,所述連接環40’連接于所述穿孔21’及所述拉頭200之間。所述拉頭200上通常系有尼龍繩,所述尼龍繩綁定于所述連接環40’從而將所述聲響拉片100’連接于所述拉頭200上。
[003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聲響拉片100、100’,利用聲波震動共鳴的原理,使得拉鏈的拉片能夠產生聲響,從而使應用所述聲響拉片100、100’的服裝具有發出聲響的功能。當使用者,特別是老人與小孩,在夜間遇到人身安全威脅時,可以借助所述聲響拉片100、100’發出求救信號,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以避免危險的進一步擴大。同時,當使用者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若發生脫隊或迷失,也可以借助所述聲響拉片100、100’發出聲響以求幫助。
[0036]除此之外,本發明提供的聲響拉片100、100’,使得安裝有所述聲響拉片100、100’的拉鏈除了具備扣合衣服的功能外,還同時具備口笛的功能,成為消費者的一個隨身安全裝置,增加了拉鏈的使用價值,同時提高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0037]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聲響拉片,設于拉鏈的拉頭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聲響拉片包括第一發聲件及第二發聲件,所述第一發聲件包括第一表面及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設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包括內凹的第一弧面,所述第一發聲件設有進氣孔,所述進氣孔自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一弧面,所述第二發聲件包括第三表面及與所述第三表面相對設置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設有內凹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二發聲件設有出氣孔,所述出氣孔自所述第二弧面延伸至所述第四表面,所述第一發聲件疊置于所述第二發聲件上,所述第二表面及所述第三表面重合,使所述第一弧面及所述第二弧面之間形成震動共鳴區,當氣體自所述進氣孔進入所述震動共鳴區時,所述氣體在所述震動共鳴區產生共振,從而產生聲響,并沿所述出氣孔發出所述聲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響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發聲件及所述第二發聲件均呈圓柱體形狀,所述進氣孔及所述出氣孔分別位于相應的圓柱體的中心位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聲響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孔自所述第一發聲件的第一表面內凹形成,所述出氣孔自所述第二發聲件的第四表面內凹形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聲響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發聲件及所述第二發聲件呈鏡像對稱結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響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聲響拉片還包括連接柱,所述連接柱自所述第二發聲件的底端延伸形成,所述連接柱與所述拉頭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響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聲響拉片還包括連接環,所述第二發聲件設有穿孔,所述連接環連接于所述穿孔與所述拉頭之間。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響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發聲件包括自所述第二表面并朝向遠離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凸緣,所述第二發聲件包括自所述第三表面的邊緣朝向遠離所述第三表面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凸緣,所述第一凸緣套入所述第二凸緣內使所述第二表面及第三表面貼合以固定所述第一發聲件及所述第二發聲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聲響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緣及所述第二凸緣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
【文檔編號】G10K5/00GK203692691SQ201320832143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7日
【發明者】呂濠 申請人:深圳市華圣達拉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