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等離子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925950閱讀:29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等離子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等離子顯示面板的技術,尤其是關于通過改善放電細胞內的透明電極結構,放電時可以利用陽極區來放電的一種等離子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等離子顯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以下稱‘PDP’)是由堿石灰(Soda-lime)玻璃的前面玻璃和背面玻璃之間形成的間隔壁形成一個單位細胞,各細胞內注入有氖(Ne)、氦(He)或氖和氦混合氣體(Ne+He)相同的主放電氣體和含有少量氙的惰性氣體。依射頻電壓放電時,惰性氣體產生真空紫外線(VacuumUltraviolet rays),使間隔壁之間形成的熒光體發光,顯示畫面。與此相同的等離子顯示器具有輕、薄,可大型化的特點,正作為下一代主力顯示器而受到各方的關注。
圖1是普通等離子顯示面板構造示意圖。與圖所示相同,等離子顯示面板是由顯示圖像的前面基板100和形成背面的后面基板110形成一定間隔平行結合而成。
前面基板100由一個放電細胞中相互放電、維持細胞發光的掃描電極(Y電極)101和維持電極(Z電極)102,即由透明ITO物質形成的透明電極a和金屬材料形成的總線電極b形成的Y電極101和Z電極102形成一組。Y電極101和Z電極102由限制放電電流、使電極組間絕緣的一個以上絕緣體層103覆蓋。絕緣體層103上面為容易形成放電條件,形成有由氧化鎂疊加的保護層104。
后面基板110的多個放電空間,即為形成放電細胞的條狀(或井狀)的間隔壁111保持平行排列。另外,運行尋址放電,發生真空紫外線的多個尋址電極(X電極)112對于間隔壁111平行配置。在后面基板110的上側面中在尋址放電時涂抹有放出用于圖像顯示的可視光線的R、G、B熒光體113。尋址電極112和熒光體113之間形成有白色絕緣體114,起到保護尋址電極112的作用,同時將熒光體113放出的可視光線反射至前面基板100。
這種結構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由多個放電細胞呈矩陣結構形成,這種放電細胞內的電極結構與圖2a至圖2b所示相同。
圖2a至圖2b是傳統等離子顯示面板放電細胞內的電極結構示意圖。
首先,圖2a所示的傳統等離子顯示面板放電細胞內的電極結構為,四角形狀的透明電極(a)形成于前面基板(圖中未示)中,這種四角形狀的透明電極(a)分別位于放電細胞內總線電極(b)形成的兩側支點上,將放電細胞中心部置于其之間,互相相對。另外,與此相應的尋址電極112置于總線電極(b)和透明電極(a)及放電空間之間,在相隔一定距離的狀態中,與總線電極(b)和透明電極(b)相交叉形成。
圖2b所示的傳統等離子顯示面板的放電細胞內中的電極結構為,‘T’字形的透明電極(a)形成于前面基板(圖中未示),這種‘T’字形透明電極(a)分別位于放電細胞內總線電極(b)形成的兩側支點上,將放電細胞中心部置于其之間互相相對。另外,與此相應的尋址電極112置于總線電極(b)和透明電極(a)和放電空間之間,呈一定距離間隔狀態中,與總線電極(b)和透明電極(a)交叉形成。
這種電極結構的傳統等離子顯示面板在放電細胞內,透明電極(a)間的間隔非常小,驅動時放電區域中使用陰極輝光區域,在這里,對于前述放電區域與圖3所示相同。
圖3是電極之間放電區域的說明示意圖。
對于圖3來說,陰極(Cathode)和陽極(Anode)分別施加電壓的話,通過離子陰極沖突生成放出的二次電子通過電場持續接收,與中性粒子的沖突,生成新的電子。二次電子電壓的變化越來越大,在電場大小相對大的陰極輝光區域(Negativeglow)中持續增強。通過沖突形成的電子通過離子化進行的狀態持續得到能量,到達陽極圓柱區(Positive Column)。在陽極區中不能得到更多的能量,通過沖突向中性粒子傳送能量。在這一過程中作用的粒子向底部下降的同時,產生可視光線和真空紫外線。
這種放電區域中,在陽極區域中不是依電場的能量,而是在整體中只有能量高的電子作用氣體來發光。另外,陽極區中因為幾乎沒有發生離子化,有許多發光,從整體上能量轉換為光的效率很高。
由此,等離子顯示面板的放電細胞中,透明電極間的間隔減少的同時,陰極輝光區的大小沒有大變動,相反陽極區的大小相對有很大的減少,由此,與前面所述相同,具有與圖2a至圖2b所示的電極構造的傳統等離子顯示面板不能使用陽極區。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面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目的在于,改善放電細胞內電極結構,放電時利用陽極區,提高發光的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等離子顯示面板是包括形成有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的前面基板,形成有與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相交叉排列的尋址電極的后面基板,以及區分放電細胞使等離子放電時可以利用陽極區的間隔壁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分別由透明電極和總線電極構成,在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包括位于放電細胞中心部方向,在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間點火放電的放電點火部;位于放電單元兩側支點,通過放電點火部點火放電引起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間主放電的主放電部;以及將在放電點火部中點火的放電擴展至主放電部的放電擴展部。
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主放電部之間的間隔為200um以上300um以下。
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點火部之間的間隔為60um以上80um以下。
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點火部具有一面積,可以蓄積引起充分放電的壁電荷。
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點火部呈多角形將放電細胞中心部放置中間互相相對。
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點火部在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維持一定的縱向幅度。
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主點火部在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縱向幅度在放電細胞的中心方向漸漸增加,在一支點之后保持一定。
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擴展部在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的縱向幅度具有一長度,這樣可以使放電點火部中點火的放電擴展至主放電部。
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縱向幅度為5um以上30um以下。
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點火部還包括具有一電阻數值的阻抗裝置。
這里所說的阻抗裝置其阻抗數值在0.5kΩ以上3kΩ以下。
所述的阻抗裝置通過氧化鍍膜形成。
本發明的效果與上所述相同,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通過在放電時利用陽極區來放電,提高了放電的效率。
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結構特點和效果,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


圖1是普通等離子顯示面板的構成示意圖;圖2a至圖2b是傳統等離子顯示面板放電細胞內的電極結構示意圖;圖3是電極之間的放電區域說明示意圖;圖4是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1實施例示意圖;圖5是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2實施例示意圖;圖6是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3實施例示意圖;圖7是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4實施例示意圖。
附圖中主要部分的符號說明A透明電極 b總線電極40、41主放電部 42、43放電擴展部44、45放電點火部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第1實施例}圖4是依據本發明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1實施例示意圖。
與圖所示相同,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1實施例其構成包括如下裝置分別位于放電細胞中心部方向,點火掃描電極Y和維持電極Z間放電的放電點火部44、45;分別位于放電細胞兩側支點。利用放電點火部44、45點火放電,引起掃描電極Y和維持電極Z間主放電的主放電部40、41;將在上面所述的放電點火部44、45中點火放電擴展至主放電部40、41的放電擴展部42、43。在這里雖圖中未示,但與此相應的尋址電極位于總線電極b和透明電極a及放電空間之間,在相互間隔一定距離的狀態中,與總線電極b和透明電極a相交叉構成。
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a的主放電部40、41在放電細胞內與總線電極b相接。另外,主放電部40、41比較理想的是,呈四角形,在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維持縱向一定幅度,即,放電細胞兩側末端至支點維持一定縱向幅度。在這里,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a的主放電部40、41之間的間隔,即符號40的主放電部和符號41的主放電部之間的間隔(dB)為200um以上300um以下。這樣各主放電部40、41之間的間隔比傳統結構相比相對更長的理想是,放電時為更多地利用陽極區而確保放電細胞內的空間。即,通過確保可以擴展放電的空間,可以更為容易地進行利用陽極區的放電。
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呈多角形將放電細胞中心部置于中間,各放電點火部44、45互相相對形成。另外,放電點火部44、45在放電細胞的中心方向體操具有一定的縱向幅度。即B支點起在放電細胞的中心方向,保持具有一定縱向幅度的直四角形結構。
另外,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雖然可以具有各相不同的結構,但比較理想的是,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具有相同的結構,即,符號44的放電點火部和符號45的放電點火部具有相同的結構,另外,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在放電細胞內橫向幅度受放電點火部44、45累積的壁電荷數量決定。即,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具有充分的面積,以保證累積有可以充分放電的壁電荷數量。
另外,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的放電細胞內,縱向幅度相對形成得長一些。這是為了相對增加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的縱向幅度,增加置有放電時介入放電電壓的壁電荷的透明電極上的放電有效面積。即,為增加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互相相對面的面積。
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之間的間隔(dA),即符號44的放電點火部和符號45的放電點火部之間的間隔(dA)為60um以上80um以下。這種固定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之間的間隔是為了,在放電時更有效地利用陰極區的同時,上述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之間的間隔十分寬,防止掃描電極Y和維持電極Z之間不能放電。
在放電細胞內,在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的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縱向幅度具有使放電點火部44、45中點火的放電向主放電部40、41擴散的程度。將各透明電極的放電擴展部42、43縱向幅度小的理由是,考慮到損失電流表示為電流乘方和電阻的積,為將放電點火部44、45中點火放電擴散至主放電部40、41,放電擴展部42、43為此比較理想的是具有一定數值以上的阻抗數值。即,放電擴展部42、43的電阻數值越少,放電擴散部42、43流過的電流量越大,所以損失電力也與增加電流的平方成比例增加。
由此,在放電擴展部42、43的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縱向幅度形成較小,使放電擴散部42、43具有充分大小的阻抗數值,比如說,在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a)放電擴展部41、43的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縱向幅度為5um以上30um以下。
與此相同的本發明等離子顯示面板第一實施例,在驅動電壓施加時,在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44、45之間發生弱放電,這種發生的放電經具有一定數值以上阻抗數值的放電擴展部42、43,擴展至主放電部40、41。之后,在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a的主放電部40、41之間發生放電,這樣在掃描電極Y和維持電極Z之間發生放電。
通過這種過程,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第1實施例利用陽極區可更為有效地發生放電。
所述的第1實施例雖然對放電點火部44、45的放電細胞內縱向幅度為一定時進行了說明,但與此不同的是,放電點火部44、45在中心方向,縱向幅度隨著放電細胞中心方向也可以漸漸增加。對此結構,參照下面第二實施例進行說明。
{第2實施例}圖5是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2實施例示意圖。
與圖所示相同,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2實施例與本發明第1實施例不同,具有不同的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54、55結構。即,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54、55的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縱向幅度從一定支點B開始在放電細胞中心方向漸漸增加,從一定支點C開始保持一定。這種結構可以進一步增加放電細胞內的透明電極a的放電點火部54、55的放電有效面積比率,提高了放電效率。在這里,放電點火部54、55的面積仍保持足夠的面積,可以積累充分引起放電的一定數量壁電荷。
這種結構中,與第1實施例相同,利用陽極區可以更為有效地放電。
所述的第1實施例和第2實施例放電擴展部的放電細胞同的縱向幅度小,放電擴展部具有一定數值以上的阻抗數值。相反,放電擴展部放電細胞內的縱向方向幅度不小時,在放電擴展部中用其它的物質形成一定的電阻,將放電點火部中點火的放電可擴展至主放電部。對此參照第3實施例加以說明。
{第3實施例}圖6是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3實施例示意圖。
與圖所示相同,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3實施例在與圖4所示相同的第1實施例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放電擴展部上,形成有具有一定數值的阻抗部60。舉例來說的話,在與圖4相同結構的放電細胞內,將放電點火部65中點火的放電擴展至主放電部61的放電擴展部60上,比較理想的是形成有0.5kΩ以上3kΩ以下的電阻60。另外,這種阻抗部60比較理想的是通過氧化鍍膜形成。
與此相類似,圖5的第2實施例的放電擴展部中,可以形成一定的阻抗,對此說明見第4實施例。
{第4實施例}圖7是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的第4實施例示意圖,與圖所示相同,依據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第4實施例在與圖5所示相同的第2實施例中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的放電擴展部上,形成具有一定數值的阻抗部70。
這種本發明拓寬維持電極和掃描電極間的距離,在放電時利用陽極區放電,提高了發光效率。另外,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中形成有在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突出的放電點火部,和將放電點火部點火的放電擴展至主放電部的放電擴展部。并在相鄰的各放電細胞之間形成弱的放電,將放電點火部中產生的放電擴展至主放電部。在主放電部產生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間的放電,由此即使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間的距離變寬,驅動電壓也不會大幅上升。
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并非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等離子顯示面板,是一種包括形成有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的前面基板,形成有與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相交叉排列的尋址電極的后面基板,以及區分放電細胞使等離子放電時可以利用陽極區的間隔壁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分別由透明電極和總線電極構成,在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包括位于放電細胞中心部方向,在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間點火放電的放電點火部;位于放電單元兩側支點,通過放電點火部點火放電引起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間主放電的主放電部;以及將在放電點火部中點火的放電擴展至主放電部的放電擴展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主放電部之間的間隔為200um以上300um以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點火部之間的間隔為60um以上80um以下。
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點火部具有一面積,可以蓄積引起充分放電的壁電荷。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點火部呈多角形,將放電細胞中心部放置中間互相相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的放電點火部在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維持一縱向幅度。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主點火部在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縱向幅度在放電細胞的中心方向漸漸增加,在一支點之后保持一定。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擴展部在放電細胞中心方向的縱向幅度具有一長度,這樣可以使放電點火部中點火的放電充分擴展至主放電部。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縱向幅度為5um以上30um以下。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電細胞內的各透明電極的放電點火部還包括具有一電阻數值的阻抗裝置。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抗裝置的阻抗數值在0.5kΩ以上3kΩ以下。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等離子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抗裝置通過氧化鍍膜形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關于等離子顯示面板,是一種包括形成有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的前面基板,形成有與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相交叉排列的尋址電極的后面基板,以及區分放電細胞使等離子放電時可以利用陽極區的間隔壁的等離子顯示面板,特征是所述的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分別由透明電極和總線電極構成,在放電細胞內各透明電極包括位于放電細胞中心部方向,在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間點火放電的放電點火部;位于放電單元兩側支點,通過放電點火部點火放電引起掃描電極和維持電極間主放電的主放電部;以及將在放電點火部中點火的放電擴展至主放電部的放電擴展部。本發明的等離子顯示面板通過在放電時利用陽極區來放電,提高了放電的效率。
文檔編號H01J17/04GK101026068SQ20061002394
公開日2007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17日
發明者李炫秀 申請人:樂金電子(南京)等離子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