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變光的鑰匙扣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鑰匙扣的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變換成各種顏色的鑰匙扣。
背景技術:
鑰匙扣作為一種裝飾品,在市面的款式有各式各樣,有的是用橡膠制成各種圖案的物品掛在鑰匙上,有的是一些帶有標志性的牌,還有的是具有游戲功能的縮微玩具等等。現在有一種可掛在鑰匙上起到照明作用的鑰匙扣,主要由鑰匙扣本體、鑰匙扣本體內設有的電池、以及與電池正負極相接觸且設置于鑰匙扣本體上的發光二極管、還有可以對燈泡進行控制且安裝在鑰匙扣本體上的開關組成,使用的時,只需按壓開關,電池與發光二極管就可導通,實現發光二極管對周圍進行照明。就目前出現的這種鑰匙扣而言,雖然只是能起到照明的作用,但功能單一,不能吸引廣大的消費者。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可將鑰匙扣本體內的亮光變換成各種不同顏色并且美觀的鑰匙扣。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鑰匙圈、以及與鑰匙圈鏈條連接的鑰匙扣本體,其中鑰匙扣本體的內部設有發光元件,所述的鑰匙本體的底部還設置有與其配合密閉的密封蓋,關鍵在于所述的鑰匙扣本體為透明的容器,在鑰匙扣本體內部的空腔內設有可讓光發散和可讓光反射的介質透明體;
所述的介質透明體分別采用可讓光發散的石蠟油及可讓光反射的塑膠顆粒;所述的塑膠顆粒設置為銀色塑膠顆粒;所述的發光元件包括正極彈片、電池、與電池彈性接觸的觸斷彈片、負極彈片、及燈泡,所述的觸斷彈片設置于正極彈片與負極彈片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產生的亮光,可以通過介質透明體內的銀色塑膠顆粒和石蠟油的作用下換成各種美麗的顏色。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鑰匙圈1、以及與鑰匙圈1鏈條2連接的鑰匙扣本體3,其中鑰匙扣本體3的內部設有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的安裝是利用鑰匙扣本體3內部設有的電池槽10進行卡位和燙膠工藝固定,所述的鑰匙本體3的底部還設置有與其配合密閉的密封蓋4,所述的鑰匙扣本體3為透明的容器,在鑰匙扣本體3內部的空腔內設有可讓光發散和可讓光反射的介質透明體。所述的介質透明體分別采用可讓光發散的石蠟油及可讓光反射的銀色塑膠顆粒,所述的發光元件包括正極彈片5、電池6、與電池6彈性接觸的觸斷彈片、負極彈片7、及燈泡8,所述的觸斷彈片9設置于正極彈片5與負極彈片7之間。
使用時,先打開密封蓋4,將正極彈片5、觸斷彈片9、電池6、負極彈片7、燈泡8依序進行組合,組合完成之后固定在鑰匙扣本體3內的電池槽10上,蓋上密封蓋4,當密封蓋4與鑰匙扣本體3之間被旋緊后,觸斷彈片9受到壓迫,觸斷彈片9的兩端與電池6的正負極相接觸并導通,在觸斷彈片9上下兩邊的正負極彈片5,7以及燈泡8也與電池6接觸并導通,導通后的燈泡8發出亮光,亮光射到介質透明體內的銀色塑膠顆粒和石蠟油上,由于石蠟油對光有發散的作用,使得介質透明體產生紅、橙、黃、綠、藍五種不同的顏色,最后這些不同顏色的光點才被反射到透明的鑰匙扣本體3上,實現了鑰匙扣本體3變換色彩的效果,如果將其懸掛于腰身、手袋、背包等上,或者擱置于書桌、辦公桌等設施上的話,在夜晚這五顏六色的亮光極為美麗使用完畢后,若要關閉電源,只需將密封蓋4往相反方向旋轉松,觸斷彈片9被壓迫的狀態取消,電池6以及在電池6兩端正負彈片5,7的導通狀態也斷開。
權利要求1.一種變光的鑰匙扣,包括鑰匙圈(1)、以及與鑰匙圈(1)鏈條(2)連接的鑰匙扣本體(3),其中鑰匙扣本體(3)的內部設有發光元件,所述的鑰匙本體(3)的底部還設置有與其配合密閉的密封蓋(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鑰匙扣本體(3)為透明的容器,在鑰匙扣本體(3)內部的空腔內設有可讓光發散和可讓光反射的介質透明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光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質透明包括可讓光發散的石蠟油及可讓光反射的塑膠顆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光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膠顆粒設置為銀色塑膠顆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光的鑰匙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光元件包括正極彈片(5)、電池(6)、與電池(6)彈性接觸的觸斷彈片、負極彈片(7)、及燈泡(8),所述的觸斷彈片(9)設置于正極彈片(5)與負極彈片(7)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鑰匙扣的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變換成各種顏色的鑰匙扣。本實用新型包括鑰匙圈、以及與鑰匙圈鏈條連接的鑰匙扣本體,其中鑰匙扣本體的內部設有發光元件,所述的鑰匙本體的底部還設置有與發光元件配合的密封蓋,關鍵在于所述的鑰匙扣本體為透明的容器,在鑰匙扣本體內部的空腔內設有可讓光發散和可讓光反射的介質透明體。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將鑰匙扣本體內的亮光變換成各種不同顏色并且美觀的鑰匙扣。
文檔編號F21V33/00GK2899528SQ200620059808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日
發明者邱良生 申請人:廣東驊威玩具工藝(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