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吸頂燈底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吸頂燈構件領域,更具體說是一種造型美觀簡潔的吸 頂燈底盤。技術背景吸頂燈通常由底盤、燈管、燈罩和電路結構組成。底盤安裝在天花板上, 起到支撐整個燈結構的作用, 一般采用平板式結構,這種結構決定了必須將電 路結構安裝在底盤的下側與燈管在同一側面。這樣不僅造型復雜、不易于更換 燈管,而且燈光產生的高溫也會對電路結構造成破壞,降低其使用壽命。特別 是現有一些采用自動控制結構的吸頂燈,其電路結構或控制器體積較大,與燈 管安裝在同一側面十分不方^f更,還遮擋了部分燈光,導致吸頂燈的發光不均勻, 影響照明和美觀。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設計一種造型美觀筒潔, 能夠保護電路結構的吸頂燈底盤。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了 一種吸頂燈底盤,結構是在所述底盤中部設有一個向下 凸起的支撐平臺,支撐平臺為一中空殼體,在底盤另一側,即背面,形成一個 安裝腔。采用上述結構的底盤,燈管安裝在底盤的正面,控制器或電路結構安 裝在支撐平臺的安裝腔內。當將底盤安裝在天花上時,從外側看不到控制器或 電路結構,外形筒潔美觀,也方便了燈管的更換,不會遮擋燈光,吸頂燈亮度 均勻,具有良好的照明性能。支撐平臺的另一個作用是保護控制器或電路結構 不受燈光高溫照射,而且防塵防潮,起到隔離保護的作用,延長了吸頂燈的使 用壽命。為了方便布線,在支撐平臺或底盤上設有貫通所述安裝腔的導線孔。電源 線從控制器或電路結構開始,穿過導線孔到吸頂燈的正面與燈管連接,從吸頂 燈正面看不到凌亂的布線,整體結構美觀大方。由于吸頂燈是與天花安裝連接的,底盤緊貼天花,底盤背面空間有限,因 此為了方便走線支撐平臺的外圍設有一 圈次平臺,次平臺背面為與安裝腔連通 的中空結構,次平臺上也設有導線孔。這樣可以直接通過次平臺背面的中空結 構來走線,將電源線直接走到與燈管連接的相應位置再由導線孔穿出與燈管連 接,進一步簡化了底盤正面結構。由于吸頂燈底盤一般為薄盤式結構,而且采用塑料或陶瓷等較為脆弱的材 料制作,因此本實用新型在次平臺的外側設有一圈加強筋,這樣對整體結構能 夠起到加強的作用,使得結構更加穩定。為使照明度均勻,現有吸頂燈一般采用圓環形燈管,因此本設計將底盤制 作成圓形,支撐平臺也相應的呈圓臺形。這樣的結構能夠安裝多個直徑不同的 環形燈管,支撐平臺中間還可以進一步安裝夜燈或感應器等結構, -使得本實用 新型能夠適用多種吸頂燈結構。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外形美觀大方,沒有凌亂的布線結構,方便了燈管的更換。對控制器和電 路結構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提高了燈具的使用壽命。結構堅固穩定,能夠支 撐起大型的燈管或多個燈管,且能夠適用于多種吸頂燈結構。
圖1為吸頂燈結構分解圖;圖2為吸頂燈背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吸頂燈底盤結構示意圖;圖4為吸頂燈結構剖^L圖;圖5為吸頂燈安裝之后正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所示的一種吸頂燈的結構分解圖,吸頂燈的底盤1作為整個結構的 主要支撐部件連接著各個構件。三個直徑不同、顏色不同的環形燈管5安裝在 底盤l的正面, 一個由LED構成的小夜燈6安裝在底盤1的中間,發光元件的 外側是燈罩7,控制器4安裝在底盤1的背面,安裝吸頂燈之后位于天花和底盤 l之間,通過電源線41與上述燈管5和小夜燈6連接。結合圖2可以看出,所述底盤1的結構是中間為一個圓臺形凸起的支撐平 臺ll,支撐平臺11背面為中空結構,形成一個用于安裝上述控制器4的安裝腔14,安裝腔14的深度大于控制器4的高度,以便在安裝吸頂燈的時候使底盤能 夠緊貼天花。支撐平臺11形成一個對控制器4的保護殼體,能夠阻擋外界灰塵、 水汽對控制器4的破壞,特別是能夠阻止發光元件所產生的高溫對控制器4的 傷害。在支撐平臺11的外圍是一圈次平臺12,次平臺12的高度略高于底盤1 的高度,其背面也是中空的結構,且與所述安裝腔14連通。次平臺12主要是 為了走線的簡便。如圖中所示,在支撐平臺11的側面開設有一個導線孔2,次 平臺12的正面不同位置上開設有兩個導線孔2,上述三個導線孔2的作用是方 便電源線41穿過與燈管5連接。電源線41的走線全部在安裝腔14內部和次平 臺12的背面,只有在與燈管5連接的位置才穿過導線孔2到底盤1的正面。走 線的結構可以從圖4的剖視圖看出,所有的線均能夠隱藏在底盤1的背面,且 不會影響底盤1與天花安裝的距離。針對本實施例特別設置的小夜燈6的結構,在支撐平臺12的中間開設有導 線孔3用于對小夜燈6供電和控制,小夜燈6可以通過電源線或直接插接的方 式與控制器4連接。本實施例還在次平臺12的外圍設有一圏加強筋13,加強筋 13的作用是起到提高整個底盤1抗彎、抗扭的能力,使得即使安裝多個燈管, 底盤也不會變形,具有足夠的強度。加強筋的結構可以根據具體的需要增加或 省略,或者采用其他結構形式,如肋式加強筋等結構。本實施例底盤1的詳細 的單獨結構可以參考圖3。安裝之后的結構圖5所示,在打開燈罩7的情況下,可以看到底盤1的正 面結構十分簡潔,沒有凌亂的布線結構,也沒有任何物體遮擋住部分燈管。因 此這種結構的吸頂燈的亮度十分均勻,更換燈管也十分方便。本實用新型結構不局限上述實施例的具體結構,任何具有支撐平臺和安裝 腔結構的吸頂燈底盤均為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形狀可以多樣化,如 方形、三角形等。燈管的數量也可以更具實際產品增加或減少。
權利要求1.一種吸頂燈底盤,其特征是所述底盤中部設有一個向下凸起的支撐平臺,支撐平臺為一中空殼體,在底盤另一側形成一個安裝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頂燈底盤,其特征是在支撐平臺或底盤上設有貫 通所述安裝腔的導線孔。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頂燈底盤,其特征是在支撐平臺的外圍設有一圈 次平臺,次平臺背面為與安裝腔連通的中空結構。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頂燈底盤,其特征是次平臺上也設有導線孔。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頂燈底盤,其特征是在次平臺的外側設有一圈加 強筋。
6. 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吸頂燈底盤,其特征是所述底盤呈圓 形,支撐平臺呈圓臺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吸頂燈構件領域,其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設計一種造型美觀簡潔,能夠保護電路結構的吸頂燈底盤。具體結構是在所述底盤中部設有一個向下凸起的支撐平臺,支撐平臺為一中空殼體,在底盤另一側,即背面,形成一個安裝腔。采用上述結構的底盤,燈管安裝在底盤的正面,控制器或電路結構安裝在支撐平臺的安裝腔內。當將底盤安裝在天花上時,從外側看不到控制器或電路結構,外形簡潔美觀,也方便了燈管的更換,不會遮擋燈光,吸頂燈亮度均勻,具有良好的照明性能。支撐平臺的另一個作用是保護控制器或電路結構不受燈光高溫照射,而且防塵防潮,起到隔離保護的作用,延長了吸頂燈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F21V21/02GK201083366SQ200720055989
公開日2008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4日
發明者強 劉 申請人:強 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