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限流電阻的led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應用技術,特別涉及的是一種帶限流電阻的LED燈。
技術背景
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發明于20世紀60年代,它是
利用半導體材料中的電子和空穴相互結合并釋放出能量,使得能量帶 (Energy Gat)位階改變,以發光顯示其所釋放出的能量。LED具有體積小、 壽命長、驅動電壓低、耗電量低、反應速率快、耐震性佳等優點,被廣泛 應用于信號指示、數碼顯示等領域。
LED耗電非常低, 一般來說LED的工作電壓是2-3.6V,當使用LED 做指示燈時,如果電源電壓過高,則可能將LED燒壞,為了避免這種情況 的發生,現在一般會在LED上串聯一個限流電阻,以達到保護LED的目的, 這種方式雖然能很好的保護LED不被損壞,但是對于不同數目的LED燈帶 需要使用不同的電阻與之對應,不僅會增加成本,而且需要更換電阻,整 個過程非常繁瑣。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有限流電阻的LED 燈,通過將限流電阻封裝在LED燈內部,從而解決LED燈帶在使用時需要 更換電阻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帶限流電阻的LED燈,包括有環氧樹脂以及封裝在環氧樹脂中的 陽極桿、陰極桿和LED芯片,陰極桿封裝于環氧樹脂內的一端連接有碗狀
反射杯,所述反射杯中焊接有LED芯片,其中陽極桿封裝于環氧樹脂內的 一端焊接有限流電阻,該限流電阻通過金線與LED芯片連接。
其中所述反射杯內壁采用反射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LED芯片為單引腳。
其中所述LED芯片為雙引腳。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限流電阻芯片封裝于LED環氧樹脂中的方式,使 LED燈具有限流作用,不但可以很好的保護LED燈不受損壞,而且還可以 降低LED燈帶的使用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識說明l為陽極、2為陰極、3為LED芯片、4為電阻、5為 反射杯、6為金線、7為環氧樹脂。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歩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帶限流電阻的LED燈,包括有環氧樹脂7以及封裝 在環氧樹脂7中的陽極桿1、陰極桿2和LED芯片3,陰極桿2封裝于環 氧樹脂7內的一端連接有碗狀反射杯5,所述反射杯5中焊接有LED芯片 3,其中陽極桿1封裝于環氧樹脂內的一端焊接有限流電阻4,該限流電阻 4通過金線6與LED芯片3連接。
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一,其中LED芯片3為 單引腳,該引腳通過金線6和陽極端的限流電阻4連接,該LED芯片3的 底部與反射杯5焊接在一起,并通過其底部與陰極桿2連接。如圖2所示,圖2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二,其中LED芯片3為 雙引腳, 一引腳通過金線6和陽極端的限流電阻4連接,另外一引腳則直 接與陰極桿2連接。
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中也可以將限流電阻4焊接在陰極桿2上,這 里限流電阻4的阻值根據不同的需要可設置為不同,并根據阻值的大小可 將該LED燈應用于不同數目的LED燈帶中。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帶限流電阻的LED燈進行了詳細介紹,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 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 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 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 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帶限流電阻的LED燈,包括有環氧樹脂(7)以及封裝在環氧樹脂(7)中的陽極桿(1)、陰極桿(2)和LED芯片(3),陰極桿(2)封裝于環氧樹脂(7)內的一端連接有碗狀反射杯(5),所述反射杯(5)中焊接有LED芯片(3),其特征在于陽極桿(1)封裝于環氧樹脂內的一端焊接有限流電阻(4),該限流電阻(4)通過金線(6)與LED芯片(3)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限流電阻的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 反射杯(5)內壁采用反射材料制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限流電阻的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 LED芯片(3)為單引腳。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限流電阻的LED燈,其特征在于所述 LED芯片(3)為雙引腳。
專利摘要一種帶限流電阻的LED燈,包括有環氧樹脂以及封裝在環氧樹脂中的陽極桿、陰極桿和LED芯片,陰極桿封裝于環氧樹脂內的一端連接有碗狀反射杯,所述反射杯中焊接有LED芯片,其中陽極桿封裝于環氧樹脂內的一端焊接有限流電阻,該限流電阻通過金線與LED芯片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限流電阻芯片封裝于LED環氧樹脂中的方式,使LED燈具有限流作用,不但可以很好的保護LED燈不受損壞,而且還可以降低LED燈帶的使用成本。
文檔編號F21V23/02GK201059506SQ20072012180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24日
發明者姜軍華 申請人:深圳萊特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