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光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設備,具體講是一種發光棒。
背景技術:
發光棒是照明設備中的一種,它實用性強、便于攜帶,越來越廣泛應用于人們生活 中。在特殊的場合如外出野營照明、演出造勢等等,人們要求發光棒一次性使用,這樣就要 求發光棒盡可能結構簡單,不浪費材料。然而,現有的發光棒很難達到此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避免浪費的一次性使用的 發光棒。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發光棒包括燈頭殼體和筒身殼體,燈頭 殼體內設有發光體、控制發光體發光的控制電路和可容納電池的電池座,所述的電池座內 的一端設有導電彈片,所述的電池座內的另一端設有用以頂推電池的彈簧,它還包括用以 阻斷燈頭電連接的絕緣體,所述的燈頭殼體上設有用以絕緣體進出燈頭殼體的通孔,所述 的絕緣體部分設在燈頭殼體的外部。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發光棒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將絕緣體從燈頭殼體的通孔取出就可以實現燈頭內部電路的連通,從而實現發光
棒的燈光開啟,結構簡單,即使電用盡后丟棄,也不浪費材料。 作為優選,所述的絕緣體為片狀,所述的絕緣體的下端設在電池與電池之間。 作為另一個優選,所述的絕緣體為片狀,所述的絕緣體的下端設在電池與導電彈 片之間。 作為再另一個優選,所述的絕緣體為片狀,所述的絕緣體的下端設在電池與彈簧 之間。 作為改進,所述的筒身殼體由半透明材料制成,此結構增加了發光棒的發出光的美感。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發光棒的縱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其中,1、燈頭殼體;2、筒身殼體;3、發光體;4、電池;5、電池座;6、導電彈片;7、彈 簧;8、絕緣體;9、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發光棒包括燈頭殼體1和筒身殼體2,燈頭殼體1內設有
發光體3、控制發光體3發光的控制電路和可容納電池4的電池座5,所述的電池座5內的一端設有導電彈片6,所述的電池座5內的另一端設有用以頂推電池4的彈簧7,它還包括 用以阻斷燈頭電連接的絕緣體8,所述的燈頭殼體1上設有用以絕緣體8進出燈頭殼體1的 通孔9,所述的絕緣體8部分設在燈頭殼體1的外部。所述的絕緣體8為片狀,所述的絕緣體8的下端設在電池與電池之間。 所述的絕緣體8為片狀,所述的絕緣體8的下端設在電池4與導電彈片6之間。 所述的絕緣體8為片狀,所述的絕緣體8的下端設在電池4與彈簧7之間。 所述的筒身殼體2由半透明材料制成。
權利要求一種發光棒,包括燈頭殼體(1)和筒身殼體(2),燈頭殼體(1)內設有發光體(3)、控制發光體(3)發光的控制電路和可容納電池(4)的電池座(5),所述的電池座(5)內的一端設有導電彈片(6),所述的電池座(5)內的另一端設有用以頂推電池(4)的彈簧(7),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用以阻斷燈頭電連接的絕緣體(8),所述的燈頭殼體(1)上設有用以絕緣體(8)進出燈頭殼體(1)的通孔(9),所述的絕緣體(8)部分設在燈頭殼體(1)的外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絕緣體(8)為片狀,所述的絕緣 體(8)的下端設在電池與電池之間。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絕緣體(8)為片狀,所述的絕緣 體(8)的下端設在電池(4)與導電彈片(6)之間。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絕緣體(8)為片狀,所述的絕緣 體(8)的下端設在電池(4)與彈簧(7)之間。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發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身殼體(2)由半透明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一種發光棒,包括燈頭殼體(1)和筒身殼體(2),燈頭殼體(1)內設有發光體(3)、控制發光體(3)發光的控制電路和可容納電池(4)的電池座(5),所述的電池座(5)內的一端設有導電彈片(6),所述的電池座(5)內的另一端設有用以頂推電池(4)的彈簧(7),它還包括用以阻斷燈頭電連接的絕緣體(8),所述的燈頭殼體(1)上設有用以絕緣體(8)進出燈頭殼體(1)的通孔(9),所述的絕緣體(8)部分設在燈頭殼體(1)的外部。本實用新型發光棒具有以下優點將絕緣體從燈頭殼體的通孔取出就可以實現燈頭內部電路的連通,從而實現發光棒的燈光開啟,結構簡單,即使電用盡后丟棄,也不浪費材料。
文檔編號F21V3/00GK201462442SQ20092012336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3日
發明者劉堅 申請人:劉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