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的全譜納米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全譜納米燈。
技術背景目前尚無各方面完全相同的產品,有其中部分技術部件結構近似的產品,但其產 品運行穩定性和燈泡部件發光效率較低,尤其是在低溫環境下運行不穩定,應用范圍受到 限制,同時由于這類部分技術部件近似的產品,受限于其燈泡部件形狀的關系,很難與燈具 反射器配合達到理想的反光效果,從而在光通量的利用上損失較多,另外,在產品安裝方 面,類似產品無法將電源部件和燈泡部件分體連接或1.5米以上的距離進行連接,在多數 方面都不足以成為符合本產品技術全貌之同類型產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全譜納米燈,它以較低的電源頻率激發燈泡 部件,降低了燈泡生產工藝的難度,減少了對耦合材料的損耗,也增強了本產品的電源部件 的運行效率;且燈泡部件內的納米級材料配方和生產工藝技術,也增大了高質量三基色熒 光粉的發光面積,從而也極大的提高了本產品的整體發光效率。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是由玻璃 燈泡1、功率耦合器2、納米熒光粉3、主汞齊4、輔助汞齊5組成;納米熒光粉3分別設置在 玻璃燈泡1的中心腔6外壁和玻璃燈泡1的內壁,功率耦合器2設置在中心腔6的內部,主 汞齊4設置在中心腔6 —側的底部,輔助汞齊5設置在中心腔另一側。本實用新型通過電源部件產生平均頻率為230Khz的交變電磁場,并以感應的方 式將能量耦合到燈泡部件內,這些能量使燈泡內的特殊氣體瞬間雪崩電離形成等離子體狀 態,而這些受激發的等離子體在一定燈泡腔體條件下返回原始的氣體狀態時,會將原來所 獲得的能量以波長為253. 7nm的紫外線形式輻射到燈泡部件的內壁,完成一個“電能 光 能”的能量轉換過程。本實用新型采用了獨有的分體連接安裝方式,電源部件與玻璃燈泡1部件采用分 體距離連接方式,最長距離可達25米,為本實用新型在各項工程的安裝提供更加靈活的技 術手段。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以較低的電源頻率激發燈泡部件,降低了燈泡生 產工藝的難度,減少了對耦合材料的損耗,也增強了本產品的電源部件的運行效率;且燈泡 部件內的納米級材料配方和生產工藝技術,也增大了高質量三基色熒光粉的發光面積,從 而也極大的提高了本產品的整體發光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2,本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是由玻璃燈泡1、功率耦合器 2、納米熒光粉3、主汞齊4、輔助汞齊5組成;納米熒光粉3分別設置在玻璃燈泡1的中心腔 6外壁和玻璃燈泡1的內壁,功率耦合器2設置在中心腔6的內部,主汞齊4設置在中心腔 6 一側的底部,輔助汞齊5設置在中心腔另一側。所述的納米熒光粉3采用特殊的納米調和配方,在熒光粉中加入特殊納米材料, 使熒光粉凝成一個個小粉團,涂在燈泡部件的內壁表面,由于本產品的發光原理是靠激發 納米級熒光粉進行發光,所以團狀的熒光粉增大了發光面積,故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整體 發光效率。本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電源部件產生平均頻率為230Khz的交變電磁場,并以感應 的方式將能量耦合到燈泡部件內,這些能量使燈泡內的特殊氣體瞬間雪崩電離形成等離 子體狀態,而這些受激發的等離子體在一定燈泡腔體條件下返回原始的氣體狀態時,會將 原來所獲得的能量以波長為253. 7nm的紫外線形式輻射到燈泡部件的內壁,完成一個“電 能 光能”的能量轉換過程。本具體實施方式
采用了獨有的分體連接安裝方式,電源部件與玻璃燈泡1部件采 用分體距離連接方式,最長距離可達25米,為本實用新型在各項工程的安裝提供更加靈活 的技術手段。本具體實施方式
以較低的電源頻率激發燈泡部件,降低了燈泡生產工藝的難度, 減少了對耦合材料的損耗,也增強了本產品的電源部件的運行效率;且燈泡部件內的納米 級材料配方和生產工藝技術,也增大了高質量三基色熒光粉的發光面積,從而也極大的提 高了本產品的整體發光效率。
權利要求一種新型的全譜納米燈,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玻璃燈泡(1)、功率耦合器(2)、納米熒光粉(3)、主汞齊(4)、輔助汞齊(5)組成;納米熒光粉(3)分別設置在玻璃燈泡(1)的中心腔(6)外壁和玻璃燈泡(1)的內壁,功率耦合器(2)設置在中心腔(6)的內部,主汞齊(4)設置在中心腔(6)一側的底部,輔助汞齊(5)設置在中心腔另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全譜納米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耦合器(2) 的輸入頻率為210-240KHZ。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全譜納米燈,其特征在于電源部件與玻璃燈泡 (1)部件采用分體距離連接方式,距離可達25米。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的全譜納米燈,它涉及照明領域。它是由玻璃燈泡(1)、功率耦合器(2)、納米熒光粉(3)、主汞齊(4)、輔助汞齊(5)組成;采用了獨有的分體連接安裝方式,電源部件與玻璃燈泡(1)部件采用分長距離連接方式,最長距離可達25米,以較低的電源頻率激發燈泡部件,降低了燈泡生產工藝的難度,減少了對耦合材料的損耗,也增強了本產品的電源部件的運行效率;且燈泡部件內的納米級材料配方和生產工藝技術,也增大了高質量三基色熒光粉的發光面積,從而也極大的提高了本產品的整體發光效率。
文檔編號H01J61/12GK201741664SQ201020193840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8日
發明者許金鐸 申請人:南京源霸照明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