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球的附屬配件,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
背景技術:
氣球,是人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裝飾品,在多數通常情況下,人們將氣球充氣用來進行環境的裝飾。然而,這種使用方式過于單調,不能滿足人們多種需求。于是人們創造了具有各種獨特效果的氣球,如發光氣球、照明氣球、發聲氣球等等。例如專利申請200610122541. 7就公開了一種發光氣球,該氣球具有照明效果,采用LED燈為發光體,硅光薄片電池供電的發光電路裝置安裝在有氣孔的塑料殼體內,所述發光氣球架構簡單、使用方便、既適合用塑管套接把玩,也適合用繩線捆綁牽引,令其飄動于空中玩耍或點綴夜景。由于氣球通常是乳膠氣球、鋁膜氣球或塑料氣球,發光氣球或發聲氣球的發光裝置、發聲裝置的設置就稱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如專利申請20042002^34. 4公布了一種氣球發光裝置,該發光裝置,由殼體和發光二極管構成,殼體內設空腔,空腔內設有橫隔板,發光二極管設置在橫隔板上方,發光二極管的負極接線穿過橫隔板,正極接線與一個電阻器連接后穿過橫隔板并與一個金屬觸環連接,橫隔板下方的殼體內設置有電池,電池外部纏繞有金屬彈簧,金屬彈簧一端與電池的正極連接,另一端的位置高于電池頂端,電池下方設有一個旋鈕,旋鈕通過螺紋與殼體連接。殼體的上端可設置一個充氣閥,旋鈕上設置有通氣孔。旋緊旋鈕,旋鈕將電池向上推動使電路連通,發光二極管發光。該申請使氣球可以在電路控制之下發出光線,可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夜晚活動中。但是該申請具有相對復雜的發光結構,而且該發光結構是通過彈簧配合旋鈕控制電池的升降,進行電路的接通和斷開,控制結構復雜,增加了該發光裝置的重量,不利于氣球的升空;推動電池升降,往往需要較大的推動行程,不利于發光的開關控制,且行程過大會導致密封不緊密,會出現漏氣的問題;該發光裝置的進氣口在電池上部,不利于氣體的順利進入,吹氣不方便。
發明內容
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輕巧,便于氣球照明/發聲裝置的控制,便于進行充氣。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該裝置成本低廉,密閉性好,便于安裝于氣球上,使用方便。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按照如下方式實現的。一種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該裝置設置于氣球的進氣咀處,其包括照明燈/發聲器、電池及外殼,外殼至少包覆有照明燈/發聲器,電池前部固定有照明燈/ 發聲器,其特征在于照明燈/發聲器具有兩根引線,一根引線直接連接于電池上,另外一根引線從電池周邊向電池后部伸出;外殼上具有出氣孔,所述出氣孔位于電池下方的外殼上, 且外殼內還設置有旋轉套,所述旋轉套為中空結構,設于電池后部,旋轉套上具有氣孔或氣槽,用以將氣體排放到氣球中;所述外殼套于旋轉套上。所述旋轉套,其伸入到外殼的內端具有一突出的凸臺,通過凸臺頂持電池或者引線,或者支撐接通電路的其它部件,凸臺的外圍具有一低于凸臺的環形臺,環形臺上設置至少一個氣孔,且該氣孔上端靠近外殼上的出氣孔;或者所述旋轉套,其側壁上開設有氣槽 (最好是長條形),且,該氣槽的上端靠近外殼上的出氣孔,便于氣體順利吹入到氣球中,使吹氣更為方便。上述旋轉套,其外端向外延伸,形成進氣口,通過旋轉套可以直接向氣球內部吹氣。所述旋轉套,其凸臺上設置有凹槽,凹槽內嵌設有一金屬旋片,金屬旋片兩端伸出于凹槽外,能夠與引線接觸,以接通電路,在轉動旋轉套的時候,可以通過旋轉達到控制照明燈/發聲器啟閉的效果。上述金屬旋片,其兩端向外伸出有金屬旋翼,金屬旋片的上端頂持電池的底部,或者金屬旋翼的外端低于向電池后部伸出的引線下方,能夠頂持引線接觸電池的底部;旋轉時,金屬旋翼或者接觸到引線,或者頂持引線,達到通過金屬旋翼控制接通引線和電池,從而達到控制照明燈/發聲器啟閉的效果。所述進行旋翼,呈弧形,便于設置于凸臺上并隨著凸臺進行旋轉。通過金屬旋翼的設置,在控制照明燈/發聲器啟閉時,只需要水平旋轉旋轉套,即可實現控制效果,不需要將旋轉套進行螺旋式上升或下降,增加了產品的密閉性。所述外殼,其外端略向外擴張,形成一嵌設部,該嵌設部用以嵌設旋轉套,且所述嵌設部的上方設置出氣孔,以能夠盡量減少氣體的行程將氣體吹入到氣球中;嵌設部與旋轉套之間具有密封裝置,以防止氣體泄漏或回流。外殼與旋轉套的結合是通過本身的結構緊密配合實現,不通過螺紋的方式,便于增加二者結合的密閉性,避免氣體的泄漏。為了便于吹氣,旋轉套的外端連接有吹氣部件,吹氣部件嵌設在旋轉套上,并與旋轉套通過緊密配合或螺紋配合進行連接。上述旋轉套與吹氣部件之間設置有密封裝置,以防止氣體泄漏。所述外殼的中部,具有兩個突起,突起的中間形成一凹部,通過該凹部嵌設氣球咀,便于氣球的固定。所述外殼,其外端包覆有一保護套,保護套與外殼固定在一起,且保護套呈梯形, 梯形的最窄部位位于外殼的最外端,然后向外殼中部擴張,并在外殼中部形成一擴張部,該擴張部靠近外殼上的突起,氣球咀嵌設于凹部后,可以通過該擴張部進行保護,避免外力造成的氣球咀脫落。所述吹氣部件內嵌設一吹氣閥,具體地說,吹氣部件的嵌設于旋轉套的一端向內收攏,形成一縮頸部,縮頸部上套設有吹氣閥,且吹氣閥與縮頸部之間設置有密封裝置;吹氣閥的內側具有旋轉套,且旋轉套具有一突出的肩部,使吹氣閥被約束于旋轉套和吹氣部件之間。上述的密封裝置為0圈、密封環、密封圈(如橡皮圈或橡膠圈)的任意一種,或者是旋轉套與外殼之間形成的配合機構,例如旋轉套外表面與外殼之間的緊密配合或嵌合結構、旋轉套和外殼之間的扣合結構,都具備密封氣體通道的作用,也可以成為密封裝置的一種形式。吹氣閥與吹氣部分的密封裝置也是如此。本發明所實現的結構,充氣口與氣球內的進氣口距離短,便于吹氣,且結合旋轉的方式控制照明燈/發聲器的啟閉,控制行程小,便于控制,結構安全可靠,密閉性能好。且本發明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密閉性好,便于安裝于氣球上。
圖1是本發明實施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剖視圖。圖3是圖2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的金屬旋片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實時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結構的剖視圖。圖6是第二種實施方式中旋轉套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第二種實施方式中金屬旋片安裝于旋轉套上的俯視圖。圖8是第二種實施方式應用于氣球上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第三種實施方式結構的剖視圖。圖10是第三種實施方式旋轉套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第三種實施方式應用于氣球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圖1至圖4所示為本發明的第一種實施方式,圖中所示,該方式實現的充氣裝置包括有用以照明的LED燈1、外殼2、保護套3、吹氣部件4、電池5、旋轉套6構成。其中,LED燈1向外伸出兩個引線,一個引線11直接連接在LED燈1和電池5之間,另一個引線12則向外彎折,并沿著電池5的外壁延伸到電池5的底部,向內再彎折,形成一個彎部,該彎部對準電池5的底部,可以被旋轉套6頂持,接觸到電池5上,形成電回路,達到點亮LED燈1的效果。電池5通常為紐扣電池,可以具有1至4塊(圖中顯示為2 ±夬,但是并不限制其它的實施方式紐扣電池的數量)。LED燈1的一端暴露于外殼外,LED燈1的其它部分和電池 5被固定于外殼2內。外殼2為中空結構,其前端固定LED燈1和電池5,向后延伸,并嵌設有旋轉套6。在電池5的外端,外殼2的側壁上設置有復數個出氣孔21,外殼2中部的外壁上具有兩個間隔的突起22,突起22的中間形成一凹部23,通過該凹部23嵌設氣球咀,以將氣球固定在本充氣裝置上。外殼2的外端包覆有一保護套3,保護套3與外殼2固定在一起,且保護套3呈梯形,梯形的最窄部位位于外殼2的最外端,然后向外殼2的中部擴張,并在外殼中部形成一擴張部31,該擴張部31靠近外殼上的突起22,這樣,當氣球咀嵌設于凹部23后,該擴張部31能夠保護氣球咀,避免外力造成的氣球咀脫落。保護套3上還設置于突出的環32,可以通過該環32用繩子或其它部件將氣球系住。旋轉套6為中空結構,其伸入到外殼2的內端具有一突出的凸臺61,通過凸臺61 頂持引線12,使引線接通電路;旋轉套6的側壁上開設有長條形的氣槽62,便于吹氣,且,該氣槽62的上端靠近外殼2上的出氣孔21,便于氣體以最短的行程進入到氣球中,使吹氣更為方便。結合圖3所示,旋轉套6與外殼2之間具有密封圈63,通過密封圈63進行密封,防止氣體的泄漏。具體地說,旋轉套6的外壁略向外擴張,形成一旋轉套肩部66,在對應轉套肩部66的部位,外殼2的外壁也向外擴張,形成外殼的內肩部M,在轉套肩部66和內肩部 24設置一密封圈63,這樣可以將旋轉套6和外殼2有效地密封起來,避免漏氣。—般來說,旋轉套6為中空結構,可以直接通過旋轉套6進行充氣,但是為了便于吹氣,本實施方式中,在旋轉套6的外端連接有吹氣部件4,吹氣部件4嵌設在旋轉套6上, 并與旋轉套6通過螺紋配合連接在一起,這樣使用時可以握住吹氣部件4,轉動旋轉套6進行LED燈1的啟閉。在吹氣部件4內還嵌設有吹氣閥7。結合圖3所示,吹氣部件4的內端(即嵌設于旋轉套6的一端)向內收攏,形成一縮頸部41,縮頸部41上具有一錐形部42,吹氣閥7穿過該縮頸部41伸出,且吹氣閥7的內端具有一外緣72,外緣72大于縮頸部41的穿孔,以約束吹氣閥7在吹氣部件4內,外緣72與錐形部42之間設有密封圈71,以在充氣完成后形成良好的密封,防止氣體泄漏或回流。同時,吹氣閥7的內側具有旋轉套6,且旋轉套6具有向內一突出的肩部67,使吹氣閥7被約束于旋轉套6和吹氣部件4之間。旋轉套6的凸臺61中間有一凹槽65,凹槽65內嵌設有一金屬旋片64,金屬旋片 64略高于凸臺61,以接觸到電池5底部;且金屬旋片64的結構如圖4所示,金屬旋片64為 Z形結構,向兩端伸出有金屬旋翼68 (金屬旋翼68通常為弧形,便于設置,也不影響其它部件的工作)。金屬旋片64設于凹槽65內,金屬旋翼68則伸出于凹槽65外,當旋轉到一定角度時,金屬旋翼68能夠與引線12接觸,接通電路。在其它的實施方式中,金屬旋片64的中間可以向任意一側進行加厚,或者是將金屬旋片64中間向兩側加厚,以增加金屬旋片64的強度。通過該實施方式,使吹氣口與氣球內的進氣口距離短,便于吹氣,且結合旋轉的方式控制照明燈/發聲器的啟閉,控制行程小,便于控制,結構安全可靠;且只需要水平轉動旋轉套即可控制照明燈/發聲裝置的啟閉,避免了螺旋轉動帶來的密封不好的問題,密閉性能好。圖5至圖8所示,為本發明第二種實施方式。在該實施方式中,充氣裝置主要包括有LED燈110、外殼120、旋轉套140和電池150。其中,LED燈110向外伸出兩個引線,一個引線111直接連接在LED燈110和電池 150之間,另一個引線112則向外彎折,并沿著電池150的外壁延伸到電池150的底部,向內再彎折,形成一個彎部113,該彎部113可以與設置于旋轉套140上的金屬旋片160接觸,達到接通電路點亮LED燈110的效果。電池150通常為紐扣電池,可以具有1至4塊(圖中顯示為3塊,但是并不限制其它的實施方式紐扣電池的數量)。LED燈110的一端暴露于外殼120外,LED燈110的其它部分和電池150被固定于外殼120內。外殼120為中空結構,其前端固定LED燈110和電池150,向后延伸,并嵌設有旋轉套140。具體地說,外殼120的下部略向外擴張,形成一嵌設部130(在具體制作時,嵌設部可與外殼一體制作,也可以為了組裝方便,將嵌設部和外殼分開制作),該嵌設部130用以嵌設旋轉套140,且在嵌設部130的上方、電池150的下方的外殼120的側壁上,設置有復數個出氣孔121 (出氣孔的具體數量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通常為2個或2個以上)。旋轉套140外壁上具有一凹陷部145,一密封圈146設置于凹陷部145內,使嵌設部130與旋轉套140之間具有密封圈146,以防止氣體泄漏或回流。旋轉套140是通過緊密配合設置于外殼的嵌設部130達到嵌設于外殼120上的目的。結合圖6、圖7所示,旋轉套140其伸入到外殼120的內端具有一突出的凸臺143, 通過凸臺143頂持有金屬旋片160 ;凸臺143的外圍具有一低于凸臺的環形臺147,環形臺 147上設置至少一個氣孔142(通常是2個或2個以上,在該實施方式中氣孔142設置有兩個),且該氣孔142上端靠近外殼上的出氣孔121,便于氣體順利吹入到氣球中,使吹氣更為方便。旋轉套140的頂部具有一凹槽144,凹槽144內嵌設有一金屬旋片160,金屬旋片 160略高于凸臺143,以接觸到電池150底部;且金屬旋片160的結構如圖6所示,金屬旋片 160為Z形結構,向兩端伸出有金屬旋翼161 (金屬旋翼161通常為弧形,便于設置,也不影響其它部件的工作),如圖7所示,金屬旋片160設于凹槽144內,金屬旋翼161則伸出于凹槽144外,當旋轉到一定角度時,金屬旋翼161能夠與引線112的彎部113接觸,以接通電路,由此可以控制照明燈/發聲器的啟閉。旋轉套140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進氣口,通過旋轉套140可以直接向氣球內部吹氣。旋轉套140的外壁上還設置有一突出的環141,可以通過該環141用繩子或其它部件將氣球系住。圖8所示,為本發明應用于鋁箔氣球或者塑料氣球上的一種應用方式。圖中所示, 外殼120的前部固定有一透明的塑料片170,充氣時,氣體從塑料片170兩側進入到氣球 180內,停止充氣后,塑料片170會貼附于外殼120上,避免氣體泄漏,該充氣裝置固定在氣球180的進氣咀處。充氣時,氣體沿著箭頭方向所示,從旋轉套140的進氣口進入,然后從氣孔142進入到旋轉套140和外殼120之間的間隙中,再如箭頭方向所示,從外殼的出氣孔121沿著塑料片170內側排入氣球180中,從而給氣球180充氣。充氣后,握住嵌設部130,轉動旋轉套140,轉動90°,旋轉套140轉動使金屬旋翼 161也會接觸到引線112的彎部113,從而接通電路,使LED燈110點亮。反之,向回轉動旋轉套130,轉動90°,金屬旋翼161脫離與彎部113的接觸,從而斷開電路,使LED燈110熄滅。圖9至圖11為本發明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該實施方式是在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基礎上變化形成,因此基本結構與第二中實施方式相同,區別之處在于旋轉套與嵌設部的配合關系、金屬旋片的結構。結合附圖所示,充氣裝置主要包括有LED燈210、外殼220、旋轉套240和電池250。
其中,LED燈210向外伸出兩個引線,一個引線211直接連接在LED燈210和電池 250之間,另一個引線212則向外彎折,并沿著電池250的外壁延伸到電池250的底部,向內再彎折,形成一個彎部213,該彎部213可以被設置于旋轉套240上的金屬旋片260頂持(彎部213和金屬旋片260的配合結構也可以采用本發明第二種實現方式的形式),以接觸到電池250的底部,達到接通電路點亮LED燈210的效果。電池250通常為紐扣電池,可以具有1-4塊(圖中顯示為3塊,但是并不限制其它的實施方式紐扣電池的數量)。LED燈210的一端暴露于外殼220外,LED燈210的其它部分和電池250被固定于外殼220內。外殼220為中空結構,其前端固定LED燈210和電池 250,然后向后延伸,下部形成嵌設部230。外殼220的下部略向外擴張,形成一嵌設部230,該嵌設部230用以嵌設旋轉套 240,且在嵌設部230的上方、電池250的下方的外殼220的側壁上,設置有復數個出氣孔 221 (出氣孔的具體數量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通常為2個或2個以上)。旋轉套240外壁上具有一齒紋結構Ml,通過齒紋結構241使旋轉套240能夠穩固地嵌設于嵌設部230上,不會被輕易地拔出,同時齒紋結構241還具有密封性,可以防止氣體泄漏或回流。嵌設部230上具有一突出的環231,可以通過該環231用繩子或其它部件將氣球系住。結合圖10所示,旋轉套240其伸入到外殼220的內端具有一突出的凸臺M3,通過凸臺243頂持有金屬旋片沈0 ;凸臺243的外圍具有一低于凸臺的環形臺M5,環形臺245 上設置有兩個氣孔對2,且該氣孔242上端靠近外殼上的出氣孔221,便于氣體順利吹入到氣球中,使吹氣更為方便。旋轉套220的頂部具有一凹槽M4,凹槽M4內嵌設有一金屬旋片沈0,金屬旋片 260為Z形結構,金屬旋片沈0向兩端伸出有金屬旋翼261,金屬旋翼為弧形。金屬旋片260安裝于凹槽M4內,金屬旋翼261則伸出于凹槽244外,且金屬旋翼的兩端具有弧形的外表面,以能夠頂持彎部213,當旋轉到一定角度時,金屬旋翼能夠轉入到彎部 213的下部,頂持彎部213,使彎部213向上提升,從而接觸到電池250的底部,以接通電路, 由此可以控制照明燈/發聲器的啟閉。 旋轉套240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進氣口,通過旋轉套240可以直接向氣球內部吹氣。圖11所示,為本發明應用于鋁箔氣球或塑料氣球上的一種應用方式。圖中所示, 外殼220的前部固定有一透明的塑料片270,充氣時,氣體從塑料片270兩側進入到氣球 280內,停止充氣后,塑料片270會貼附于外殼220上,避免氣體泄漏,該充氣裝置固定在氣球觀0的進氣咀處。充氣時,氣體沿著箭頭方向所示,從旋轉套MO的進氣口進入,然后從氣孔242進入到旋轉套240和外殼220之間的間隙中,再如箭頭方向所示,從外殼的出氣孔221沿著塑料片內270的內側排入氣球觀0中,從而給氣球280充氣。充氣后,握住嵌設部230,轉動旋轉套M0,轉動90°,旋轉套240轉動,使金屬旋翼261頂持引線212的彎部213,使彎部213上升,接觸到電池250的底部,從而接通電路, 使LED燈210點亮。
反之,向回轉動旋轉套230,轉動90°,金屬旋翼離開彎部213,彎部213沒有了金屬旋翼261的頂持,依靠自身的彈性復位,脫離了與電池250底部的接觸,從而斷開電路,使LED燈210熄滅。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該裝置設置于氣球的進氣咀處,其包括照明燈/發聲器、電池及外殼,外殼至少包覆有照明燈/發聲器,電池前部固定有照明燈/ 發聲器,其特征在于照明燈/發聲器具有兩根引線,一根引線直接連接于電池上,另外一根引線從電池周邊向電池后部伸出;外殼上具有出氣孔,所述出氣孔位于電池下方的外殼上, 且外殼內還設置有旋轉套,所述旋轉套為中空結構,設于電池后部,旋轉套上具有氣孔或氣槽,用以將氣體排放到氣球中;所述外殼套于旋轉套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套, 其伸入到外殼的內端具有一突出的凸臺,通過凸臺頂持電池或者引線,或者支撐接通電路的其它部件,凸臺的外圍具有一低于凸臺的環形臺,環形臺上設置至少一個氣孔,且該氣孔上端靠近外殼上的出氣孔;或者所述旋轉套,其側壁上開設有氣槽,且,該氣槽的上端靠近外殼上的出氣孔,便于氣體順利吹入到氣球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轉套, 其外端向外延伸,形成進氣口,通過旋轉套可以直接向氣球內部吹氣。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套, 其凸臺上設置有凹槽,凹槽內嵌設有一金屬旋片,金屬旋片兩端伸出于凹槽外。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金屬旋片,其兩端向外伸出有金屬旋翼,金屬旋片的上端頂持電池的底部,或者金屬旋翼的外端低于向電池后部伸出的引線下方,能夠頂持引線接觸電池的底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其外端略向外擴張,形成一嵌設部,該嵌設部用以嵌設旋轉套,且所述嵌設部的上方設置出氣孔,嵌設部與旋轉套之間具有密封裝置,以防止氣體泄漏或回流。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套的外端連接有吹氣部件,吹氣部件嵌設在旋轉套上,并與旋轉套通過緊密配合進行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的中部,具有兩個突起,突起的中間形成一凹部,通過該凹部嵌設氣球咀。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其外端包覆有一保護套,保護套與外殼固定在一起,且保護套呈梯形,梯形的最窄部位位于外殼的最外端,然后向外殼中部擴張,并在外殼中部形成一擴張部,該擴張部靠近外殼上的突起。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氣部件的嵌設于旋轉套的一端向內收攏,形成一縮頸部,縮頸部上套設有吹氣閥,且吹氣閥與縮頸部之間設置有密封裝置;吹氣閥的內側具有旋轉套,且旋轉套具有一突出的肩部,使吹氣閥被約束于旋轉套和吹氣部件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照明/發聲效果的氣球充氣裝置,該裝置設置于氣球的進氣咀處,其包括照明燈/發聲器、電池及外殼,照明燈/發聲器具有兩根引線,一根引線直接連接于電池上,另外一根引線從電池周邊向電池后部伸出;外殼上具有出氣孔,所述出氣孔位于電池下方的外殼上,且外殼內還設置有旋轉套,所述旋轉套為中空結構,設于電池后部,旋轉套上具有氣孔或氣槽,用以將氣體排放到氣球中;所述外殼套于旋轉套上。本發明的充氣口與氣球內的進氣口距離短,便于吹氣,且結合旋轉的方式控制照明燈/發聲器的啟閉,控制行程小,便于控制,結構安全可靠,密閉性能好。
文檔編號F21V33/00GK102527057SQ20121001874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20日
發明者亨利克·寶·史泰勒 申請人:深圳概念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