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前照燈起霧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前照燈起霧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前照燈殼體的前端為配光鏡,前照燈殼體后端底部有放置盒,干燥劑布置在放置盒中,前照燈殼體后端上部為通氣孔,排氣膠管與通氣孔連接,排氣膠管的管口位置向下彎曲,通氣孔處粘貼有防水半透膜。其通過在前照燈的排氣結構應用半透膜技術能阻擋水分子進入前照燈內部,在前照燈殼體內添加干燥劑并且在通氣孔上粘貼防水透氣膜,能使前照燈殼體內部保持干燥。
【專利說明】一種防止前照燈起霧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前照燈起霧的裝置,專利屬汽車車用燈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在的前照燈多屬半封閉燈,光源的發熱量較高,為了解決散熱問題,目前的燈具都是在殼體上開排氣孔。這樣做雖然解決了散熱的問題,但由于空氣和水汽也可進入,在低溫高濕的環境中,燈具的內表面會起霧氣,嚴重影響燈光的照射效果和外觀質量,這也是困擾當前汽車前照燈產品質量的一個難題。目前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在前照燈配光鏡內表面涂防霧涂層,這是被動的解決方案,主要原理是通過防霧涂料阻止水分子在配光鏡內表面凝結,這種方法增加的成本較大;另外一種方法是開兩個以上的排氣孔,并將排氣孔的位置通過試驗確定好,使進入的空氣在燈體內形成對流,讓空氣迅速流動,使凝結的霧氣在30分鐘內散去。這種方法與燈的形狀和燈光源的功率關系較大,對有些燈具是不起作用的。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前照燈起霧的裝置,其通過在前照燈的排氣結構應用半透膜技術能阻擋水分子進入前照燈內部,在前照燈殼體內添加干燥劑并且在通氣孔上粘貼防水透氣膜,能使前照燈殼體內部保持干燥。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防止前照燈起霧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前照燈殼體的前端為配光鏡,前照燈殼體后端底部有放置盒,干燥劑布置在放置盒中,前照燈殼體后端上部為通氣孔,排氣膠管與通氣孔連接,排氣膠管的管口位置向下彎曲,通氣孔處粘貼有防水半透膜。
[0005]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其通過在前照燈的排氣結構應用半透膜技術能阻擋水分子進入前照燈內部,在前照燈殼體內添加干燥劑并且在通氣孔上粘貼防水透氣膜,能使前照燈殼體內部保持干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后視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防止前照燈起霧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前照燈殼體5的前端為配光鏡4,前照燈殼體5后端底部有放置盒6,干燥劑3布置在放置盒6中,前照燈殼體5后端上部為通氣孔,排氣膠管與通氣孔連接,排氣膠管2的管口位置向下彎曲,通氣孔處粘貼有防水半透膜I。
[0009]如圖1、2所示,前照燈后通氣孔都貼上防水透氣膜1,再裝好排氣膠管2,并在燈體殼體5內部安放了干燥劑袋3。當前照燈處在低溫高濕的環境中,由于防水透氣膜的特點,水分子不能通過,這樣燈內外除了空氣的流動,水分子不能通行。而燈內部的水分子,在干燥劑的吸濕作用下,被吸附到了干燥劑袋3中。當前大燈被點亮后,燈內部的水分子就不會在配光鏡4的內表面凝結為露滴,前照燈內不會起霧。經過大量的試驗驗證,此方案對防止前照燈的內部霧氣形成,是十分有效的。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止前照燈起霧的裝置,前照燈殼體的前端為配光鏡,前照燈殼體后端底部有放置盒,其特征在于:干燥劑布置在放置盒中,前照燈殼體后端上部為通氣孔,排氣膠管與通氣孔連接,排氣膠管的管口位置向下彎曲,通氣孔處粘貼有防水半透膜。
【文檔編號】F21W101/10GK203927847SQ201420199439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明者】韓紅亮, 李虎強, 毛普元, 郭雯靜 申請人: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