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各基板(5)相互平行呈柱形分布,各基板(5)的一端連接在正極接線環(1)或負極接線環(2)上,另一端分別連接于與正極接線環(1)和負極接線環(2)大小相配合的接線圓環(6)的外緣。所述接線圓環(6)的內側設置有散熱板(7),散熱板(7)的外緣與接線圓環(6)接觸連接。本實用新型燈絲采用立體柱形結構,可多角度、多層次立體發光,發光面積大,發光效率高,照明效果好;燈絲基板呈柱狀分布,擴大了基板與基板之間的距離,基板頂端連接在散熱板外緣的接線圓環上,減少了燈絲中心位置的熱量聚集,且基板上的熱量可通過散熱板快速散發,可有效避免產生熱島效應。
【專利說明】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ED燈絲,特別是涉及一種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傳統白熾燈的燈絲一般由鎢絲等可直接發光的金屬絲構成,這類燈絲普遍 存在著壽命短、功耗大燈缺陷,而且一般只能發出黃色光,顯色性較差。同時,在可持續發展 戰略的指引下,節能減排思想得到不斷推廣,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照明節能及環保問題,已 經在大力推行使用LED燈泡,隨著LED技術的不斷發展,節能燈及白熾燈將在不遠的將來被 LED燈取代,LED路燈在新型城市照明中有著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0003] 然而,現有的LED燈絲具有以下不足:(1) 一般只能平面發光,光源發光角度一般 都在12(Γ140°之間,無法真正意義上實現立體發光;(2)光源的顯色性較差,且光衰現象 較為嚴重,尤其是在人群較集中的地方,光源的使用缺陷更加明顯;(3)傳統LED燈的封裝 形式采用垂直LED (Lamp-LED)、表面貼裝LED (SMD-LED)、側發光LED (Side-LED)、頂部發 光LED (TOP-LED)、覆晶LED (Flip Chip-LED)等方式,均屬于點式封裝,其缺點是光感不連 續,無法多角度、多層次發光。
[0004] 將LED燈絲設置為立體柱形結構可以實現立體發光,而且可很大程度上提高發光 效率。然而傳統柱狀結構燈絲的基板與基板之間的設置過于緊密,這樣會導致燈絲熱量過 于集中,燈泡中心溫度比邊緣溫度高出很多且熱量不易導出,形成"熱島效應"。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防熱島效應柱形 LED燈絲,發光面積大、發光效率高,擴大基板與基板之間的距離,基板頂端連接在散熱板外 緣的接線圓環上,減少燈絲中心位置的熱量聚集,且及時傳導高溫,避免產生熱島效應。
[0006]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它 包括正極接線環和負極接線環,正極接線環與正極接線柱相連,負極接線環與負極接線柱 連接;正極接線環和負極接線環上均連接有至少一個基板,各基板相互平行呈柱形分布,各 基板的一端連接在正極接線環或負極接線環上,另一端分別連接于與正極接線環和負極接 線環大小相配合的接線圓環的外緣。
[0007] 所述接線圓環的內側設置有散熱板,散熱板的外緣與接線圓環接觸連接。
[0008] 所述各基板的兩側均設置有LED發光模組,基板和LED發光模組的表面包覆有封 月父層。
[0009] 所述每一側的LED發光模組均包括多個相互串聯的LED芯片。
[0010] 所述的LED芯片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氮化鎵層、發光層、第二氮化鎵層和襯底。
[0011] 所述的襯底為藍寶石襯底。
[0012] 所述的基板為透明基板。
[0013]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燈絲采用立體柱形結構,可多角度、多層次立體發光,發光面積大,發光效率高, 照明效果好;
[0015] 2)燈絲基板呈柱狀分布,擴大了基板與基板之間的距離,基板頂端連接在散熱板 外緣的接線圓環上,減少了燈絲中心位置的熱量聚集,且基板上的熱量可通過散熱板快速 散發,可有效避免產生熱島效應;
[0016] 3)采用透明基板,光線360°無遮擋,且基板的兩側均設置有發光模組,實現了全 角度立體發光和照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8] 圖2為本實用新型基板結構示意圖;
[0019] 圖3為本實用新型LED芯片結構不意圖;
[0020] 圖中,1-正極接線環,2-負極接線環,3-正極接線柱,4-負極接線柱,5-基板, 6_接線圓環,7-散熱板,8-LED芯片,8. 1-第一氮化鎵層,8. 2-發光層,8. 3-第二氮化鎵層, 8. 4-襯底,9-封|父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 如圖1所示,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它包括正極接線環1和負極接線環2,正極 接線環1與正極接線柱3相連,負極接線環2與負極接線柱4連接;正極接線環1和負極接 線環2上均連接有至少一個基板5,各基板5相互平行呈柱形分布,各基板5的一端連接在 正極接線環1或負極接線環2上,另一端分別連接于與正極接線環1和負極接線環2大小 相配合的接線圓環6的外緣。
[0023] 所述接線圓環6的內側設置有散熱板7,散熱板7的外緣與接線圓環6接觸連接, 接觸連接保證了接線圓環6與散熱板7之間的熱傳導性能。
[0024] 如圖2所示,所述各基板5的兩側均設置有LED發光模組,基板5和LED發光模組 的表面包覆有封膠層9。所述每一側的LED發光模組均包括多個相互串聯的LED芯片8。
[0025] 如圖3所示,所述的LED芯片8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氮化鎵層8. 1、發光層8. 2、 第二氮化鎵層8. 3和襯底8. 4。襯底8. 4采用藍寶石襯底。
[0026]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基板5為透明基板,光線360°無遮擋,實 現了全角度立體發光和照射。
[0027]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 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 能夠在本文所述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 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 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正極接線環(1)和負極接線環(2), 正極接線環(1)與正極接線柱(3)相連,負極接線環(2)與負極接線柱(4)連接;正極接線 環(1)和負極接線環(2)上均連接有至少一個基板(5),各基板(5)相互平行呈柱形分布,各 基板(5)的一端連接在正極接線環(1)或負極接線環(2)上,另一端分別連接于與正極接線 環(1)和負極接線環(2)大小相配合的接線圓環(6)的外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圓環(6)的 內側設置有散熱板(7 ),散熱板(7 )的外緣與接線圓環(6 )接觸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基板(5)的兩 側均設置有LED發光模組,基板(5)和LED發光模組的表面包覆有封膠層(9)。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側的LED發 光模組均包括多個相互串聯的LED芯片(8)。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芯片(8) 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氮化鎵層(8. 1 )、發光層(8. 2 )、第二氮化鎵層(8. 3 )和襯底(8. 4)。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襯底(8. 4)為 藍寶石襯底。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熱島效應柱形LED燈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5)為透 明基板。
【文檔編號】F21Y101/02GK203848220SQ201420266845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3日
【發明者】羅錦貴 申請人:四川海金匯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