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LED照明技術,特別涉及特殊場合下的照明配光技術。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洗墻燈照明中一般都是采用直射照明技術,這種方式結構比較簡單直接,但存在的問題是光源非常明顯,光照均勻度比較差,特別是對于一些特殊場合來講,明顯的光源所產生的眩光以及均勻度比較差的光照面,給人的感覺比較差,過度引起人們的注意力,不利于神經放松。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隱藏式的洗墻燈系統,采用反射偏配光的設計,解決現有技術中眩光和光照均勻度差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設計一種洗墻燈,其包括燈體,設置于燈體內的LED光源以及用于反射光線的反光鏡,所述反光鏡為曲面反光鏡,其設置于所述LED光源的前面,所述燈體上開有出光孔,該出光孔位于反光鏡反射LED光源所射出光線的匯聚處,出光孔面積略大于經過匯聚后光束的截面積。
所述出光孔與LED光源位于燈體的同一側,所述反光鏡設計為偏配光為30°的自由曲面,所述燈體臨近出光孔的內壁斷面為鋸齒狀。
本發明設計的隱藏式洗墻燈系統包括光照墻面、與該光照墻面垂直的附著物以及前述的洗墻燈,所述洗墻燈安裝在附著物上,所述洗墻燈出光孔對準所述光照墻面。
所述洗墻燈為多個,均安裝于燈槽內,并沿燈槽長度方向順序排布,所述洗墻燈的安裝位置與光照墻面之間的距離為光照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附著物為天花、側墻或地面。
本發明采用反射光和偏配光設計,可以將光源隱藏于墻體或地面,而采用自由曲面的反光鏡,可以提高光照的均勻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洗墻燈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隱藏式洗墻燈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上述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
由圖1和圖2中可知,本發明的隱藏式洗墻燈系統包括光照墻面200、與該光照墻面200垂直的附著物300以及洗墻燈100,所述洗墻燈100安裝在附著物300上,所述洗墻燈100出光孔11對準所述光照墻面200。其中洗墻燈包括燈體10,設置于燈體10內的LED光源20以及用于反射光線的反光鏡30,所述反光鏡30為曲面反光鏡,其設置于所述LED光源20的前面,所述燈體10上開有出光孔11,該出光孔11位于反光鏡30反射LED光源20所射出光線的匯聚處,出光孔11面積略大于經過匯聚后光束的截面積,所述出光孔11與LED光源20位于燈體10的同一側。本方案中的光線由LED光源出來后完全經反光鏡30反射呈交叉方式在出光孔11的狹縫處匯聚,光路經反射折向LED背后指向被照墻面,擴散分布到指定目標照射面,并使被照面亮度均勻。且使得光線避開所裝位置(附著物—天花板)形成近似截光。光線在燈具位置折向墻面,形成燈具遠離墻面的背后無光的環境。
由圖1中可知,所述反光鏡30為自由曲面,更優化設計是所述反光鏡30設計為偏配光為30°的自由曲面,本方案中的偏配光設計可以避開光源而投射到背后的光照墻面上,從正面的視覺上,可以隱藏光源。本方案中燈體的另外一個作用是遮擋吸收光源射出和經反射鏡反射的雜光,而出光孔11略大于光束,也是出于這個考慮,有用光經出光孔射出,雜光則被燈體遮擋,避免雜光射出影響光照效果,為進一步提高遮擋雜光的效果,本發明中燈體10臨近出光孔11的內壁斷面為鋸齒狀,雜光在鋸齒面的多次反射中被消耗。
本發明中可以多光源組合,具體方案是所述洗墻燈100為多個,均安裝于燈槽400內,并沿燈槽長度方向順序排布。
由圖2中可知,所述洗墻燈100的安裝位置與光照墻面200之間的距離為光照高度的三分之一,本發明中照射面積和光源安放距離也可以根據施工的需要而進行調整,也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反射鏡的曲面形狀,本發明中定義的光照高度是指當洗墻燈安裝在天花或地面上時,光照面中垂直向的高度為光照高度,而當洗墻燈安裝于側面墻壁上時,則光照高度為光照面的橫向寬度,本發明中的附著物300可以是天花、側墻或地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現場試驗中的具體案例:室內3m高空間的墻面裝飾照明,裝燈吸頂距離被照墻面1m,吸頂天花不可照亮,被照墻面亮度均勻,燈具安裝在25mm的軌道燈槽中。本方案光源采用多個LED燈珠線性排列,本方案線性排列燈珠0.5m長度配光器件為條狀反光器,反光器通過其自由曲面收集光源光線高度集中匯聚到出光口,同時配置光線通過6mm狹窄出光口后均勻照亮被照墻面,且在接近天花的墻面頂部形成明顯截止,控制天花板基本無光。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