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市政建設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路燈桿基站。
背景技術:
隨著數據通信與多媒體業務需求的發展,適應移動數據、移動計算及移動多媒體運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動通信開始興起,因此有理由期待這種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給人們帶來更加美好的未來。另一方面,4G也因為其擁有的超高數據傳輸速度,被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譽為機器之間當之無愧的“高速對話”。
4G雖擁有其超高的數據傳輸速度,但是其數據傳輸的速度很大程度上也受其基站的數量、基站的覆蓋范圍影響。在城市的發展、建設過程中,為了便于基站的安裝以及基站的覆蓋范圍,因而越來越多的基站被安裝到路邊的路燈桿上,尤其是位于大型十字路口的大型照明路燈桿上通常都安裝有基站。如申請號為201520030599.3的實用新型專利就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路燈桿,該多功能路燈桿就是帶移動信號天線的路燈桿,包括路燈桿本體,信號天線與路燈桿一體連接,在燈桿底部焊接地端子以及防盜鏈,信號天線的出現方向與照明方向相反。該多功能燈桿中,在燈桿底部焊接地端子以及防盜鏈,通過焊接以及防盜鏈可有效提高燈桿的防盜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雖通過焊接以及防盜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燈桿的防盜性能,防止燈桿以及燈桿上設備被人盜竊。但是,雖然無法通過破壞燈桿來盜取燈桿上的基站,而基站通常又是通過法蘭盤等方式進行連接的,因而當盜竊基站時,只需登上燈桿拆卸法蘭盤上的連接螺栓即可,因而致使基站的防盜穩定性能較低。且現有的用于充電的露天充電樁還存在單獨占地、需要鋪設電線、建防雨防曬設施等不足,難以保障充電設備的使用安全性能和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可隨意調整基站安裝高度的便于拆卸的路燈桿基站,且基站的安裝、拆卸更加便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便于拆卸的路燈桿基站,包括燈桿以及連接在燈桿頂部的照明燈,所述燈桿內部靠近底部位置處設置有充電樁,所述燈桿的外壁上對應充電樁的位置處設置有閉合門;所述燈桿中部位置通過固定架安裝有基站;所述固定架包括依次設置的左側板、半圓弧側板、右側板和封閉板,所述左側板與半圓弧側板、半圓弧側板與右側板均通過法蘭盤連接,所述右側板的端部連接有三棱柱連接板,所述三棱柱連接板通過球頭與封閉板連接;所述左側板的第一連接柱與封閉板的第二連接柱通過鎖緊部件連接。
其中,所述鎖緊部件包括鎖體,所述鎖體的正面橫向開設有半圓形槽,所述鎖體的背面縱向開設有半圓形槽,所述鎖體的正面、背面上均通過鉸接軸鉸接有卡扣、鎖緊桿,所述卡扣、鎖緊桿位于鎖體的的半圓形槽的左、右兩側;所述卡扣上開設有半圓形槽,所述卡扣上的半圓形槽與鎖體正面、背面上的半圓形槽構成卡孔;所述鎖緊桿的端部連接有鎖緊旋鈕,所述鎖緊桿可位于卡扣端面上的凹槽內并通過鎖緊旋鈕與鎖體卡接鎖緊配合。
其中,所述基站底部還設置有底部支撐裝置,所述底部支撐裝置包括套設在燈桿上并與燈桿螺紋連接的套環,所述套環外側連接有至少兩塊承載板,所述基站底部位于承載板上方并與承載板接觸、支撐。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該燈桿的頂部設置照明燈,通過該照明燈可向燈桿周圍的區域提供照明;通過在燈桿內部設置充電樁,解決了現有充電樁還存在單獨占地、需要鋪設電線、建防雨防曬設施等不足,同時方便人們快速便捷的找到充電設備,進行充電;該燈桿中部通過固定架安裝有基站,通過固定架可方便、快捷地安裝、拆卸基站;該固定架包括左側板、半圓弧側板、右側板和封閉板,封閉板通過三棱柱連接板與右側板連接,且該封閉板可繞其連接的球頭立體轉動,因而可使封閉板分別處于與右側板平行或垂直的位置;當需要安裝或者卸下該固定架時,轉動封閉板,使封閉板與左側板、右側板平行,從而便于將整個固定架從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上拆卸下來或者將其安裝在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上;當需要鎖緊該固定架時,轉動封閉板,使封閉板與左側板、右側板垂直,然后通過鎖緊部件鎖緊封閉板與左側板的端部,使左側板、半圓弧側板、右側板和封閉板形成一個閉環結構并緊緊地鎖緊在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上;通過轉動封閉板即可將固定架安裝在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上并實現鎖緊、以及將固定架從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上拆卸下來,從而可實現基站的安裝、拆卸更加便捷,并能實現固定架、基站與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的穩定連接,可隨意調整基站的安裝高度,安裝高度的調整更加方便、快捷。
2、本實用新型中,該鎖緊部件由鎖體、鎖體兩側的卡扣、用于鎖緊的鎖緊桿和鎖緊旋鈕,鎖體兩側的半圓形槽與鎖體兩側的卡扣上的半圓形槽組合形成卡孔,且左側板的鎖緊端端部與封閉板的鎖緊端端部均位于該卡孔內,通過轉動鎖緊旋鈕可將卡扣鎖緊在鎖體的兩側,從而鎖緊左側板與封閉板,實現左側板與封閉板的快速鎖緊與拆卸,提高固定架的安裝、拆卸效率。
3、本實用新型中,該基站底部還設置有用于支撐基站的底部支撐裝置,該底部支撐裝置包括套環和承載板,套環以螺紋連接的方式套設在燈桿上并可調整其所在燈桿上的高度,套環上連接有承載板,當基站安裝在電桿或基站安裝桿上時,基站的底部可支撐在承載板上,提高基站的安裝穩定性,有效防止基站的脫落。
附圖說明
圖1為燈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固定架的示意圖;
圖3為固定架在鎖緊狀態時的示意圖;
圖4為固定架的剖視圖;
圖5為圖4狀態下封閉板封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4狀態下鎖緊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4的局部放大圖;
圖8為鎖緊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鎖緊部件背面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鎖緊部件正面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底部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為:1—左側板、2—半圓弧側板、3—右側板、4—封閉板、5—鎖緊部件、6—法蘭盤、7—三棱柱連接板、8—底部支撐裝置、9—固定架、11—第一連接柱、21—燈桿、22—基站、23—固定架、25—照明燈、、41—第二連接柱、51—鎖體、52—卡扣、53—鎖緊旋鈕、54—鉸接軸、511—卡孔、531—鎖緊桿、82—套環、84—承載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一種便于拆卸的路燈桿基站,其包括燈桿21,該燈桿21安裝在路邊上。該燈桿21上連接有照明燈25,且該照明燈25安裝于燈桿21的頂部,通過該照明燈25可向燈桿21周圍的區域進行照明。在燈桿21內部靠近底部位置處設置有充電樁,在燈桿21的外壁上對應充電樁的位置處設置有閉合門,該充電樁與閉合門正對設置,因而通過開啟或關閉該閉合門可實現進行充電操作。該燈桿21中部連接有基站22,該基站22通過固定架9安裝于燈桿21的中部位置,且通過該固定架9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將基站22安裝于燈桿21上或者將基站22從燈桿21上拆卸下來。該固定架9包括左側板1、半圓弧側板2、右側板3和封閉板4,該左側板1與右側板3相互平行設置,且左側板1的端部與半圓弧側板2的端部通過法蘭盤6連接,半圓弧側板2的另一端端部與右側板3的端部通過法蘭盤6連接,從而可便于組裝、拆卸該左側板1、半圓弧側板2、右側板3。該右側板3的端部連接有三棱柱連接板7,該三棱柱連接板7通過球頭71與封閉板4連接,由于三棱柱連接板7與封閉板4通過球頭71連接,因而封閉板4可在三棱柱連接板7上自由轉動,從而便于固定架的鎖緊與解除鎖緊。在左側板1的端部設置有第一連接柱11,在封閉板4的端部設置有第二連接柱41,在需要鎖緊該固定架時,通過鎖緊部件5將第一連接柱11、第二連接柱41鎖緊連接。
先組裝好該固定架9,然后轉動該封閉板4,使封閉板4與左側板1或右側板3平行,然后將整個固定架9通過左側板1與右側板3之間的開口將其固定連接在套設在電桿或基站安裝桿上;然后再轉動該封閉板4,使封閉板4與左側板1或右側板3垂直,并形成一個套設在電桿或基站安裝桿上的框架,通過鎖緊該封閉板4即可實現該固定架9的鎖緊。
當需要安裝或者卸下該固定架時,轉動封閉板4,使封閉板4與左側板1、右側板3平行,從而便于將整個固定架從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上拆卸下來或者將其安裝在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上;當需要鎖緊該固定架時,轉動封閉板4,使封閉板4與左側板1、右側板3垂直,然后通過鎖緊部件5鎖緊封閉板4與左側板1的端部,使左側板1、半圓弧側板2、右側板3和封閉板4形成一個閉環結構并緊緊地鎖緊在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上;通過轉動封閉板4即可將固定架安裝在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上并實現鎖緊、以及將固定架從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上拆卸下來,從而可實現基站的安裝、拆卸更加便捷,并能實現固定架、基站與電桿或者基站安裝桿的穩定連接,可隨意調整基站的安裝高度,安裝高度的調整更加方便、快捷。
該燈桿21的頂部設置照明燈25,通過該照明燈25可向燈桿21周圍的區域提供照明;該燈桿21中部通過固定架9安裝有基站22,通過固定架9可方便、快捷地安裝、拆卸基站22;該固定架9包括左安裝體32、右安裝體31,左安裝體32、右安裝體31的端部均設置有連接法蘭34,通過連接法蘭34可實現左安裝體32、右安裝體31的連接,且左安裝體32、右安裝體31的安裝、拆卸更加方便、快捷;在左安裝體32或右安裝體31的貼合面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36,壓力傳感器36依次電連接有控制器、報警器,當安裝完畢并擰緊連接螺栓后,左安裝體32與右安裝體31之間的間距減小,壓力傳感器36受壓產生檢測信號,該檢測信號輸送至控制器,該控制器可控制報警器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產生報警信號,因而在拆開左安裝體32、右安裝體31時,壓力傳感器36沒有產生檢測信號,從而控制器產生控制信號至報警器產生報警信號,提醒工作人員,從而有效防止基站22被盜竊,提高基站22的防盜性能。
為了提高該安裝架的安裝、拆卸效率,提高該鎖緊部件5的鎖緊、解開效率。為此,該鎖緊部件5設置為包括鎖體51,該鎖體51的正面橫向開設有半圓形槽,該鎖體51的背面縱向開設有半圓形槽,因而鎖體51正面上的半圓形槽的軸線與鎖體51背面上的半圓形槽的軸線相互垂直。該鎖體51的正面、背面上均通過鉸接軸54鉸接有卡扣52、鎖緊桿531,鎖緊桿531上連接有鎖緊旋鈕53,該卡扣52的端面上開設有凹槽,該鎖緊桿531可位于該凹槽內并通過旋緊鎖緊旋鈕53實現鎖緊;卡扣52和鎖緊桿531分別位于半圓形槽的兩側,卡扣52可在鎖體51上繞對應的鉸接軸54轉動,當需要安裝時,轉動卡扣52,使卡扣52與鎖體51貼合,然后搬動鎖緊桿531,旋緊鎖緊旋鈕53,從而完成鎖緊;當需要解除鎖緊時,反向轉動鎖緊旋鈕53,退出鎖緊桿531,轉動卡扣52,使卡扣52與鎖體51分離開,從而完成解除鎖緊狀態。在每個卡扣52上均開設有半圓形槽,當卡扣52與鎖體51貼合時,該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與鎖體51正面、背面上的半圓形構成一個圓形的卡孔511。在左側板1的鎖緊端底部連接有第一連接柱11,在封閉板4的鎖緊端底部連接有第二連接柱41。鎖緊時,將第一連接柱11、第二連接柱41分別位于鎖體51正面、背面側的卡孔511內。此外,鎖體51上的半圓形槽、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均設置為兩端貫通的半圓槽,且還可以將鎖體51上的半圓形槽的槽面、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的槽面均設置為齒面。
該鎖緊部件5由鎖體51、鎖體51兩側的卡扣52、用于鎖緊的鎖緊桿531和鎖緊旋鈕53,鎖體51兩側的半圓形槽與鎖體51兩側的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組合形成卡孔511,且左側板1的鎖緊端端部與封閉板4的鎖緊端端部均位于該卡孔511內,通過轉動鎖緊旋鈕53可將卡扣52鎖緊在鎖體51的兩側,從而鎖緊左側板1與封閉板4,實現左側板1與封閉板4的快速鎖緊與拆卸,提高安裝架的安裝、拆卸效率。將鎖體51、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設置為貫通兩端的半圓槽,以及在半圓槽上設置齒面,其目的都在于增加卡孔511與被卡緊部件之間的接觸面積或摩擦系數,從而提高被卡緊部件的卡緊效果。
為了提高該安裝架的穩定性能,防止基站從安裝架上掉落,還設置有底部支撐裝置8,該底部支撐裝置8與固定架9配套使用,從而顯著提高對基站安裝的穩定性。該底部支撐裝置8包括套環82,該套環82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使用時,該套環82套設在燈桿21上并與燈桿21螺紋連接,該套環82上連接有至少兩塊承載板84,多塊承載板84沿套環82的周向分布,且該承載板84可隨套環82一起沿燈桿21的高度方向調整。
安裝時,先將套環82套設在燈桿21上,然后再將基站22的底部支撐在承載板84上,從而在安裝該基站時,基站的底部可直接支撐在該承載板84上,基站的中部位置與固定架9連接,實現多點位支撐,提高基站的安裝穩定性,有效防止基站的脫落。
實施例1
一種便于拆卸的路燈桿基站,其包括燈桿21,該燈桿21安裝在路邊上。該燈桿21上連接有照明燈25,且該照明燈25安裝于燈桿21的頂部,通過該照明燈25可向燈桿21周圍的區域進行照明。該燈桿21內部靠近底部位置處設置有充電樁,且燈桿21的外壁上對應充電樁的位置處設置有閉合門,通過開啟或關閉該閉合門可實現充電。該燈桿21中部連接有基站22,該基站22通過固定架9安裝于燈桿21的中部位置,且通過該固定架9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將基站22安裝于燈桿21上或者將基站22從燈桿21上拆卸下來。該固定架9包括左側板1、半圓弧側板2、右側板3和封閉板4,該左側板1與右側板3相互平行設置,且左側板1的端部與半圓弧側板2的端部通過法蘭盤6連接,半圓弧側板2的另一端端部與右側板3的端部通過法蘭盤6連接,從而可便于組裝、拆卸該左側板1、半圓弧側板2、右側板3。該右側板3的端部連接有三棱柱連接板7,該三棱柱連接板7通過球頭71與封閉板4連接,由于三棱柱連接板7與封閉板4通過球頭71連接,因而封閉板4可在三棱柱連接板7上自由轉動,從而便于安裝架的鎖緊與解除鎖緊。在左側板1的端部設置有第一連接柱11,在封閉板4的端部設置有第二連接柱41,在需要鎖緊該安裝架時,通過鎖緊部件5將第一連接柱11、第二連接柱41鎖緊連接。
實施例2
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該鎖緊部件5設置為包括鎖體51,該鎖體51的正面橫向開設有半圓形槽,該鎖體51的背面縱向開設有半圓形槽,因而鎖體51正面上的半圓形槽的軸線與鎖體51背面上的半圓形槽的軸線相互垂直。該鎖體51的正面、背面上均通過鉸接軸54鉸接有卡扣52、鎖緊桿531,鎖緊桿531上連接有鎖緊旋鈕53,該卡扣52的端面上開設有凹槽,該鎖緊桿531可位于該凹槽內并通過旋緊鎖緊旋鈕53實現鎖緊;卡扣52和鎖緊桿531分別位于半圓形槽的兩側,卡扣52可在鎖體51上繞對應的鉸接軸54轉動,當需要安裝時,轉動卡扣52,使卡扣52與鎖體51貼合,然后搬動鎖緊桿531,旋緊鎖緊旋鈕53,從而完成鎖緊;當需要解除鎖緊時,反向轉動鎖緊旋鈕53,退出鎖緊桿531,轉動卡扣52,使卡扣52與鎖體51分離開,從而完成解除鎖緊狀態。在每個卡扣52上均開設有半圓形槽,當卡扣52與鎖體51貼合時,該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與鎖體51正面、背面上的半圓形構成一個圓形的卡孔511。在左側板1的鎖緊端底部連接有第一連接柱11,在封閉板4的鎖緊端底部連接有第二連接柱41。鎖緊時,將第一連接柱11、第二連接柱41分別位于鎖體51正面、背面側的卡孔511內。此外,鎖體51上的半圓形槽、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均設置為兩端貫通的半圓槽,且還可以將鎖體51上的半圓形槽的槽面、卡扣52上的半圓形槽的槽面均設置為齒面。
實施例3
在實施例一或實施例二的基礎上,還設置有底部支撐裝置8,該底部支撐裝置8與固定架9配套使用,從而顯著提高對基站安裝的穩定性。該底部支撐裝置8包括套環82,該套環82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使用時,該套環82套設在燈桿21上并與燈桿21螺紋連接,該套環82上連接有至少兩塊承載板84,多塊承載板84沿套環82的周向分布,且該承載板84可隨套環82一起沿燈桿21的高度方向調整。
安裝時,先將套環82套設在燈桿21上,然后再將基站22的底部支撐在承載板84上,從而在安裝該基站時,基站的底部可直接支撐在該承載板84上,基站的中部位置與固定架9連接,實現多點位支撐,提高基站的安裝穩定性,有效防止基站的脫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