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載LED照明裝置;更具體地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用型LED車燈模組及用于LED車燈模組的安裝座。
背景技術:
為確保行駛安全,各種車輛上均設置有起到照明和/或指示作用的多種車燈,例如前照燈、霧燈、轉向燈、示廓燈,等等。傳統車燈大多使用鹵素燈泡作為照明光源,而隨著LED技術的發展,目前在車燈中已廣泛使用具有節能環保、使用壽命長等諸多優點的LED光源來取代鹵素燈泡。
在各種車燈中,通常使用反光杯來將照明光源所發出的光反射至特定的區域,以達到預期的照明和/或提示作用。傳統鹵素燈泡為360度球形發光,而LED光源的發光角度要遠小于180度。因此,相較于采用鹵素燈泡而言,在采用LED光源的車燈中,準確設定LED光源和反光杯的相對位置更為重要,唯此才可以確保LED車燈達到預期的照明和/或指示效果。因車燈的型號眾多,每種型號的車燈所使用的反光杯通常存在差異,導致對LED光源和反光杯之間的相對位置具有不同要求,因而各種LED車燈所使用的LED車燈模組也必須單獨定制,難以實現LED車燈模組的通用化,給LED車燈的生產廠家帶來了生產和管理上的極大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用型LED車燈模組,包括:
散熱體,具有光源安裝部和圓柱形配合部;
LED光源,設置在光源安裝部上;
安裝座,具有軸向通孔;其中,軸向通孔和圓柱形配合部之間形成間隙配合;
緊固構件,用于使得散熱體和安裝座之間相互固定;
其中,軸向通孔和圓柱形配合部中的一個具有沿軸向通孔的周向延伸的環形槽,軸向通孔和圓柱形配合部中的另一個具有伸入環形槽中的凸出部;凸出部與環形槽相配合,引導散熱體在垂直于軸向通孔軸線的平面內轉動。
通常,LED車燈模組經由安裝座而被固定在LED車燈中,且安裝座與反光杯之間的相對位置是確定不變的。上述技術方案中,在松開或未安裝緊固構件的條件下,散熱體可相對于安裝座轉動,以實現對LED光源空間方位和照明角度的調節,使得LED光源所發出的光線能被反光杯正確反射而照射其期望的區域。由此,本實用新型可以結構簡單并低成本地實現對LED光源和反光杯之間相對位置的調節,使得LED車燈模組可以匹配多種不同型號LED車燈中的反光杯,實現LED車燈模組通用化。
更為重要的是,上述技術方案中,由于凸出部與環形槽之間的配合使得使得當散熱體及LED光源在垂直于軸向通孔軸線的平面內轉動時基本上不能沿軸向通孔的軸線移動,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對LED光源和反光杯之間相對位置及LED車燈照射區域的精確控制。與此相反,如果LED光源在繞軸向通孔軸線轉動的同時沿軸向通孔軸線移動的話,則很難將LED光源控制在所期望的位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上述LED車燈模組中,環形槽形成在軸向通孔中,凸出部形成在圓柱形配合部上;軸向通孔內還形成有用于將凸出部引導至環形槽內的引導槽。
本實用新型中,環形槽可以在軸向通孔的整個或部分圓周上延伸。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環形槽設置為在軸向通孔的整個圓周上延伸。這樣的優點在于可以擴大LED光源照明角度和空間方位的可調節范圍,使得LED車燈模組具有更為廣泛的通用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LED車燈模組中,散熱體和安裝座上具有相互配合的對位特征,該對位特征用于指示LED光源的位置。由此,可以方便地確定LED光源照明角度和空間方位。
優選地,上述對位特征包括:環形刻度表,形成在安裝座上并環繞軸向通孔分布;指示標記,形成在散熱體上。在該優選方案中,由于環形刻度表提供了精確的定位標準,因而可以更為精確地控制LED光源的照明角度和空間方位。同時,由于環形刻度表形成在更為容易地觀察到的安裝座上,因此可提高調節操作的便利性。
本實用新型中,LED車燈模組還可以包括設置在散熱體和安裝座之間的彈性部件;其中,在彈性部件的作用下,凸出部與環形槽垂直于軸向通孔軸線的表面相抵接。具體地,該彈性部件可以是例如套設在散熱體上的彈性膠圈或者彈簧。
上述技術方案中,通過彈性部件的設置而使得凸出部與環形槽垂直于軸向通孔軸線的表面相抵接,這樣的好處在于:首先,可以更精確地將LED光源始終控制在同一平面內;其次,環形槽在軸向通孔的軸線上可以具有較大的寬度,使得在組裝LED車燈模組時可以較為容易地將凸出部安裝到環形槽中,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優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彈性部件設置在安裝座遠離光源安裝部的一側。這樣的好處在于,可以簡化LED車燈模組的結構,并便于其組裝。
本實用新型中,環形槽的數量可以為一個或多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環形槽的數量為多個,該多個環形槽在軸向通孔的軸線上間隔分布,且軸向通孔內還具有用于連通相鄰環形槽的連接槽。在該實施方式中,凸出部可以經由連通槽而進入不同的環形槽中,從而能夠在軸線通孔的軸線方向上調節散熱體和安裝座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在軸線通孔的軸線方向上調節LED光源的位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緊固構件為螺紋構件,該螺紋構件穿過形成在安裝座上的螺紋孔后施加鎖緊力至散熱體,以使得散熱體和安裝座之間相互固定。本實用新型中,螺紋構件可以是螺釘、螺栓、機米螺絲等便于拆卸并在其上形成有螺紋的構件。當然,本實用新型中也可以采用例如鎖止銷等非螺紋構件來實現安裝座和散熱體之間的相互固定。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用于LED車燈模組的安裝座;其中,該LED車燈模組包括外周面上形成有凸出部的散熱體和設置在該散熱體上的LED光源;并且其中,該安裝座具有用于和散熱體形成間隙配合的軸向通孔,該軸向通孔內具有沿該軸向通孔的周向延伸的環形槽以及與該環形槽連通的引導槽;該引導槽用于引導凸出部進入環形槽內,該環形槽用于與凸出部相配合,以引導散熱體在垂直于軸向通孔軸線的平面內轉動。
上述技術方案中,一方面,環形槽引導散熱體在垂直于軸向通孔軸線的平面內轉動,以實現對LED光源空間方位和照明角度的調節,使得LED光源所發出的光能被多種不同的反光杯正確反射而照射其期望的區域,實現LED車燈模組通用化;另一方面,環形槽使得當散熱體及LED光源在垂直于軸向通孔軸線的平面內轉動時基本上不能沿軸向通孔的軸線移動,從而實現對LED光源和反光杯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LED車燈照射區域的精確控制。
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上述安裝座上形成有環繞其軸向通孔分布的環形刻度表。在該優選實施方式中,由于環形刻度表可提供精確的定位標準,因而可以更為精確地定位LED光源的照明角度和空間方位。
為了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LED車燈模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所示LED車燈模組的結構分解圖;
圖3是圖1所示LED車燈模組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LED車燈模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為該LED車燈模組的結構分解圖,圖3為該LED車燈模組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以下結合圖1至3對該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首先,請參閱圖1和2,LED車燈模組包括散熱體10,散熱體10具有依次相鄰設置的光源安裝部11、圓柱形配合部12和散熱增強部13,且光源安裝部11、圓柱形配合部12和散熱增強部13形成為一體結構。本實施例的散熱體10由鋁壓鑄而成,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散熱體10也可以由銅、鋁合金等其他金屬、陶瓷或高導熱塑料以各種適當的方式制備而成。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光源安裝部11、圓柱形配合部12和散熱增強部13也可以是由多個獨立部分組合而成的。
光源安裝部11整體上形成為圓柱形,且具有兩個對稱且基本上平行設置的反射槽111,每個反射槽111中各設置有一個或多個LED光源30,反射槽111表面可以將LED光源30所發出的光線朝車燈的反光杯反射,以提高光線利用效率。本實用新型中,LED光源30可以包括散熱基板和設置在散熱基板上的LED發光元件,在此不作詳細說明。容易理解,反射槽與LED光源的數量、位置和結構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計,而并不局限于該優選實施例的情形,且反射槽的設置也不是必須的。
圓柱形配合部12上套設有安裝座20,安裝座20可被固定到LED車燈中,以實現LED車燈模組在LED車燈內的定位和安裝。其中,安裝座20具有供散熱體10穿過的軸向通孔21,圓柱形配合部12與軸向通孔21之間形成間隙配合。軸向通孔21中形成有兩個引導槽211以及與引導槽211相連通的環形槽212,環形槽212在軸線通孔21的整個周向上分布,且形成在垂直于軸線通孔21軸線的平面上。圓柱形配合部12上形成有兩個凸出部121,組裝時,兩個凸出部121分別經由兩個引導槽211的引導而進入環形槽212內。
如圖1所示,安裝座20上設置有環繞其軸向通孔21分布的環形刻度表22,刻度表22的間隔例如為5度或10度。圓柱形配合部12上形成有與環形刻度表22相配合的指示標記122,通過作為對位特征的指示標記122和環形刻度表22,可以精確定位散熱體10和安裝座20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從而精確控制LED光源30的發光角度和空間方位。當然,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對位特征來定位散熱體10和安裝座20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如圖2所示,安裝座20上形成有螺紋孔201,緊固螺釘(圖中未示出)與螺紋孔201螺紋配合并穿過螺紋孔201而施加鎖緊力至圓柱形安裝部12,以使得散熱體10和安裝座20之間相互固定。
在未安裝或松開緊固螺釘的情況下,散熱體10和安裝座20之間可相對轉動,以便于調整散熱體10和安裝座20之間的相對位置,進而調整LED光源30的發光角度和空間位置。由于凸出部121伸入環形槽212內,二者之間相互配合,因而當凸出部121在同一個環形槽212內運動時,散熱體10基本上僅能在垂直于軸向通孔21軸線的平面內轉動。
在本實用新型未圖示的其他實施例中,環形槽的數量可以為多個,該多個環形槽在軸向通孔的軸線上間隔分布,且軸向通孔內還具有用于連通相鄰環形槽的連接槽。在這些實施例中,凸出部可以經由連通槽而進入不同的環形槽中,從而能夠在軸線通孔的軸線方向上調節散熱體和安裝座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在軸線通孔的軸線方向上調節LED光源的位置。
再請參閱圖3,在散熱體10和安裝座20之間還設置有作為彈性部件的彈性膠圈40,彈性膠圈40位于安裝座20遠離光源安裝部10的一側,且其在軸向通孔21軸線上的一側與散熱增強部13相抵接,另一側與安裝座20相抵接,從而處于壓縮狀態并產生彈性回復力,在該彈性回復力的作用下,凸出部121與環形槽212垂直于軸向通孔21軸線的表面相抵接,以在環形通孔21的軸向上對散熱體10及LED光源30進行更為精確的定位。
請參閱圖1-3,散熱增強部13具有大于圓柱形配合部12的尺寸,以提供增強的散熱效果。其中,散熱增強部13形成為中空結構,其上形成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空氣對流孔131,且散熱增強部13在其遠離光源安裝部11的一端形成有開口,該開口處設置有蓋板60,蓋板60上同樣形成有用于供氣體流過的多個通孔61。如圖3所示,散熱增強部13的內部腔體中還設置有散熱風扇50。
雖然本實用新型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發明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改進,即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進,應為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