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燈具,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雙燈罩的新型燈具。
背景技術:
現代燈具根據應用領域的不同可以分為家居燈具、商業燈具、工業燈具、道路燈具、景觀燈具等,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價值。但目前市面上的燈具均為單燈罩設計,一方面會使美觀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在維修及更換模組板時很容易出現誤操作影響完好的模組板,從而間接的增加安裝與維修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雙燈罩的新型燈具。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雙燈罩的新型燈具,包括燈體,它還包括反射器、前燈罩、后燈罩;反射器分為前反射器、中間反射器、后反射器;前反射器、中間反射器、后反射器從前向后依次排列;
中間反射器為V字形;前反射器、后反射器均為上下傾斜的弧形;前反射器、后反射器前后對稱;前反射器、中間反射器、后反射器的上端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
中間反射器通過螺絲固定于燈體的下端中間;中間反射器與前反射器之間設置有前燈罩;前燈罩的上端前側、上端后側均設置有前卡角,前燈罩分別通過前卡角固定于中間反射器和前反射器上;
中間反射器與后反射器之間設置有后燈罩;后燈罩的上端前側、上端后側均設置有后卡角,后燈罩分別通過后卡角固定于中間反射器和后反射器上;
燈體的左端、右端均設置有封頭板;前反射器、中間反射器、后反射器均設置于封頭板和燈體形成的空腔內部。
燈體的上端右側開設有出線孔;所述出線孔的上方蓋置有出線板。
前反射器、后反射器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螺絲固定于封頭板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雙燈罩,不僅使燈具的外表更為美觀,而且在更換及維修燈體內部的模組板時便于進行分離式操作,可以有效地避免完好的模組板因誤碰而損壞,從而降低安裝與維修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右側面視圖。
圖中:1、封頭板;2、燈體;3、出線板;4、前反射器;5、后反射器;6、中間反射器;7、前燈罩;8、后燈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燈體2,它還包括反射器、前燈罩7、后燈罩8;燈體2上設置有多個模組板;反射器分為前反射器4、中間反射器6、后反射器5;前反射器4、中間反射器6、后反射器5從前向后依次排列;
中間反射器6為V字形;前反射器4、后反射器5均為上下傾斜的弧形;前反射器4、后反射器5前后對稱;前反射器4、中間反射器6、后反射器5的上端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
中間反射器6通過螺絲固定于燈體2的下端中間;中間反射器6與前反射器4之間設置有前燈罩7;前燈罩7的上端前側、上端后側均設置有前卡角,前燈罩7分別通過前卡角固定于中間反射器6和前反射器4上;卡角固定連接的方式具有操作簡單、安裝及更換方便的優點。
中間反射器6與后反射器5之間設置有后燈罩8;后燈罩8的上端前側、上端后側均設置有后卡角,后燈罩8分別通過后卡角固定于中間反射器6和后反射器5上;
燈體2的左端、右端均設置有封頭板1;前反射器4、中間反射器6、后反射器5均設置于封頭板1和燈體2形成的空腔內部。
燈體2的上端右側開設有出線孔;出線孔的上方蓋置有出線板3。
前反射器4、后反射器5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螺絲固定于封頭板1上。
本實用新型為雙燈罩配光設計,不僅燈具的外表更為美觀,而且在更換及維修燈體內部的模組板時便于進行分離式操作,從而避免完好的模組板因誤碰而損壞,降低安裝與維修成本。此外,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造價低的優點,實用性很強。
上述實施方式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