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手術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調光效果好,體驗度高的防眩光可調光斑大小的手術燈。
[
背景技術:
]
隨著醫療領域各項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與手術密切相關的無影燈的技術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手術無影燈用來照明手術部位,以最佳地觀察處于切口和體腔中不同深度的、小的、對比度低的物體,由于施手術者的頭、手和器械均可能對手術部位造成干擾陰影,因而手術無影燈就應設計得能盡量消除陰影,并能將色彩失真降到最低程度,此外,無影燈還須能長時間地持續工作,而不散發出過量的熱,因為過熱會使手術者不適,也會使處在外科手術區域中的組織干燥。
目前普遍使用的手術無影燈存在的問題較多,其中比較重要的要數無法靈活調節光斑大小以及長時間使用會讓使用者產生眩暈的感覺,極大的影響了手術的正常進行,由于人們對手術的操作過程越來越重視,設備的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如果因為燈光的原因造成手術的失敗,則會帶來很大的損失。
為了解決此問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量的研發工作,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
技術實現要素:
]
為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調光效果好,體驗度高的防眩光可調光斑大小的手術燈。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提供一種防眩光可調光斑大小的手術燈,包括外殼、設置于外殼背面、與外殼形狀匹配的光學透明罩、一端與外殼內部固定連接的絲桿以及把手組件;所述外殼內部設置有與外殼內壁形狀匹配、用于反射光線的光學反射罩;所述把手組件包括位于光學透明罩外側的把手以及與把手活動連接的把手固定模組;在所述把手固定模組上部固定設置有散熱器以及LED發光光源;所述LED發光光源固定設置于散熱器表面;且散熱器置于外殼與光學透明罩所組成的內部空間中;所述散熱器上開設有可以插入所述絲桿的螺紋槽;該螺紋槽與絲桿匹配,散熱器可以繞所述絲桿旋轉并上下移動;當外力驅動把手旋轉時,把手連同把手固定模組一同旋轉,把手固定模組的旋轉隨即帶動散熱器繞絲桿旋轉并實現散熱器和LED發光光源的上下移動,高度調節;
所述LED發光光源發射的光線照射到外殼內部的光學反射罩上被光學反射罩反射,光學反射罩反射的光線穿過光學透明罩在外界照射面上形成光斑。
優選地,所述LED發光光源外側固定設置有對光線進行第一次反射的光學透鏡或反射杯。
優選地,所述LED發光光源包括若干個LED發光燈珠,且在各LED發光燈珠外部都設置有光學透鏡或反射杯;所述LED發光光源與散熱器底面保持大小范圍為20-70度的傾斜角度。
優選地,所述散熱器通過螺絲固定連接于把手固定模組上;把手和把手固定模組都呈喇叭狀;所述絲桿的一端通過螺絲固定于外殼內壁。
優選地,所述絲桿相對于外殼的另一端延伸到把手內部;且把手與絲桿卡合式連接,把手可繞絲桿旋轉。
優選地,所述把手內部設置有用于限定把手固定模組下移距離的限位塊;所述把手固定模組下移固定距離后,把手固定模組下端即與該限位塊接觸。
優選地,所述LED發光光源相對于散熱器底面的傾斜角度為29度。
優選地,所述外殼呈傘狀;且采用塑膠材質或五金材質制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一種防眩光可調光斑大小的手術燈通過在所述外殼與光學透明罩所組成的內部空間中設置散熱器以及LED發光光源,由LED發光光源發射的光線照射到外殼內部的光學反射罩上被光學反射罩反射后再射入外界環境中,形成光斑,這樣的設計不僅避免了光線直接外射造成的不舒適感,且當把手連同把手固定模組一同旋轉時,把手固定模組的旋轉即帶動散熱器繞絲桿旋轉并實現散熱器和LED發光光源的上下移動,實現高度調節,LED發光光源的高度產生改變后,其經過光學反射罩反射的光線在工作面形成的光斑大小也同樣產生變化,本設計結構簡單,使用效果突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防眩光可調光斑大小的手術燈的立體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防眩光可調光斑大小的手術燈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此發明。
請參閱圖1至圖3,本發明一種防眩光可調光斑大小的手術燈1包括外殼11、設置于外殼11背面、與外殼11形狀匹配的光學透明罩13、一端與外殼11內部固定連接的絲桿19以及把手組件;所述外殼11內部設置有與外殼11內壁形狀匹配、用于反射光線的光學反射罩15;所述把手組件包括位于光學透明罩13外側的把手14以及與把手14活動連接的把手固定模組16;在所述把手固定模組16上部固定設置有散熱器17以及LED發光光源18;所述LED發光光源18固定設置于散熱器17表面;且散熱器17置于外殼11與光學透明罩13所組成的內部空間中;所述散熱器17上開設有可以插入所述絲桿19的螺紋槽171;該螺紋槽171與絲桿19匹配,散熱器17可以繞所述絲桿19旋轉并上下移動;當外力驅動把手14旋轉時,把手14連同把手固定模組16一同旋轉,把手固定模組16的旋轉隨即帶動散熱器17繞絲桿19旋轉并實現散熱器17和LED發光光源18的上下移動,高度調節;
所述LED發光光源18發射的光線照射到外殼11內部的光學反射罩15上被光學反射罩15反射,光學反射罩15反射的光線穿過光學透明罩13在外界照射面上形成光斑。
通過在所述外殼11與光學透明罩13所組成的內部空間中設置散熱器17以及LED發光光源18,由LED發光光源18發射的光線照射到外殼11內部的光學反射罩15上被光學反射罩15反射后再射入外界環境中,形成光斑,這樣的設計不僅避免了光線直接外射造成的不舒適感,且當把手14連同把手固定模組16一同旋轉時,把手固定模組16的旋轉即帶動散熱器17繞絲桿19旋轉并實現散熱器17和LED發光光源18的上下移動,實現高度調節,LED發光光源18的高度產生改變后,其經過光學反射罩15反射的光線在工作面形成的光斑大小也同樣產生變化,本設計結構簡單,使用效果突出。
本設計的應用范圍廣泛,可以靈活的運用于手術無影燈、檢查燈、牙科燈等領域。
優選地,所述LED發光光源18外側固定設置有對光線進行第一次反射的光學透鏡或反射杯。實際生產制作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其他類似方式來達到防眩光的效果。
優選地,所述LED發光光源18包括若干個LED發光燈珠,且在各LED發光燈珠外部都設置有光學透鏡或反射杯;所述LED發光光源18與散熱器17底面保持大小范圍為20-70度的傾斜角度。通過保持LED發光光源18與散熱器17底面的傾斜角度,即可達到LED發光光源18發射的光線順利射出外殼11,在工作面形成光斑。
優選地,所述散熱器17通過螺絲固定連接于把手固定模組16上;把手14和把手固定模組16都呈喇叭狀;所述絲桿19的一端通過螺絲固定于外殼11內壁。
優選地,所述絲桿19相對于外殼11的另一端延伸到把手14內部;且把手14與絲桿19卡合式連接,把手14可繞絲桿19旋轉。
優選地,所述把手14內部設置有用于限定把手固定模組16下移距離的限位塊143;所述把手固定模組16下移固定距離后,把手固定模組16下端即與該限位塊143接觸,把手固定模組16與限位塊143接觸后即無法再往下移動。
優選地,所述LED發光光源18相對于散熱器17底面的傾斜角度為29度。
優選地,所述外殼11呈傘狀;且采用塑膠材質或五金材質制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一種防眩光可調光斑大小的手術燈1通過在所述外殼11與光學透明罩13所組成的內部空間中設置散熱器17以及LED發光光源18,由LED發光光源18發射的光線照射到外殼11內部的光學反射罩15上被光學反射罩15反射后再射入外界環境中,形成光斑,這樣的設計不僅避免了光線直接外射造成的不舒適感,且當把手14連同把手固定模組16一同旋轉時,把手固定模組16的旋轉即帶動散熱器17繞絲桿19旋轉并實現散熱器17和LED發光光源18的上下移動,實現高度調節,LED發光光源18的高度產生改變后,其經過光學反射罩15反射的光線在工作面形成的光斑大小也同樣產生變化,本設計結構簡單,使用效果突出。
以上所述的本發明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