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屬于梳毛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的國產梳毛機,其機械制造精密度不夠高,筒體表面粗糙、不平整,運轉中跳動在30~50絲左右,只能紡制16S以下的低檔粗紡紗線。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對梳毛機錫林和道夫梳理筒體表面進行切削精加工的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包括依次向上安裝在升降座上的導軌墊板、帶有導軌的機架,升降座底端設有可調升降裝置;導軌左端安裝有帶皮帶輪的變頻電機;機架內安裝有左、右端分別帶有皮帶輪、鏈輪的絲桿,該皮帶輪通過三角皮帶與變頻電機上的皮帶輪相連接,鏈輪則通過鏈條與安裝在需切削筒體軸上的鏈輪連接;絲桿上安裝有可沿導軌左右滑移的托板,托板上安裝有由搖手柄調節前后移動的刀座,刀座上安裝有由手柄調節的刀頭。
所述可調升降裝置為升降螺絲。
本發明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可對梳毛機錫林和道夫梳理筒體表面進行直接切削精加工,經切削精加工后的筒體同軸度跳動在2絲以內,提高了整機梳理機件的精度,減少了梳毛機機件拆裝工作量,減少了新包針布磨針時間,延長了磨針周期和針布使用壽命,節約了生產成本,且該裝置可隨整機進行切削精加工,工作量少,又提高了精度和整機穩定性。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安裝在需切削筒體機架上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俯視圖;圖4為圖2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包括依次向上安裝在升降座15上的導軌墊板14、帶有導軌1的機架2,升降座15底端設有可調升降裝置,且該可調升降裝置為升降螺絲16。導軌1左端安裝有帶皮帶輪4的變頻電機3。機架2內安裝有左、右端分別帶有皮帶輪6、鏈輪13的絲桿7,皮帶輪6通過三角皮帶5與皮帶輪4相連接,鏈輪13則通過鏈條24與安裝在需切削筒體18軸上的鏈輪23連接。絲桿7上安裝有可沿導軌1左右滑移的托板8,托板8上安裝有由搖手柄9調節前后移動的刀座10,刀座10上安裝有由手柄11調節的刀頭12。
如圖2、3、4所示,本發明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通過導軌墊板14安裝在需切削筒體18的筒體機架17上。導軌墊板14一端與升降座15固接,另一端與筒體機架17固接。導軌墊板14的水平狀況,由升降座15底端的升降螺絲16來調節。當導軌墊板14被調至完全的水平位置時,即升降座15的上平面與筒體機架17的安裝面處于同一水平面時,用螺絲把升降座15緊固在筒體機架17上。筒體18的軸上還安裝有鏈輪19,鏈輪19通過鏈條20與變頻電機22上的鏈輪21連接。
安裝調試過程中,調節刀頭12的高低,使刀頭12與筒體18的軸心在同一高度。啟動變頻電機3,通過絲桿7的旋轉來驅動托板8沿導軌1左右滑移,以便調節導軌1與筒體18的軸心線平行,確保切削后的筒體18兩端直徑一致。
切削筒體18時,先通過變頻電機3驅動絲桿7將托板8調至筒體18的左端,接著斷開變頻電機3與絲桿7之間的連動關系,然后通過啟動變頻電機22驅動筒體18旋轉,同時筒體18軸上的鏈輪23通過鏈條24、鏈輪13也驅動絲桿7旋轉,從而帶動托板8上的刀頭12進行切削。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向上安裝在升降座(15)上的導軌墊板(14)、帶有導軌(1)的機架(2),升降座(15)底端設有可調升降裝置;導軌(1)左端安裝有帶皮帶輪(4)的變頻電機(3);機架(2)內安裝有左、右端分別帶有皮帶輪(6)、鏈輪(13)的絲桿(7),皮帶輪(6)通過三角皮帶(5)與皮帶輪(4)相連接,鏈輪(13)則通過鏈條(24)與安裝在需切削筒體軸上的鏈輪(23)連接;絲桿(7)上安裝有可沿導軌(1)左右滑移的托板(8),托板(8)上安裝有由搖手柄(9)調節前后移動的刀座(10),刀座(10)上安裝有由手柄(11)調節的刀頭(12)。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調升降裝置為升降螺絲(16)。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移動的筒體切削專用裝置,屬于梳毛機技術領域,包括依次向上安裝在升降座上的導軌墊板、帶有導軌的機架,升降座底端設有可調升降裝置;導軌左端安裝有帶皮帶輪的變頻電機;機架內安裝有左、右端分別帶有皮帶輪、鏈輪的絲桿,該皮帶輪通過三角皮帶與變頻電機上的皮帶輪相連接,鏈輪則通過鏈條與安裝在需切削筒體軸上的鏈輪連接;絲桿上安裝有可沿導軌左右滑移的托板,托板上安裝有由搖手柄調節前后移動的刀座,刀座上安裝有由手柄調節的刀頭。本發明可對梳毛機錫林和道夫梳理筒體表面進行直接切削精加工,經切削精加工后的筒體同軸度跳動在2絲以內,提高了整機梳理機件的精度。
文檔編號B23Q5/22GK101085468SQ20071006956
公開日2007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8日
發明者陳阿來, 張偉 申請人:宋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