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后托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延長 通出銷與起模桿使用壽命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
背景技術:
請參閱圖1、圖2所示,圖1是一側視剖視圖,主要是顯示一種以往現 有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后托裝置,圖2是一類似圖1的剖視圖,顯示該以往 現有的后托裝置向前沖擊將坯料通出(圖2未示出坯料),該鍛造部品成型機 的后托裝置是安裝在成型機的一基座(圖未示)中,所述成型機還包含 一個 設置在該基座前側的凹模(凹模即母模,本文均稱為凹模)81 、 一個對應設在 凹模81前側且圖中未示出的凸模(即公模,本文均稱為凸模),以及一個安裝 在基座后方且和該后托裝置對應的動力機構82。而該后托裝置包含一個螺 鎖在該基座中并具有一軸道831的螺座83、 一個可軸向移動地設置在該螺 座83中的后托主桿84、 一個位在后托主桿84前側的起模桿85,以及一設 置在起模桿85前方的通出銷86。所述后托主桿84具有一位于后側而突出 于軸道831后方的受擊部841,以及一個位于受擊部841前側且徑向擴大的 擋部842。
以往現有的鍛造部品成型機在使用時,先將坯料9設置于凹模81,再借 由凸模的沖壓將坯料9頂推至凹模81的模穴內成型,當坯料9在凹模81 模穴內成型后,該動力機構82會受驅動而朝該后托主桿84的受擊部841 撞擊,受到撞擊的后托主桿84會依序地往前撞擊起模桿85、通出銷86,并 將深陷在模穴中的坯料9通出,借此達到通出坯料9的目的。等到下一次 凸模再度沖向凹模81以將新的坯料9送入凹模81模穴中成型時,該通出 銷86受到坯料9的推送而后退,并依序向后推動該起模桿85與后托主桿 84,直到后托主桿84的擋部842 ^f氏靠該螺座83的前^^為止,該后托裝置就 回到原來尚未向前通出的位置。當坯料9成型后,該動力機構82會再度撞 擊后托主桿84以將坯料9通出,借此循環過程來不斷地鑄壓坯料9與通出 成型后的坯料9。
由于上述的后托裝置向前將坯料9通出后是停留在原位而不會先行復 位,直到凸模沖壓新的坯料9進入后,才借由坯料9沖擊帶動并復位。當坯 料9通入后,帶動通出銷86與起模桿85向后推動后托主桿84,此時,該等 通出銷86與起模桿85必需克服后托主桿84的重量慣性,并承受后托主桿
384的反作用力量。 一般而言,通出銷86與起模桿85都為細長的桿件,且直 徑都小于該后托主桿84,重量也較后托主桿84輕,所以通出銷86與起模 桿85的結構強度不及后托主桿84來得強,因而造成通出銷86與起模桿85 在經多次向后沖擊該后托主桿84后,容易變形損壞或是斷裂。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后托裝置在結構與使用上,顯 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 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 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 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鍛造部品成型 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 極需改進的目標。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后托裝置存在的缺陷,本發明人 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 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 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后托裝置,使 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 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后托裝置存在的缺 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所要解 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提供一種將成型的坯料通出模具后,可以先行強迫回 拉該后托主桿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后托裝置,非常適于實用。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安裝在一臺鍛 造部品成型機的一個基座中并將一個坯料通出,其包含 一支可軸向移動地 位于該基座中并包括一個位于后端的受擊部的后托主桿、 一支可受該后托 主桿向前推動地設置在該后托主桿前側的起模桿,以及一個與該起模桿連 動地設置在該起模桿前側并向前頂推坯料的通出銷,其中,該鍛造部品成 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還包含 一個后通機構,以及一個連結該后通 機構并驅動該后通機構帶動該后托主桿前后移動的動力機構,該后通機構 包括一個可前后移動而撞擊該后托主桿的受擊部并具有一個滑道的撞擊 件,以及一個可相對該撞擊件移動地自滑道向前伸出而連接該后托主桿的 連接桿。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其中所述的撞擊件包括一個具有該滑道的組裝段,以及一個自該組裝段向前延伸而頂抵該后托
主桿的受擊部的撞擊段;該連接桿包括一個主桿部、 一個設置在該主桿部 后方并可滑移于滑道中的頭部,以及一個連接在主桿部前端并與該后托主 桿固定結合的固定部。
前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其中所述的后通機構 還包括一個設置于滑道中并位于撞擊段與該連接桿的頭部間而可受該撞擊 段與該頭部配合壓縮的彈性緩沖件。
前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其中所述的后通機構 還包括一個后通座,該后通座具有一個供該撞擊件連動地安裝的后通部,以 及一個連結在該后通部后側并與該動力機構組裝的驅動連結部,所述后通 部界定出一個開口朝前并與該撞擊件的滑道連通而供該連接桿穿伸于其中 的通槽。
前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其中所述的后托主桿 還包括一個設置在該受擊部前端且徑向擴大的擋部,以及一個連接該擋部 與受擊部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具有一個供該起模桿伸入的凹槽,以及一個 位于凹槽后側并推抵該起模桿的后端的推面。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為達 到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是安裝在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一基座中而用于將坯料通出,并包含 一后托主桿、 一可 受該后托主桿向前推動地設置在該后托主桿前側的起模桿、 一與該起模桿 連動地設置在該起4莫桿前側并可以向前頂推坯料的通出銷、 一后通機構,以 及 一 連結該后通才幾構并驅動該后通4幾構帶動后4乇主桿前后移動的動力機 構。該后托主桿是可軸向移動地位于該基座中,并包括一個位于后端的受 擊部。該后通機構包括一個可前后移動而撞擊該后托主桿的受擊部并具有 一滑道的撞擊件,以及一個可相對該撞擊件移動地自滑道向前伸出而連接 該后托主桿的連接桿。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至 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當本發明的該動力機構驅動該撞擊件沖擊該 后托主桿的受擊部,該后托主桿推動起模桿與通出銷以將坯料通出,接著 該動力機構馬上驅動該后通才幾構向后移動,并連動該后托主桿遠離該起才莫 桿,所以新的坯料入料而推動該通出銷與起模桿向后移動時,通出銷與起模 桿不需要再推擊該后托主桿,因此本發明通出銷與起模桿的使用壽命長,確 實可以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綜上所述,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 置,用于將成型后的坯料通出,其包含 一后托主桿、依序設置于后托主桿 前側的一個起才莫桿與一通出銷、 一后通機構,以及一連結該后通機構的動
5力初4勾。當該動力機構驅動該后通機構沖擊該后托主桿的一受擊部,該后 托主桿依序往前推動該起^^莫桿與通出銷以將坯料通出,而在新的坯料入料 前,該動力積4勾驅動該后通機構向后移動,并連動該后托主桿遠離該起模 桿。本發明將成型的坯料通出模具后,可以先行強迫回拉該后托主桿,因此 當新的坯料入料并推動該通出銷與起模桿向后移動時,通出銷與起模桿就 不需要再推擊該后托主桿,借此可延長通出銷與起模桿的使用壽命。本發 明具有上述諸多優點及實用價值,其不論在產品結構或功能上皆有較大改 進,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鍛造 部品成型機的后托裝置具有增進的突出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誠為一新 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 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 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一側視剖視圖,主要是顯示一種以往現有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后 托裝置。
圖2是一類似圖1的剖視圖,顯示該以往現有的后托裝置向前沖擊將坯 料通出(圖2未示出坯料)。
圖3是一側視剖視圖,主要顯示本發明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 托裝置的較佳實施例與一基座、 一凹模的組裝結構關系,且圖中該后托裝 置的 一后通^/L構尚未向前沖擊 一后托主桿。
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圖,主要顯示該后通機構。
圖5是該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且該后通機構向前沖擊該后托主桿 以將坯料通出(圖5未示出坯料)。
圖6是該最佳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主要顯示該后通機構拉動該后托主 桿向后移動,而使后托主桿的一推面遠離一支位于前側的起模桿。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 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 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有關本發明的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 式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呈現。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說明,當的了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是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 制。
請參閱圖3、圖4、圖5所示,圖3是一側視剖視圖,主要顯示本發明 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的較佳實施例與一基座、 一凹模的 組裝結構關系,并且圖中該后托裝置的一后通機構尚未向前沖擊一后托主 桿。圖4是圖3的局部放大圖,主要是顯示該后通機構。圖5是該較佳實 施例的局部剖視圖,且該后通機構向前沖擊該后托主桿以將坯料通出(圖中 未示出坯料)。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 置,是安裝在鍛造部品成型機7的一基座71中,所述鍛造部品成型機7還 包含 一個設置在該基座71前側的凹模72,以及一個對應設在凹模72前 側,以將坯料73沖擊至該凹模72的模穴內的凸模(圖未示),而該可強迫回 拉后托裝置包含 一個螺鎖在該基座71中的螺座1、 一個可軸向移動地安 裝在該螺座1中的后托主桿2、依序設置在該后托主桿2前側的一個起模桿 3與一通出銷4、 一個帶動該后托主桿2軸向移動的后通機構5,以及一個驅 動該后通才幾構5作動的動力才幾構6。
上述的螺座1,是設有外螺紋而螺鎖于該基座71中,并具有一個軸向貫 通的軸道11。
上述的后托主桿2,是可在該軸道11中軸向移動,并包括一個位于后 端而向后露出該軸道11的受擊部21、 一個設置在前端且徑向擴大的擋部 22,以及一個連接該擋部22與受擊部21的安裝部23,所述安裝部23具有 一個凹槽231,以及一個位于凹槽231后側的推面232。
上述的起模桿3,是自該后托主桿2的凹槽231向前穿過該擋部22而 前端外露于凹槽231,且起模桿3的后端是可與該后托主桿2的推面232頂 抵而可受該后托主桿2向前推動。
上述的通出銷4,是設置在該起模桿3前側而可延伸于該凹模72中,并 可受該起^^桿3向前推動。
上述的后通機構5,包括一個后通座51、 一個撞擊件52、 一個連接桿 53,以及一個彈性緩沖件54。
該后通座51,具有一位于前側并界定出一開口朝前的通槽513的后通 部511,以及一個連結在該后通部511后側的驅動連結部512。
該撞擊件52,是與后通座51同步移動地螺鎖,并包括一個具有一前后 貫通而向后連通該通槽513的滑道的組裝段5H,以及一個自該組裝段 521向前延伸而外露于通槽513的撞擊段522,該撞擊段522的外徑是比該 組裝段521的外徑長,并具有一個可朝前頂抵該受擊部21的擊面524。
該連接桿53,是可相對移動地穿設于該撞擊件52的滑道523中,并包括 一個主桿部531、 一個設置在該主桿部531后方且徑向擴大的頭部532,以及一個連接在主桿部531前端并與該后托主桿2螺鎖的固定部533。
該彈性緩沖件54,是設置于該撞擊段522與該連接桿53的頭部532之
間,并環繞包覆于該主桿部531周圍。
上述的動力機構6,是連結該后通座51的驅動連結部512,并用于驅
動該后通機構5前后移動。在本實施例中,該動力才幾構6是包括一個連結
該后通機構5的搖臂61,借由該搖臂61受驅動而前后樞擺以帶動該后通機
構5前后移動。
本發明在使用時,當坯料73如圖3所示在凹模72模穴內成型完成之 后,該動力才幾構6驅動該后通才幾構5向前,此時,后通座51與撞擊件52相對 于連接桿53而向前撞擊,該連接桿53的頭部532會向后穿過滑道523,而 如圖5所示位于后通座51的通槽513中,而撞擊件52的擊面524沖擊該 后托主桿2的受擊部21,使后托主桿2向前移動并依序沖擊該起模桿3與 通出銷4,進而將深陷在凹模72模穴中的坯料73通出(所以圖5沒有示出 坯料73),借此可以達到通出坯料73的目的。
請參閱圖3、圖4、圖6所示,在新的坯料73未受凸模沖擊進入凹模 72前,該動力機構6的搖臂61向后擺動,帶動該后通座51與撞擊件52向 后遠離該后托主桿2,此時,該撞擊件52的撞擊段522逐漸向后靠向連接 桿53的頭部532 (如圖6所示),且該彈性緩沖件54受到撞擊段522與頭部 532的抵壓而壓縮,當彈性緩沖件54被壓縮至一定程度后,該連接桿53也 拉動該后托主桿2向后移動,直到該后托主桿2的擋部22頂抵在螺座1前 緣為止,此時,該起模桿3并沒有受到帶動而隨著后托主桿2向后移動,所 以該起模桿3是遠離該后托主桿2的推面232。
當新的坯料73受沖擊作用而入料至凹模72模穴時,該坯料73向后推 動該通出銷4與起模桿3,直到該起模桿3進入到該后托主桿2的凹槽231 中(如圖3所示),最后該起模桿3推抵該推面232,該通出銷4與起模桿3就 停止移動,待坯料73成型后,再利用該動力機構6驅動該后通機構5等元 件進行通出作業。
在上述坯料73入料并推動通出銷4與起模桿3的過程中,由于該后托 主桿2已事先受到動力機構6的帶動而遠離該起沖莫桿3,所以該通出銷4與 起模桿3向后移動時不需要推動該后托主桿2,因此可以免于承受該后托主 桿2的重量慣性與反作用力。而該彈性緩沖件54的設置,可以使該撞擊件 52是通過壓縮該彈性緩沖件54后再拉動該連接桿53向后移動,如此可以 緩沖該撞擊件52向后拉動該連接桿53的作用力,避免連接桿53的頭部532 直接受到撞擊段522向后的沖擊帶動而容易損壞。
由以上說明可知,本發明借由該動力機構6帶動該后通機構5等元件 通出坯料73,并在坯料73通出后馬上驅動該后通機構5與后托主桿2向后遠離該起模桿3,所以當新的坯料73進入凹模72以推動該通出銷4與起模 桿3向后移動時,就不需要再推動該后托主桿2,所以本發明的通出銷4與 起模桿3的使用壽命長而不容易損壞,確實能夠達到本發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 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 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 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 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安裝在一臺鍛造部品成型機的一個基座中并將一個坯料通出,其包含一支可軸向移動地位于該基座中并包括一個位于后端的受擊部的后托主桿、一支可受該后托主桿向前推動地設置在該后托主桿前側的起模桿,以及一個與該起模桿連動地設置在該起模桿前側并向前頂推坯料的通出銷,其特征在于該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還包含一個后通機構,以及一個連結該后通機構并驅動該后通機構帶動該后托主桿前后移動的動力機構,該后通機構包括一個可前后移動而撞擊該后托主桿的受擊部并具有一個滑道的撞擊件,以及一個可相對該撞擊件移動地自滑道向前伸出而連接該后托主桿的連接桿。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其特 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撞擊件包括一個具有該滑道的組裝段,以及一個自該組 裝段向前延伸而頂抵該后托主桿的受擊部的撞擊段;該連接桿包括一個主 桿部、 一個設置在該主桿部后方并可滑移于滑道中的頭部,以及一個連接在 主桿部前端并與該后托主桿固定結合的固定部。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其特 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后通機構還包括一個設置于滑道中并位于撞擊段與該連 接桿的頭部間而可受該撞擊段與該頭部配合壓縮的彈性緩沖件。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其特 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后通機構還包括一個后通座,該后通座具有一個供該撞 擊件連動地安裝的后通部,以及一個連結在該后通部后側并與該動力機構 組裝的驅動連結部,所述后通部界定出一個開口朝前并與該撞擊件的滑道 連通而供該連接桿穿伸于其中的通槽。
5、 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 回拉后托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后托主桿還包括一個設置在該受擊 部前端且徑向擴大的擋部,以及一個連接該擋部與受擊部的安裝部,所述安 裝部具有一個供該起才莫桿伸入的凹槽,以及一個位于凹槽后側并推抵該起 模桿的后端的推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鍛造部品成型機的可強迫回拉后托裝置,用于將成型后坯料通出,其包含一后托主桿、依序設置于后托主桿前側的一起模桿與一通出銷、一后通機構,以及一連結后通機構的動力機構。該后通機構包括一可前后移動撞擊后托主桿受擊部并具有一個滑道的撞擊件,及一可相對撞擊件移動地自滑道向前伸出而連接后托主桿的連接桿。當動力機構驅動后通機構沖擊后托主桿的受擊部,后托主桿依序往前推動起模桿與通出銷以將坯料通出,在新的坯料入料前動力機構驅動后通機構向后移動,并連動后托主桿遠離起模桿。因此,當新的坯料入料并推動該通出銷與起模桿向后移動時,通出銷與起模桿就不需要再推擊該后托主桿,借此可延長通出銷與起模桿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1J13/14GK101468379SQ20071030226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24日
發明者張甲寅 申請人:金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