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往復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105243閱讀:35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往復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 一 種往復切割工具。特別是涉及 一 種具有優化的 抬刀部件的往復切割工具。
背景技術
作為一種動力工具,往復切割工具被廣泛的應用,本4頁i或的人貝
都很熟悉,其包括殼體,安裝在殼體內的馬達,以及被馬達驅動,相
對于殼體往復運動以切割工件的鋸條。曲線鋸,往復鋸等均屬于往復
切割工具。
許多的曲線鋸具有抬刀的功能,由于受到一個驅使其擺動的抬刀
力,曲線鋸鋸條可在一個垂直于其往復切割的方向上小幅擺動。由于
給了鋸條 一 個指向工件的力,抬刀功能可以明顯地提升切割效率。同
時部分曲線鋸還具有鋸條旋轉功能,這種功能允許鋸條相對于殼體旋 轉。在工作空間狹窄或曲線鋸本身的轉動受限的情況下,這種功能的 好處是明顯的。
由于鋸條在切割的時候會受到較大的切割力。通常需要 一 個導輪 來支撐鋸條,同時,抬刀力也可以由導輪傳遞至鋸條。現有技術中導 輪都是固定在曲線鋸的殼體或底板上。目前帶有導輪且鋸條可旋轉的 曲線鋸都具有至少兩個檔位,在 一 個檔位,導輪支撐鋸條,但鋸條被
導輪限制不能旋轉;在另 一 個檔位需要把導輪移開,鋸條才可以旋轉, 專利號為CN2 7 1 7 5 9 1 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揭示了這種技術。
同時,在結構緊湊的曲線鋸上,將導輪拉離鋸條會面臨這樣 一 個 問題,曲線鋸的抬刀機構會限制安裝導輪的導輪支架的活動范圍。
因此,需要有 一 種曲線鋸,能夠克服曲線鋸的抬刀機構對導輪支 架活動范圍的限制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 種具有為鋸條支撐功能而優化的抬 刀部件的往復切割工具,尤其是 一 種曲線鋸。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往復式切割工具,其包括殼體;設于殼體中的馬達;設于殼體中的往復機構,所述往復機 構包括由馬達驅動相對于殼體沿軸線x往復運動的往復桿和與往復桿 相連的鋸條;設于殼體中的抬刀部件;設于所述抬刀部件和所述往復 機構之間的傳動部件;所述抬刀部件驅使所述傳動部件向鋸條切割方 向壓迫所述鋸條;所迷抬刀部件包括被馬達驅動相對于殼體運動的連 接板和活動連接在所迷連接板上的抬刀板。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部件包括導輪支架和安裝在導輪支架上的導
輪,所述導輪支架可樞轉的安裝在殼體上,具有 一 個樞轉軸和分別位
于樞轉軸兩側的鄰接所述抬刀板的支架頂端和鄰接所述鋸條的支架
底端,所述支架底端連接所述導輪。所述導輪支架和殼體之間設有支
架扭簧,所述支架扭簧壓迫導輪支架樞轉,使支架頂端靠近所述抬刀
板,支架底端和導輪遠離所述鋸條。
進 一 步的,所述連接板被所述馬達驅動沿X軸往復運動。所述抬
刀板樞軸連接所述連接板。所述抬刀板包括抬刀末端和垂直于所述抬 刀末端的抬刀板側邊,所述抬刀板連接抬刀板扭簧,所述抬刀板扭簧 壓迫抬刀末端與所述連接板位于同 一 軸線上。
進 一 步的,包括設置在殼體上的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連接有 撥桿,所述操作元件選擇性的通過撥桿將抬刀末端從位于和所述連接 板處于同 一 軸線上的支撐位置移動到抬刀末端和連接板之間形成一 個小于1 8 0度的夾角的釋放位置。所述操作元件連接有凸輪,所述凸 輪具有樞轉軸心和位于凸輪外周上的高位面和低位面,所述高位面到
凸輪樞轉軸心的距離大于所述低位面到凸輪樞轉軸心的距離,所述操 作元件帶動所述凸輪繞其樞轉軸心樞轉,選擇性的使高位面和低位面 面向所述支架頂端,所述高位面面向所述支架頂端時,凸輪壓迫導輪 接觸所述鋸條;所述低位面面向所述支架頂端時,支架扭簧壓迫所述 支架頂端朝向所述低位面樞轉,導輪離開鋸條。
進 一 步的,所述抬刀板位于支撐位置時,所述抬刀末端被所述連 接板帶動在軸線X線上的 一 個最高位置和 一 個最低位置間往復運動, 所述凸輪具有距離樞轉軸心距離依次遞增的三個高位面,所述三個高 位面面向導輪支架時,在軸線X方向上位于抬刀末端的最高位置和最 低位置之間。進 一 步的,所述操作元件將所述抬刀末端撥動到釋放位置時,帶 動所述凸輪樞轉,使其低位面面對支架頂端。
進 一 步的,包括用于控制往復桿繞軸線X轉動的旋轉手柄;設置
在殼體上的操作元件,所述操作元件連接旋轉鎖定件,并可操作的從 限制往復桿轉動的固定位置到允許往復桿轉動的旋轉位置移動所述 旋轉鎖定件。所述旋轉鎖定件為安裝在殼體中的、與齒輪相配接的沿 軸線X方向設置的齒條,所述旋轉手柄上設有咬合部,所述齒條的末 端的形狀和所述旋轉手柄的咬合部形狀相配;所述操作元件連接可相 對于殼體樞轉的齒輪并可操作的帶動齒輪樞轉,進而帶動齒條沿軸線 X方向移動,咬合所述旋轉手柄的咬合部。所述旋轉手柄旋轉至鋸條 的切割面正對殼體縱軸線Y的位置時,所述咬合部和所述齒條位于同 一直線上。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在旋轉模式等不需要支撐功能的場合 可以方便的將導輪從鋸條上移開,操作快捷,使用方式靈活。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曲線鋸主視方向的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曲線鋸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抬刀,旋轉及導輪限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旋轉機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抬刀部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凸輪的立體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導輪支架的立體示意圖。
圖8a是本實用新型的抬刀0檔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8b是本實用新型的抬刀I檔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8c是本實用新型的抬刀I I檔的狀態結構示意圖。圖8d是本實用新型的抬刀I I I檔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8e是本實用新型的旋轉S檔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其中,
1曲線鋸2殼體 4馬達
6手柄8開關 12往復桿
1 3矩形端14 鋸條10 4主軸106大齒輪108驅動軸11 0滑槽
202旋轉手柄203通孑L204套管
205十字孔206軸承架2 08球軸
210軸承凸塊221深矩形孔222淺矩形孔
302抬刀驅動軸303抬刀部件304連接板
306抬刀槽308抬刀板309抬刀板扭
310抬刀末端312抬刀板側邊314導輪支架
315支架頂端316導輪317樞轉軸
318支架扭簧320支架底端402操作元件
404凸輪406高位面407圓弧面
408高位面4094氐4立面410高位面
411凸輪盤412高位面413底盤
414凸輪柄416連桿418齒輪
420齒輪柄422齒條4 2 2 a齒形部
424卡口426套管凸塊428銷釘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往復切割工具的優選實施例為 一 種曲線鋸。如圖1
所示,本實施例的曲線鋸1的左側定義為曲線鋸1的后方,右側定義
為前方上側定義為上方,下側定義為下方。曲線鋸1具有沿上下方
向延伸的往復軸線X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殼體縱軸線Y , 軸線X和
軸線Y相互垂直。
如圖1,曲線鋸1包括一個殼體2,在殼體2內固定設置有一動
力源,本實施例中優選為馬達4 ,馬達4連接并旋轉驅動主軸104 ,主軸104的一端連接馬達4,另一端形成齒輪,該齒輪與大齒輪106 的外周面嚙合配接。所述大齒輪1 0 6被主軸1 0 4驅動,繞自身樞轉軸 樞轉。大齒輪10 6的前端面上偏心設置 一 驅動軸10 8,該驅動軸108 深入到滑槽11 0內。滑槽11 0固定連接在往復桿1 2上,并且沿同時 垂直于軸線X和軸線Y的方向延伸。往復桿1 2在軸線X和軸線Y方 向上可移動,在垂直于軸線X和軸線Y的方向上是固定的。這樣,馬 達4的旋轉運動通過主軸10 4、大齒輪106、驅動軸1 Q 8轉化為滑槽
81 1 0和往復桿12沿軸線X方向上的往復運動。往復桿1 2進而帶動設 置在其下方末端的鋸條14進行往復切割動作。鋸條14具有一個位于 前方的切割面和 一 個位于后方的背面。往復桿1 2和鋸條1 4組合在一 起,稱為往復機構。大齒輪 10 6的后端面上偏心設置有抬刀驅動軸 3 0 2,抬刀驅動軸3 0 2的偏心方向與驅動軸108的偏心方向相反。抬 刀驅動軸3 0 2連接 一 個連接板3 0 4并驅動其沿X軸方向往復運動。殼 體2上方形成 一 個手柄6 ,手柄6上設有控制馬達4的開關8 。曲線 鋸1的殼體2的上前方設有旋轉手柄2 0 2,旋轉手柄2 0 2可相對于殼 體繞軸線X樞轉,旋轉手柄2 02連接往復桿12,其旋轉帶動往復桿 1 2和鋸條1 4繞軸線X旋轉。
如圖2 ,曲線鋸1的殼體2上可樞轉的連接有 一 個操作元件4 0 2, 操作元件4 0 2可以可有效的控制曲線鋸1位于5個檔位,并在五個檔 位間旋轉轉換,這五個檔位分別對應曲線鋸1的五種工作狀態,它們 依次是如圖8 a所示的抬刀0檔(圖示的0位置),此時曲線鋸1不 可以旋轉,也不可以抬刀;如圖8 b所示的抬刀I檔(圖示的I位置), 此時曲線鋸1不可以旋轉,抬刀量最小;如圖8 c所示的抬刀11檔(圖 示的11位置),此時曲線鋸1不可以旋轉,抬刀量大小居中;如圖8 d 所示的抬刀111檔(圖示的111位置),此時曲線鋸1不可以旋轉, 抬刀量最大;如圖8 e所示的旋轉S檔(圖示的S位置),此時曲線鋸 1可以旋轉,不可以抬刀。其中,操作元件切換到抬刀0檔,抬刀I 檔,抬刀11檔、抬刀111檔時曲線鋸1又都處于 一 種抬刀支撐模式, 切換到旋轉S檔曲線鋸1處于旋轉模式。其實現方式和作用效果在后 文中具體敘述。
如圖3 、圖4 ,旋轉手柄2 0 2的下方延伸出套管2 0 4,套管2 0 4的 底部設有由 一 個深矩形孔2 2 1和 一 個淺矩形孔2 2 2交疊形成的沿軸線 X方向設置的十字孔2 0 5 。套管2 0 4的下方設有設于殼體2上的軸承 架2 0 6 (參照圖1 ),軸承架2 0 6上安裝有 一 個球軸承2 0 8 ,球軸承2 0 8 適宜于在軸承架2 0 6上向各個方向轉動。球軸承2 0 8具有 一 個矩形的 通孔2 0 3,通孔2 0 3的兩側向上延伸形成兩個對稱的矩形凸塊210, 往復桿1 2的上端設有矩形端1 3 ,該矩形端1 3設置在球軸承2 0 8的通 孔2 03中。前述的十字孔2 0 5的深矩形孔2 21部分容納往復桿12上方的矩形端1 3 ,十字孑L 2 0 5的淺矩形孑L 2 2 2部分容納球軸承2 0 8的上 方的兩個軸承凸塊210。深矩形孔2 2 1具有足夠的長度以容納穿設在 球軸承2 0 8中的往復桿1 2及其上方的矩形端1 3沿軸線X往復移動, 但是不允許其相對于軸承2 0 8繞軸線X轉動。且深矩形孔2 2 1部分 寬度略大于往復桿12的矩形端13,以允許往復桿12和球軸承208 沿在垂直于軸線X的方向上小幅擺動,允許鋸條1 4進行抬刀動作。
當旋轉手柄2 0 2樞轉時,套管2 0 4及套管底部的十字孔2 0 5被帶 動樞轉,設置在十字孔2 0 5中的球軸承2 0 8及其上的軸承凸塊2 1 0和 往復桿1 2及其矩形端13同時被帶動繞軸線X旋轉,進而,球軸承2 0 8 和往復桿1 2及其上的鋸條1 4也隨之旋轉。
當操作元件4 0 2旋轉切換至抬刀0檔,抬刀I檔,抬刀I I檔,抬 刀I 11檔中的任 一 檔位時,曲線鋸1位于支撐抬刀模式,在該模式下 往復桿1 2和鋸條1 4可以在垂直于鋸條1 2往復的方向上受到抬刀作 用力。如前面所述的,套管2 0 4及球軸承2 0 8允許這種抬刀動作。
如圖3 、圖5所示,殼體2中設有的抬刀部件3 0 3 ,抬刀部件3 0 3 包括沿軸線X方向設置的連接板3 0 4和抬刀板3 0 8,抬刀板3 0 8通過 一銷軸與連接板3 0 4樞軸連接,連接板3 0 4具有 一 個上端和 一 個下端, 其上端設有一個垂直于軸線X方向的抬刀槽306,下端可樞轉的連接 一個導輪限位機構,在本實施例中導輪限位機構為同時起到抬刀作用 的抬刀板3 0 8,抬刀;tl 3 0 8具有 一 個抬刀末端3 1 0和 一 個垂直于所述 抬刀末端3 1 0的抬刀板側邊312,抬刀板3 0 8上設有 一 個抬刀板扭簧 3 0 9,所述抬刀板扭簧3 0 9壓迫所述抬刀末端3 1 0與連接板3 0 4保持 在同 一 軸線上。
如圖3 、圖5所示,大齒輪1 0 6的后端面設置有 一 個偏心的抬刀 驅動軸3 0 2,抬刀驅動軸3 0 2穿設在連接板3 0 4的抬刀槽3 0 6內,可 以帶動該連接板3 0 4及抬刀板3 0 8沿軸線X往復運動。
如圖3 、圖7所示,抬刀板3 0 8的下端設置有的導輪支架314。導 輪支架314通過一個可樞轉的設置在殼體2上樞轉軸317和殼體連接, 導輪支架3 1 4還包括分別位于樞轉軸3 1 7兩側的支架頂端3 1 5和支架 底端320。支架頂端315具有一個平面,支架底端320上安裝有導輪 316,導輪316大致位于鋸條14的后方。導輪支架314和導輪316組合在一起,稱為傳動部件。導輪支架314上設置有一個支架扭簧318, 該支架扭簧318壓迫支架頂端315靠近抬刀板308的抬刀末端310, 支架底端320及導輪318遠離鋸條14。
如圖3所示,當抬刀驅動軸3 02 (參見圖1 )驅使連接板3 04向下 運動時,鋸條1 4被驅動軸1 0 8通過往復桿1 2帶動向上進行切割動作, 而連接板304帶動抬刀板308及其抬刀末端310向下運動,抬刀末端 310抵接支架頂端315,并推動導輪支架314克服支架扭簧318的作 用力繞樞轉軸3 1 7旋轉,使支架頂端3 1 5沿軸線X方向向下運動,支 架底端320及導輪316在Y軸方向上向前運動,推動鋸條14及往復 桿1 2以球軸承2 0 8為樞轉軸心在Y軸方向上向前,鋸條1 4得到 一 個 有助于切割的抬刀力,此時曲線鋸1處于抬刀支撐模式。當抬刀驅動 軸3 0 2帶動連接板3 0 4沿X軸向上運動時,導輪支架3 1 4在支架扭簧 318壓迫下恢復初始位置。
當往復桿1 2和鋸條1 4完成 一 個切割及復位動作,導輪支架314 及導輪316也完成一個抬刀及復位動作。在上述的抬刀及復位動作中, 抬刀板3 0 8的抬刀末端3 1 0具有軸線X上的 一 個最高位置和 一 個最低 位置。
以下詳述曲線鋸1在上述的旋轉模式和抬刀支撐模式間的轉換。 如圖3 、圖6 ,操作元件4 0 2位于殼體2內部的 一 側上安裝有另一 個導輪限位機構,在本實施例中為凸輪4 0 4 ,凸輪4 0 4位于導輪支架 314的支架頂端315的上方,適宜于被操作元件402帶動,繞凸輪404 的樞轉軸心轉動。凸輪4 0 4具有連接操作元件4 0 2的底盤413、從底 盤4 1 3延伸出的凸輪柄4 1 4和連接底盤4 1 3的凸輪盤411。底盤413 大致呈圓形,凸輪盤4 11的外側由呈圓弧狀的高位面4 1 2和呈平面的 高位面410,高位面4 0 8 ,高位面4 0 6依次連接而成,它們到凸輪4 0 4 的樞轉軸心的距離依次遞減。凸輪盤4 11的內側為圓弧面4 0 7 ,凸輪 盤4 11的外側面和內側面通過兩個對稱設置的J氐位面4 0 9連接起來。 所述兩個低位面4 0 9位于穿過凸輪4 0 4樞轉軸心的平面上。
如前所述,導輪支架314上的支架扭簧318始終壓迫導輪支架314 繞自身樞轉點樞轉,使其上的導輪316遠離鋸條1 4 ,導輪支架314 的支架頂端3 1 5貼近凸輪4 0 4 。抬刀板3 0 8的抬刀末端31 0在軸線X高位置和 一 個最低位置,當操作元件4 02分別切換 到抬刀0檔,抬刀I檔,抬刀I I檔,抬刀I I I檔時,操作元件帶動 凸輪4 0 4樞轉,分別將高位面4 1 2 、高位面4 1 0 、高位面4 0 8 、高位面 406各自面對支架頂端 315。所述各個高位面分別面對支架頂端315 時,高位面412位于抬刀末端310的最低位置下方;高位面410,高 位面4 0 8和高位面4 0 6均位于抬刀末端3 1 0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 間。這樣,高位面4 1 2面對支架頂端3 1 5時,支架頂端3 1 5在軸線X 方向上被限制在高位面4 1 2的最低點,并且位于抬刀板3 0 8的最低位 置下,即抬刀末端3 1 0的不能接觸支架頂端3 1 5 。當凸輪4 0 4樞轉, 高位面410,高位面408,高位面406面對支架頂端315時,由于它 們逐漸的靠近凸輪4 0 4的樞轉點,支架頂端3 1 5逐漸上升,并且都高 于抬刀板3 0 8的最低位置,低于抬刀板3 0 8的最高位置,這樣,抬刀 板3 0 8的抬刀動作作用到導輪3 1 6上,且作用行程依次增大,抬刀量 依次增大。
在支架頂端315逐漸上升時,導輪316也逐漸向遠離鋸條14的方 向后退。但曲線鋸1工作在抬刀支撐模式時,鋸條1 4受到工件反作 用力,鋸條1 4及往復桿1 2以球軸承3 0 8為樞轉點樞轉,始終跟隨導 輪316。
在曲線鋸1處于上述的抬刀支撐模式時,曲線鋸1的旋轉功能是 被禁止的,具體如下所述。
如圖3,凸輪柄414的一端連接凸輪404,另一端可樞轉的連接一 個連桿4 1 6的 一 端,連桿4 1 6的另 一 端可樞轉的連接 一 個可樞轉的設 置在殼體2上的扇形齒輪418的齒輪柄4 2 0,這樣,當操作元件4 0 2 旋轉時,會通過凸4侖4 0 4 、連桿4 1 6帶動扇形的齒輪4 1 8樞轉。扇形 齒輪418旁設置有與之配合的旋轉鎖定件,在本實施例中為齒條4 2 2 。 該齒條422位于殼體2上,適宜于沿軸線X方向來回移動。齒條422 的頂端設有 一 個U形的卡口 4 2 4,末端設有 一 個齒形部4 2 2 a 。
同時,旋轉手柄2 0 2的套管2 0 4外側對應的設置有配合該U形卡 口 424的咬合部,本實施例中為套管凸塊426。套管凸塊426的位置 經過設計,使得只有當鋸條1 4的切割面正對軸線Y前方時,U形卡口 424才可以卡住套管凸塊426。
12當操作元件4 0 2帶動凸輪4 0 4樞轉并在抬刀0檔,抬刀I檔,抬 刀I I檔,抬刀I II檔間切換時,扇形齒輪4 1 8同時被帶動樞轉,但 并未與齒條422的齒形部422a咬合,齒條422的U形卡口 424 —直 卡住套管凸塊4 2 6 ,使得往復桿1 2不能旋轉。僅當操作元件4 0 2帶動 凸輪4 04樞轉,從抬刀I I I檔切換到旋轉S檔時,齒輪4 1 8咬合齒條 422并帶動齒條422沿軸線X向下運動,此時齒條422的U形卡口 424 脫離套管凸塊4 2 6 ,曲線鋸1轉換到旋轉模式,旋轉手柄2 0 2可帶動 往復桿1 2及鋸條1 4繞軸線X樞轉。相反的,當操作元件4 0 2由旋轉 S檔向抬刀I I I檔切換時,齒輪4 1 8咬合齒條4 2 2并帶動齒條4 2 2沿 軸線X向上運動,齒條422的U形卡口 424卡住套管凸塊426,曲線 鋸1轉換到抬刀支撐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套管凸塊4 2 6的位置是經過特殊設計的,當 鋸條14的切割面方向偏離曲線鋸1的殼體2前方時,齒條422的U 形卡口 4 2 4無法卡住套管凸塊4 2 6 ,操作元件4 0 2也無法由旋轉S檔 向抬刀I I I檔轉換。在本實施例中,旋轉旋鈕4 0 2上優選的具有指示 箭頭,幫助使用者確定鋸條1 4是否正對曲線鋸1的殼體2前方。
在抬刀支撐模式下,前述的兩個導輪限位機構抬刀末端3 1 0和 凸輪404均處于一種支撐位置,它們壓迫導輪支架314的支架頂端 315,使導輪位于鋸條1 4繞球軸承2 0 8在軸線X和軸線Y相交確定的 平面上樞轉可以達到的距離,而曲線鋸1工作時工件給鋸條14 一個 反作用力,使導輪1 4和鋸條緊密貼合,這樣,限制了鋸條1 4繞軸線 X的的旋轉。當曲線鋸1由抬刀支撐模式轉換到旋轉模式時,前述的 兩個導輪限位機構抬刀末端3 1 0和凸輪4 0 4均處于 一 種釋放位置, 它們在軸線X方向上向上移動,不再壓迫支架頂端3 1 5以使導輪位于 鋸條1 4繞球軸承2 0 8在軸線X和軸線Y相交確定的平面上樞轉可以 達到的距離。此時所述抬刀功能同時被禁止,導輪離開鋸條1 4 ,位于 鋸條1 4繞球軸承2 0 8在軸線X和軸線Y相交確定的平面上樞轉可以 達到的距離之外,具體如下所述。
如圖3 ,連桿4 1 6和凸輪柄4 1 4的連接點還設置有 一 個撥桿,在 本實施例中為銷釘4 2 8 ,銷釘4 2 8在操作元件4 0 2由抬刀II I檔向旋 轉S檔切換時,凸輪4 0 4樞轉,銷釘4 2 8跟隨凸輪柄414向上移動,抵接所述抬刀板側邊3 1 2并克服抬刀板扭簧3 0 9的力,帶動抬刀板3 0 8 樞轉,使抬刀末端310在軸線X的方向上向上運動,離開導輪支架314 的支架頂端315,與連接板之間成 一 個小于1 8 0度的角度。這樣,抬 刀部件3 0 3的連接板3 0 4雖然仍然被馬達驅動在軸線X的方向上往復 運動,但抬刀末端310不再抵住支架頂端315并壓迫支架底端320及 其上的導輪316貼合鋸條14,也不再具有軸線X方向上的最高位置與 最低位置,抬刀功能因此被禁止。同時,凸輪4 0 4翻轉,低位面4 0 9 面對支架頂端315,不再抵住支架頂端315并壓迫支架底端320及其 上的導輪3 1 6貼合鋸條14。這樣,上述的兩個導輪限位機構均被移動 離開其起到限位作用的位置。失去限制后,導輪支架3 1 4在支架扭簧 3 1 8作用下大幅樞轉,支架底端3 2 0和導輪3 1 6沿軸線Y方向向后移 動,離開鋸條14繞球軸承2 0 8在軸線X和軸線Y相交確定的平面上 樞轉可以達到的距離,不再與鋸條1 4接觸。鋸條14因此不會被導輪 316限制其繞軸線X的樞轉。
相反的,當操作元件4 0 2由旋轉S檔向抬刀111檔切換時,操作 元件4 0 2帶動凸輪4 0 4克服支架扭簧318的力使導輪支架3 1 4樞轉, 導輪3 1 6靠近鋸條1 4 ,同時銷釘4 2 8離開抬刀板側邊3 1 2 ,抬刀板3 0 8 在抬刀板扭簧3 0 9的作用下回到抬刀工作位置。
下面整體敘述曲線鋸1在抬刀0檔,抬刀I檔,抬刀11檔,抬刀 III檔和旋轉S檔間的轉換過程。
如圖8 a至圖8 e ,在操作元件4 0 2位于抬刀0檔時,高位面d 4 1 2 面對導輪支架3 1 4的支架頂端3 1 5 ,支架頂端3 1 5位于抬刀板3 0 8的最 低位置下;齒條422的U形卡口 424卡住套管凸塊426,齒輪418未 嚙合齒條4 2 2 ,銷釘4 2 8未接觸抬刀板側邊312,曲線鋸1不可旋轉 也不可抬刀。操作元件4 0 2由抬刀0檔切換到抬刀I檔,高位面4 1 0 面對支架頂端3 1 5 ,支架頂端3 1 5高于抬刀板3 0 8的最低位置,低于 抬刀板308的最高位置;齒條422的U形卡口 424卡住套管凸塊4" 中,齒輪4 1 8未嚙合齒條4 2 2 >銷釘4 2 8未接觸抬刀板側邊H 2 ,曲 線鋸1不可旋轉,抬刀量較小。操作元件4 0 2由抬刀I檔切換到抬刀 11檔,高位面4 0 8面對支架頂端315, 支架頂端3 1 5高于抬刀板308 的最低位置,低于抬刀板3 0 8的最高位置;齒條4 2 2的U形卡口 4 2 4卡住套管凸塊4 2 6,齒輪418未嚙合齒條4 2 2,銷釘4 2 8未接觸抬刀 板側邊3 1 2 ,曲線鋸1不可旋轉,抬刀量居中。操作元件4 0 2由抬刀 11檔切換到抬刀111檔,高位面4 0 6面對面對支架頂端315,支架頂 端3 1 5高于抬刀板3 0 8的最低位置,低于抬刀板3 0 8的最高位置;齒 條422的U形卡口 424卡住套管凸塊426,齒輪418未嚙合齒條422, 銷釘4 2 8未接觸抬刀板側邊3 1 2 ,曲線鋸1不可旋轉,抬刀量最大。 操作元件4 0 2由抬刀III檔切換到旋轉S檔,凸輪4 0 4翻轉,低位面 4 0 9面對支架頂端3 1 5 ,銷釘4 2 8通過抬刀板側邊3 1 2偏置抬刀板3 0 8 , 導輪316后退離開鋸條14,齒輪418嚙合齒條422并帶動齒條418 下移,齒條422的U形卡口 424離開套管凸塊426,曲線鋸l可以旋 轉,不能抬刀。
相反的,操作元件4 0 2也可以從旋轉S檔依次調節至抬刀0檔, 具體過程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尚有多種具體的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者等效 變換而形成的所有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之 內。
權利要求1. 一種往復切割工具(1),包括殼體(2);設于殼體(2)中的馬達(4);設于殼體(2)中的往復機構(12,14),所述往復機構(12,14)包括由馬達(2)驅動相對于殼體(2)沿軸線X往復運動的往復桿(12)和與往復桿(12)相連的鋸條(14);設于殼體(2)中的抬刀部件(303);設于所述抬刀部件(303)和所述往復機構(12,14)之間的傳動部件(314,316);所述抬刀部件(303)驅使所述傳動部件(314,316)向鋸條(14)切割方向壓迫所述鋸條(14);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刀部件(303)包括被馬達(4)驅動相對于殼體(2)運動的連接板(304)和活動連接在所述連接板(304)上的抬刀板(308)。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 部件(314,316)包括導輪支架(314)和安裝在導輪支架(314)上的導 輪(316),所述導輪支架(314)可樞轉的安裝在殼體(2)上,具有一 個樞轉軸(3 1 7)和分別位于樞轉軸(3 1 7)兩側的鄰接所述抬刀板 (3 0 8)的支架頂端(315)和鄰接所述鋸條(14)的支架底端(3 2 0),所 述支架底端(3 2 0)連接所述導輪(316)。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輪 支架(314)和殼體(2)之間設有支架扭簧(318),所述支架扭簧U18) 壓迫導輪支架(3 1 4)樞轉,使支架頂端(3 1 0)靠近所述抬刀板(3 0 8), 支架底端(3 2 0)和導輪(316)遠離所述鋸條(1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被所述馬達驅動沿X軸往復運動。 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刀板(3 0 8)樞軸連接所述連接板(3 0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刀板包括抬刀末端(3 1 0)和垂直于所述抬刀末端(3 1 0)的抬刀板側邊(312),所述抬刀板(3 04)連接抬刀板扭簧(3 0 9),所述抬刀板扭簧 (3 0 9)壓迫抬刀末端(310)與所述連接板(3 0 4)位于同 一 軸線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 在殼體(2)上的操作元件(4 0 2),所述操作元件(4 0 2 )連接有撥桿 (4 2 8),所述操作元件(4 G 2)選擇性的通過撥桿(4 2 8)撥動所述抬刀 板(3 0 8)的抬刀板側邊(312),將抬刀末端(31 0)從位于和所述連接 板(3 04)處于同 一 軸線上的支撐位置移動到抬刀末端(31 0)和連接 板(3 04)之間形成 一 個小于1 8 0度的夾角的釋放位置,所述抬刀末端 (3 1 0)移動到所述釋放位置時,所述支架扭簧(3 1 8)壓迫所述導輪支 架(3 1 4)樞轉靠近所述抬刀末端(310),使所述導輪(3 1 6)離開鋸條 (14)。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 元件(4 0 2)連接有凸輪(4 04),所述凸輪(4 04)具有樞轉軸心和位于 凸輪(404)夕卜周上的高位面(406, 408, 410, 412)和低位面(409), 所 述高位面(4 0 6, 4 0 8, 410, 412)到凸輪(4 04)樞轉軸心的距離大于所 述低位面(4 0 9)到凸輪(4 04)樞轉軸心的距離,所述作元件(4 0 2) 帶動所述凸輪(4 04)繞其樞轉軸心樞轉,選擇性的使高位面 (4 0 6 , 4 0 8, 4 1 0, 4 1 2)或低位面(4 0 9)面向所述支架頂端(315),所述 高位面(406,408,410,412)面向所述支架頂端(315)時,凸輪(404) 壓迫導輪(316)接觸所述鋸條(14);所述低位面(4 0 9)面向所述支架 頂端(315)時,支架扭簧(318)壓迫所述支架頂端(315)朝向所述低 位面(4 0 9)樞轉,導輪(316)離開鋸條(1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刀末 端(3 1 0)位于支撐位置時,所述抬刀末端(3 1 0)被所述連接板(3 0 4) 帶動在軸線X線(5 0)上的 一 個最高位置和 一 個最低位置間往復運 動,所述凸輪(4 04)具有距離樞轉軸心距離依次遞增的三個高位面 (4 0 6 , 4 0 8, 4 1 0),所述三個高位面(4 0 6 , 4 0 8, 4 1 0)面向導輪支架(314) 時,在軸線X方向上位于抬刀末端(310)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 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 元件(4 0 2)將所述抬刀末端(31 0)撥動到釋放位置時,帶動所述凸輪(4 04)樞轉,使其低位面(3 0 9)面對支架頂端(315)。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 控制往復桿(1 2)繞軸線X轉動的旋轉手柄(2 0 2);設置在殼體(2)上 的操作元件(4 02),所述操作元件(4 0 2)連接旋轉鎖定件(4 2 2),并 可操作的從限制往復桿(1 2)轉動的固定位置到允許往復桿(1 2)轉 動的旋轉位置移動所述旋轉鎖定件(4 2 2)。
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 轉鎖定件(4 2 2)為安裝在殼體(2)中的、與齒輪(4 1 8)相配接的沿軸 線 X方向設置的齒條(4 2 2),所述旋轉手柄(2 0 2)上設有咬合部 (4 2 6),所述齒條(4 2 2)的末端的形狀和所述旋轉手柄(2 0 2)的咬合 部(4 2 6)形狀相配;所述操作元件(4 0 2)連接可相對于殼體(2)樞轉 的齒輪(418)并可操作的帶動齒輪(418)樞轉,進而帶動齒條 沿軸線X方向移動,咬合所述旋轉手柄(2 0 2)的咬合部(4 2 6)。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往復切割工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 轉手柄(2 0 2)旋轉至鋸條(1 4)的切割面正對殼體縱軸線Y的位置時, 所述咬合部(4 2 6)和所述齒條(4 2 2)位于同 一 直線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往復切割工具,其包括殼體;設于殼體中的馬達;設于殼體中的往復機構,所述往復機構包括由馬達驅動相對于殼體沿軸線X往復運動的往復桿和與往復桿相連的鋸條;設于殼體中的抬刀部件;設于所述抬刀部件和所述往復機構之間的傳動部件;所述抬刀部件驅使所述傳動部件向鋸條切割方向壓迫所述鋸條;所述抬刀部件包括被馬達驅動相對于殼體運動的連接板和活動連接在所述連接板上的抬刀板。
文檔編號B23D49/00GK201253713SQ20082020756
公開日2009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8日
發明者段家利 申請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