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錐尾球頭模芯的梯度脫模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118540閱讀:32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錐尾球頭模芯的梯度脫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加工具有薄壁凹球形狀結構特征零件的錐尾球頭模芯的梯度脫 模裝置,屬于精密冷擠壓成形模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用于加工具有薄壁凹球形狀結構特征零件的精密冷擠壓成形模具中,普遍采用 陽模、凹模和球頭模芯的模具進行加工,在將零件擠壓成形后,其脫模方式一般都采用先將 球頭模芯與零件分離的同時進行零件與凹模分離,由于球頭模芯在與零件分離時,零件還受 到凹模的壓力,所以球頭模芯與零件之間的摩擦力很大,再加上現有的球頭模芯的結構不合 理,球頭模芯在脫模時所受的力全部為拉力,因此現有的這種脫模方式不僅很容易造成球頭 模芯的斷裂或損壞,而且還容易影響零件的加工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壽命長、加工質量高的錐尾球頭模 芯的梯度脫模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包括加工具有薄壁凹球形狀結構特征的零件的凹模、球頭模 芯和陽模,在球頭模芯的尾部設有錐面,并且在球頭模芯上還套有一個模芯錐套和一個用于 頂推零件的頂套,模芯錐套的錐孔錐度與錐面的錐度相同,在頂套的下方設有頂桿。
球頭模芯尾部錐面與球頭模芯中心線的夾角為5度《a《60度。
凹模安裝在模具座上,球頭模芯和模芯錐套安裝在模具座的孔中,頂桿通過模具座和模 芯錐套上的孔與套在球頭模芯上的頂套的底端接觸,在四模的底面與模芯錐套的頂面之間設 有空間,該空間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被加工零件在凹模中的長度。
在凹模的底部還設有能放進頂套凸臺邊的大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將零件與模具脫模時,分兩階段對零件進行脫模 ,并使零件連同球頭模芯一起先與模具的凹模脫模,再與模具的球頭模芯脫離,這樣可以有
效地減少零件成形后脫模所需的總頂出力。同時本實用新型將球頭模芯的尾部設置為錐面形 狀,使零件與球頭模芯脫離時,作用在球頭模芯的作用力全部作用在該錐面上,對錐面產生
壓力,這不僅大大改善了球頭模芯的受力狀態,而且還有效地提高了模具強度。因此,本實 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壽命長的優點,而且還具 有加工出的零件精度較高、質量較好的優點。

圖l為本實用新型裝置加工零件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球頭模芯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凹模,2-球頭模芯,3-球頭模芯的錐面,4-模芯錐套,5-頂套, 6-頂桿,7-陽模,8-模具座,9-凹模底面的大孔,10-被加工的零件,a-球頭模芯錐面與其 中心線的夾角,H-凹模底面與模芯錐套頂面之間空間的高度,L-被加工零件在凹模中的長度
圖中箭頭所指方向為頂桿頂出零件時的移動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在制作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時,其加工具有薄壁凹球形狀結構特
征的零件10的凹模1和陽模7可按現有的方法進行制作,在制作球頭模芯2時
,在球頭模芯2的尾部同時制作出錐面3 ,將該錐面3與球頭模芯中心線的夾角
a 控制在5度《a《60度的范圍內,并且在球頭模芯2上套一個模芯錐套4和一 個用于頂推零件10的頂套5:,將模芯錐套4的錐孔錐度制作成與錐面3的錐度 相同,在頂套5的下方設一個頂桿6 ;將凹模1安裝在一個模具座8上,并在 凹模1的底部制作一個能放進頂套5凸臺邊的大孔9 ;將球頭模芯2和模芯錐 套4安裝在模具座8的孔中,使頂桿6通過模具座8和模芯錐套4上的通 孔能與套在球頭模芯2上的頂套5的底端接觸,制作時,在四模1的底面與模芯 錐套4的頂面之間留一段空間,并使該段空間的高度H大于或等于被加工零件10
在凹模1中的長度L即成。
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零件與模具的脫模,分兩階段對零件進行脫模,第一階段使零件連 同球頭模芯一起與模具的凹模脫模;第二階段使零件與模具的球頭模芯脫離,并且將球頭模 芯的尾部設置為錐面形狀,使零件與球頭模芯脫離時,作用在球頭模芯的脫模作用力以受壓 形式全部作用在該錐面上。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時,將本實用新型安裝在常用的壓力機或其他沖壓機械設備上即 可進行加工工作。工作時,其陽模7向下擠壓零件10成形后退回,頂桿6向上頂出,推動頂套
45頂出零件10,零件10在被頂出凹模的過程中帶動球頭模芯2向上移動,由于在凹模l的底面 與模芯錐套4的頂面之間留一段空間,因此球頭模芯2及模芯錐套4向上移動為有限自由,在 此期間的脫模阻力僅為零件10與凹模1側壁間的摩擦力,這樣即進行第一階段零件10與凹模1 側壁脫模;當頂套5推動零件10上行一定距離H后,零件10與凹模1側壁分離,模芯錐套4被凹 模1限位,零件10在頂套5繼續推動下開始進行與球頭模芯2的球形面分離,并克服與球頭模 芯2的球面摩擦抱合力,使零件10與球頭模芯2分離,從而完成第二階段零件與球頭模芯10的 脫模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錐尾球頭模芯的梯度脫模裝置,包括加工具有薄壁凹球形狀結構特征的零件(10)的凹模(1)、球頭模芯(2)和陽模(7),其特征在于在球頭模芯(2)的尾部設有錐面(3),并且在球頭模芯(2)上還套有一個模芯錐套(4)和一個用于頂推零件(10)的頂套(5),模芯錐套(4)的錐孔錐度與錐面(3)的錐度相同,在頂套(5)的下方設有頂桿(6)。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錐尾球頭模芯的梯度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 :球頭模芯(2)尾部錐面(3)與球頭模芯中心線的夾角(a)為5度《a《60度。
3.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錐尾球頭模芯的梯度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 :凹模(1)安裝在模具座(8)上,球頭模芯(2)和模芯錐套(4)安裝在模具座(8)的 孔中,頂桿(6)通過模具座(8)和模芯錐套(4)上的孔與套在球頭模芯(2)上的頂套( 5)的底端接觸,在凹模(1)的底面與模芯錐套(4)的頂面之間設有空間,該空間的高度 (H)大于或等于被加工零件(10)在凹模(1)中的長度(L)。
4.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錐尾球頭模芯的梯度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凹模(1)的底部還設有能放進頂套(5)凸臺邊的大孔(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錐尾球頭模芯的梯度脫模裝置,包括加工具有薄壁凹球形狀結構特征的零件(10)的凹模(1)、球頭模芯(2)和陽模(7),在球頭模芯(2)的尾部設有錐面(3),并且在球頭模芯(2)上還套有一個模芯錐套(4)和一個用于頂推零件(10)的頂套(5),模芯錐套(4)的錐孔錐度與錐面(3)的錐度相同,在頂套(5)的下方設有頂桿(6)。本實用新型不僅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壽命長的優點,而且還具有加工出的零件精度高、質量好的優點。
文檔編號B21C25/02GK201291243SQ20082030279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4日
發明者呂廣玉, 袁玉紅, 鄭偉剛, 鐘尚軍, 馬瀟瀟 申請人:貴州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