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螺旋瓦斯管配套的彎頭成型機。廣泛用于瓦斯 管連接彎頭的制作。屬制管機技術領域。
(二)
背景技術:
隨著新型螺旋風管的出現,連接彎頭制作技術同時也需要不斷提高。 液壓彎頭成型機是為制造風管彎頭成型的專用設備。在本實用新型以前, 以往的彎頭成型機多為機械式,成型質量差,單工位功效低。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成型質量好、功效高 的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包 括機架、箱體、工作臺面、臺面升降機構、翻邊機構、翻邊壓輪機構、成 型咬合機構和成型托架,所述箱體安裝在機架上,工作臺面通過臺面升降 機構安裝在箱體上,翻邊機構安裝在工作臺面中間,翻邊壓輪機構有二件, 安裝在翻邊機構左右兩邊的工作臺面上,成型咬合機構安裝在箱體和機架 上,并置于工作臺面旁側,成型托架有二件,安裝在成型咬合機構左右兩 邊的箱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機構,包括安裝機架、連接安裝座、滑動導桿、固定座、活
動座、液壓馬達i、液壓馬達ii、翻邊輪i、翻邊輪n和推力油缸,所述 安裝機架安裝在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箱體上,所述連接安裝座有二 件, 一前一后安裝在安裝機架上,所述滑動導桿有二件, 一左一右連接于 前后二件連接安裝座之間,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裝在二件滑動導桿上,所述 活動座滑動連接在二件滑動導桿上,并置于固定座的旁邊,所述液壓馬達 i和液壓馬達n分別豎直安裝在活動座和固定座上,所述翻邊輪i和翻邊 輪n分別安裝在液壓馬達i和液壓馬達n的輸出軸,并置于所述新型風管 液壓彎頭成型機的工作臺面上方,所述推力油缸安裝在活動座一邊的連接 安裝座上,推力油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活動座相連;
所述成型咬合機構包括安裝機架、定位導桿、安裝座、活動支座、液 壓馬達、咬合油缸、動力傳動輪、上下成型輪、推力油缸和靠輪機構,所 述安裝機架安裝在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箱體上,定位導桿有二件, 通過安裝座一左一右安裝在安裝機架上,所述活動支座滑動連接在二件定 位導桿上,所述液壓馬達和咬合油缸豎直安裝在活動支座上,所述動力傳 動輪安裝在液壓馬達輸出端,動力傳動輪通過傳動帶與上下成型輪的上成 型輪相連,所述咬合油缸的活塞桿與上下成型輪的上成型輪相連,所述推 力油缸的活塞桿與活動支座的一側相連,所述靠輪機構安裝在新型風管液 壓彎頭成型機的機架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效益效果是-
利用液壓系統傳動的特點,傳動平穩、柔和,使工件生產整個過程穩定。減少了廢品率,成型質量好。雙工位又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翻邊形式一示意圖。 圖3為翻邊形式二示意圖。 圖4加工后的工件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翻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拆去兩個翻邊輪后的俯視圖。
圖7為臺板下工作位置示意圖。
圖8為臺板上工作位置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成型咬合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縱向剖示圖。
圖11為圖IO拆去靠輪機構后的俯視圖。
圖12為加工前示意圖。
圖13為加工前示意圖。
圖中
翻邊控制電箱l、臺面升降機構2、翻邊壓輪機構3、翻邊機構4、工 作臺面5、成型咬合機構6、成型托架7、箱體8、成型控制電箱9、機架
10、主機電控系統ll;
液壓馬達I4.1、活動座4.2、翻邊輪I4.3、翻邊輪114.4、固定座4.5、 液壓馬達I14.6、連接安裝座4.7、滑動導桿4.8、推力油缸4.9、安裝機架4.10;
靠輪機構6.1、上下成型輪6.2、定位導桿6.3、活動支座6.4、安裝座 6.5、安裝機架6.6、推力油缸6.7、液壓馬達6.8、動力傳動輪6.9、咬合油 缸6.10。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l,本實用新型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主要由機架IO、箱 體8、工作臺面5、臺面升降機構2、翻邊機構4、翻邊壓輪機構3、成型 咬合機構6、成型托架7、翻邊控制電箱l、成型控制電箱9和主機電控系 統11組成。所述箱體8安裝在機架10上,工作臺面5通過臺面升降機構 2安裝在箱體8上,翻邊機構4安裝在工作臺面5中間,翻邊壓輪機構3 有二件,安裝在翻邊機構4左右兩邊的工作臺面5上,成型咬合機構6安 裝在箱體8和機架10上,并置于工作臺面5旁側,成型托架7有二件,安 裝在成型咬合機構6左右兩邊的箱體8上。翻邊控制電箱1、成型控制電 箱9和主機電控系統11均安裝在箱體8上。
工作原理在翻邊工位,通過臺面升降機構調整工作臺面的高度和輔 助翻邊壓輪機構上翻邊壓輪的位置,就可將工件分別完成圖2和圖3兩種 翻邊形式。
在成型工作位置,將經過翻邊好的兩種形式的工件,配裝在一起,調 整好成型托架,通過成型咬合機構的成型輪的咬合,就可完成工件的加工, 如圖4。
參見圖5 6,所述翻邊機構4,主要由安裝機架4.10、連接安裝座4.7、滑動導桿4.8、固定座4.5、活動座4.2、液壓馬達I4.1、液壓馬達I14.6、 翻邊輪I4.3、翻邊輪II4.4和推力油缸4.9組成。所述安裝機架4.10安裝 在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箱體上,連接安裝座4.7有二件, 一前一后 安裝在安裝機架4.10上,滑動導桿4.8有二件, 一左一右連接于前后二件 連接安裝座4.7之間,固定座4.5固定安裝在二件滑動導桿4.8上,活動座 4.2滑動連接在二件滑動導桿4.8上,并置于固定座4.5的旁邊,液壓馬達 I 4.1和液壓馬達I14.6分別豎直安裝在活動座4.2和固定座4.5上,翻邊輪 I 4.3和翻邊輪II4.4分別安裝在液壓馬達I 4.1和液壓馬達II4.6的輸出軸, 并置于所述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工作臺面上方。推力油缸4.9安裝 在活動座4.2 —邊的連接安裝座4.7上,推力油缸4.9的活塞桿與所述活動 座4.2相連。 工作原理
由液壓馬達I 、液壓馬達II產生相對旋轉動力,分別帶動翻邊輪I和 翻邊輪II旋轉,由推力油缸推動活動座沿滑動導桿滑動,使翻邊輪I與翻 邊輪II之間的工件相互接觸,帶動工件旋轉,并根據工作臺板的上下工作 位置,完成工件的兩種翻邊形式。如圖7和圖8。
本翻邊機構利用液壓系統傳動的特點,傳動平穩、柔和,使工件生產 整個過程穩定。減少了廢品率。由于是獨立工位只需簡單調整,大大縮短 了輔助工作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參見圖9~11,所述成型咬合機構6,主要由安裝機架6.6、定位導桿 6.3、安裝座6.5、活動支座6.4、液壓馬達6.8、咬合油缸6.10、動力傳動輪6.9、上下成型輪6.2、推力油缸6.7和靠輪機構6.1組成。所述安裝機架 6.6安裝在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箱體上,定位導桿6,3有二件,通過 安裝座6.5 —左一右安裝在安裝機架6.6上,活動支座6.4滑動連接在二件 定位導桿6.3上,液壓馬達6.8和咬合油缸6.10豎直安裝在活動支座6.4上, 動力傳動輪6.9安裝在液壓馬達6.8輸出端,動力傳動輪6.9通過傳動帶與 上下成型輪6.2的上成型輪相連,所述咬合油缸6.10的活塞桿與上下成型 輪的6.2上成型輪相連,推力油缸6.7的活塞桿與活動支座6.4的一側相連, 靠輪機構6.1安裝在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機架上。 工作原理
由液壓馬達產生旋轉動力,通過動力傳動輪將旋轉動力傳給上下成型 輪,由推力油缸推動活動支座沿定位導桿滑動,使上下成型輪與成型輪和 靠輪機構之間的工件接觸,帶動工件旋轉,上成型輪上下咬合,完成工件 .的成型咬合,如圖12和圖13。咬合油缸的作用是帶動上成型輪做上下 運動,使工件在固定的下成型輪和可運動的上成型輪之間被咬口成型。
本成型咬合機構利用液壓系統傳動的特點,傳動平穩、柔和,使工件 生產整個過程穩定。減少了廢品率。由于是獨立工位只需簡單調整,大大 縮短了輔助工作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包括機架(10)、箱體(8)、工作臺面(5)、臺面升降機構(2)、翻邊機構(4)、翻邊壓輪機構(3)、成型咬合機構(6)和成型托架(7),所述箱體(8)安裝在機架(10)上,工作臺面(5)通過臺面升降機構(2)安裝在箱體(8)上,翻邊機構(4)安裝在工作臺面(5)中間,翻邊壓輪機構(3)有二件,安裝在翻邊機構(4)左右兩邊的工作臺面(5)上,成型咬合機構(6)安裝在箱體(8)和機架(10)上,并置于工作臺面(5)旁側,成型托架(7)有二件,安裝在成型咬合機構(6)左右兩邊的箱體(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機構(4),包括安裝機架(4.10)、連接安裝座(4.7)、滑動導桿(4.8)、固定座(4.5)、活動座(4.2)、液壓馬達I(4.1)、液壓馬達II(4.6)、翻邊輪I(4.3)、翻邊輪II(4.4)和推力油缸(4.9),所述安裝機架(4.10)安裝在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箱體上,所述連接安裝座(4.7)有二件,一前一后安裝在安裝機架(4.10)上,所述滑動導桿(4.8)有二件,一左一右連接于前后二件連接安裝座(4.7)之間,所述固定座(4.5)固定安裝在二件滑動導桿(4.8)上,所述活動座(4.2)滑動連接在二件滑動導桿(4.8)上,并置于固定座(4.5)的旁邊,所述液壓馬達I(4.1)和液壓馬達II(4.6)分別豎直安裝在活動座(4.2)和固定座(4.5)上,所述翻邊輪I(4.3)和翻邊輪II(4.4)分別安裝在液壓馬達I(4.1)和液壓馬達II(4.6)的輸出軸,并置于所述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工作臺面上方,所述推力油缸(4.9)安裝在活動座(4.2)一邊的連接安裝座(4.7)上,推力油缸(4.9)的活塞桿與所述活動座(4.2)相連;所述成型咬合機構(6)包括安裝機架(6.6)、定位導桿(6.3)、安裝座(6.5)、活動支座(6.4)、液壓馬達(6.8)、咬合油缸(6.10)、動力傳動輪(6.9)、上下成型輪(6.2)、推力油缸(6.7)和靠輪機構(6.1),所述安裝機架(6.6)安裝在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箱體上,定位導桿(6.3)有二件,通過安裝座(6.5)一左一右安裝在安裝機架(6.6)上,所述活動支座(6.4)滑動連接在二件定位導桿(6.3)上,所述液壓馬達(6.8)和咬合油缸(6.10)豎直安裝在活動支座(6.4)上,所述動力傳動輪(6.9)安裝在液壓馬達(6.8)輸出端,動力傳動輪(6.9)通過傳動帶與上下成型輪(6.2)的上成型輪相連,所述咬合油缸(6.10)的活塞桿與上下成型輪(6.2)的上成型輪相連,所述推力油缸(6.7)的活塞桿與活動支座(6.4)的一側相連,所述靠輪機構(6.1)安裝在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的機架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風管液壓彎頭成型機,包括機架(10)、箱體(8)、工作臺面(5)、臺面升降機構(2)、翻邊機構(4)、翻邊壓輪機構(3)、成型咬合機構(6)和成型托架(7),所述翻邊機構(4),包括安裝機架(4.10)、連接安裝座(4.7)、滑動導桿(4.8)、固定座(4.5)、活動座(4.2)、液壓馬達I(4.1)、液壓馬達II(4.6)、翻邊輪I(4.3)、翻邊輪II(4.4)和推力油缸(4.9),所述成型咬合機構(6)包括安裝機架(6.6)、定位導桿(6.3)、安裝座(6.5)、活動支座(6.4)、液壓馬達(6.8)、咬合油缸(6.10)、動力傳動輪(6.9)、上下成型輪(6.2)、推力油缸(6.7)和靠輪機構(6.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液壓系統傳動的特點,傳動平穩、柔和,使工件生產整個過程穩定。減少了廢品率,成型質量好。雙工位又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1D11/06GK201399521SQ20092004054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9日
發明者陶國榮 申請人:江陰三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