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平機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焊接制管機組,更具體地說,它涉及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 平機臺。
背景技術:
焊接制管通常需要將鋼巻板經過裁切、巻繞,放巻、成型、焊接、退火、整形等工序才 能制成成品焊接管。在焊接制管機組中,為提高焊接管的內悍道平整性,在焊接工序后往往 還直接利用一內整平模頭對焊接管的內焊道進行整平處理,傳統的整平內模頭是需要旋轉的, 內模頭的旋轉是電機帶動一鋼絲繩轉動,鋼絲繩帶動連接桿轉動,連接桿再帶動內模頭轉動, 結構相對比較復雜,而且其對內焊道的整平效果也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整平效 果好的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平機臺。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平機臺,包括 機架,在機架上設有多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的成型模具工序后面的機架上還設有內焊道 整平用的內模頭,內模頭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連接桿的另一端與固定在機架上的支架 固定連接。
上述的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平機臺中,所述的連接桿后端通過螺母與支架 固定連接,這樣方便根據不同的管徑要求更換不同直徑的內模頭。
上述的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平機臺中,所述的內模頭前端設有黃銅套,可 以防止內模頭刮傷焊接管內壁。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內模頭在工作時不轉動,既簡化了內焊道整平工序中內模 頭的結構,而且內焊道的整平效果更加理想;進一步改進后,由于在內模頭前端設置黃銅套, 因黃銅與鋼板的摩擦力小,可以有效避免內模頭對焊接管內表面的刮傷,保證焊接管的質量。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機架l、成型模具2、內模頭3、黃銅套3a、連接桿4、支架5、鋼帶6、焊接管7。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平機臺,包括機架l,在 機架1上設有七組成型模具2,在成型模具2工序后面的機架1上還設有內焊道整平用的內 模頭3,內模頭3與連接桿4的右端固定連接,連接桿4的左端與固定在機架1上的支架5 固定連接,固定的內模頭3對內焊道具有更好的整平效果;本實施例中的連接桿4后端通過 螺母與支架5固定連接,這樣方便在加工不容管徑的焊接管時更換不同直徑的內模頭3;為 保證內模頭3對焊接管內表面的刮傷,還在內模頭3前端設有黃銅套3a,這樣可以保證焊接 管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具體使用時,參閱圖2所示,鋼帶6從機架1左面進入制管機組內,經過多 大十四組的成型模具2擠壓成型后,成為上部留有直線焊縫的管坯,然后被一至三個焊炬焊 接成焊接管7,焊接管7經過內模頭3所在部位時其內焊道被整平,經內焊道整平后的焊接 管7被連續依次輸送至外焊道打磨工序、熱處理工序、整理工序、切割工序后經檢驗合格后 包裝入庫。
權利要求1.一種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平機臺,包括機架(1),在機架(1)上設有多組成型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模具(2)工序后面的機架(1)上還設有內焊道整平用的內模頭(3),內模頭(3)與連接桿(4)的一端固定連接,連接桿(4)的另一端與固定在機架(1)上的支架(5)固定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平機臺,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連接桿(4)后端通過螺母與支架(5)固定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平機臺,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內模頭(3)前端設有黃銅套(3a)。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模頭固定的焊接制管組內焊道整平機臺,屬于焊接制管機組技術領域,其技術方案的要點包括機架,在機架上設有多組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的成型模具工序后面的機架上還設有內焊道整平用的內模頭,內模頭與連接桿的一端固定連接,連接桿的另一端與固定在機架上的支架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整平效果好的優點,用于焊接制管機組。
文檔編號B23K37/00GK201410513SQ20092005753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31日
發明者曹坤爐 申請人:廣州永大不銹鋼有限公司